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上)取涪關楊高授首

2020-12-17 與生活交朋友

上回說到曹操濡須戰孫權,無功而返。孫權又打起荊州的主意。

張昭獻計說:「先不要動兵,如果動兵,曹操一定會再殺回來。不如寫兩封信,一封給劉璋,說劉備聯合東吳,共取西川,讓劉璋猜疑而攻打劉備。一封給張魯,要他進兵荊州,讓劉備首尾不能接應。然後我們再起兵攻取荊州。」孫權聽從,派使者往二處送信。

劉備在葭萌關待了有些日子,非常得民心。忽然接到諸葛亮文書,得知孫夫人回東吳了。

劉備又聽說曹操起兵攻濡須,於是與龐統商議說:「曹操攻打孫權,曹操獲勝一定取荊州,孫權獲勝也一定會取荊州。我們該怎麼辦?」

龐統說:「主公別擔心,孔明在荊州,我想東吳不敢輕易進兵。主公可以給劉璋寫信,推說曹操攻擊孫權,孫權向荊州求救。我們與孫權唇齒相依,不能不救援。張魯就是個賊寇,絕不敢來入侵。我們現在要勒兵回荊州,與孫權一起抗擊曹操。但我們缺兵少糧,請劉璋看在同宗的份上,趕緊支援三四萬精兵,十萬斛糧草!如果劉璋如數提供錢糧兵馬,咱們就再做打算。」

劉備聽從,派使者去成都送信。使者來到關前,楊懷、高沛聽說此事,於是高沛留下守關,楊懷同使者一起去成都。

劉璋看完信,問楊懷怎麼一起來了。

楊懷說:「我專門為這封信而來。劉備自從入川,廣布恩德,招攬民心,他的意圖不善啊。劉備現在要兵馬錢糧,千萬不能給他。如果給他,就是把柴扔到火裡。」

劉璋說:「我與玄德有兄弟之情,怎麼能不幫他呢?」

一人站出來說:「劉備是梟雄,一直將他留在蜀中,是縱虎入室。現在還資助他兵馬錢糧,這不是為虎添翼嗎?」眾人一看,是零陵烝[ zhēng ]陽人劉巴,字子初。

劉璋聽了劉巴的話,猶豫不決,黃權又出來苦諫。

劉璋於是撥四千老弱兵,一萬斛米給劉備,並派使者回信給劉備,仍令懷、高沛緊守關隘。

劉璋使者到葭萌關見劉備,呈上回信。

劉備看信後大怒說:「我為你禦敵,勞心費力。你居然如此吝嗇,這讓將士怎麼為你效力?」於是撕毀回信,大罵而起。使者逃回成都。

龐統說:「主公只以仁義為重,今天毀信發怒,之前的情意就全沒了。」

劉備說:「我現在該怎麼辦?」

龐統說:「我有三條計策,請主公自己選。」

劉備問:「哪三條計策?」

龐統說:「我們現在挑選精兵,晝夜兼程偷襲成都,這是上計。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仗著強兵據守關隘。主公假意回荊州,二將知道後一定來相送,到時趁機擒殺他們,奪取關隘,先取涪城,然後攻向成都,這是中計。主公退還白帝,連夜回荊州,以後再慢慢取益州,這是下計。如果猶豫不決,咱們就會被困死在此。」

劉備說:「軍師上計太倉促,下計太慢,中計剛剛好,可以用這個。」

劉備寫信給劉璋,說曹操令部將樂進進兵青泥鎮,眾將抵敵不住,我要親自前往拒敵,來不及會面,特地寫信告辭。

張松聽說劉備要回荊州,以為他是真心,於是寫了封信,準備派人送往劉備。恰好張松的親哥,廣漢太守張肅來到,張松忙將信藏在袖中,陪張肅說話。

張肅見張松神情恍惚,心中疑惑。張松與張肅一起喝酒,不小心將信掉到地上,被張肅的隨從撿到。席散後,從人將信拿給張肅,張肅拆開一看,信中寫著:

松昨進言於皇叔,並無虛謬,何乃遲遲不發?逆取順守,古人所貴。今大事已在掌握之中,何故欲棄此而回荊州乎?使松聞之,如有所失。書呈到日,疾速進兵。松當為內應,萬勿自誤!

