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父母乃是無上福田,牢記這兩件事,惜福培福,好運方能長久

2021-01-07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佛家常說:父母乃是每個子女的第一大福田,可如今許多的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卻越來越對父母產生了怠慢之心,甚至還有許多人無視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對他們冷言冷語,好不尊重。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長大,都有成家立室,為人父、為人母的那天,所以一定要知道,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要想讓老去的父母在我們面前不再變得小心翼翼,我們就應該知道:父母乃是無上福田,牢記這5件事,惜福培福,好運方能長久。

02不埋怨父母的無能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產生著巨大的變化,經濟基礎有時確實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品質,但即使如此,也不要去責備父母給了我們多少財富,要提醒自己應該做怎樣的兒女。

在塵世中,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也許你的父母並不能讓你過上優越的生活,給不了你很好的物質享受,但還也不要忘記,那個日復一日,每天辛辛苦苦在廚房忙前忙後的母親,即使忙得汗流浹背,但在吃飯時,從來都是你吃雞腿她吃青菜,你吃魚肚她吃剩下的魚尾……

更不要去責怪那個越來越沉默的父親,不要怪他從小到大沒怎麼陪你,不要怪他越來越邋遢,更不要去怪他給你的有限,要知道,他年少時也曾意氣風發,只是在有了你之後,他開始放下了身段,只為養家餬口,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給你所有最好的。

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父母不管在你人生的各個階段,已經把人生中最好的給你了,剩下的,還需要靠你自己去努力爭取,畢竟自己的人生還要自己去奮鬥,才能一生無憾!

03不嫌棄父母的囉嗦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不是不知道孩子摔倒了,必須要靠自己站起來才能成長,所以,他們常常含著淚陪我學走路,陪我們一點點的長大。待到我們長大了、成家之後,我們也開始忙於事業,也許一周,甚至更久才能再見一面,父母怎能不每次見面時多嘮叨兩句。

老話常說:「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不要去嫌棄父母的囉嗦,那都是她們對你日夜擔心的積累,我們無論多大,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小時候怕我們摔倒,長大怕我們沒吃飽,參加工作後怕我們累到……這世上,唯有父母,才會對我們如此。

不管多忙,多抽出點時間回去看看,外面的生活或許令你很累、很辛苦,但心平氣和的去陪父母多說說話,你再外面可能有一片天,但是父母的世界,永遠只有你才是他們世界最重要的。

如果有一天沒了父母的囉嗦,你一定會很想他們,一定會後悔當初為何總嫌他們煩,一定會好想好想再聽聽他們對自己的囉嗦。永遠記住: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4結語

如今人們常常去往四處求福,逢年過節處處趕場燒頭香,卻忘了「父母乃是再世佛,拜佛何須去靈山」,懂得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德行通常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平時對父母好一些,切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再去後悔莫及,到那時於事無補。善待父母,也是在為自己積福培福!

願各位讀者在未來的日子中,都能好好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願各位讀者及家人:福運延綿,富貴安康!

