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上)馬超大戰葭萌關

2020-12-14 與生活交朋友

上回說到張魯答應援助劉璋,閻圃極力勸阻。

馬超挺身而出說:「感謝主公之恩,無以為報,我願意率一支人馬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一定要劉璋割二十個州給主公。」張魯大喜,先派黃權從小路回去,隨後給馬超二萬人馬。

這時龐德病倒,留在漢中。張魯令楊柏監軍,馬超和馬岱擇日啟程。

劉備兵馬在雒城,法正派去送信的使者回報說:「鄭度勸劉璋燒盡地裡的穀子和糧倉,率巴西百姓到涪水西邊,深溝高壑避戰。」

劉備、諸葛亮聽後,都大驚說:「如果這樣,我們就危險了。」

法正笑著說:「主公別擔心,此計雖毒,劉璋一定不會聽從的。」

沒多久,探子來報:劉璋不肯遷動百姓,沒有聽從鄭度的話。劉備聽後,這才放心。

諸葛亮說:「可趕緊進兵取綿竹。如果拿下此處,取成都就易如反掌了。」於是派黃忠、魏延領兵前進。

費觀聽說劉備兵到,派李嚴迎戰。

李嚴率三千兵馬出迎,雙方布好陣勢。

黃忠出馬,與李嚴戰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諸葛亮在陣中下令鳴金收兵。

黃忠回陣,問道:「我正要擒拿李嚴,軍師為什麼要收兵?」

諸葛亮說:「我已經看過李嚴武藝了,不可力敵。明天再戰,你可以詐敗,將他引入山谷,出奇兵制勝。」黃忠領計。

第二天,李嚴再次領兵前來,黃忠出戰,不到十個回合詐敗,帶兵逃走。李嚴隨後追趕,追入山谷後,猛然醒悟,要回兵時,已被魏延率兵攔住去路。

諸葛亮在山頭上說:「這兩邊已經埋伏了弓弩手,你如果不投降,我就要為龐士元報仇了。」李嚴慌忙下馬卸甲投降。

諸葛亮帶李嚴去見劉備,劉備非常厚待他。

李嚴說:「費觀雖然是劉益州的親戚,他與我關係非常好,我可以去遊說他。」劉備便命李嚴回城去招降費觀。

李嚴進入綿竹城,對費觀稱讚劉備的仁德,並說如果不降,一定有大禍。

費觀聽從李嚴的話,開門投降。劉備於是進入綿竹,商議分兵取成都。

忽然葭萌關傳來急報,說東川張魯派馬超與楊柏、馬岱率兵攻打葭萌關,不趕緊救援,關隘就守不住了。劉備大驚。

諸葛亮說:「只有張飛、趙雲二將,才能戰馬超。」

劉備說:「子龍領兵在外,沒有回來。翼德在此,應趕緊派他去。」

諸葛亮說:「主公先別說,讓我激一激他。」

張飛聽說馬超攻關,大叫而入說:「我來向哥哥辭別,前去戰馬超。」

諸葛亮裝作沒聽到,對劉備說:「現在馬超侵犯關隘,無人可敵。除非去荊州把關雲長叫來才行啊。」

張飛說:「軍師為什麼要小看我?我曾經獨自拒曹操百萬雄師,會奈何不了馬超這麼個匹夫嗎?」

諸葛亮說:「翼德據水斷橋,這是因為曹操不知道虛實。他如果知道虛實,你還能沒事嗎?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橋六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乎喪命,非等閒可比。雲長也未必能戰勝他。」

張飛說:「我這次去,如果勝不了馬超,願受軍法處罰!」

諸葛亮說:「既然你肯立軍令狀,那就當先鋒吧。請主公親自去一趟,我留守綿竹,等子龍回來,再作商議。」

魏延說:「我也願去。」

諸葛亮令魏延帶五百哨馬先走,張飛隨後,劉備在後隊,向葭萌關出發。

魏延先到關下,正遇楊柏。魏延與楊柏交戰,不到十個回合,楊柏敗走。

魏延要搶張飛的頭功,乘勢追擊,前面一支人馬擺開,為首的是馬岱。

魏延以為是馬超,舞刀躍馬便上,與馬岱戰了不到十個回合,馬岱敗走。魏延去追,被馬岱回身一箭,正中魏延左臂。

魏延急忙回馬逃走,馬岱追到關前,只見一將喊聲如雷,從關上飛奔來到前面。

原來張飛來到關上,聽見關前廝殺,便來查看,只見魏延中箭,忙策馬下關,救了魏延。

張飛大喝:「你是什麼人?先報上姓名,再來廝殺。」

馬岱說:「我是西涼馬岱。」

張飛說:「原來你不是馬超啊。趕緊回去。你不是我的對手。讓馬超那廝前來,說燕人張飛找他單挑。」

馬岱大怒說:「你敢小瞧我!」挺槍躍馬,直取張飛,戰不到十個回合,馬岱敗走。

張飛正準備追趕,劉備趕過來叫道:「兄弟別追!」張飛於是不追,一起上關。

劉備說:「我怕你急躁,所以隨後趕來。既然贏了馬岱,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戰馬超。」