張肅看後,大驚說:「我弟幹滅門之事,不能不告發他。」

張肅連夜帶信去見劉璋,說張松與劉備同謀,要獻西川。

劉璋大怒說:「我平時待他不薄,為什麼要謀反?」於是下令捉拿張松全家,在街市處斬。

劉璋殺了張松後,召集文武商議說:「劉備要奪我基業,該怎麼辦?」

黃權說:「事不宜遲,要立即派人通知各處關隘,增兵把守,不許放荊州一人一騎入關。」劉璋聽從,連夜發文書到各個關上。

劉備率兵回涪城,先令人上涪水關,請楊懷、高沛出關告別。

楊懷、高沛商議說:「玄德是什麼意思?」

高沛說:「玄德死期到了。我們藏利刃在身,給他送行時行刺他,為咱主公永絕後患。」

楊懷說:「此計大妙。」二人只帶兩百人隨行,出關送行。

劉備起大軍來到涪水之上,龐統在馬上提醒劉備說:「楊懷、高沛如果欣然而來,就要提防他們。如果他們不來,咱們就起兵攻關,不能猶豫。」

正說間,一陣旋風颳起,把馬前「帥」字旗吹倒。

劉備問龐統:「這是什麼徵兆?」

龐統說:「這是警報。楊懷、高沛一定是來行刺了,要好好提防。」

劉備於是身穿重鎧甲,親自佩戴寶劍防身。

楊懷、高沛二將前來送行,馬上就要到了,劉備令兵馬安歇。

龐統吩咐魏延、黃忠:「不管關上來了多少兵馬,一個都不要放回去。」二將得令而去。

楊懷、高沛各藏利刃,帶兩百兵馬,牽羊送酒,來到劉備軍前,見劉備軍中毫無防備,心中暗喜,以為得計。

二將來到帳下,見劉備與龐統坐在帳中。

二將恭敬地說:「聽說皇叔要回去了,我們特地準備薄禮前來送別。」於是向劉備敬酒。

劉備說:「二位將軍守關不易,應當先喝。」

二將喝完酒後,劉備說:「我有機密事情與二位將軍商議,閒人退避。」於是將二百人馬全都趕出中軍。

劉備呵斥說:「給我拿下二賊!」帳後劉封、關平應聲而出。

楊懷、高沛想要掙扎,但早已被劉封、關平拿下。

劉備說:「我與你主公是同宗兄弟,你們二人為什麼同謀,離間親情?」

龐統讓左右搜身,果然各搜出一把利刃。龐統喝令斬二人,劉備仍猶豫不決。

龐統說:「二人本就想殺我主公,罪不容誅!」呵斥刀斧手將楊懷、高沛斬於帳前。

黃忠、魏延也早已將那二百人拿下,沒有放走一個。劉備將那些人叫入,賜酒壓驚。

劉備說:「楊懷、高沛離間我們兄弟,又藏利刃行刺,所以我殺了他們。你們無罪,不必驚疑。」眾人拜謝。

龐統說:「我現在要你們引路,帶我軍取關。成功後各有重賞。」眾人答應。

當夜,二百人走前面,大軍隨後,前軍到關下叫關:「二位將軍有急事回來,趕緊開關。」

城上聽到是自家兵馬,立即開關,大軍一擁而入,兵不刃血,得了涪水關。蜀兵全都投降。劉備重賞官兵,隨即分兵前後把守。

第二天,劉備勞軍,在大廳設宴。

劉備對龐統說:「今天這宴會很快樂吧?」

龐統說:「把討伐別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

劉備說:「我聽說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表功,難道也不是仁者之兵?你怎麼這麼不講道理?趕緊退下!」

