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們去行動積分超市兌換東西去!」
近日,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鎮橋尾村老黨員張福明與村民們一起,來到村裡的「超市」,用積分免費兌換到了生活用品。
位於橋尾村的這個超市,可是一個特殊的超市,裡面所有的商品都不是用貨幣購買,而是用平時大家在參與橋尾建設時所得積分換取。
新時代新期待新要求。在福清市新厝鎮,該鎮創新社會治理,平安建設推出「積分制」,黨員及群眾參與平安建設可到「行動積分超市」兌換商品,「小積分」兌出了轄區大平安。
平安建設玩起「積分制」
村民在積分超市兌換用品
走進橋尾村「行動積分超市」,不足30平米的「超市」貨架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商品:洗手液、洗頭液、牙膏、紙巾等,門口的公示牌上可查看村民的積分。
「這是一家不用付錢的超市,要用積分來免費兌換物品。」據新厝鎮黨委綜治副書記陳敏介紹,該鎮創新鄉村治理,探索實施黨員「壹」行動積分管理辦法,(註:「壹」行動即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顆初心,一種使命;一支隊伍,一次行動;一份力量,一股暖流;擰成一股合力,匯成一片汪洋,我們「壹」起行動……),建立行動積分超市,積分服務的項目包括平安巡更、評理勸和、文明勸導、清潔家園、愛心幫扶等方面。
「壹」行動實行「1+1+N」行動模式,即「1名村幹部+1名黨員+N個群眾」,採取「行動換取積分,積分兌換物品」的方式,激發群眾參與鄉村工作的熱情。
黨員「壹」行動隊伍項目表
既然有積分,那麼如何確定評分標準呢?記者在一份「黨員『壹』行動隊伍項目表」上看到,上面對評分標準作了分類細化:如每次參加巡更、文明勸導活動得1個積分、完成調解糾紛的得3個積分、矛盾糾紛當天調解當天解決的得5個積分、文化民俗活動現場志願者每人得2個積分等等……
怎麼兌換積分?「『超市』內的商品都『明碼標價』,只是它不是價格而是積分。」陳敏說。一塊香皂5積分,一瓶醬油8積分,一瓶洗衣液20積分……積分越多,兌換的商品價值也就越高。
黨員及群眾如何參與平安建設呢?在新厝鎮,這裡的平安巡更隊伍與派出所巡邏隊伍實現常態化巡更、持續性巡邏,警民擰成一股合力。而文明勸導志願者團體則通過走村入戶,線上發動、線下推廣的方式,組織開展各類反邪教、掃黑除惡、反毒反賭博、防詐騙、平安建設等宣傳活動。評理勸和隊則主要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小積分」兌出大平安
在橋尾村,當地黨員及群眾通過認領活動項目,組建了平安巡更隊、評理勸和隊等8支行動隊伍。
黨員張福明是一名退休老教師,退休後他一直熱衷於鄉村建設。在2020年的黨員「壹」行動中,他積極響應支部的號召,加入了行動積分超市的日常管理隊伍。
召集志願者、參加平安巡更、評理勸和等志願活動,協助積分計算和兌換工作,張福明忙得不亦樂乎,處處都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更多的群眾加入了志願活動中。近日,他用獲得的31個積分,到「超市」兌換了生活用品。
與張福明一樣,村裡的黨員及不少群眾都因此嘗到了甜頭。「沒想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還可以用來兌換生活用品。」平安巡更隊的志願者陳天星說,相比兌換的禮品,能為社會治安出一份力自己也很高興。
「村民參加平安巡更、評理勸和等服務,都可以得到積分,攢到一定數量後,就能在積分超市兌換物品。」橋尾村黨總支部書記魏開榮說,在積分行動超市的激勵下,不少村民加入到平安建設的隊伍中來。村民們根據活動形式、時長、次數等累計積分,村裡會定期給大家兌換。
「黨員『壹行動』隊伍促平安建設落地生根。」陳敏告訴記者,該鎮還圍繞黨員幹部違法違紀、不尊老愛幼、大操大辦、汙染環境等,生成「負面清單」,把「不違反負面清單內容」作為積分兌換的前提條件。
「用行動換取積分,用積分兌換物品,讓群眾成為平安建設的參與者,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小積分』也兌出了大平安。」陳敏說。
讓鄉村治理動起來、活起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行動積分超市在新厝鎮漆林村、江兜村、橋尾村試點。接下來,該鎮會在全鎮16個村逐步進行推廣。
最早實施積分兌換的漆林村,全村50多名黨員、志願者在今年疫情期間,主動請戰,堅守設卡點、站好防疫崗、把好出入關,奮戰在戰疫一線。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橋尾村積分超市的貨櫃中,還有一塊特別的區域——「扶貧專櫃」。這裡面的物品均採購自貧困縣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有香麻油、金芪茶、粉絲、藜麥、苦蕎茶等當地特產與農作物。
「不僅可以參與平安建設,還可以為扶貧作貢獻。」對於當地很多村民來說,積分更多的是一種參與感、榮譽感。
眼下,實行積分制後,三個試點村發生了新變化,村民們攢積分、比積分、亮積分,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行動中,帶來了鄉風文明、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新風貌,真正讓鄉村治理動起來、活起來。
「通過這樣平安積分新穎的方式,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讓人人參與社會治理,全民共享平安成果。」新厝鎮負責人說。(記者陳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