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下)曹操抹書間韓遂

2020-12-13 與生活交朋友

上篇說到曹操約韓遂陣前聊天,馬超對韓遂起了疑心。

曹操回寨後,對賈詡說:「你知道我在陣前聊天的意思嗎?」

賈詡說:「確實很妙,卻還不足以離間二人。我有一計,可以令韓遂、馬超自相殘殺。」曹操忙向賈詡問計。

賈詡說:「馬超是一勇之夫,想法簡單。丞相親自寫一封信給韓遂,在重要的地方做塗抹,然後送往韓遂,並故意讓馬超知道。馬超一定找韓遂要信來看,他如果看見信上很多塗抹,會猜疑韓遂有什麼機密之事,自己塗抹的,這就會加重馬超對韓遂的疑心。生疑就一定會生亂,我們再收買韓遂部下諸將,讓他們從中離間,那就可以搞定馬超了。」

曹操說:「太妙了。」隨即寫信,在重要地方塗抹,然後封好信,故意派一群人去韓遂寨子送信。

馬超果然得知,更加懷疑,直接到韓遂那裡要信看。韓遂將信給馬超,馬超見信上有很多地方塗抹,問韓遂說:「信上怎麼都塗抹成這樣了?」

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不知道為什麼。」

馬超說:「哪有將草稿送人的?一定是叔父怕我知道詳情,自己塗抹的。」

韓遂說:「難道是曹操誤將草稿封進去了?」

馬超說:「曹操是精明細心之人,怎麼會出這等差錯?我與叔父合力殺賊,您為什麼突然生異心?」

韓遂說:「你如果不信,明天我在陣前騙曹操說話,你從陣內突出,一槍刺死他就行了。」

馬超說:「如果這樣,才顯得叔父真心。」

第二天,韓遂帶侯選、李堪、梁興、馬玩、楊秋五將出陣,馬超藏在門旗中。

韓遂派人到曹軍寨前,請曹操出陣答話。

曹操令曹洪率數十騎到陣前與韓遂相見。

曹洪到了陣前,欠身說:「昨夜丞相拜託將軍的事,千萬不要耽誤。」說完便回馬。

馬超聽到大怒,策馬挺槍,便刺韓遂。五將拼命攔住,勸解回寨。

韓遂說:「賢侄不要多疑,我真沒有歹心。」馬超哪裡肯信,怨恨離開。

韓遂與五將商議說:「這事該怎麼解釋?」

楊秋說:「馬超倚仗勇猛,常常有欺凌主公之心。即使打敗曹操,他會有好臉待您?依我看,不如偷偷投降曹公,他日還可以封侯。」

韓遂說:「我與馬騰結為兄弟,怎麼忍心背棄他?」

楊秋說:「事已至此,不得不這麼做。」

韓遂問:「誰可以當使者?」

楊秋說:「我願意。」

韓遂於是寫了封密信,派楊秋去曹寨,說投降之事。

曹操大喜,許諾封韓遂為西涼侯,楊秋為西涼太守,其餘人都加官進爵。

曹操約定放火為號,一起打馬超。

楊秋拜辭,回去見韓遂,說:「約定今夜放火,裡應外合。」

韓遂大喜,令士兵在中軍帳後堆積乾柴,五將各佩刀劍聽候命令。韓遂與眾人商議,想設宴將馬超騙來,在席上解決掉。

馬超早已探知消息,帶著幾個隨從,仗劍先行,令龐德、馬岱為後應。

馬超輕輕走進韓遂帳中,只見五將與韓遂密謀,只聽楊秋說:「事不宜遲,應趕緊行動!」

馬超大怒,揮劍大喝:「你們竟敢謀害我!」眾人大驚。

馬超一劍向韓遂砍去,韓遂慌忙用手擋,左手被砍掉。

五將揮刀出帳,馬超追出帳外,與五將混殺。馬超揮舞著寶劍,力敵五將,劍光閃處,鮮血飛濺。

馬超砍死馬玩,刺死梁興,其餘三將各自逃生。馬超又入帳中去殺韓遂,韓遂早已被左右救走。

