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匠古法做鐵鍋無人要,10萬隻堆滿倉庫,關閉作坊發呆遛狗

2020-12-20 侶行記藝

徐正初是浙江永康一名老鐵匠。他家祖傳的手藝,是做生鐵鍋。他原本一直給某餐具廠做貼牌。雖然每隻鍋只賺錢5元錢,但每年能生產10多萬隻。但徐正初最近的生意遇到了麻煩:餐具廠要求他改做「不粘鍋」塗層的鍋。徐正初說不粘鍋不安全,不同意。客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10萬隻生鐵鍋堆在倉庫無人問津,徐正初做了一輩子鍋,最後砸在鍋上了。

徐正初出生在浙江永康,永康自古以來就是工匠之鄉,浙江民間有「永康工匠走四方,無康不成鄉」之說。徐正初十幾歲開始,就背著貨郎遊走全國。那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全國各地遊走補鍋。

30年前,徐正初做遊方鐵匠時,遊走到湖北潛江,替一戶人家補鍋,戶主女兒看中了吃苦耐勞的他。結婚後徐正初安定下來,夫妻攜手創業30年後,徐正初變成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但終於有車有房還擁有了一個鐵鍋廠。

做生鐵鍋,是件辛苦活兒,需要自己熔化鐵水開磨具。因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徐正初的工廠,現在的員工,差不多都在50歲以上。

以前,所有的鍋具都是生鐵鍋。但十幾年開始,帶「不沾鍋」塗層的鍋具出現後,生產傳統生鐵鍋的作坊就紛紛倒閉。徐正初的鐵鍋廠是如今為數不多堅持用傳統方法生產鐵鍋的廠家。「生鐵鍋好就好在鐵鍋炒菜時會帶進鐵元素,如果用塗層後,是不沾鍋了,卻隔絕了鐵。最要命的是不沾鍋是化學物質,塗層破損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徐正初堅持不在鍋上用塗層。

晚上,鐵水澆筑後形成的鐵鍋磨具,就像一條長龍。這樣的生產方式,徐家傳了好幾代。徐正初很喜歡這樣熱火朝天的感覺,說這有薪火傳承的感覺。

徐正初說,現在做鍋條件比以前條件好多了啊。以前,所有永康的工匠,都需要全國遊方,現在只要呆在廠裡,不要吹風不淋雨。但讓徐正初苦惱的是:工廠裡很難招到年輕人。年輕人覺得做鐵鍋,又髒又累噪聲還大。招不到人,最累的活兒,只能徐正初自己上。圖為徐正初頂著90多分貝的噪音打磨鐵鍋。

最近幾年,用生鐵鍋的人越來越少。找徐正初做代工的鍋具廠也越來越難刁鑽。圖為廠裡新做出一批生鐵鍋,徐正初讓廠家來拿貨,廠家說以後都只要帶不粘鍋塗層的。聽到這消息,徐正初呆在原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近幾年,徐正初的客戶流失越來越多,徐正初廠裡堆積的生鐵鍋逐漸把原本空曠的廠房填滿。

原本做貼牌,就賺得不多。現在又積壓了大量庫存,徐正初選擇了讓工廠暫時停工。圖為徐正初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工廠中遊走,仿佛又回到了20多年前,年輕時全國遊方補鍋的年代。

很多人勸徐正初從了那些品牌廠家,生產不沾鍋鍋具。但徐正初很執拗,寧可從頭開始改進生產工藝,希望用不加塗層的方法解決生鐵鍋沾鍋問題。

和一群老鐵鍋匠一起摸索了幾年,最終發明了氮化防鏽工藝。生產的鐵鍋既不沾鍋又防繡。雖然看起來粗糙一點,但卻健康。

徐正初對於自己的新式生鐵鍋很滿意,雖然沒有不沾鍋鍋美觀,但健康是第一位。徐正初把生產出來的樣品發給品牌廠家,內心很忐忑。因為,在品牌商眼中,鍋的顏值是第一位的。

徐正初說,鍋是用來做飯,不是用來看的。最終,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買鍋都看顏值的時代。徐正初又到了為自己的執拗買單的時候——做出來的新式鐵鍋又堆滿了倉庫。

徐正初說自己也管不了這麼多。雖然自己一輩子,就是個鐵鍋匠,自己也想把鐵鍋一直做下去。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如果自己拼盡全力做出來的東西,最終沒人要,那就讓這工廠空著,自己在工廠裡散散步溜溜狗也不錯。(想了解鐵鍋匠徐正初更多,請關注百家號:侶行記藝)

