佛說:人道之興必由夫婦,謹記這兩件事,父母才是家庭最好的風水

2021-01-07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佛家常說:父母便是再世佛,拜佛無須去靈山。我們這一生只欠兩個人,那便是父親和母親,畢竟養育之恩大過天,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一生的福氣必不會太差,所以生而為人,我們應以「孝」為先。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也有為人父或為人母的一天,到那時千萬不要忘記「人道之興,必由夫婦」。老話常說家和日子旺,家和方能事業興。

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許多人以為是家財萬貫,只是越是年長越會發現,家庭最大的財富其實乃是好的家風不斷傳承流傳下去,正如佛說:父母才是家庭最好的風水,秉承這兩件事,子女興旺代代昌盛。

02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子女內心的溫度

對於塵世中所有的女人來說,良好的情緒就是最好的人格魅力。一個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情緒穩定的女人,才能讓自己保持優雅從容的狀態,無懼生活的考驗。學會保持情緒穩定,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一種生活狀態。

天下所有的母親,皆是自己孩子心靈最堅定的依靠,唯有情緒溫和之下,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正如古人所云:閨門乃聖賢出生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離不開母親,而母親最佳的教育,離不開情緒穩定。

母親的情緒,是家庭氛圍的來源,子女的內心常會受家庭氛圍的影響,一個溫潤的母親,不必刻意,輕輕鬆鬆就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愉快的家庭成長環境,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一定是陽光的,自信的,快樂的。

與此相反,一個整日憤怒、愁眉苦臉的母親,孩子看見便會越發焦慮,敏感,自卑,而這些消極的性格會追隨孩子一生,成為心底裡抹不去的陰影,很可能未來要用一生去治癒。

所以,母親想要孩子敏感自卑,那麼就放任自己情緒不穩定;想要孩子樂觀自信,那麼就要自己先樂觀自信起來。正如古話說的:孝廉出於寒門,聖賢在於母教。

所有的母親一定要牢記,你的一言一行都對子女有著巨大的影響。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因此,不管遭遇著什麼,還請餘生樂觀地面對自己的子女,樂觀過好每一天。

03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子女未來

《三字經》上有講:子不教,父之過。我們常常會說父親是家中的一座山,山因形走勢,因勢走形,一切形皆由山所定。父親的心胸、眼界和格局,就是這座山的風骨。子女的未來,皆從風骨而來。

人們常說,格局決定結局。人的格局,不只影響了自己人生的高度,還決定了子女的未來。父親的格局,不是能力和財富,而是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父親對孩子的愛,就是告訴孩子何為正道,而子女未來的路,取決於父親的眼界和格局。

天下所有的父親不僅是孩子的靠山,更是孩子們榜樣,父親的眼界和胸懷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父親的格局越大,子女就越出色。鼠目寸光的父親,永遠教不出抱負不凡的子女。

04結語

人生不過百年,彈指即過,但品德良好的人即使離開人世,亦能留下好的家風,使家族代代昌盛,延綿不絕。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為了帶來什麼了,如今我們都已經長大,到了我們該為家庭和子女做些什麼的時候了。

不管大家信不信佛,良好的自律都是對人生的一種負責,未來多多嚴於律己一些,可能會苦點、可能會累點,但在自己慢慢變好的同時,對孩子亦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家風,其實並非那些宏大的理論,而是來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最後,願有緣看過此篇的所有朋友及家人,未來幸福圓滿,富貴安康!

