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創森】讓創森走進千家萬戶,河畔麗景園藝驛站組織系列園藝培訓活動

2020-09-09 通州創森

近日,通州中小學迎來開學季,為了在寓教於樂中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讓小朋友們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同時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助力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河畔麗景園藝驛站舉辦了系列園藝培訓活動,為小朋友們帶來生活新體驗。那麼都有什麼新鮮課程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環保服飾」DIY活動

五顏六色的皺紋紙,簡單的環保材料,在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下,變成一件件環保服飾作品。8月28日上午,15組家庭參加了通州區河畔麗景園藝驛站舉辦的「環保服飾DIY」活動。

環保的意義很廣泛,大到保護自然資源,小到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張紙。今天活動環保物料基本採用的是生活中常見的柳條、樹葉、麻繩、皺紋紙、彈力絲線等,老師介紹完材料後,又對服飾進行一番講解。服飾重點是顏色、形狀、位置的搭配,如何巧妙的把手中的飾品點綴在衣服上,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這個地方放朵花兒,那兒粘柳條,想用圓形、拿膠棒、我在穿針引線......整個創作過程,家長孩子齊上陣,開動腦筋、小手搭大手、一起忙活著……

通過活動,不但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和藝術情操,也養成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好習慣。

葫蘆烙畫小盆栽活動

葫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有著福祿平安的吉祥象徵。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烙畫歷史悠久,葫蘆烙畫藝術又稱燙畫,火筆畫,是藝術家依據天然葫蘆的外形,在其表面巧妙構思,用烙筆烙繪出或深或淺的各種褐色圖案,表現出自然、古樸、典雅又獨具特色的書畫藝術效果。

8月28日下午,河畔麗景園藝驛站開展了「烙葫蘆小盆栽」的活動,本次活動由葫蘆烙畫傳承人張老師親自帶領大家體驗葫蘆烙畫的魅力。

從挑葫蘆到布局、構思和創作,現場直觀展示葫蘆烙畫,張老師與社區居民耐心細緻地分享著每一步,雖然葫蘆烙畫對於小同學們還是有些難度,但是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專注、精心的創作,一個個精緻的烙畫葫蘆呈現在大家面前,葫蘆上的字栩栩如生,讓在場的家長和孩子驚嘆不已,在葫蘆上種一份小綠植,小小的葫蘆立刻散發出新的生機,別具一格,更加襯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小朋友們表示,通過活動對自然作畫產生了很大興趣,了解到葫蘆烙畫不僅讓葫蘆文化得以發揚光大,而且還大大提升了葫蘆作為「自然瓜果」的藝術價值。

穀物黏貼畫

穀物黏貼畫是以各類植物種子為原料,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通過粘貼等手段,經過特殊處理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穀物黏貼畫不僅美觀、時尚、而且它採用純天然植物種子為原料,所以具有清新、自然、健康環保的特點。8月30日上午,15組家庭相約來到通州區河畔麗景園藝驛站,參加體驗穀物黏貼畫活動。

大米、黑米、紅豆、綠豆很常見,可是粉色、藍色的大米是怎麼回事?這種大米可以吃麼?是不是用染料染色的啊?孩子們七嘴八舌,滿臉疑惑地問著老師。面對孩子們的熱情的提問,張老師開啟了穀物黏貼畫課程,「彩色的大米不是染料染出來的,它是利用可直接蒸煮而不必洗滌的有機免洗米為原料,添加蔬果汁,並以天然方式將蔬果汁色素添加至米粒而成的,是一種可食用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它們都是天然、健康的穀物。

藍天、白雲、高山、河流、紅彤彤的太陽、嫩綠的小草......利用穀物間不同的色彩來區分物體的色塊,還可以粘貼風景、人物、動物、植物、真是包羅萬象,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粘不出的。

利用老百姓餐桌上的食材,孩子們通過自己觀察、發現和想像創造出一幅幅有關保護地球、低碳出行的精美藝術畫,Come on Baby!展示!

