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房內景。 成希 攝
天價月子中心 CFP供圖
從VIP產房到高價營養師、豪華孕產會所,在具有80後特色的孕育產業鏈上,珠三角地區特別是廣州市的女性們紛紛向明星們看齊,孕期消費不斷上升,幾萬元乃至十幾萬元的月子費已十分普遍。然而在付出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之後,廣州的新爸新媽卻沒有把寶寶託付給值得信賴的人,一些月子中心或月子會所正一次次打著監管的擦邊球,母嬰安全底線在利潤誘惑前顯得格外脆弱。
月子會所到底該由誰管?記者調查發現,廣州月子會所這樣的經營機構目前還沒有監管主體,它們的營業登記歸工商部門監管,其餐飲部分又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管。月子餐幾乎是所有月子中心的主打,但大多數月子中心都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衛生狀況堪憂。由於不是以醫療機構的名義進行註冊,月子中心的經營和許可、服務質量都不屬於衛生部門的監管範圍。不少人租幾層樓改裝成酒店式或者莊園式月子機構,然後簡單聘請一些月嫂和護理人員為產婦及新生寶寶服務。不少月子中心對從業人員的資質門檻沒有要求,只要交錢就可以拿到高級母嬰護理證,甚至有初中沒有畢業的打工妹搖身一變就成了「專業護士」。
有業內人士透露,廣州的月子中心大大小小有上百家之多,但廣州月子行業尚處起步階段,遠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熟,良莠不齊,大多數為「黑月子中心」。廣州發展較成熟的月子中心只有四五家,其中祈福月子中心和伊莉莎白婦產醫院是由醫院衍生出來的。廣州月子中心缺乏準入門檻,月子中心的建設、衛生狀況、人才配備、母嬰護理等方面還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即使是這幾家稍微正規點的月子中心,也是問題多多。
■策劃:譚亦芳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成希 實習生 彭力 查冠琳 安佳璐
1
收費不規範 漫天要價無人管
廣州伊莉莎白婦產醫院應該算是廣州比較豪華的婦產醫院了。記者近日去現場,發現30多間房間已經基本住滿了待產的孕婦和坐月子的媽媽們。32000元/周的月子套餐在伊莉莎白只能算是比較低檔的。即使是5萬多一周的兩室一廳月子房,很多準媽媽仍然趨之若鶩。
位於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號7樓(IFC雅詩閣服務公寓)的欣生精品月子會所價格更是離譜,單間公寓每個月就要近十萬元。而三房兩廳的月子房竟然叫價20餘萬,如果配上月子餐、基因檢測,一個月子坐下來,要花費近百萬元。
在伊莉莎白2樓的過道裡,英國碩士留學回來的曾媽媽說,她一個月前就在網上預約了「基礎版寶貝套餐」,但是拖延了幾個星期才被安排到醫院做四維彩超。「這裡的環境很好,但醫生不咋樣,我才做個檢查,他們就不斷推薦各式套餐,最貴的竟然要幾十萬,我不會選擇在那裡生。」
當被問到伊莉莎白與其他月子中心的區別時,該院市場部負責人強調說:「我們是醫院,跟他們不一樣。」甚至直截了當地表示「如果是仕馨月子中心的話,我覺得你不用去了」。
這名負責人稱,那些所謂的月子會所,根本就沒有專業的醫護團隊,都是簡單聘請一些月嫂和護理人員為產婦及新生寶寶服務,在衛生部門沒有登記備案,存在不少隱患不說,收費還特別貴。但是伊莉莎白醫院會受到衛生和物價部門的嚴格監管,就算收費不便宜,但絕對物有所值。
既然伊莉莎白月子中心是以醫院的名義對外營業,那麼如此天價的收費是否得到了物價部門和衛生部門的審批呢?對此,伊莉莎白稱:「我們落實《全國醫療服務價格》要求,嚴格規範醫療收費行為,醫院所有的收費項目嚴格執行物價局核准價,並由衛生部門對此進行監督。」
