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名校向「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註定非此即彼?
最近,因為「南京一中」事件,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又被吵得沸沸揚揚。然而,兩者真的非此即彼,無法統一嗎?2020年高考南京一中400分以上(江蘇省高考滿分480分)的數量僅有20人,成績慘澹。南京一中的「低頭行為」,表面上看仿佛是「應試教育」大勝「素質教育」。
-
素質教育該向應試教育低頭?老牌名校高考失利後恢復補課晚自習
部分一中家長質疑學校教學強度不夠,過於強調素質教育導致孩子應試能力不足。「高分進校,低分高考」,高考成績遠不如預期成為學校與家長矛盾的焦點。這被解讀為作為南京素質教育代表的南京一中向應試教育低頭,甚至有人將之進一步解讀為向
-
擺脫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艱難轉變,功利化教育卻勝利了!
以單純培養學生以應對考試的能力為主要目的教學稱之為應試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宗旨的的教育稱之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嚴格意義來講,素質教育包含了應試教育。高考結束後的諸多新聞事件,無不充斥著應試教育的重要性,素質教育的弱化,功利化教育的勝利。直言不諱來講,應試教育與功利化教育是孿生兄弟。學前入園、劃片讀小、小升初、初升高,大學畢業後考研就業過程中,是一個拼分數,拼鈔票、房子,當然要拼爹拼爺。
-
教育評論: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
教育評論: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按照一些家長的說法,這次抗議和反對校長是因為他搞素質教育,不抓學習,輕視高考。高考分數是影響孩子發展的大事,自然會引起家長的高度關注。但是,抓素質教育錯了嗎?筆者認為,抓素質教育本身並沒有錯。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
在這種現實狀況下,中國所有的教育重點必然放在「應試」上。於是就有了:學校培養出的學生考高分的多,就是好學校;老師能教出考高分的學生,就是好教師;學生能在考試中考上高分,就是好學生。只抓「智育」,而忽略「德育」「體育」等其他方面素質,這樣下去,必然會導致中國教育向片面化發展。二、不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尷尬嗎?
素質教育也應試,尷尬嗎?周末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中國新聞周刊刊發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文中提到:素質教育是反對唯分數至上的,但現在為了讓學校、學生重視體育、美育,卻只好讓「素質科目」也去考試,用分數讓學生重視該科目,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即「素質科目」,也「應試」了。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對立關係嗎
按此定義,我們那一代接受應試教育過來的學生,這些能力大部分都有。隨著一些教育專家們對應試教育的聲討聲越來越多,教育部門開始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哪個學校哪個家長不執行素質教育的,變成了社會的反面教材。而與素質教育配套出現的就是對學生的綜合測評。
-
素質教育是無根之草,應試教育又拼爹,校長也很無奈
可初中成績好,高中就一定頂呱呱嗎?未必!人的認知能力是動態變化的,學的好平面幾何,不一定能把立體幾何理解通透。問題還是出在學生自己身上。校長卻成了背鍋俠。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江蘇教育毫無問題。就拿今年江蘇文科狀元這件事來說。為什麼一省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誰讓江蘇與眾不同,把政治歷史設置成選修課?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必然對立的嗎?
令人深思的是,幾年前,衡水中學申請到江蘇開辦一間分校,被江蘇省教育廳否決了,理由是江蘇省實行的是素質教育,專事應試教育的衡水中學不適合江蘇。沒想到今天力主素質教育的南京一中尤校長竟被要求下課,諷刺意味可謂深矣。我在高中任教已超三十年,長期以來深感升學壓力巨大,沒想到這次南京一中事件仍刷新了我的認識,深為尤校長嘆息一聲,當這校長,豈是壓力山大一詞可形容得了?
-
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南京——你真的想好了嗎?
NO.2|貳 大家不要神化素質教育,也不要妖魔化應試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字面意思是應對考試的教育。放到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應對的不就是高考嗎?高考公平嗎?不能說絕對公平,最起碼目前找不到比高考更公平的方式了。
-
素質教育一定好嗎?應試教育真的一無是處嗎?
最近,南京一中校長因推行素質教育,導致學生高考成績慘澹,被眾多家長要求下課一事被鬧得沸沸揚揚。針對此事,今天跟大家聊一個話題:應試教育真的無一是處嗎?推翻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似乎一直是很多教育專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們鼓吹素質教育,鄙視毫無人性的填鴨式教學。
-
淺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誤區
近期,由於南京一中高考結果引發的部分家長抗議「素質教育」,要求校長下課等在社會上再次掀起「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而且雙方論點似乎都有理,可謂是針鋒相對。那麼,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我們對兩者的看法是不是進入了一個誤區?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誰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近日,南京一中事件讓在中國延續了多年的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成為爭論焦點。有輿論認為,這是「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的低頭」;也有人認為,在高考指揮棒前,任何脫離應試成績談素質教育的行為,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為什麼要發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要了解素質教育和影視教育的區別在哪裡,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基於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應試教育是指在教育實踐中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追求高分和片面升學率以應對考試的教育。
-
淺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
首先我先表明我的觀點,較之於素質教育,我更倚重應試教育。為何?我的觀點有如下幾點,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多數中國家庭是承擔不起素質教育高昂的費用的,更遑論農村家庭,雖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可以實行,但這也只是樣本,不能代表基數,從長遠考慮,我們的國情不適合素質教育。如果有人非要搞素質教育,那麼你完全可以學鄭淵潔自己編教材教孩子。二、素質教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
南京一中道歉,是素質教育的「滑鐵盧」,還是應試教育的勝利?
雖然學校沒有明確承認要向應試教育方向傾斜,但從這些字眼可以看出,這就是典型的衡中模式,因此有一些專家認為,南京一中的《告家長書》其實是素質教育開始向應試教育低頭。素質教育與成績其實,我們的教育是應該以素質教育為主,還是應該以應試教育為主,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10多年。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文件透露出以下信息:逐漸提高體育中考分值,要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力爭2022年,全面覆蓋美育中考。強調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兩個文件都在強調重視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這讓人不由聯想到一直被提倡的素質教育。
-
南京一中家長喊話「校長下課」,學校「認錯」,真是素質教育輸給應試教育?
有人說,這是素質教育的失敗,是向應試教育低頭。離開了升學率,素質教育什麼都不是。換言之,所有推進素質教育的教改能得到家長支持,都離不開升學率這條生命線。對這種說法需理性分析。首先,沒有一所高中當前完全沒有應試傾向,推進所謂的「素質教育」,包括南京一中。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多來年,我國教育界和社會上對何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存在各說各話的情況。圖為2014年2月26日上午,河北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師勵志教育活動現場。 東方IC 圖一、教育法律法規沒有界定何為應試教育但是,實施應試教育就違法嗎?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對立的嗎?不是!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對立的嗎?不是!教育有兩大任務,一個是立德樹人,學習知識,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質;一個是選拔人才,選拔人才的方式就是考試。現在的考試制度,是我國古代科舉制的翻版。平民家庭的子弟還有機會嗎?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也是眾說紛紜。「素質」是個收納箱,什麼都可以往裡裝。然而,我們可以從以前和現在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一點基礎性的「素質」——德、智、體。尤其是基礎階段的教育,我覺得重點是這三個方面的素質。德,對國家、對工作、對家人、對朋友、對自身,把學生塑造成一個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