苔蘚微景觀活動

時下新興玩兒法你知道嗎?泥土+碎石+苔蘚+擺件+手藝。對嘍!這就是創意苔蘚微景觀。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8月30日下午,通州區河畔麗景園藝驛站舉辦了苔蘚微景觀的活動,驛站坐滿參加活動的人。

苔蘚微景觀,是用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生長環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種造景小玩偶,運用美學的構圖原則組合種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

驛站張老師給大家科普了植物類別知識、講解如何把玻璃瓶、碎石、營養土、水苔、苔蘚、背景植物、細沙、擺件等通過巧妙的技巧擺放,製作出具有整體藝術感的苔蘚盆栽,大家認真聽講,細心製作,「老爸、老媽」熱情的參與,仿佛回到童年時代 !現場氣氛濃烈,到處充盈著歡聲笑語。

玩兒的就是時尚,當我們工作累了、學習困了、心情煩悶了......就看看桌上的苔蘚小盆栽,活動場景就一一浮現腦海,心情立刻倍兒爽!

-END-

相關焦點

  • 通州區成立6家園藝驛站 讓居民家門口享綠色慢生活
    記者從通州區創建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通州區園藝驛站已達6家,通過開展園藝技能培訓和園藝生活交流等活動,為市民體驗綠色生活方式提供便利。居民學園藝知識通州區北苑街道天時名苑社區園藝驛站佔地面積約100餘平方米,充分展現了園藝生活、園藝文化、園藝科技等元素,主要用於組織開展公益性生態文化宣傳、園藝技能培訓和園藝生活交流等活動,提升人們對園林園藝美學的認知水平。
  • 園藝驛站舉行「聖誕節乾花賀卡DIY」主題園藝文化活動
    12月7日下午,大運河森林公園園藝驛站舉辦了一場以「聖誕節乾花賀卡DIY」為主題的園藝文化宣傳活動。活動開始,老師先向大家介紹了義務植樹的八大盡責形式,通州創森科普知識等相關情況。最終,一張張精緻的乾花賀卡呈現在了大家面前,整個活動現場氛圍溫馨融洽,讓大家提前感受到了聖誕的溫暖。通過此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孩子們的愛綠護綠意識。這樣一個精緻漂亮的乾花卡片,不管是送給朋友還是掛在家裡當飾品,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呢!
  • 【通州創森】活動回顧 | 金果天地園藝驛站生態導覽活動
    9月10日,為宣傳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新成立的通州區金果天地園藝驛站,以獨特的果園資源和地域資源為依託,特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親身感受,和大自然來了一場親密擁抱。早上九點多,校車緩緩駛入驛站內,小朋友們個個都翹首期盼,要和美麗的秋日果園對話。
  • 「通州創森」活動回顧|金果天地園藝驛站生態導覽活動
    9月10日,為宣傳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新成立的通州區金果天地園藝驛站,以獨特的果園資源和地域資源為依託,特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親身感受,和大自然來了一場親密擁抱。早上九點多,校車緩緩駛入驛站內,小朋友們個個都翹首期盼,要和美麗的秋日果園對話。孩子是自然的精靈,自然是孩子的能量場。秋日盛景需要細細品味,每一寸都藏著秘密與歡喜。
  • 【通州創森】「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創森徵文優秀作品選登(一)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2020年是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驗收年,為廣泛宣傳創森理念,傳播生態文明,記錄身邊美好創森故事,展現副中心綠化美化成果。區創森辦與區教委聯合舉辦了2020年通州創森「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有獎徵文活動,受到了全區中小學生的熱烈投稿響應。
  • 大興「創森」加速度
    新機場旁,一片片生態公益林枝繁葉茂;中軸線上,一條條森林通道穿鄉連城;永定河畔,一座座森林公園顯山露水。自去年3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角正式在大興吹響,「創森」便成了大興的首要任務。永定河北京段下遊,曾經被北臧村村民稱為「颳風就是一臉沙子,風再大點,嘴裡都是」的4000餘畝大沙坑,在大興一系列生態修復工作後,被打造成了以健康騎行道,特色景觀林為主題的大尺度健康休閒綠地,變身永定河綠色港灣,還建成了京南首個10公裡閉環式騎行道路,吸引了眾多騎行愛好者爭相前來。