這是帳後起火,各寨兵馬殺來。馬超連忙上馬,龐德、馬岱也趕到,相互混戰。

馬超帶兵殺出時,曹軍從四方殺到,前有許褚,後有徐晃,左有夏侯淵,右有曹洪。西涼兵自相殘殺,馬超見不到龐德、馬岱,於是率百餘騎,截住渭水橋。

天色微亮,只見李堪率一軍從橋下經過,馬超挺槍縱馬追殺。李堪落荒而逃,恰好于禁從馬超背後追來,于禁開弓射馬超,馬超聽到弦響,急忙閃過,卻射中前面的李堪,落馬而死。

馬超回馬來殺于禁,于禁拍馬開溜。

馬超回橋上駐紮,曹軍前後殺到,虎衛軍當先,亂箭射向馬超,馬超用槍撥開,箭矢紛紛落地。

馬超令從騎衝殺,但曹軍太多,衝殺不出。馬超在橋上大喝一聲,殺入河北,從騎全被截住。

馬超獨自在陣中衝突,坐騎卻被弓弩射倒,馬超墜馬落地。曹軍一擁而上,正在危急時,西南方殺來一隊人馬,正是龐德、馬岱。

二人救了馬超。馬超翻身上馬,殺條血路,向西北逃走。

曹操聽說馬超逃脫,傳令諸將:「不分晝夜,一定要追上馬兒。得到他首級的人,賞千金,封萬戶侯,生擒他的人,封大將軍。」

眾將得令,各要爭功,玩命去追。馬超顧不上人困馬乏,只管奔逃。部隊漸漸走散,步兵大多被曹軍抓去。最後只剩三十餘騎,與龐德、馬岱向隴西臨洮逃去。

曹操親自追到安定,知道馬超走遠,這才收兵回長安。韓遂沒了左手,成了殘廢,曹操讓他在長安歇息,封他為西涼侯。曹操封楊秋、侯選為列侯,讓他們守渭口,然後下令班師回許都。

涼州參軍楊阜,字義山,來長安見曹操說:「馬超有呂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現在丞相不乘勢將他剿滅,等他恢復元氣,隴上諸郡,就不再屬於國家了。請丞相暫時不要回兵。」

曹操說:「我也想留兵徵討他,但中原多事,南方未定,不可久留。您應當為我守護這裡。」楊阜領命,又推薦韋康為涼州刺史,一同領兵駐紮在冀城,防備馬超。

楊阜走前,向曹操請求說:「長安一定要留重兵作為後援。」

曹操說:「我已經安排好了,你只管放心。」楊阜告辭離開。

眾將都問曹操:「最初賊兵據守潼關,丞相不從河東攻打馮翊,反而在潼關耗那麼久,之後才北渡黃河,紮營固守,這是為什麼?」

曹操說:「賊兵守潼關,如果我一來就取河東,賊兵一定要各寨分守渡口,那河西就過不去了。所以我將兵馬屯於潼關前,將賊兵全調到渭南防守,黃河西邊就沒什麼防備,徐晃、朱靈就能輕易過河。後來我率兵北渡黃河,做甬道,築冰城,是故意向賊示弱,以驕其心,讓賊兵掉以輕心。之後我巧用離間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戰就徹底打敗他們。用兵之道,本來就不止一種方法。」

眾將又問:「丞相每次聽說賊兵增兵,就非常高興,這是為什麼?」

曹操說:「關中邊遠,如果群賊各自據險而守,我猴年馬月才能平定?現在他們全到前線,人數 雖多,但人心不一,容易離間。我一舉就可以消滅他們。所以我高興。」

眾將拜服說:「丞相神機妙算,我們都比不上您!」

曹操說:「我也依賴你們眾文武之力。」於是重賞諸軍。

曹操留夏侯淵守長安,夏侯淵舉薦馮翊高陵人張既,字德容,為京兆尹,與夏侯淵一起守長安。

曹操班師回許都,漢獻帝乘鑾駕出城迎接,詔命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像漢丞相蕭何一樣。」曹操從此威震中外。