第二天天剛亮,關下鼓聲大震,馬超兵到。

劉備在關上看時,只見馬超縱馬持槍從門旗裡出來,嘆道:「人們都說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

張飛便要下關,劉備忙制止他說:「先別出戰,避其銳氣。」

關下馬超找張飛單挑,關上張飛恨不得吞了馬超,但三番五次都被劉備攔住。

到了午後,劉備見馬超陣上人馬疲倦,於是挑選五百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

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往後一招,向後退軍一箭之地。

張飛兵馬駐紮,關上兵馬陸續下來。

張飛挺槍出馬,大叫:「認得燕人張翼德嗎?」

馬超說:「我家累世公侯,哪認得村野匹夫?」張飛大怒。

兩馬齊出,二槍並舉,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劉備觀戰,感嘆說:「真是虎將啊!」

劉備擔心張飛有失,鳴金收兵。二將各自回陣。

張飛回到陣中,稍微歇了一會兒,也不用頭盔,只裹包巾上馬,出陣找馬超廝殺。馬超出陣,兩人再戰。

劉備擔心張飛,親自披掛下關,到陣前觀戰。只見張飛與馬超又戰了一百多個回合,兩人精神倍加。

劉備下令鳴金收兵,二將分開,各回本陣。

這天天色已晚,劉備對張飛說:「馬超英勇,不可輕敵,先退上關來,明天再戰。」

張飛殺得性起,不肯罷休,大叫:「誓死不回!」

劉備說:「今日天晚,不能打了。」

張飛說:「多點些火把,安排夜戰。」

馬超也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說:「張飛,敢夜戰嗎?」

張飛換了馬,搶出陣來,大叫:「我捉不了你,誓不上關!」

馬超說:「我勝不了你,誓不回寨!」

兩軍吶喊,點起千百根火把,亮如白晝。兩將又在陣前鏖戰,打了二十多回合,馬超撥馬便走。

張飛大叫:「走哪裡去!」

原來馬超見贏不了張飛,心生一計,詐敗騙張飛來追,暗中拿銅錘扭回身打向張飛。

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有提防,等到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銅錘從耳邊飛過。

張飛勒馬回走,馬超又從後追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馬超閃過,二將各自回陣。

劉備在陣前叫道:「我以仁義待人,不施詭計。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追你。」馬超聽後,親自斷後,諸軍漸退,劉備也收兵上關。

第二天,張飛又要下關戰馬超。這時諸葛亮到了。

諸葛亮說:「我聽說馬孟起是當世虎將,如果與翼德死戰,必有一傷,所以令子龍、漢升守住綿竹,我連夜來此,可用個小計,令馬超歸降主公。」

劉備說:「我見馬超英勇,非常喜歡他,怎樣可以得到?」

諸葛亮說:「我聽說東川張魯,想自立為漢寧王。手下謀士楊松,極其貪財,喜歡收賄賂。主公可以派人從小路去漢中,用金銀結交楊松,然後寫信給張魯,說我與劉璋爭西川,是為你報仇,不可聽信離間之語。事成之後,保你為漢寧王,令他將馬超兵撤回。等他來撤馬超兵時,便可用計招降馬超。」

劉備大喜,立即寫信,派孫乾帶著金珠從小路去漢中,先見楊松,說明此事,贈送金珠。

楊松大喜,引孫乾去見張魯, 並極力幫忙說話。

張魯說:「劉備只是個左將軍,怎麼保我做漢寧王?」

楊松說:「他是大漢皇叔,完全有資格保奏。」張魯大喜,便派人讓馬超回兵。孫乾在楊松家聽回信。

沒多久,使者回報說:「馬超說,未成功,不可退兵。」

張魯又派人去,馬超又不肯回,一連三次,馬超就是不回。

楊松說:「此人向來不講信用,不肯罷兵,肯定是要造反。」並派人造謠說:「馬超想奪西川,自己為蜀主,為父報仇,不肯臣於漢中。」

張魯聽後,向楊松問計。楊松說:「咱們派人去告訴馬超:你想要成功,那就給你一個月期限,為我辦到三件事。如果辦到,便有賞。否則,必誅。第一,取西川;第二,要劉璋首級;第三,打退荊州兵。這三件事辦不成,就獻上頭來。同時讓張衛率軍把守關隘,以防馬超兵變。」