  • 【通州創森】「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有獎徵文活動評選結果公布,114篇作品獲獎
    盼望著,盼望著2020年「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通州創森有獎徵文活動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辦了2020年通州創森「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有獎徵文活動。現予以公示(活動獎品近期將以學校為單位統一發放)。
  • 「通州創森」活動回顧|約會秋天多肉組盆活動
    9月10日,通州園藝驛站走進多個社區向社區居民推廣新的組盆技術,現場講解知識並親自對多肉進行組盆實踐。如何打造出漂亮好看的多肉組盆?我們的園藝講師給與了細緻和專業的講解,多肉組盆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有疏有密、有聚有散、有濃有淡、有虛有實,同樣的品種、色彩、大小儘量不放在一起,搭配高低錯落有致,但是肉肉組盆時最好把空間設置成「獨居」,因為它們會長「肉肉」,所以各自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學以致用」填土、配色、種植、裝飾,經過一個個步驟,一盆盆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多肉組盆紛紛出爐。
  • 搭建園藝平臺 大興區園藝驛站正式落戶亦莊
    11月12日,大興區園藝驛站揭牌儀式在亦莊鎮宣傳文體中心分館舉辦。大興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亓麗萍,園林綠化局綠化聯絡科科長宋愛靜,亦莊鎮黨委委員、宣傳部長董玥涵,副鎮長張雪輝出席本次活動。
  • 自釀葡萄酒,自製蘋果乾兒……北京首家「果味兒」園藝驛站落戶通州
    今天上午,北京市首家果品主題的園藝驛站在通州區西集鎮金果天地莊園揭牌成立。自釀葡萄酒,自製蘋果罐頭、蘋果乾兒等濃濃「果味兒」的園藝課程受到周邊居民的歡迎。親子家庭在園藝驛站學習家庭自釀葡萄酒。何建勇 攝挑揀葡萄串兒、摘葡萄粒,清洗並瀝乾水分,搗碎,然後放進玻璃罐裡,蒙上紗布……上午,金果天地園藝驛站裡,20組親子家庭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首次嘗試製作葡萄酒。孩子們變身「釀酒師」,興致勃勃體驗了自製葡萄酒的全過程,大約一個月後,密封的玻璃罐裡就會「變」出甘甜醇香的葡萄酒。
  • 在百姓心中「植綠」 大興區魏善莊鎮園藝驛站建成開放
    「咱們近期還會組織關於插花、花卉修剪、花卉病蟲害防治等內容的培訓。」大興區魏善莊鎮林業站站長任建峰介紹。近日,魏善莊鎮新建成的園藝驛站正式掛牌成立,又為老百姓的休閒時光增添了一個新去處。設計、展擺、維護,在區園林綠化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建,魏善莊鎮第一家園藝驛站開始運行。 園藝驛站由園藝展示空間和培訓空間兩部分組成,總面積80平方米,展示廳內春意融融,各種花卉植物爭相鬥豔,多肉植物、蕨類植物參差擺放,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園藝、花卉種植等書籍,舒適的休閒座椅可以為到來的人們提供複合式空間。
  • 朝陽第三家園藝驛站落戶高碑店,居民家門口體驗「綠色生活」
    學插花、賞園藝、購鮮花……如今,越來越多的朝陽群眾走進身邊的園藝驛站,感受生態文化和綠色生活的美好與愜意。繼落戶六裡屯、太陽宮後,近日,朝陽區第三家園藝驛站在高碑店地區建成。作為建在居民身邊的多功能園藝課堂,園藝驛站通過舉辦園藝活動、提供園藝服務等方式,讓居民更近距離地接觸園林綠化,感受生態文化,打通生態惠民「最後一公裡」。坐落在通惠河畔的幸福鮮花工場作為北京首座鮮花生態文創工場,集辦公、設計、藝術等為一體。去年9月份正式營業後,幸福鮮花工場陸續舉辦了花藝大師課、插花DIY等園藝培訓課程,受到了周邊居民群眾的喜歡。
  • 大興「創森」加速度 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2.7%
    新機場旁,一片片生態公益林枝繁葉茂;中軸線上,一條條森林通道穿鄉連城;永定河畔,一座座森林公園顯山露水。入夏以來的京南大地,景色更顯五彩斑斕、綠意襲人。 永定河北京段下遊,曾經被北臧村村民稱為「颳風就是一臉沙子,風再大點,嘴裡都是」的4000餘畝大沙坑,在大興一系列生態修復工作後,被打造成了以健康騎行道,特色景觀林為主題的大尺度健康休閒綠地,變身永定河綠色港灣,還建成了京南首個10公裡閉環式騎行道路,吸引了眾多騎行愛好者爭相前來。永興河過去因為河畔聚集了9家汙染企業,河水常年散發臭味,人人避之不及。
