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套餐 4 萬、溫馨標間 9 萬、豪華服務28萬,在月 子中心住一個月竟要花這麼多 錢。」近日,北京準媽媽李女士給 《生命時報》提供新聞線索稱:「月 子中心這麼貴,卻預訂火暴,訂晚 了就沒房間了。我很想了解下, 花那麼多錢坐月子值不值?」 二胎的放開讓月子中心如雨 後春筍般湧現,但《生命時報》記 者調查發現,由於缺乏監管和標 準,該市場比較混亂,花大錢卻沒 得到相應服務的例子比比皆是。
「快被護理師氣瘋了!」
今年3月16日,剛生產完的 吳女士和寶寶被接到北京某母嬰護理 會所,入住30天,價格為8萬多元。吳 女士每天在月子中心的生活就是,上 午孩子交給護士託管,洗澡、撫觸,她 去做美容、聽母嬰講座;午飯後,媽媽 和寶寶共處;到了3點半,孩子再次託 管,她去練瑜伽、做護理;晚飯後,陪孩 子玩到 10 點請護士託管,夜裡餵奶 3 次。雖然價格偏高,但吳女士說「這麼 坐月子挺有意思。」 對比來看,顧女士入住月子中心 的經歷就有點鬱悶了。2017 年底,她 花了近7萬元入住上海市徐匯區雅朵 人文國際月子會所,卻「快被母嬰護理 師氣瘋了!」顧女士告訴記者,護理師 餵奶時,孩子明顯牴觸,往外吐奶,但 她卻無視,繼續喂。顧女士問:「是不 是餵得太多了?」護理師回答:「晚上多 餵點睡得香,夜裡不用老起床餵奶。」 後來,孩子嚴重腹瀉,醫生要求母乳和 新的奶粉混合餵養,但護理師卻沒解 凍冰箱裡的母乳,還是只給孩子餵奶 粉,直至大便出血。 護理師多次暗示顧女士給自己紅 包,一開始態度很差,直到拿到800元 紅包才轉好。快滿一個月時,孩子出 現咳嗽,護理師覺得不打緊,「可能是 嗆奶,不用去醫院。」顧女士已不再信 任她,帶孩子去了醫院,確診為支氣管 炎,治療了半個多月。 「護理師總說自己資格老,經驗豐 富,卻從沒見過她的資質證書。」顧女 士向月子中心投訴,對方置之不理。 後來,她將入住期間遇到的問題,包括 被推銷各種產品、衛生條件不好等反 映給市民熱線,但至今維權無門。 今年3月,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管 局稱,當地關於月子中心的消費投訴 近年來明顯增多。西安市消費者協會 發布的「2017 年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 例」中,「月子會所霸王條款侵犯消費 者合法權益」上榜。
價格不菲,各有主打牌
近日,《生命時報》記者走訪了北 京多家月子中心。
美滿國際月子中心位於東城區湖 南大廈5層,價格在4萬~11萬之間,配 備瑜伽室、嬰兒遊泳室等。工作人員 向記者推薦了他們的月子餐,說「有海 參、燕窩等名貴食材,都是駐京辦領導 餐專用的」。同時強調,護士、母嬰護 理師都有專業資質。但記者想查看時 卻被拒絕。經反覆要求,對方才提供 了一位女士的健康證和母嬰護理師 證,後者的發證機構為人力資源和社 會保障部。月子中心的合同非常簡 單,沒有規定護理不當時應承擔的責 任。對方的理由是:「從未發生任何問 題,不用寫。」 記者又來到朝陽區仰山路的詩安 國際月子會所,價格分為三檔: 4.8萬、 6.8萬、 8.8萬。工作人員強調,他們聘 請了產科、兒科醫生每周來問診一兩 次,服務人員都有「全國專業人才儲備 工作委員會」發的母嬰護理師資質。 莎莉欣月月子中心位於西城區什 剎海附近,價格從6萬至10萬不等,主 打專業護士陪護,自稱服務人員經過 內部統一培訓。工作人員說,很多月 子中心都把餐飲包給酒店,但安全和 質量不能保證,而他們有自己的廚房 和營養師。
越開越多,亂象不少
在我國,產後護理屬於新行業。 2000年,除了港澳臺,全國只有幾十家