張魯聽從,派人到馬超寨中,說了這三件事。

馬超大驚說:「怎麼變成這樣?」於是與馬岱商議說:「不如回兵吧。」

楊松又散播謠言說:「馬超回兵,一定懷有異心。」於是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回來。馬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

諸葛亮對劉備說:「現在馬超進退兩難,我要憑三寸不爛之舌,親自去馬超寨子,勸馬超來降。」

劉備說:「先生是我股肱心腹,如果有閃失,我怎麼辦?」

諸葛亮堅持要去,劉備再三不肯。

這時趙雲有信來,推薦西川一人來降。劉備召入詢問。

這人是李恢,字德昂,建寧俞元人。

劉備問:「之前聽說您苦諫劉璋,今天怎麼歸降我?」

李恢說:「我聽說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前諫劉益州,是盡臣子本分。他既然不採納,我知道他必敗。現在將軍的仁德遍布蜀中,我知道您一定能成事,所以來歸降。」

劉備說:「先生此來,一定對我大有幫助。」

李恢說:「我聽說馬超進退兩難,我昔日在隴西,與他有過一面之緣。我願意前往勸馬超歸降,怎麼樣?」

諸葛亮說:「我正需要一個人替我走一趟。我想聽聽您怎麼勸說。」

李恢在諸葛亮耳邊陳說,諸葛亮聽後大喜,當即派李恢出發。

歷史上應該沒有馬超大戰葭萌關的事。劉備打下雒城後,便派李恢去結交馬超,馬超也覺得張魯不能成事,又遭受排擠,在劉備圍成都時向劉備請降。這一節把真正守葭萌關的霍峻完全給忽略了。