相關焦點

  • 古法鐵鍋作坊:人間煙火,中國大廚的秘訣都在這裡
    古法鐵鍋作坊:人間煙火,中國大廚的秘訣都在這裡 2020-07-08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求鍋者從線上店鋪追到線下工廠,很多人為了購買一口正宗的章丘鐵鍋,慕名來到章丘,不惜翻牆入廠,開出高價,甚至追到鐵匠家裡。據了解,章丘區相公莊鎮的省級非遺傳人鐵匠牛祺聖,一周內接待了近千人次,訂單排到了2019年3月。在天貓上的銷量已同比增長近6000倍,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濟南市章丘區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
  • 舌尖上的章丘鐵鍋:1000多家企業作坊製造,誰家的才算正宗?
    (王子瑞 攝)據了解,章丘鐵鍋指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其製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多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鍊,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完工。濟南市章丘區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幾乎村村都有十來個鐵匠,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2018年2月隨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章丘鐵鍋受到關注。
  • 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山區小學收數噸捐贈衣物 堆滿倉庫無人領取
    山區小學收數噸捐贈衣物 堆滿倉庫無人領取目前在學校存放的大概有2噸多衣物,另外還有近1噸堆滿在郵政營業廳沒來得及領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發布時間:2015-11-24 11:39:57 【編輯:李霈韻】 山區小學收數噸捐贈衣物 堆滿倉庫無人領取
  • 被捧上天的「章丘鐵鍋」,現在啥樣了!?
    2018年3月,309國道附近曾聚集著數十家家庭鐵鍋作坊。計程車司機陳師傅聽說記者找打鍋的店鋪,搖搖頭說:「沒了,搞了一陣子就都關門了。」 在陳師傅看來,章丘鐵鍋還不如章丘的大蔥和龍山小米出名。章丘地區盛產鐵礦,不缺鐵匠。20多年前,章丘打鐵鋪很多,鐵鍋、鏟子、農具什麼都打。後來,打鐵生意不好做,鐵匠也基本都改行了。
  • 洗盡鉛華始見真金,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 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章丘鐵鍋現狀調查:自查「李鬼」 正宗傳承仍不愁賣
    鄭佐超是河莊鄭記鐵匠鋪傳承人,在章丘區河莊村開設了一家名為章丘鑫凱炊具廠的家庭鐵匠作坊,這家作坊是章丘區市場監管局認證扶持的正規生產廠家,產品也經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檢測合格,但在周邊像這樣的鐵鍋作坊還不多。記者在鄭記鐵匠鋪看到,整座加工廠緊鄰東側的鄭宅,院落中隨時可以聞到鐵屑也在空氣中瀰漫。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
    但受制於多方面因素,章丘鐵鍋很難走進千家萬戶。從14歲開始跟父親學習打鐵技術至今,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從業也有60年,儘管今年已經74歲,牛祺聖至今仍住在章丘相公莊鎮河莊村的農村院落裡。不為別的,院子裡有一隻陪伴他幾十年的煉鐵爐子,爐火常年不熄,牛祺聖幾乎每天還是拎起錘子,堅持用古法手工鍛造鐵鍋。
  • 景德鎮章丘鐵鍋排名_龍山味道
    景德鎮章丘鐵鍋排名,龍山味道,創新打造平陵田園賞花季,節慶期間吸引遊客50餘萬人次,促進農產品、文化產品推介銷售500餘萬元。景德鎮排名, 手工鐵鍋的工藝分為熱鍛和冷鍛。自從山東章丘的鐵鍋在全國刷了屏,就有不少網民腦子裡打了問號,到底章丘的鐵鍋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呢?
  • 「網紅」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調查:涼掉的都是假鍋
    我們要做的事兒就是把質量做好、把東西做好,根本不存在什麼涼不涼。」據悉,真正影響章丘鐵鍋銷售的就是機器鍋。機器壓出鍋形後,敲幾下,搞出點人工鍛打的樣子就完事,這些鍋冒充章丘手打鐵鍋混入市場,打鍋師傅們也無可奈何。手工鍛打耗時耗力、售價高,機器則省時省力,還可以量產,以低價吸引消費者。
  • 日本古法鐵鍋鑄造師的真面目:中國男演員扮演,演了2年才被發現