記者隨後諮詢了廣州市物價局,相關工作人員卻表示,月子中心,甚至母嬰保健,都沒有列入國家統一管理的收費項目,因此月子中心這一行業的物價管理目前依靠市場調節。這些中心在自己定價後,市物價局也不需要備案。這樣,就出現了如今月子會所「漫天要價」,但消費者們仍「願者上鉤」的奇怪現象。
2
準入門檻低 只要有錢就能辦
廣州市衛生局相關人員介紹,目前,母嬰保健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沒有專門的經營範圍、行業類別表述及注釋,暫被歸為居民服務中的「家庭服務」,尚無專業準入門檻,行業規範幾乎是一片空白。對於廣州的月子中心及相關機構,衛生部門並沒有得到上級授權予以監管,也就是說月子中心的衛生資質並不能得到認可。
在廣州某中心區域CBD地段,集中了近十家高端的月子中心,收費不菲。但是記者詢問該區疾控中心相關人員如何監管時,他們也很困惑,稱月子中心既不屬於公共場所,也不是醫療機構,更不需要衛生備案,衛生部門的監管很難入手。
這些月子中心的衛生狀況如何,是否存在交叉感染風險?該區疾控中心相關人員解釋,他們從來不會去執法檢查,因為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就算他們去月子中心做相關的檢查和調查,也只能提醒管理者加強嬰兒健康的監測和照護,加強隔離。
這名工作人員透露,某地曾經發生過月子中心嬰兒感染紅眼病的事件,當該地的疾控中心人員帶著全套環境衛生監測系統,希望能幫助管理方做防護,而月子中心根本不響應,疾控中心最後只能作罷,「因為根本就不是監管部門,你不能拿月子中心怎樣」。
衛生部門無能為力,那麼工商部門是否能夠監管呢?部分媽媽認為擁有營業執照的月子中心就是合格的,但實際上也不是這樣。記者在廣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詢廣州各大月子中心相關註冊登記資料後發現,除了仕馨外,廣州其他月子中心並不是以月子中心為名字註冊的,有些月子中心在工商局註冊的是母嬰服務類,家政類,還有不少月子中心沒有營業執照。
有的月子中心標註「母嬰幼兒健康管理、健康評估、保健健康諮詢、指導和服務(不含醫療行為);營養諮詢評估、指導和服務;母嬰幼兒健康產品的研發及指導;家政服務;攝影」,有些註明「母嬰日常護理服務及相關的諮詢服務」,更有甚者僅僅標註「家庭服務」。
不管是具體還是模糊的註明方式,都表明工商局尚且沒有關於「月子中心」的詳細註冊和審核制度,沒有針對「月子中心」的營業執照,致使月子中心的準入門檻低且模糊。
廣州工商相關人員也坦承,如果一些不能嚴格自律的母嬰保健機構介入醫院和家庭服務監管盲區,其服務質量將令人擔憂。
仕馨月子會所總經理張美芝表示,月子公司並沒有特殊的註冊流程。在註冊時,工商行政管理局甚至不知道應該把月子中心歸到哪一類,可能是家政,也可能是醫療機構。
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廣州的月子市場利潤較大,很多機構或者個人紛紛投入其中,他們往往只是註冊娛樂休閒的項目,租幾層樓改裝成酒店式或者莊園式月子機構,然後簡單聘請一些月嫂和護理人員為產婦及新生寶寶服務。而在廣州註冊所謂的月子中心門檻很低,「只要有錢就能辦」。
3
無餐飲許可 聘月嫂做「營養餐」
在廣州的各大高端月子中心,月子餐幾乎是主打項目,僅一個月的餐點就要花費數萬元。但記者調查發現,廣州大多數月子中心都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
據工商人員解釋,嚴格上說,所有提供餐飲服務的單位必須在經營範圍內註明「餐飲」並持有餐飲服務許可證,但是如果其經營範圍不含有「餐飲」或其他表示相同意思的類別,那麼在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時,這些單位就不需要提供餐飲服務許可證。因此,這些月子中心有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能否提供合格放心的月子餐,完全依靠這些中心的自律。
記者走訪發現,幾乎所有月子中心的經營範圍內都沒有包括「餐飲」或其他表示相同意思的類別。那麼,每天月子中心一共要給產婦配送早中晚三頓正餐,以及三頓配餐,沒有許可,月子餐到底是由誰來做,又是怎樣做的呢?