韓遂、馬超造反失敗,兩家親人全部被曹操誅殺。韓遂與馬超雖然中了曹操的離間計,但韓遂並沒有投降曹操。韓遂的餘生一直都在戰鬥。

消息傳入漢中,驚動了漢寧太守張魯。

張魯是沛國豐人,先祖張陵在西川鵠鳴山中寫道書忽悠人,人們都非常敬仰他。張陵死後,他兒子繼承,百姓要學道的,要交五鬥米。因此被稱為「米賊」。

張衡死後,張魯繼承。張魯在漢中自號「師君」,來學道的都稱為「鬼卒」,小頭領稱為「祭酒」,統領小頭領的稱為「治頭大祭酒」。

教徒要講誠信,不許欺詐。如果有人得病,便設壇讓病人在靜室中思過,當面反省,然後為他祈禱。負責祈禱的人被稱為「奸令祭酒」。

祈禱的方法就是寫病人的姓名,說服罪之意,一式三份,叫做「三官手書」。一份放在山頂奏天,一份埋在地底奏地,一份沉在水中稟告水官。如此之後,只要病痊癒了,就以五鬥米作為答謝。

教徒又到處蓋房子,房內備好米飯、柴火、肉食等,路過的人可以根據食物的多少,適當的吃一點,拿多了的人會遭受天譴。

境內犯法的人,都會寬恕三次,如果還不悔改,就開始用刑。地方不設官職,全都由祭酒管著。就這樣雄踞漢中三十年。

國家因為漢中太遠,不方便討伐,就任命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按時向朝廷進貢就行了。

張魯聽說曹操大敗西涼兵,威震天下,於是召集眾人商議:「西涼馬騰被殺,馬超又戰敗,曹操一定會進犯漢中。我想自稱漢寧王,督兵抵抗曹操,你們覺得如何?」

閻圃說:「漢川有十多萬戶百姓,財富糧足,四面險固。馬超戰敗,西涼百姓從子午谷逃入漢中的不下數萬。我覺得益州劉璋暗弱,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為根本,再稱王不遲。」張魯大喜,於是與弟弟張衛商議起兵。

劉璋,字季玉,劉焉之子,漢魯恭王之後。章帝元和年間,被遷徙封在竟陵。後來劉焉官至益州牧,興平元年病死。益州趙韙[ wěi ] 等共保劉璋為益州牧。

劉璋因為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因此有仇。劉璋令龐羲為巴西太守,抵抗張魯。

這時龐羲探知張魯要起兵打西川,忙報告給劉璋。劉璋平生懦弱,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憂慮,忙召集眾官商議。