    12月10下午,著名職業打假人王海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爆料:某生活旗艦店銷售假冒進口的鐵鍋欺騙消費者,同一個代工廠生產的同款鐵鍋假冒成日本進口鐵鍋後,價格翻了2倍多。貼了「日本古法鐵鍋鑄造師伊藤慧太」照片的鐵鍋,原價1169元的賣499元,原價319元的賣809元。
  • 從日銷上萬到無人問津 是誰在砸「章丘鐵鍋」?
    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如今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紅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網紅」鐵鍋到底經歷了什麼?它的出生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不少村民自家打鍋 包裝都標"章丘鐵鍋"在山東濟南的章丘區路邊有許多手打鐵鍋的招牌,在章丘相公鎮的一個村子裡,有不少村民在自家院子裡打著鐵鍋。
  • 章丘鐵鍋現狀調查記
    但是沒有品牌的鐵鍋大伙兒不願意買,當初想「蹭熱度」的村民發現「不值錢」了,漸漸地打鐵鍋的興致不高了。曾經做過一段時間代理商的張老闆說,現在100多塊錢就能買到鐵鍋,因為偷工減料很多,不是一錘一錘地打出的鍋的形狀。「正宗鐵鍋早就排滿訂單了!我買鐵鍋的時候,託關係還等了1個多月,那真是貨真價實,一錘子一錘子地敲出來的,而非正規的小作坊生產的粗製濫造、以次充好的鐵鍋差得遠了。」
  • 壹加生活,為你打造可傳家的古法鐵鍋
    不難發現,中國廚師做菜是最喜歡高溫爆炒的,這樣炒出來的菜品更加夠味,其實這跟他們的掌中之寶,不可替代的鐵鍋,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福鼎打鐵匠好技術恐無人繼承!擴散,讓更多人…
    ↑打鐵匠梁祥華老話說: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鐵匠鋪,曾經在街頭巷尾可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打鐵匠這個曾經熟悉的職業如今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了那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也漸漸在人們的生活中遠去↑小倉庫裡已經做好的鐵具走進鐵匠鋪,環視一周小屋十分簡陋,只有十幾平方米陳舊褪色的門框,黝黑破舊的牆體……這處打鐵鋪處處顯露出歲月的痕跡狹小的屋子正中央擺了個大烘爐
  • 150年老作坊 「古法造紙」傳承人 他用這門手藝養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
    有著百年歷史的土火紙製作老作坊,已破敗不堪而今天,這樣的古法卻早已無法讓李世林謀生。他做了幾天的準備,為的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一次拍攝。作為市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他要完成古方造紙全過程的演示。上午10點,李高強脫下鞋襪,跳入一個長方形的凹槽,凹槽中滿是淡黃色的「泥巴」,而這些「泥巴」就是尚未成型的紙漿。隨即,李高強用手扶著橫在面前的木桿,雙腳交叉在紙漿中挑起「舞蹈」。這一步就是造紙工藝中的「踩槽」,踩得越多,紙做出來越好。
  • 雷國平:從農家鐵匠到河南鑄鐵鍋行業領跑者
    在「中國鐵鍋之鄉」的龍頭企業河南華邦電器炊具有限公司,正在車間裡巡查安全生產的公司總經理雷國平,突然接到公司市場部電話,說是德國一家合作夥伴,通過越洋電話請求華邦公司儘快組織10萬美元的鍋具,通過中歐班列運往德國。雷國平立即電話告知倉儲部負責人,立即按照客戶要求組織貨源。
  • 炒菜一級爽的古法鐵鍋開箱體驗分享:原來鍋與鍋之間真的差距很大
    這樣的一個古法鐵鍋功能還是比較全面的,關鍵是空間足夠。無論我們是炒菜還是煲湯都是沒有問題的,更為關鍵的是,12.5釐米的高度也是進一步增加了這口鐵鍋的實際容量,這樣的話就算家裡來人就使用這款鐵鍋炒菜也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 四川雅安「鐵匠老街」的最後一個鐵匠
    【解說】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老鐵匠街上有一家三代堅持純手工製作鐵器的作坊引來大家關注。隨著現在機械製造業的不斷發展和衝擊,原本容得二十多家鐵匠鋪的老鐵匠街,如今僅剩朱氏鐵鋪一家,往日鐵匠的輝煌也只能停留在老一輩人的回憶裡。  10月24日,記者在鐵匠鋪裡看到,一個用了幾十年的老風箱,一個石頭做成的大水缸,一個燃燒了近一百年的土質大爐,一團高高湧出的爐火,一些鐵製工具和零散家什,都錯落有致地擺放在這不到十平方米的鐵匠鋪裡,而這些東西,就是朱家人傳承了近百年的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