記者發現,宣稱是營養師做的月子餐,大多都是由月嫂做的。極少數配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月子中心內部建有員工食用的飯堂,那麼這個證到底是因為其提供合格員工餐而下發,還是因為其提供合格月子餐而頒發?這其中的貓膩令人玩味。
在廣州58同城網等各大網站,月子中心提供的月子餐的營銷內容鋪天蓋地。其中一家月子中心稱,他們委託五星級酒店的大餐專業訂做,絕對保證物有所值。另外一家月子中心則稱,他們自己有專業的月子餐中央食堂,聘有營養專家把關。
記者走訪了伊莉莎白、仕馨月子會所、欣生精品月子會所、廣州女子醫院等十幾家高端月子會所,這些月子中心均提供價格不菲的月子套餐,所有月子中心都帶領記者參觀了他們各種功用的房間,但當記者提出參觀他們做月子餐的場所時,所有月子中心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原因包括員工手冊不允許或者得經過廚房同意。而它們均未能提供相關營業執照。
廣州一家著名家政公司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這些月子中心的月子餐,其實大多數都是聘請家政公司的月嫂製作的,根本就不是什麼營養專家。甚至有些低檔的月子餐就在衛生不符合條件的出租屋出產,往各家醫院、月子中心的產婦送貨。
廣州市食藥監相關人員透露,月子中心如果配有廚房就必須作為餐飲單位申報,但是如果是與其他單位合作配送,那監管和取證的難度就很大。
4
上崗不設門檻 誰都能幹
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廣州不少月子中心是和家政公司合作的,有生意了就讓公司派月嫂來,如此不規範的做法無法保證飲食、護理和安保的質量。
據其介紹,廣州的月子中心大大小小有上百家之多,但廣州月子行業尚處起步階段,良莠不齊,遠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熟。由於人員管理不規範,流動性大,因為護理不當讓產婦出現急性乳腺疾病、傷口恢復不佳、發炎,新生兒病理黃疸發展等狀況時有發生。
在月子中心內部,營養師可以做到每日查房,但婦產科等其他醫師的查房頻率只有從一周一次到三次不等。聘用月嫂的中心多是一個月嫂要照顧好幾個媽媽和嬰兒,同時還要顧及到月嫂自身的家庭。
產褥期護理不同於普通的家政護理,需要一系列科學細微的護理技能,新生兒護理也絕非單純的「洗澡、遊泳、撫觸」那麼簡單,這些護理需要有正確的月子理論為指導,並經過專業的培訓才可以。事實上,廣州大部分供職於月子會所的育嬰師、月嫂等工作人員並不具備衛生護理和相關的職業資格證。
記者走訪獲悉,廣州月子中心的護理人員有少數是醫護院校的畢業護士,但多數是月嫂。部分月子中心比如祈福月子中心拒絕拿出所謂的「母嬰護理師」、「護士」的上崗證。
據了解,廣州月嫂、母嬰護理師只需交錢,經過幾十個課時的培訓便可上崗。廣州目前有3個權威家政培訓機構:廣州市人社局下屬的廣州市就業訓練中心、廣州市婦聯和廣州市總工會家政培訓基地。它們的培訓期長短不一,短則4天,長則3個月,培訓內容也有較大差異,但都要經過考試才能獲得國家承認的育嬰師上崗資格證。
但實際上,市面上的月嫂、母嬰護理師培訓機構魚龍混雜,「證件」也五花八門。一家號稱中國月嫂第一品牌的培訓服務公司,其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只要交一千多元,就可以接受培訓並拿到高級母嬰護理證。
記者以應聘者的名義應聘多家月子中心母嬰護理師崗位,表示自己文化水平很低,缺乏相關經驗時,這些月子中心都直言不諱的表示,「這一行不需要門檻,是個人都能幹,簡單培訓幾天就行,這裡很多初中生都做得很好。」
據介紹,目前廣州月子行業問題多多,誇大宣傳特別嚴重。廣州絕大部分月子中心缺乏醫療資質,但是對外宣稱有專業醫生和護士。而一些月子中心的醫生和護士屬於醫院兼職,每周或兩周過來一次,遇到緊急情況時就缺少保障,所以很容易發生一些急性的傳染病。
貝恩月子中心表示他們的醫師聘請於附近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仕馨月子會所的網站宣稱專家是目前在三級甲等醫院在職的主治醫師。但記者詢問現場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所有聘請的都是退休醫師,在職醫生是不允許在外坐診的。
記者走訪多家月子中心,發現有不少所謂的「婦科專家」團隊,如伊莉莎白的專家介紹上有幾位副主任醫師簡歷上印有「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近30餘年」等字眼,卻未標明具體曾在哪家醫院或診所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