相關焦點

  • 諸葛亮以激將法使張飛戰馬超於葭萌關,若換趙雲戰馬超,結局如何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馬超和張飛在葭萌關大戰,應該算是平手,馬超為何兩次磕頭認錯?
    現在很多人都在爭論馬超與張飛的葭萌關之戰誰贏了,認為馬超贏了的,依據是曹操說馬超有呂布之勇;認為張飛贏了的,也有自己的道理:即使馬超有呂布之勇又當如何?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張三爺,打納了貂蟬的呂布,一百回合不輸,三百回合能贏!
  • 在《三國演義》中,若馬超與張飛兩人拼死一戰,誰比較厲害?
    在正史上諸葛亮曾在讚美關羽時,無意中將張飛與馬超兩人聯繫在一起過,當時馬超剛歸降,而關羽聽說馬超異常勇猛,因此想與其一較高下,諸葛亮得知後,寫信給關羽道:「孟起(馬超)文武兼備,兇猛過人,屬於黥布、彭越一類,可與翼德(張飛)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下)孫權遺書退老瞞
    上篇說到趙雲截江奪阿鬥,放孫夫人回吳。孫夫人回吳後,告訴孫權張飛、趙雲殺了周善,截江奪了阿鬥。孫權大怒說:「現在我妹妹已經回來了,與他沒啥關係了,殺周善之仇,不能不報!」於是召集文武,商議起兵攻取荊州。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上)取涪關楊高授首
    上回說到曹操濡須戰孫權,無功而返。孫權又打起荊州的主意。張昭獻計說:「先不要動兵,如果動兵,曹操一定會再殺回來。不如寫兩封信,一封給劉璋,說劉備聯合東吳,共取西川,讓劉璋猜疑而攻打劉備。一封給張魯,要他進兵荊州,讓劉備首尾不能接應。然後我們再起兵攻取荊州。」孫權聽從,派使者往二處送信。
  • 《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幾個真實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被黑的慘不忍睹。 「葭萌展威」霍峻:隨劉備入蜀,以數百人堅守葭萌關長達一年 霍峻,字仲邈
  • 《三國演義》裡被黑得最慘的人是曹操嗎?其實我們都錯了
    《三國演義》黑曹操,主要是把曹操描寫成一個壞人的形象,比如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面對陳宮的質問,大言不慚的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為給父親報仇,攻打徐州的時候,一路上對百姓痛下殺手,殺得雞犬不留,這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形象,但看了三國演義,都會覺得曹操雖然人品不好,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有胸才大略的明主。
  • 麒麟蜀夢戰報29,姜維想奪葭萌關,鍾會軍放棄與姜維軍的同盟關係
    玩《三國志11》之麒麟蜀夢假想劇本戰報29,蜀漢大將軍姜維欲要拿下葭萌關,鍾會軍主動放棄了與姜維軍的同盟關係,姜維軍的前將軍張遵被派遣去佔領雲南城。蜀漢大將軍姜維的戰略是打算先在梓潼城的北方做好防禦設施,先佔領葭萌關以防曹魏入川的;與鍾會軍的聯盟關係仍需繼續保持,儘管他對姜維軍的威脅也不小,但是以防慘遭腹背受敵的局面,還是先穩固拿下葭萌關吧。而且姜維軍剛拿下鄧艾軍,還沒徹底消化鄧艾軍的戰果,鄧艾軍的俘虜還沒開始去勸降歸順姜維陣營,很多事情都需要去消化。曹魏政權的上庸太守徐質病逝了。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下)劉備自領益州牧
    劉備在城上設宴招待馬超,還沒開席,趙雲已經斬了二人首級,獻在席前。馬超也吃了一驚,倍加敬重。馬超說:「不用主公兵馬廝殺,我去叫劉璋投降。他如果不肯降,我與馬岱就拿下成都,雙手奉上。」劉備非常高興,當日盡歡。敗兵逃回益州,回報劉璋。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上)諸葛亮痛哭龐統
    上回說到有個人拜訪龐統,把龐統搞懵了,沒見過這麼囂張的。法正與那人相見,各自拍掌大笑。龐統問是什麼情況。法正說:「他是廣漢人彭羕[ yàng ],字永言,蜀中豪傑。因為說直話觸怒劉璋,被劉璋處以髡[ kūn ]鉗(剃去頭髮和鬍鬚,並戴上刑具),成為奴隸。因此頭髮短。」
  • 兒童英語故事:三國演義之夜戰馬超
    夜戰馬超   漢寧太守張魯命馬超攻葭萌關。劉備得知,忙找軍師諸葛亮商義,軍師說:「 馬超英勇無比,若要除他,只有張飛和趙雲二人!」但趙雲在外,只有張飛在此。張飛見馬超攻關,大叫著請戰。諸葛亮假裝沒聽見,對劉備說:「馬超來侵犯,唯有雲長才能得勝。」張飛聞言不高興,歷述自己以前的戰績後說:「我若不勝馬超,甘願軍令處罰。」諸葛亮這才答應。
  • 三國演義:作為蜀漢第六猛將,魏延能打贏夏侯惇、張遼嗎?
    在三國演義中,鬥將廝殺仿佛是每一員戰將的必修課。因為根據羅貫中的設定,一場陣前鬥將,主將的勝負直接關係到雙方士兵的士氣。只要鬥將勝利,將士們就會士氣高漲,反之則士氣低落。——因此!陣前廝殺對一場戰役的勝負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趙雲和馬超誰更厲害,三國正史顛覆認知,專家:三國演義誇大其詞
    其實上面那句話,最早的說法是一呂二馬三典韋,之所以將馬超換成趙雲,據說是因為毛主席他老人家不喜歡馬超的行事風格,更欣賞趙雲的為人處世,才將馬超換成了趙雲,估計很多人心中都會用疑問,如果在戰場上二人對戰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其樂無窮。其實我已經十多年沒讀過了,讀書時候讀的最多。但那時候經歷的少,可能只是對英雄,戰爭的熱血更加感興趣而已。如今重讀,應該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過去是囫圇吞棗,這次我選擇慢讀,並記錄一下再讀《三國演義》的想法。
  • 民間有曹魏八虎騎的說法,如果按照《三國演義》,哪些人能夠入選?
    因為《三國演義》中曹真、夏侯尚被羅貫中過分貶低了,武力值甚至連二流都算不上。正史中他們則是名副其實的虎將。如果評選正史「曹魏八虎騎」那麼非這八人不可。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曹操該如何評選八虎騎呢? 羅大爺在《三國演義》中,常常是以武力值換算軍事能力。他更注重突出主將的個人勇武。在兩軍對壘之際,總會安排一場鬥將廝殺。贏的一方則士氣大漲,勢如破竹。輸的一方則士低靡,不戰自亂。因此!「三國演義」中評定一員名將,最主要的參考值就是武力高低。
  • 能打三回合算你是條漢子
    《三國演義》中關於這樣的場景有很多,比如三英戰呂布,馬超戰許褚,關公戰黃忠。衡量一個武將的武力值高低以「回合」為準。二將交鋒,假如不到三合就被對方斬於馬下,定是龍套無疑。那麼,一回合究竟是多長時間呢?回合最初起源於戰車時代,是「回」和「合」的合稱。春秋戰國時期,貴族武士的戰車相對疾馳而過,兵器相交的一瞬間為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