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職場人被「多任務」工作困擾,掌握這3點,提升工作效率

2020-12-27 創騏雲課堂官方帳號

在日常工作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摸魚」的時刻。

不信?你不妨在辦公室溜一圈,就會發現——

大家不時低頭刷刷微博熱搜,不時又抬頭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過一會兒又開始刷刷微信,發個郵件,各種頻道輪流切換,恨不得自己像八爪魚,可以同時做多件事情。

「一心多用」似乎很常見,就算不「摸魚」,你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開會的間隙修改一下PPT,一邊聽領導講話,一邊還要安排其他成員的工作任務;

·一邊和市場部那邊取得聯繫和反饋的同時,一邊還處理財務報表,與時間賽跑;

·上一秒還在寫融資方案,下一秒就被領導安排去參加一個會議,收集客戶的意見……

1、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反而要多花2-3倍的時間來補救?

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模式後,你可能會覺得,如果一下子不讓你同時做幾件事,你心裡可能還不爽呢。

就像你習慣了一邊聽歌一邊寫文章,這時摘掉你耳機,不讓你聽歌了,你可能還真寫不出文章來。

能一心多用,同時做幾件事,處理多個任務,可見自己多厲害啊,可以充分發揮單位時間的價值,早點處理完多項任務就可以早下班去浪,多好!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可要警惕了。爭做「效率達人」,可能會讓你的工作更低效。

史丹福大學曾發布了一個研究結果:「媒體行業中多工人員(multitasker)的認知控制」,強調指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從效率的角度考慮同時從事多任務,絕對會影響工作效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家厄爾·米勒也研究證實,相比於循序漸進地做事,同時做兩件或多件事需要付出更多的腦力。

明尼蘇達大學商學院教授索菲·萊羅伊(Sophie Leroy),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注意力殘留」概念(Attention residue)。

索菲·萊羅伊教授指出,當你從一個任務A切換到任務B,但任務A還沒完成,這時任務A就會不時地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這樣一來,哪怕你開始了新的任務,也沒法完全地投入,你的大腦還想著上一個任務。這就是「注意力殘留」。

看似你在「高效」地處理多項任務,但是任務完成的質量和效果,可能就只有領導和你自己心裡有數。

且不說低效,倫敦大學一項研究結果表明:

這樣長期保持多任務的工作狀態,還會給大腦帶來不可逆的永久傷害,智商和認知水平會呈現下降趨勢。

簡直慌得一批。

2、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試試利用「心流」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你可能會說,每天的工作任務都有很多,根本沒辦法避免,比如要跟客戶發郵件,還要跟上司做報告反饋,另外還要跟同事溝通協作一些項目,開各種各樣的會議。

既然多任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你還是可以做一些策略方面的優化。

「心流」這個概念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米哈裡·契克森米哈提出來的,那心流是怎樣的狀態呢?用教授自己的話來描述:

「你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在為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連自身也都因此顯得很遙遠。時光飛逝。你覺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想法都如行雲流水一般發生、發展。你覺得自己全神貫注,所有的能力被發揮到極致。」

在我們閱讀一本好書,看一部經典的電影時,很自然就會出現「心流」的狀態,那在工作中,我們怎樣讓「心流」產生呢?這裡就會涉及到四種象限。

橫坐標為挑戰程度,縱坐標為技巧水平

工作任務「挑戰程度偏高,技巧水平偏低」:人們容易感到焦慮,比如一個工人剛開始流水線的工作,Ta會覺得有難度,但是有固定的流程和模板,技巧水平偏低,長久下來,就容易感到焦慮;

工作任務「挑戰程度偏高,技巧水平適中」:能夠激起人的挑戰欲,完成這樣的任務後能夠收穫成就感;

工作任務「挑戰程度適中,技巧水平偏高」:感覺這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夠比較好操作和掌控;