龐統大笑而起,左右也扶著劉備入後堂休息。

睡到半夜,劉備酒醒,左右將龐統的話告訴劉備。

劉備後悔不已,第二天一早就穿衣升堂,向龐統道歉說:「昨天喝多了,言語冒犯,千萬別放在心上。」龐統談笑自若。

劉備說:「昨天的話,是我不對。」

龐統說:「咱倆都不對,怎麼會只是主公?」劉備也大笑,其樂如初。

龐統與劉備的這個小故事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不過演義中將劉備給美化了。

歷史上劉備按龐統的計策,從白水關向成都進兵,一路上勢如破竹,所過之地全都輕鬆攻克,很快就拿下了涪城。

劉備在涪城大會將士,飲酒作樂,志得意滿。

他乘著酒興對龐統說:「今天這宴會很快樂吧?」

龐統卻說:「把討伐別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

這時劉備已經喝醉,大怒說:「武王伐紂,前歌后舞,難道也不是仁者之兵嗎?你不會說話,趕緊出去。」龐統起身退出。

劉備馬上後悔了,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位坐下,也不道歉,只顧自己吃喝。

劉備問:「剛才我們的討論是誰的過失?」

龐統說:「你我共同的過失。」劉備大笑,酒宴又恢復歡樂的氣氛。

劉備經常滿嘴仁義道德,但幹起事情來就忘乎所以,不知道仁義為何物。龐統恰好相反,勸劉備幹事時,什麼事到他嘴裡都是仁義之事。劉備按他的計策行事後,他自己還是明白,其實幹的事是真的不道德的。

人只要取得成就就容易飄,劉備似乎飄得太快,益州都沒到手,尾巴就已經翹上天了。蜀漢快速盛極而衰,與劉備的膨脹關係不小。

劉璋聽說劉備殺了楊懷、高沛二將,奪取了涪水關,大驚說:「果然發生了!」於是召集文武,商議退兵之策。

黃權說:「可連夜派兵去雒縣,守住咽喉之地。劉備即使有精兵猛將,也過不來。」

劉璋便令劉璝[ guī ] 、泠[ líng ]苞、張任、鄧賢點五萬大軍,連夜趕往雒縣,抵抗劉備。

四將行軍路上,劉璝說:「我聽說錦屏山中有一異人,道號紫虛上人,知道人生死貴賤。我們今天在此路過,為啥不去找他問問?」

張任說:「大丈夫行軍抗敵,怎麼能問山野之人?」

劉璝說:「古人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我們去向高明之人請教,可以趨吉避兇。」

於是四人帶五六十騎到山下,向樵夫問路,找到上人居所。

四人上山,來到庵前,見一個道童出來迎接,將他們帶入庵中。

紫虛上人坐在蒲墩之上。四人下拜,求問前程之事。

紫虛上人說:「貧道是山野廢人,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劉璝再三拜問,紫虛便命道童取來紙筆,寫了八句話,交給劉璝。

其文曰: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雛鳳墜地,臥龍升天。一得一失,天數當然。見機而作,勿喪九泉。