(希望喜歡本文的朋友們不要吝嗇自己的點讚收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喜歡的話,也可分享到身邊更多的朋友看到,謝謝大家有緣點開本文,也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凡事既然發生了,就會有它發生的理由、有它發生的果報,該發生的早晚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也不會到來,正如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反觀那些塵世中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家庭,尤其對父母更是敬重有加,所以他們對誰都非常真誠,不管在哪常能受到別人的敬重跟扶持,一路貴人相助,事業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幸福!
  • 佛說:把挫折失敗化為奮進的勇氣,謹記這件事,一切都會峰迴路轉
    沒有哪件事動手就可以實現,但也一定不要灰心,因為你深信什麼,生命就會走向什麼。每個人來到這個塵世中,就猶如一次沒有返程的旅途,滄海會變成桑田。但也要記住,佛陀曾經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東西是時間改變不了的,只有堅信你走向道路。常常有人會說:「所有的堅持,都是孤獨的」,而這份孤獨,如今塵世中許多人都不願面對。
  • 佛說,常行這10件事,是為最吉祥!
    也並沒有所謂的「什麼時候不吉祥,什麼時候不能誦經」之說。在時間上,我們已經知道時時刻刻都是吉祥如意。但什麼樣的人最為吉祥?這在佛教經典《佛說吉祥經》中亦有提及,一日,佛在舍衛國祗陀園孤獨精舍,曾有眾神和眾人來到佛的住所。請佛開示:「我等天人眾,願永遠幸福,我佛慈悲,請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吉祥?」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要想福報連連,就要敬畏因果,守持戒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一、不孝父母、不懂感恩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他的路不會越走越寬。「百善孝為先」,古代仁人志士一再強調孝順的重要性,不論是道教、儒家還是佛教,皆是如此。
  • 佛說:有福之人,非常重視這三塊「風水」寶地,難怪福運延綿不斷
    吸引的也必定是好的人和事,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吸引力法則。有的人為什麼總是運氣那麼好,有的人為什麼卻總說自己運氣那麼差,這一切都和自己的為人處世息息相關。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願大家以後種善因,行善事,得善果!
  •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有這5大「貴相」,看看你有嗎?
    其實這風水不是一成不變的,風水隨人心而轉,如果人的心不好、念頭不正,久而久之,風水寶地也會變成兇兆。反之,德行好的家庭,再貧瘠之所,風水也會轉好。福禍皆在人心,不由外力所定。「命好心也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修福沒有捷徑,不是你燒香磕頭,人生就萬事大吉了。要想得到,你得去耕耘,不可妄想坐享其成。
  • 佛說:命好的人,常做這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人在一出生的時候,這一生的命就已經定了,很難扭轉。其實所謂「命」就是前世自己所種下的因果,因果成熟、果報顯現,已無法改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這一生只能沿著「命」循規蹈矩地活著,這就過於消極了。學佛的人應該都明白,人的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心,即可轉變。
  • 佛說:父母乃是無上福田,牢記這兩件事,惜福培福,好運方能長久
    01開篇序佛家常說:父母乃是每個子女的第一大福田,可如今許多的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卻越來越對父母產生了怠慢之心,甚至還有許多人無視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對他們冷言冷語,好不尊重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長大,都有成家立室,為人父、為人母的那天,所以一定要知道,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要想讓老去的父母在我們面前不再變得小心翼翼,我們就應該知道:父母乃是無上福田,牢記這5件事,惜福培福,好運方能長久。
  • 佛說父母對子女要做到這5件事
