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花唄「套路」被發現?大批年輕人選擇主動關閉,原因太真實!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了。從網際網路普及之後,我們國內誕生了不少的巨頭企業,比如說百度、騰訊、阿里等等,有的還直接海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比如說阿里推出的支付寶。現如今行動支付已經成為大家最常用的功能了,出門再也不需要攜帶厚厚的錢包,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絕大多數的消費,如果暫時沒錢也沒關係,支付寶還貼心的推出了「花唄」、「借唄」等功能。
國內的行動支付平臺有兩家,一家是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微信本來就是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大家不免要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發發紅包,久而久之微信支付的功能也就發展起來了。另外一個則是阿里系的支付寶了,最開始的支付寶只是一個支付平臺,用於電商淘寶的結算,後來隨著淘寶的崛起支付寶的用戶數量也不斷攀升,後來大家發現,用支付寶付款、轉帳也很方便,就這樣行動支付出現了。但是現在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少使用支付寶的人卻不願意使用「花唄」功能,甚至主動關閉了這個功能,到底是為什麼呢?
「花唄」到底是什麼功能呢?這是支付寶裡面的一個提前消費的功能,即使是帳戶裡面沒有錢,依然可以用「花唄」功能進行提前還款,對於我們用戶來說,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功能,在我們手頭沒錢的時候,一樣能夠進行消費,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實際上,支付寶怎麼可能做賠錢的買賣?支付寶是要從商家那裡收取手續費的,商家被收了手續費,產品就會漲價,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錢最後還是從用戶的手裡出,不得不說,這確實是馬雲的一個「套路」,不知不覺的就把別人的錢掙了。
除了老年人不習慣使用花唄的功能外,很多的年輕人也選擇關閉花唄功能,這是為什麼呢?對於眾多的年輕人來說,經濟方面還很拮据,特別是在校學生還需要父母給生活費,但是電子產品、化妝品、大牌服飾等有太多的東西誘惑著他們,往往很多年輕人使用花唄來提前消費,可提前消費最終還是要付款的,付款的時候就苦不堪言了。就這樣,不少年輕人為了抵抗住誘惑,就關閉了支付寶的「花唄」功能。說來說去還是錢鬧得,這個原因太真實了!
朋友們,你們平時使用花唄功能嗎?你們會選擇關閉這個功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