一人昂然而出,說:「主公放心,我雖然沒什麼才能,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讓張魯不敢小瞧西川。」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關羽守華容道,為何不殺曹操,若殺了曹操天下局勢如何
    此文以三國演義為基礎,別再說正史上沒有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神機妙算了,不僅算到了周瑜在赤壁之戰準備用火攻曹操,只欠一場東風,而且還算準了曹操雖然在這次赤壁大戰中失敗,但命不該絕,於是諸葛亮故意在赤壁之戰前的排兵布陣中不給關羽分配任務,然後又用激將計誘使關羽出守華容道,同時立下軍令狀要斬曹操。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下)左慈擲杯戲曹操
    上篇說到孫權在濡須無法取勝,向曹操求和,曹操也勝不了,答應雙方退兵。曹操留曹仁、張遼守合肥,班師回許昌。文武眾官都商議立曹操為魏王,尚書崔琰[ yǎn ]極力反對。眾官說:「你沒看到荀文若的下場嗎?」如果你到了鄴郡,請為我表達下情意。」說完飄然而去。取柑人到鄴城見了曹操,呈上柑子。曹操親自剖開,卻只見空殼,裡面並沒有果肉。曹操大驚,問取柑人,取柑人將左慈的事回報,曹操不肯相信。忽然門吏來報:「有個先生,自稱左慈,求見大王。」曹操召入。
  • 三國演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當時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李通、蔣幹、徐榮,吐槽下被《三國演義》黑化的「三流」角色們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拔高了一些人,又黑化了一些人,更有的是功績被抹殺或給了別人。除了曹操、曹仁、曹真、董卓、公孫瓚、周瑜、王朗、李典、樂進等名將,我們現在那不是在出個人傳記漫畫,一個個區分演義和歷史的不同嘛,還有些不知名的,或者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三流」角色,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說這些人。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讀《三國演義》,其樂無窮。其實我已經十多年沒讀過了,讀書時候讀的最多。但那時候經歷的少,可能只是對英雄,戰爭的熱血更加感興趣而已。如今重讀,應該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過去是囫圇吞棗,這次我選擇慢讀,並記錄一下再讀《三國演義》的想法。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下)孫權遺書退老瞞
    上篇說到趙雲截江奪阿鬥,放孫夫人回吳。孫夫人回吳後,告訴孫權張飛、趙雲殺了周善,截江奪了阿鬥。孫權大怒說:「現在我妹妹已經回來了,與他沒啥關係了,殺周善之仇,不能不報!」於是召集文武,商議起兵攻取荊州。
  • 再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下)群英會蔣幹中計
    曹操問道:「子翼與周公瑾交情很好嗎?」蔣幹說:「丞相放心。我到江左(江左即江東),一定成功。」曹操問:「你要帶哪些東西去?」蔣幹說:「帶一童僕就夠了。」曹操非常高興,置酒為蔣幹送行。曹操大怒說:「二賊如此無禮!」於是將蔡瑁、張允叫到帳下。曹操說:「我想讓你們出兵。」蔡瑁說:「水軍還沒有練熟,不能輕易出擊。」曹操大怒說:「等水軍練熟,我的首級已經被獻給周郎了。」蔡、張二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驚慌不能回答。曹操喝令將二人推出斬首。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下)張遼威震逍遙津
    曹操說:「士卒遠徵勞苦,應該體恤安撫。」於是按兵不動。現在很多人都會討論,曹操的選擇到底對不對?如果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繼續進攻蜀地,會是什麼結果?歷史上這個時候,劉備正在荊州與孫權爭地盤,諸葛亮和張飛在留守益州。曹操這時候繼續打益州,結果是很難預料的。
  • 再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下)三江口周瑜縱火
    劉備與劉琦下樓迎接,沒多久,船就靠岸了。諸葛亮、趙雲登岸,劉備大喜。問候完畢,諸葛亮說:「先不說別的。我之前說的兵馬戰船都準備好了嗎?」劉備說:「早已收拾妥當,等候軍師調用。」諸葛亮便與劉備、劉琦升帳,對趙雲說:「子龍帶三千兵馬,渡江去烏林小路,找樹木蘆葦茂密處埋伏。今夜四更以後,曹操一定從那條路逃走。等他兵馬過一半時放火。
  • 三國演義洗得最白之人!網友:不忠不孝不仁不智不勇不義的馬超