相關焦點

  • 佛說: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別再這樣做了
    佛說: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 人的福報,實有定數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無論大人孩子,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是有定數的。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而當今社會,倫常顛倒,本末倒置,父母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只是在消子孫的福。
  • 讓孩子學壞,父母把錢財都留給孩子吧,讓孩子有福報,該留什麼?
    做父母的都希望留給兒女一些恆產,這樣兒女將來的生活也能相對平穩,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但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夠養成惜福、培福的觀念與能力。如果父母幫助孩子養成了惜福、培福的生活習慣,那孩子的未來自不必為他們過分擔憂。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在這娑婆世界行走,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如意地過上富貴的生活,也不是誰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當然雖然世上還是窮人相對來說更多一些,但是也並不是只有窮人,每個人的命運福報不是上天隨意的安排,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
  • 佛說:人道之興必由夫婦,謹記這兩件事,父母才是家庭最好的風水
    01開篇序佛家常說:父母便是再世佛,拜佛無須去靈山。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許多人以為是家財萬貫,只是越是年長越會發現,家庭最大的財富其實乃是好的家風不斷傳承流傳下去,正如佛說:父母才是家庭最好的風水,秉承這兩件事,子女興旺代代昌盛。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要想福報連連,就要敬畏因果,守持戒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一、不孝父母、不懂感恩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他的路不會越走越寬。「百善孝為先」,古代仁人志士一再強調孝順的重要性,不論是道教、儒家還是佛教,皆是如此。
  • 佛教:廣種福田的2種方法,什麼是福
    父母長壽健康就是福,對父母而言,子女平安順利就是福。佛教認為福有三類,包括人間有漏之福,二乘聖人無漏之福以及佛道圓滿無上之福。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追求第一類世間的福德,可若只知追求,而不知福從何來,這些微的福報難免耗盡。所以歷代高僧便以言傳身教勸導我們如要享福,就要努力修福,廣種福田有2種方法。
  • 佛說,常行這10件事,是為最吉祥!
    也並沒有所謂的「什麼時候不吉祥,什麼時候不能誦經」之說。在時間上,我們已經知道時時刻刻都是吉祥如意。但什麼樣的人最為吉祥?這在佛教經典《佛說吉祥經》中亦有提及,一日,佛在舍衛國祗陀園孤獨精舍,曾有眾神和眾人來到佛的住所。請佛開示:「我等天人眾,願永遠幸福,我佛慈悲,請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吉祥?」
  • 佛教中常說的「福田」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中,經常會聽到種植福田、培福、修福這一類的詞,那麼這個福田到底是什麼意思?怎樣才是種植福田呢?福田是佛教用語。這個「田」是表示能夠生長東西、能夠收穫東西的地方,像我們吃的糧食、瓜果蔬菜等等,都是從田地裡生長出來的。
  • 佛說:一個人能吃多少苦,就會有多少福!(經典)
    老話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我們大家可能都只想享福,不想吃苦受累,可是人生本就是苦的,我們來此世界不是來享福的,而應是修行消業、了脫六道輪迴的。我們可以在苦中作樂,但不可執著於樂的假相。佛說,一切眾生福報皆有定數,我們前世種下多少善因、積下多少善業,今生就會有多少福氣供我們享用。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一、不孝父母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佛陀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曾多次前往仞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度化,(仞利天為佛陀母親離世往生之地),以感念生母恩情。
  • 佛說:讓一切順其自然,牢記這四件事,人本是人,無需刻意去做人
    一輩子何其短暫,與其苦苦糾纏,不如讓自己放下過去,讓心歸零,方能悟出生活的真諦,更好去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時光。正如佛說:讓一切順其自然,牢記這三件事,人本是人,無需刻意去做人。02福禍無門總在心佛家常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 想要諸事順利,要常耕這三種福田
    來到寺院,常聽到法師開示說,種植福田、培福、修福這一類的詞。有些居士會問:「福田到底是什麼意思?怎樣才是種植福田呢?」「福田」這個「田」是表示能夠生長東西、能夠收穫東西的地方,像我們吃的糧食、瓜果蔬菜等等,都是從田地裡生長出來的。我們經常說的「福報」、「福氣」,是從哪裡生長出來的呢?能生長「福報」的地方,就被稱為「福田」。比如布施供養、孝敬父母、積德行善等等這些,能夠獲得福報,就好像農民耕種田地,能夠收穫糧食一樣,這就是福田。
  • 佛說:做這件事最損福報,切記!
    然而,有一件事最損福報,你知道是什麼?不孝順父母!佛說: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一個不孝父母的人,他的心是壞的,佛門裡講,「一切唯心造」,心若不正,則諸事不順,坎坷叢生。這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因果。父母有恩於我們,若我們不懂得回報,甚至厭棄、責難,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存心有天知」,你的因果就在你的所作所為裡。
  • 這件事做不到,供養再多的佛也沒用,再忙也要看看
    諸佛菩薩是第一福田,我們要想積累福報,可以選擇去供佛,到底應該供什麼東西去供佛?才能功德最大呢?其實,很多信佛人,都在用錯誤的方法供佛。其實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不要認為你用最值錢的東西供佛,就能無德無量,不要認為你在佛前燒了高香,功德就最大。
  • 佛說:一個人,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做到這兩件事!
    佛說:一個人,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做到這兩件事!說到仁義禮智信,古代用「內聖外王」一詞來形容君王的愛民之心,這一詞來自君王政治的時代,君王是人民的天,所以君王必須修德、愛民,才能富強國家。然而,現代少有君王政治,所以內聖外王引申到人民修身養性上,即是因為人民的權力及互相影響的程度勝於君王。古昔崇尚君為天的概念,所以君王必須為萬民的表率,因此必須先內聖在外王,內聖外王著重在【修德、善用、利生】三事之上,修德:即需研讀詩書,踐行道德於生活日常,成為人民的典範。
  • 佛說:心情不好且倒黴時,多去這三個地方,積德行善,好運自然來
    01卷首語佛家常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生在世,經常積德行善,就會招來福報;經常作惡多端,就會招來災禍,所以佛說:心情不好且倒黴時,多去這三個地方,積德行善,好運自然來。02常回家看看人們不管是在生活亦或是事業中,之所以會遇到不順,是因為你的福報太少,佛法認為,這世間最大的福田,就在你自己家中,因為,你家裡的父母就是你這輩子最大的福田
  • 佛說,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
    但不管怎樣,這就是現實的生活,縱然有風雨,但也能收穫內心的幸福。福從哪裡來?自己修行而來。佛說,常做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一、不孝順父母佛說,世間最大的善為孝順,世間最大的惡為不孝。這個世界上若沒有佛,去孝順父母,父母就是佛。這充分說明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增一阿含經》中有載,過去佛世,信眾布施僧團飲食、衣物、臥具、湯藥,也即所謂「四事供養」。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
  • 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別再這樣做了
    無論大人孩子,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是有定數的。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而當今社會,倫常顛倒,本末倒置,父母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只是在消子孫的福。
  • 佛教:別再求佛了,這4件事,佛也做不到!
    許多人為了換取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大肆燒香做供養,與佛菩薩「做交易」,功利心太重,卻失了前來禮佛的誠心和恭敬心。清淨心沒有,一切所謂功德都是徒勞,都是迷信。佛菩薩從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也不會因為這些物質供養而對人區別對待。拜佛求佛,貴在一顆真心。經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一顆善良慈悲心,才會法喜充滿,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佛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