  • 延慶「創森」答題活動啟動,參與者有機會獲得世園會門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6月27日,延慶區「創森答題我參與 世園門票等我拿」暨「家家小樹林 人人齊創森」活動啟動。市民參與創森答題並獲得滿分,將有機會免費獲得北京世園會門票。創森有獎知識答題活動參與方式流程及二維碼同步發布,線上線下答題全面開啟。參賽市民可關注「北京延慶」或「文明延慶」微信公眾號,回復「我要參與創森答題」,獲取二維碼參與答題,也可通過歌華有線電視節目,利用電視機遙控器進行答題。延慶市民還可以通過各街道鄉鎮組織社區(村)開展「黨員回社區(村)報到,參與創森答題」活動。
  • 蔥蘢盡抱綠染城——記者走基層之東山區創森見聞
    自2017年市委市政府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全市上下鎖定「一城山水半城林」的目標不放鬆,在創森路上一路加速奔跑,在實踐中把握創森要求,在實際中總結創森做法,在實幹中實現創森超越,繪就了美麗中國的鶴崗畫卷。
  • 【通州創森】活動招募 | 自然筆記達人訓練營第二期—錦鯉觀察創作
    自然筆記達人訓練營第二期—錦鯉7月26日上午,「走進大自然,欣賞自然之美,創作觀察筆記」,生態文明教育系列免費公益活動之《自然筆記達人訓練營》第二期活動在大運河森林園藝驛站準時舉行。張老師帶孩子們漫步在美麗的森林公園中,一邊走一邊給孩子們介紹沿途能看到的植物,到達荷花池邊,在工作人員的有序組織下,以每個家庭為一組,自由餵食錦鯉,「觀鯉賞荷」,看「魚戲蓮葉間」、問「魚兒遊泳為什麼會時而變換整列和圖案?」 讓孩子有一種全新的自然體驗。之後組織同學們返回驛站,為大家講解錦鯉知識和自然筆記創作技巧、包含內容,最後帶領孩子們開始了錦鯉的自然筆記創作之旅。
  • 千人徒步越野為中山「創森」加油
    [摘要]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珠三角各市和粵東西北的梅州、汕頭、潮州、揭陽、茂名、陽江、雲浮、韶關、清遠共18個城市,共同舉行以「森林城市·森林惠民」為主題的森林城市建設系列宣傳活動。「我為中山『創森』打call!」
  • 愛綠護綠 | 陽江市創森辦舉行親子風箏繪畫活動
    陽江日報訊(記者/張貝奇)8月23日下午,市創森辦在陽東區京源城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DIY風箏繪畫」親子活動,吸引了30組親子家庭參加,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宣揚城市綠色文明。活動現場,兩隻創森吉祥物「熊貓」與「猴子」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記者看到,「熊貓」與「猴子」身上掛有「陽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字樣的宣傳標語,以及獨具陽江魅力的創森Logo。在與吉祥物親切互動之後,孩子們開始了風箏繪畫創作。一筆一划,認真地勾勒線條,塗抹色彩,「小畫家」們個個熱情高漲,充分發揮想像力為風箏塗上專屬色彩,描繪出心中的風箏。
  • 踐行綠色發展丨密雲區雲秀花園園藝驛站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11月3日上午,密雲區雲秀花園園藝驛站在白河城市森林公園《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組織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園藝驛站共計60名志願者、黨員以及家屬參加了此次活動。密雲區雲秀花園園藝驛站的參與者們首先參觀了白河森林公園內的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主題展覽館,認真觀看聆聽了密雲水庫建成的光輝歷史。通過參觀,全體人員切身感受密雲水庫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以及老一輩密雲水庫建設者們在簡陋的生產工具和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忘我拼搏的壯舉。
  • 陝甘寧大提速:鹹陽創森——一路向「陽」的綠色革命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這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理念,如今已在鹹陽變為全民共識和行動。鹹陽人民歷來有重視綠化、愛樹護綠意識。在鄉村,開展森林縣城、森林小鎮、森林鄉村、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綠色社區、綠色校園、綠色家庭等綠色創建活動,建成5個省級森林縣城、10個森林小鎮、48個國家森林鄉村、100個綠色社區、100個綠色學校、20個溼地公園、20個森林公園,讓人民群眾共享綠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