    雖然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但實際上,在一些情節和人物刻畫上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和再加工,特別是像馬超和呂布這樣的重要角色。神威天將軍馬超在少年時就有出場,秒殺了兩個雜魚,後來沉浸了很長時間,直到馬騰被殺,馬超聯合父親的結拜兄弟韓遂討伐曹操。
  • 蔣幹兩過江東,害死曹操百萬大軍?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
    蔣幹兩過江東,害死曹操百萬大軍?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 曹操失敗的原因固然很多,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曹操之敗,與蔣幹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二過江東也大有關係。赤壁之戰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群雄紛爭的局面,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可在當時朝局複雜的形勢下,劉備的實力和勢力,大不如曹操,卻不得不與曹操共處一室,來到了許都。並與朝中大臣、國舅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昭信將軍吳子蘭,西涼太守馬騰等,結成同盟,準備密謀除掉曹操。為了不引起曹操的注意和懷疑,遭到曹操的迫害,劉備平時就呆在自家的後園中種種菜,澆澆水,裝作根本不關心國家大事。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下)龐士元議取西蜀
    上篇說到張松辭別劉備回益州。張松回到益州,先去見法正。法正,字孝直,右扶風郿人,賢士法真之子。張松見到法正,說曹操輕賢慢士,只可同憂,不可同樂,打算將益州獻給劉皇叔。張松說:「曹操是漢賊,要篡奪天下,靠不住。他已經有取西川之心。」劉璋說:「那該怎麼辦?」張松說:「我有一計,讓張魯、曹操都不敢進犯西川。」劉璋問:「什麼計?」
  • 潘建華:《三國演義》高考試題集解
    曹操依計而行,果然一擊得手,為最後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例9:下面關於《三國演義》的表述,是否正確?《三國演義》中,徐庶之母大罵徐庶不識劉備之偽,「玷辱祖宗,空生於天地間」,罵完自縊而死,其行動具有鮮明的擁曹反劉的傾向。
  • 蔣幹犯傻害死曹操百萬大軍?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
    《三國演義》裡的蔣幹可能是整部名著裡面最愚蠢的蠢貨了。整部小說中,他老人家總共兩次出場,但是這兩次出場都極為關鍵。作為曹操的幕僚,每當孫劉聯軍遇到困難,蔣幹就到東吳走一趟,每一趟都讓曹操損失慘重,直接導致了赤壁大戰的失利。作為豬一樣的隊友,蔣幹堪稱全三國第一。
  • 三國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武力如何,誰更厲害?
    三國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武力如何,誰更厲害?如題主所說,看膩了三國武將的各種排名,嚴重審美疲勞,於是想讓曹操、劉備、孫權比拼一下武力。既然是三者比拼武力,可以分為正史和演義來討論。一、正史參考《三國志》和《資治通鑑》,根據正史的記載,曹操的武藝最高,甚至高於三國時期許多武將。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下)伏皇后為國捐生
    上回說到關羽單刀赴會,魯肅用計失敗。孫權想起兵取荊州,卻聽說曹操又要南徵。曹操要起兵南徵,參軍傅幹上書勸諫曹操:我聽說用武要先立威,用文要先立德,威德相濟,然後成就王業。過去天下大亂,明公用武平亂,平定天下十分之九。如今不聽王命的,只有吳和蜀。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三十回(上)戰官渡本初敗績
    上回說到江東孫策身死,孫權繼位,拒絕與袁紹結盟,袁紹怒而起兵70多萬。袁紹起兵向官渡進發。夏侯惇向許都求援,曹操起兵七萬,前往迎敵,留荀彧守許都。袁紹出兵前,田豐在獄中上書勸諫:「現在應該等待時機,不可以隨便起兵,可能出師不利。」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下)張翼德義釋嚴顏
    諸葛亮問說:「如果曹操帶兵前來,該如何抵擋?」關羽說:「以荊州之力,全力抗敵。」諸葛亮又問:「如果曹操、孫權一起來,又該如何?」關羽說:「分兵抗敵。」諸葛亮說:「如果這樣,荊州危險了。張飛大怒,咬牙切齒,披掛上馬,率數百騎來巴郡城下挑戰。城上眾軍不出城,只是百般痛罵。張飛性急,幾次殺到吊橋,要過護城河,又被亂箭射回。一直到晚上,城中沒有一個人出來,張飛憋了一肚子氣回寨。第二天早上,張飛又率軍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