工作任務「挑戰程度偏低,技巧水平偏低」:如果一項任務沒有任何的挑戰性和技術性,人們往往會感到無聊、無趣,也就少了工作的動力。

那麼你在開始一項工作前,不妨參照這四個象限,根據工作任務的挑戰性和技術性,優先安排那些較有挑戰性和技巧性的任務。

這樣可以幫助自己快速地進入心流狀態,提升工作效率,從而避免因任務太多而產生過多的精神消耗。

3、將工作任務場景化,避免在雜亂的任務中頻繁切換

就拿新媒體公眾號運營的工作來說,每個編輯幾乎都要經歷的幾個環節是:寫稿、找配圖、排版、發表文章。

很多人就會按部就班地操作,比如寫完稿然後再去找配圖,接著再點開排版編輯器的網頁,掃碼登陸,排好版了,然後再點開公眾號的網頁,掃碼登陸。

光是掃碼,打開網頁的動作,可能就要在不同時間段內不斷重複。

實際上,較為有效的做法是

你可以找素材的過程中順便積累文章的圖片素材,建立圖片庫,然後在發推文之前,同時先點開編輯器和公眾號網頁。

這樣一旦排版好文章,你就不用再頻繁地掃碼登陸,直接可以把文章複製過來。

而且建立圖片庫的好處是

你可以在排版下一篇文章時,直接挪用圖片庫裡的素材,就不用另外花時間去找圖片了,降低工作任務的頻率。你

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將任務分為瑣碎事項深度事務

比如,對於那些周期性較長、難度更大的任務,你可以找整片時間來全程投入,而另外一些時間就用來處理不太重要、也不太緊急的瑣碎任務。

比如,編寫融資計劃書這類工作,周期性會較長,而且需要各個團隊相互配合協作,互相打磨,才能最終拍板。

對於這樣的工作,策劃人就需要投入大量整塊時間去做,而編寫一條朋友圈文案,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易操作,你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去編寫。