劉璝又問:「我們四人氣數如何?」

紫虛上人說:「定數難逃,何必再問!」

劉璝再請問時,上人閉上眼睛,像睡著了一樣,就是不答應。

劉璝說:「仙人的話,不可不信。」

張任說:「這個瘋老頭的話,聽了有什麼用?」於是上馬出發。

紫虛上人確實不靠譜。明明是劉璝、張任等四人找他算命,他卻給諸葛亮、龐統算命。

相關焦點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上)諸葛亮痛哭龐統
    上回說到有個人拜訪龐統,把龐統搞懵了,沒見過這麼囂張的。法正與那人相見,各自拍掌大笑。龐統問是什麼情況。法正說:「他是廣漢人彭羕[ yàng ],字永言,蜀中豪傑。因為說直話觸怒劉璋,被劉璋處以髡[ kūn ]鉗(剃去頭髮和鬍鬚,並戴上刑具),成為奴隸。因此頭髮短。」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上)馬超大戰葭萌關
    上回說到張魯答應援助劉璋,閻圃極力勸阻。馬超挺身而出說:「感謝主公之恩,無以為報,我願意率一支人馬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一定要劉璋割二十個州給主公。」張魯大喜,先派黃權從小路回去,隨後給馬超二萬人馬。這時龐德病倒,留在漢中。張魯令楊柏監軍,馬超和馬岱擇日啟程。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上)關雲長單刀赴會
    上回說到劉備領益州牧,孫權又打起了荊州主意。張昭獻計說:「劉備所倚仗的,諸葛亮罷了。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現在在咱們這做官,為什麼不將諸葛瑾一家老小拿下,讓諸葛瑾入川告訴他弟弟,令他勸劉備交還荊州:如果不還,一定連累我的老小。諸葛亮顧念同胞之情,一定會答應。」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上)孔明定計捉張任
    上回說到張飛義釋嚴顏,嚴顏感恩投降。張飛向嚴顏問計,嚴顏說:「從這到雒城的關隘都歸我管,守關的都是我的部下。感謝將軍之恩,無以為報,我願意當前部,所到之處,都叫出來投降。」張飛稱謝不已。於是嚴顏為前部,張飛領兵隨後,所到之處,全是嚴顏所管,全叫出來投降。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其樂無窮。其實我已經十多年沒讀過了,讀書時候讀的最多。但那時候經歷的少,可能只是對英雄,戰爭的熱血更加感興趣而已。如今重讀,應該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過去是囫圇吞棗,這次我選擇慢讀,並記錄一下再讀《三國演義》的想法。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上)張永年反難楊修
    上回說到張魯想取西川,佔地為王,劉璋找眾官問計,一人出來獻計。獻計的人是益州別駕張松,字永年。張松額钁頭尖,鼻僵齒露,身高不滿五尺,說話如同銅鐘。劉璋問他說:「別駕有什麼高見,可以解張魯之危?」關羽在馬前施禮說:「奉兄長將令,因大夫長途跋涉,特令關某打掃館驛,等您歇息。」張松下馬,與關羽、趙雲一起入館舍。酒宴早已擺好,三人一直喝到半夜,才各自休息。第二天,張松吃完早飯,上馬走不到三五裡,只見一隊人馬到來。劉備帶著臥龍、鳳雛親自前來迎接,大老遠就看到張松,早早地下馬等候。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下)龐士元議取西蜀
    上篇說到張松辭別劉備回益州。張松回到益州,先去見法正。法正,字孝直,右扶風郿人,賢士法真之子。張松見到法正,說曹操輕賢慢士,只可同憂,不可同樂,打算將益州獻給劉皇叔。他已經有取西川之心。」劉璋說:「那該怎麼辦?」張松說:「我有一計,讓張魯、曹操都不敢進犯西川。」劉璋問:「什麼計?」張松說:「荊州劉皇叔,與主公同宗,仁慈寬厚,有長者之風。赤壁之戰後,曹操對他聞風喪膽,更何況張魯。
  •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上)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對關羽的塑造,傾注了其特有的思想觀和創造人物的藝術手法,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寫到的「惟於關羽,特多好語」。但是羅貫中也從多角度剖析了關羽的性格缺憾。陳壽評價關羽為什麼失敗是因為「剛而自矜」,主要表現為驕傲自負、虛榮固執和猜忌多疑等。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下)張遼威震逍遙津
    本來荊州南郡、零陵也想一起歸還,但曹操襲取了東川,關將軍無容身之地。現在合肥空虛,望君侯起兵攻之,使曹操撤兵南援。我主公如果取了東川,便將荊州全部歸還。」孫權說:「你先回館舍,容我們商議一下。」伊籍退出。孫權詢問眾謀士意見,張昭說:「這是劉備擔心曹操取西川,設下此謀。不過,現在曹操在漢中,咱們乘勢取合肥,也是上計。」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下)劉備自領益州牧