    光會生兒女,不會教兒女的人,實在慚愧為人父母,對不起祖先,亦對不起國家。「養不教,父之過」這話一點不錯。俗諺道:『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養了兒女不管教,長大了為害社會人群,這豈不是父之過嗎?古時候,有一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罪犯,判處斬首示眾。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我們學佛之人要清醒地認識到,福氣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要想修福,就要修善,善心善行,要多去利益他人,一個人越是貧困、越是福薄,越要有善的發心,不可嗔恨抱怨,否則越是無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一個人的善良裡藏著他的運氣,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所積攢的福報,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之喜。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 佛說:一個人,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做到這兩件事!
    佛說:一個人,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做到這兩件事!說到仁義禮智信,古代用「內聖外王」一詞來形容君王的愛民之心,這一詞來自君王政治的時代,君王是人民的天,所以君王必須修德、愛民,才能富強國家。第一件事是「善用」:即是善用一切資源及人才,為人民謀福祉。第二件事是「利生」:即是減少傜役及稅負,使民安康富足。現代人的內聖外王也是應當著重【修德、善用、利生】,修德:即修己之品行,以成為他人表率為目標,善誘他人見賢思齊。
  • 做到這四點,布好家庭教育的好「風水」
    從古至今都有很多人信奉風水一說,到現在也還有,坊間都說地位越高的人越信這個;也有人說當人力做不到某件事了,我們也就只能去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了,讓心靈有所寄託,情緒得以釋放。情緒的壞處想必是無需多說的,恐怕我們所有人都曾經被情緒支配過,那種感覺確實很糟。如果家庭中有一個人被情緒支配了,其他人是很容易被傳染的。在一個家庭中,妻子(母親)確實是容易被情緒找上的人,因為有太多雜事去引發情緒的失控。
  • 佛說:常行這10件事,是為最吉祥!
    時已夜深,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這是《佛說吉祥經》的開頭。佛在該經中詳細開示了正確如法的修行正道,利於眾生尋找到真正的解脫和幸福。世尊如是答言:一、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 佛說:做人要懂得,在這兩件事上多留口德,才能少吃虧!
    佛說:做人要懂得,在這兩件事上多留口德,才能少吃虧!一、「不彰人短,不炫己長」。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語,但是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非得真正修養到家者無法做到也。同時,喜爭功、好諉過者,是現下一般世人常見之弊病,這也與修養是否到家有關,真正有修之人,絕無爭功諉過之情事,因本身對此功過之來,其必正心意念去面對,有功不爭,有過不避,坦然面對,絕無任何之昧心。
  • 這三件事是你畢生的「風水」,每一件都是你的「福氣」,好好珍惜
    這樣的事兒,既是生活上的普通之事,又是人生階段的大事兒。要知道,生活無小事,我們所認為的小事,其實都是來「渡」我們的。這些事兒,就像是海上的狂風。而我們,則是人生這片大海上的小船。該漂泊到何方,不由我們完全決定,也會受到這些「狂風」風向的影響。可以這麼說,有些事兒,是我們一生的指路碑,更是我們畢生的「風水」。
  • 佛說一個家庭,能做到這一句話,子孫必有出息!
    佛說一個家庭,能做到這一句話,子孫必有出息!(一)撫育之恩,眾生同具。即五逆十惡,苟能起大慚愧,發露懺悔,無論一念十念,佛亦必攝受之。時雨潤物,萬物無不霑益;大海納川,百川悉足匯歸。萬修萬去,的實非謬。如來知見,眾生同具,佛若不說,誰能自知?故我世尊,示生世間,成等正覺,普為九界眾生,隨機宣說妙法。必使機理雙契,解行俱圓,以致斷惑證真,複本心性而已。
  • 父親是山,母親是海,家庭風氣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孔子集語·易者》上說:人道之興,必由夫婦。家庭成員各守其位、各修其性,家,才是一個興旺的家。「男人如山,女人似水。」一個家庭的重要組成成員中,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和諧氛圍和能量場,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關乎著一個孩子的未來。
  • 一個家庭,謹記這兩條家訓,會惠及子孫後代
    1在一個家庭中,首先家訓會對一個人起著很好的約束作用,同時,也可以減少一個人犯錯的可能性。其實,家訓在我們國家形成已久,它對個人的教養有很大的益處,同時,也能夠惠及家庭所有的成員。有句老話說,「以愛興家,以德治家,以儉持家,以廉保家」,方能助一個家庭順風順水。
  • 在家庭英語啟蒙過程中,父母必做的三件事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44篇原創文章。在家庭英語啟蒙的時候,父母們的重心都在孩子和環境上,而忽略的自身的情況。孩子沒學好,我們往往考慮的是孩子不努力,材料不合適,環境不理想,條件不允許等等原因。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沒有進步,或是進步緩慢的部分原因,但絕對不是主要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