將工作任務場景化,能夠有效地「喚醒」你的記憶機能,按照特定場景去安排自己的任務,這樣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我的分享,請大家順手轉發、點讚,你的舉手之勞,是對我們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職場工作中,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掌握這三個方法
    在職場中,面對相同的工作量,總有些同事能處理的遊刃有餘,看起來輕輕鬆鬆,但有些同事卻顯得力不從心,忙活了多半天連別人的一般還沒有做到,這其中就反映了每個員工的工作效率的不同,很顯然,工作效率高的員工,能在相同的時間裡做更多的工作,而工作效率低的員工,看起來忙忙碌碌,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在做一些無用功
  • 掌握這3點提升工作效率!
    沒有哪個職場人士樂意無償加班,尤其是自己本來當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沒有及時完成,所以只能留下來加班。有的時候,你的領導會對你說「你今天怎麼又留下來加班了?」,看似調侃,實則諷刺你的工作效率。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最好掌握以下3點提升工作效率!
  • 職場中的時間管理,做好這3點,工作效率會大幅提升
    如果想要職場當中的工作效率,變得提升比較高,那在時間管理方面是尤為重要的,如果員工做不好時間管理,就算能力再強,可能也會把工作幹得一塌糊塗。想要更好的當時間的主人,一定要把以下3點做好,這樣在以後工作的時候,也是特別輕鬆和條理的。
  • 【職場】想提升做事效率,讓自己更有能力?你要掌握這八個工作習慣
    所謂「工作習慣」,指的是你在業務或工作場所,想要達到最佳績效時所採用的任何態度、思想、行為或實踐傾向。你在工作的時候,有沒有有意識地運用一些方法,去提升自己的做事效率?如果有,說明你有良好的工作習慣。那些在工作或者生活上取得某種成就的人,都知道他們需要表現出特殊的工作習慣才能脫穎而出。我這裡分享其八個這樣的工作習慣,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 《高效利用工作日》:快速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
    魯網12月21日訊 低效是否是你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困擾?明明很努力,工作卻總是做不完;明明很勤奮,卻總是停滯不前。近日,《高效利用工作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該書是專為工作效率低,時間不夠用,精力渙散,同事關係差,心態崩塌,參與度低,思維受限,沒有成就感等職場人士準備的高效工作手冊,助力他們快速提升工作效率,實現職場、個人進階雙突破!
  • 工作效率提升技巧一:任務排序原則
    本周重點講提升工作效率,希望能夠幫到你。01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多個方面。今天先從工作任務排序,來聊一聊。有的人覺得工作任務,是永遠處理不完的。根據時限處理,也就是快到時間了就處理。就像學生時期的寒暑假作業,平時不做。快結束假期了,瘋狂的彌補。區別在於,寒暑假作業,老師可能不看。也就是損失的是隱性的機會,比如自己的學習能力沒有提升。而工作任務最後完成,不僅損失了提高工作能力的機會,也失去了老闆的信任,失去了升職加薪的機會。
  • 做好3點提升工作效率,職場路就會越走越順
    隨著這樣反覆次數的增多,小麗也逐漸產生了抱怨情緒,她認為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工作太高效了。 於是,他在領導給他布置完工作後,總會不緊不慢地象徵性查資料,學會慢騰騰的打醬油,等到任務時間快結束的時候,她才會向領導提交結果。
  • 老領導說,學會這四種工作方法,能輕鬆提升工作效率
    今天呢,小編就特地整理了這4個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並且也搜集了一些解決的方案,想要了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1.不懂得精力充沛的時刻有很多職場人員都是從剛進辦公室的那一刻開始工作,一下到下班。但是這八個小時中有幾個小時是你真正用心的在做工作呢?
  • 如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新老職場人開始在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們來列舉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要清晰而準確的描述你要達到什麼樣標準,你描述的越清晰則接受任務的人則越能明了自身的任務,能夠為任務完成人更好的指出其工作中的重心和關鍵點,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時間、精力、資源的浪費。
  • 提升日常工作效率的五點建議
    在處理工作的時候,你總是找不到資料在哪;一工作起來就手忙腳亂;幹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身心俱疲的你總是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為什麼你會如此力不從心?或許不懂得知識管理和時間管理是造成你工作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那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怎麼讓每天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下面的這些建議,或許能幫到您!
  • 2個原則 & 3個步驟,讓你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但其實都是在問:工作效率是什麼以及如何提升。帶著這樣的問題,看看這篇文章,或許能找到答案。今天分享的內容是給身在職場的小夥伴看的,提高工作效率這件事不是一個一目了然的結果,跟「性格」這種東西類似,對個人和對周圍的環境是長期互相影響的。
  • 提升職場工作能力的這4個方法,很多人都學不會
    隨著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在職場站穩腳跟,讓自己更快速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必然是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下面4個提升工作能力的小技巧,一起了解下吧。【1】養成多請教的習慣很多職場新人遇到問題總是難以向別人啟齒,他們會覺得"如果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或者領導會認為我能力不行,我會因此而被看扁,進而喪失各種可能的機會。"這是職場新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新人剛進入職場,肯定有許多不懂的地方,這個時候不能不懂裝懂,應該放下架子,虛心請教,積極地尋求他人的幫助,多和同事去溝通去交流。
  • 職場上,這4件事要讀懂,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還能贏得好人緣
    只要我們能夠把握這4點,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還能贏得好人緣。01,懂得尊重別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別人的認可,能夠得到尊重。而自己想要被別人尊重,前提之下就要去尊重別人。我們在職場上要尊重領導,懂得維護領導的權威,;尊重同事,懂得彼此之間相互配合。
  • 職場上看的不是工作時長,而是工作效率
    或許,你還會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拖延症,反正還有那麼多時間,著急啥呢?我專注力比較差,沒法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人總是要休息的,我這叫做勞逸結合!總而言之,這些話不過是縱容自己偷懶的藉口罷了。由此可見,效率提升有兩大誤區:第一個誤區是是壓榨時間,掏空了自己,卻什麼也沒得到。
  • 提升工作的50個小細節(職場人必看)
    想要職場步步高升,處理細節的能力對於每個職場人來說,也是不容忽視的加分點。說到底還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工作能力出眾」的人,但你不知道的是,處理細節的能力對於每個職場人來說,也是不容忽視的加分點。以下職場中的50個小細節,做好了可以讓你突飛猛進。
  • 職場人進取之路,如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最看重的是員工工作效率的高低,短時間內高效率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是檢驗員工職場勝任力的有效手段。那麼,在職場工作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保持工作激情:擁有激情才能更好的調動積極性,從而更有質量的完成工作,相反,對於工作倦怠沒有激情的人,久而久之就會厭倦自己的工作,應付了事。明確的工作計劃:每天為自己制定一個工作計劃,把每日工作拆分成「輕、重、緩、急」。先把緊急工作優先處理,再處理重要工作。
  • 憑什麼有些老油條工作輕鬆,工資還高?老闆:「他們具備這3點」
    老闆:「他們具備這3點」。一、「元老級」員工,老闆自然不會管太多。職場上有些所謂的「老油條」,其實都是老闆一手帶起來的人。尤其是那種創業成功的小型公司,這樣的「老油條」員工更是隨處可見。畢竟這些人跟隨老闆一起闖過了許多風風雨雨,卻還依然能夠留在老闆的身邊,由此可見其忠心。
  • 職場人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
    同事推薦了《番茄工作法圖解》這本書給我,我覺得很棒!該書的作者 史蒂夫,是番茄工作法的忠實粉絲和踐行者。在這本書中,充滿了作者親手畫的插畫,他把這些畫和故事結合在一起,將番茄工作法講得通俗易懂,號稱「連幼兒園小朋友也能掌握」。而且,這本書因為簡單易懂,以及很強的實用性,常年霸佔暢銷書榜單,影響了全球千萬讀者。
  • 工作時總是走神,不夠專注?用3個方法提升專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上午時間過去了,發現自己一件工作都沒有完整的完成。又開始抱怨,怎麼做了那麼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注力,一個人的專注度越高,工作效率就會越高。相反,經常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所打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工作效率自然就會降低。
  • 職場禮儀:別再只發附件了,郵件技巧掌握這4點,讓你工作更高效
    在職場中,一封高效得體的郵件,勢必會讓雙方工作中的溝通變得更順暢、便捷。但有不少職場人沒掌握工作郵件收發的技巧、規則,從而導致雙方產生誤解、耽誤工作、錯失合作機會等等。電子郵件是一種比較正式的信息溝通的形式,它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表格、附件等形式進行信息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