    馬超大喜,當即叫來楊柏,一劍砍了他,拿著首級與李恢一同上關來降劉備。劉備親自迎接,待馬超以上賓之禮。馬超磕頭道謝說:「今天遇到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這時孫乾也已經回來。劉備仍命霍峻、孟達守關,然後率兵去取成都。趙雲、黃忠迎接劉備入綿竹。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下)左慈擲杯戲曹操
    取柑人到鄴城見了曹操,呈上柑子。曹操親自剖開,卻只見空殼,裡面並沒有果肉。曹操大驚,問取柑人,取柑人將左慈的事回報,曹操不肯相信。忽然門吏來報:「有個先生,自稱左慈,求見大王。」曹操召入。曹操大怒,命人取來大枷,釘上鐵釘,鎖上鐵索,送入牢中收押,令人看守。只見枷鎖盡落,左慈躺在地上,毫無損傷。關了七天,不給他飲食,左慈仍端坐在地上,面色紅潤。獄卒向曹操稟報,曹操將左慈取出詢問。左慈說:「我幾十年不吃,也無妨。
  • 她的結局第六十二回有交代
    《一捧雪》的故事交代幾點:第一,賈寶玉在八十回後遭難,有一場「逢冤」之事。從忠順王府上門討要蔣玉菡和石呆子扇子,可影射一二。第十八回脂硯齋批語《邯鄲記》影射甄寶玉送玉也是影射。第二,林黛玉為救賈寶玉,離開賈家遠嫁他人。「一捧雪」的雪豔以及馮淵和香菱被強行破壞是影射。雪雁(雪豔),都是代指林黛玉,又與《姽嫿詞》中林四娘以死籌恆王契合。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三十回(上)戰官渡本初敗績
    上回說到江東孫策身死,孫權繼位,拒絕與袁紹結盟,袁紹怒而起兵70多萬。袁紹起兵向官渡進發。夏侯惇向許都求援,曹操起兵七萬,前往迎敵,留荀彧守許都。袁紹出兵前,田豐在獄中上書勸諫:「現在應該等待時機,不可以隨便起兵,可能出師不利。」
  • 「取關!」——取關就悄咪咪取關唄,為什麼要特意說一聲?
    有時候我覺得社交網絡平臺應該新增一個功能,叫作「衝動取關」。當我被首頁哪位博主的發言惹怒並想取關他的時候,點擊取關按鈕上的「取關他並惡狠狠地發送通知」選項,他就會收到「你被一名網友怒氣衝衝地取關了」的彈窗通知。啊,想想就覺得過癮,這簡直就是在線版的摔門而出。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下)孫權遺書退老瞞
    上篇說到趙雲截江奪阿鬥,放孫夫人回吳。孫夫人回吳後,告訴孫權張飛、趙雲殺了周善,截江奪了阿鬥。孫權大怒說:「現在我妹妹已經回來了,與他沒啥關係了,殺周善之仇,不能不報!」於是召集文武,商議起兵攻取荊州。
  • 南京一教授發現《三國演義》部分情節地理方位混亂
    原標題:「過五關斬六將」如果是真的 那麼關羽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路盲」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賺荊州、取成都、奪漢中……《三國演義》中經典橋段可能是虛構的。三江學院歷史與文化地圖研究會近日成立,研究會主任許盤清教授痴迷於繪製歷史地圖。他翻遍古書,還原了三國時期古地圖300多幅。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下)曹操抹書間韓遂
    韓遂將信給馬超,馬超見信上有很多地方塗抹,問韓遂說:「信上怎麼都塗抹成這樣了?」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不知道為什麼。」馬超說:「哪有將草稿送人的?一定是叔父怕我知道詳情,自己塗抹的。」韓遂說:「難道是曹操誤將草稿封進去了?」
  • 《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幾個真實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關於三國武將,有個排名流傳甚廣: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演義》也將其忽略,不過陳到沒有網上傳的那麼厲害。說他地位比趙雲還高更是無證可考。
  • 涪外網課 碩果馨香
    而因為這一堂網課,家長們也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涪外學子。因為,網課是戰略,也是情懷,是孩子選擇和轉變的開始!我們都感恩釘釘這一個平臺,但我希望你們記住:涪外給予了孩子們知識,給予了孩子們能力,卻不能代替你安排未來。未來需要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適應,去質疑,去挑戰,去創造!只有孩子自己,才能真正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也只有孩子們,才能夠對新紀元的未來負責、對涪陵的未來負責、對中國的未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