月 子 中 心 ,到 了 2017 年一下增至 4000 家以上。市 場需求快速增加, 服務和管理卻沒 跟上,以至於出現 不少亂象。 缺乏有效監 管 。2017 年國家 發布了《母嬰保健 服務場所通用要 求》(下文簡稱為 《要求》),但不是 強制性標準,企業 可自願採用。中 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後母嬰康復機構管 理委員會理事秦新豔告訴《生命時報》 記者,月子中心存在監管困境,因為它 和普通商業機構一樣,只在工商部門 登記即可營業,因此容易出現管理不 當、服務不到位。 宣傳醫療服務。很多月子中心在 宣傳中強調具備醫療機構屬性,以知 名醫生查房、三甲醫院護士服務吸引 消費者,但記者調查發現,多數月子中 心經營範圍明確規定「不含醫療 服務」。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 婦產醫院護理部主任姜梅表示, 產後出院的產婦和寶寶一般確 定健康,一些月子中心的醫生查 房其實就是簡單看看,如有健康問題, 還是要送到醫院診療。秦新豔表示, 在非醫療機構月子中心工作的醫生護 士,只是具備醫療知識的服務人員,不 能執業。「過度宣傳會讓消費者產生過 高期望,入住後與期望有落差,會產生 糾紛。」 人員資質存疑。 《要求》指出,技能 人員應通過專業培訓取得相關資質。 實際上,目前的母嬰護理師資格證書 五花八門,真偽難辨。秦新豔說,目前 母嬰護理師的培訓和資質認定體系還 有待建立。她曾參加過一家相對正規 的機構開展的產後母嬰康復培訓課, 一些人說考試太難無法通過,如拿不 到證書,不如到管理松的機構買證。
收費項目花哨。月子中心昂貴的價格背後是用料珍貴的月子餐 或中藥湯、艾灸藥浴等保健服務 以及一系列母嬰課程。但專家 稱,這些項目忽悠的成分多。姜 梅認為,營養補充要根據個人體 質,多數產婦沒有營養不良,產 後沒必要大補,只要注意飲食清 淡、營養均衡即可,保健項目也 應慎重做。至於母嬰課程,公立 醫院有免費的,不用花錢聽。 合同責任模糊。北京市元 坤律師事務所律師閆旭告訴記 者,與月子中心發生糾紛後,消 費者之所以難維權,一方面在於 其服務涉及工商、衛生等多個行 政部門,監管缺位;另一方面是 消費者與月子中心籤訂的合同 約定簡單、責任模糊,沒有明確的行為 約束;再加上舉證艱難,往往只能忍氣 吞聲。
不要總母嬰分離
秦新豔認為,產後母嬰康復是一 個有潛力的產業。隨著「生命初期一 千天決定孩子一生健康」的理念逐漸 深入人心,年輕父母們希望從專業機 構獲得科學的哺育指導,讓孩子健康 成長。另外,我國有悠久的坐月子傳 統,家庭非常重視,父母照顧剛生產 完的孩子往往體力不支、壓力很大, 再加上有些父母還沒退休,不便照 顧,於是月子中心成了一個不錯的選 擇。但這個行業能否健康持續地發 展,取決於規範管理的落實和服務質 量的提高。 秦新豔呼籲,月子中心應從三方 面加強自我管理:遵守國家政策和法 律法規,按經營範圍提供服務,不違 規經營;護理人員要培訓到位、持證 上崗,具備母嬰護理知識,能對母嬰 健康情況進行正確評估;建立應急機 制和醫院綠色通道。未來,中 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後康復委 員會將積極推進對產後母嬰 康復機構的規範和評級,規範 行業,淨化市場。
當下,消費者如何挑選到一家靠 譜的月子中心呢?專家建議,注意月 子中心營業範圍,護理人員是否具備 專業資質;查看消毒記錄與條例,選擇 消毒措施較好的月子中心;慎重選擇 服務項目,一些項目要經過醫生判斷; 留意飲食菜單,產後虛弱不適合大補, 慎選昂貴食材;籤訂合同要慎重,明確 雙方責任,一旦權利受損,注意保留證 據;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月子中心,如 重視醫療服務,應選擇醫院經營的產 後康復機構。 姜梅建議,即使去了月子中心,也 不要總母嬰分離,不利於媽媽按需哺 乳,也不利於母乳餵養。建議新媽媽 坐月子期間學習哺育技巧,適應新的 身份,日後才能更好地養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