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指甲縫裡有4.5到5萬個細菌 來學正確洗手姿勢!

2020-12-23 澎湃新聞

每個指甲縫裡有4.5到5萬個細菌 來學正確洗手姿勢!

2020-11-13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你知道嗎?1平方釐米的手掌,竟能聚集3500至4500個細菌,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

目前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病通過呼吸飛沫或接觸傳播。被汙染的手接觸口腔、鼻腔或眼睛的黏膜時,就會發生接觸傳播;病毒也可以由被汙染的手從一個表面傳播到另一個表面。

洗手時間過短,對除菌作用不大,以擦代洗更是難以除菌。勤洗手還可以阻斷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等由其他病菌導致的疾病傳播。那麼,你知道如何正確洗手嗎?

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手衛生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感染方面的重要性,但在社區和醫療機構,手衛生設施(包括肥皂和水以及含酒精成分的免水洗手液)的設置有時難以達到理想狀態。保持防疫「新常態」不僅需要大眾加強個人衛生意識,政府、社區和企業等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公共場所保持手衛生

世衛組織建議,在包括學校和醫療機構在內的每個公共或私營商業建築入口處設置一個或多個手衛生站,提供肥皂和水洗手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水洗手液,讓所有人在進出時都能夠清潔雙手。所有交通運輸地點也應提供相關設施,特別是在主要汽車站、火車站、機場和海港。

手衛生站的數量和用途應根據使用者類型,例如幼童、長者、行動不便人士,及人數調整,以鼓勵使用及減少等候時間。

醫療場所保持手衛生

世衛組織建議,地方衛生主管部門應確保在所有護理點、穿脫個體防護裝備的區域及在處理醫療廢物的地方,為所有醫務人員設立運轉良好的手衛生站,提供含酒精成分的免水洗手液或是肥皂、水和一次性紙巾。此外,應針對所有患者、患者家屬和訪客設置手衛生站,並在等候室、餐廳和其他公共區域出入口以及距離衛生間5米範圍內設置手衛生站。

醫務人員應按正確步驟洗手,特別是在穿脫個人防護裝備前後、換手套時、與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感染者及其周圍環境接觸後、接觸任何呼吸道分泌物後、準備食物和進食前以及如廁後。

哇家玉溪七彩雲微信號:yxtvwjyx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人民日報

編輯:王 旭

排版:吳思穎

原標題:《每個指甲縫裡有4.5到5萬個細菌 來學正確洗手姿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 越洗越髒的洗手誤區你中了幾個?
    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 越洗越髒的洗手誤區你中了幾個?時間:2020-05-05 2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 越洗越髒的洗手誤區你中了幾個? 你的洗手姿勢正確麼? 你知道嗎?
  • 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做到正確洗手了嗎?
    防疫期間,你做到正確洗手了嗎?你知道嗎?1平方釐米的手掌,竟能聚集3500~4500個細菌,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洗手時間短對除菌作用不大,以擦代洗難除菌。勤洗手,注意自己的手衛生是預防很多傳染病的重要手段,洗手是去汙,讓有害微生物從你的手中去掉,不是殺菌。
  • 1個指甲縫竟有50000個細菌!「世界手衛生日 」一起「手」護健康
    「勤洗手」成為了人人都極其注意的事防疫期間你做到正確洗手了嗎?1平方釐米的手掌竟能聚集3500~4500個細菌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除了飯前便後這十種情況必須洗手>1.佩戴隱形眼鏡2.如果家裡有嬰幼兒在抱孩子以及餵孩子食物前和處理嬰兒糞便後3.戶外運動、玩耍後4.去超市或商場購物後5.在人多車多的地方與陌生人有肢體接觸後
  • 指甲縫暗藏千萬隻病菌!喜歡做這2件事 指甲縫比抹布還髒
    因疫情關係,常被提醒要勤洗手,但是手上的某些部分,除了勤洗手之外,還真的要認真仔細洗,才能有機會把病菌洗掉!你知道手的哪個部位最髒?手部有上百萬的細菌,但病菌量最多的地方是指甲縫裡。每個人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有時甚至比抹布、電梯扶手還要髒。人們手掌上確實有上百萬隻的細菌,但尚有千萬隻的病菌是藏在指甲縫中。
  • 如何正確洗手:內外夾攻大力玩,你會嗎?
    如何正確洗手:內外夾攻大力玩,你會嗎?淼哥頭也不抬,繼續看書:「我們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就像司機換輪胎,士兵擦槍油,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醫院是病毒細菌最集中的場所之一,控制醫院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法就是洗手。俗話說:「菌從手來,病從口入」。不但我們醫務人員需要掌握手衛生,全社會都最需要牢記洗手的重要性呀。
  • ...每個人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你洗對手了嗎?(內附6步洗手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5月5日是第十一個「世界手衛生日」。洗手,看似簡單,但事關健康。你知道嗎?每個人的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做好手衛生,也是預防疾病最直接、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為此,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感染控制科開展了手衛生講座,告訴大家如何科學洗手。
  • 5片麵包告訴你:不洗手會有多少細菌?
    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手上有細菌,但我們卻沒有好方法讓孩子意識到「不洗手以及不好好洗手就吃東西」的危害。——1片未被觸摸,1片未洗手接觸,1片清水洗手後接觸,1片洗手液洗手後接觸,還有1片與桌面接觸;然後將這5片麵包樣品裝到不同密封袋裡。
  • 你會洗手嗎?你知道手上的細菌有多少嗎?
    導讀: 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你知道嗎?調查表明,我國居民「正確洗手率」僅為4%,人的一隻手上可附著數十萬個細菌,如果手洗不乾淨,後果不堪設想。那麼,你知道手到底有多髒嗎?你知道該如何科學洗手嗎?5、兩手交叉著洗,清洗手指間隙。6、在水龍頭下,將手衝洗乾淨。還有,在關水龍頭時,請記得衝洗水龍頭,以避免雙手洗淨之後,又因為觸碰到水龍頭上殘留的細菌而受到感染。若要更乾淨,水龍頭開關處也應先用肥皂洗,再用水衝乾淨。也或者,可取乾淨的紙巾包住水龍頭再行關閉。同時,記得將紙巾直接丟棄,否則雙手又有可能沾染細菌。
  • 抓緊練習7步洗手法,用正確姿勢,迎接洗手日
    根據史料分析,殷墟甲骨文裡就有代表洗手的盥字,由此,有人驕傲地宣稱,咱們已經有4000年的洗手史,講衛生的傳統相當悠久。不過,前幾年的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正確洗手的人,只有4%,而相關的研究卻表明,約80%的疾病感染來自雙手。洗手,關鍵是正確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明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讓咱們一起溫習洗手要領,抓緊補課吧。
  • 抓緊練習7步洗手法,用正確姿勢,迎接洗手日
    不過,前幾年的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正確洗手的人,只有4%,而相關的研究卻表明,約80%的疾病感染來自雙手。洗手,關鍵是正確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明天,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讓咱們一起溫習洗手要領,抓緊補課吧。
  • 戴口罩、洗手的正確姿勢來了!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日常戴口罩、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護措施。 但如果方法錯了,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上海的醫務人員親自為你示範,正確姿勢來了!
  • 不洗手乃是「萬病之源」,四個妙招讓寶寶愛上洗手,從此遠離疾病
    醫學實踐表明:1c㎡的手掌上就有3500-4500個細菌、一個指甲縫中有4.5-5萬個細菌,一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01 結膜炎寶寶小手每天都摸東拿西,所以手上會有很多細菌,當寶寶用手揉眼睛的時候,手上的細菌很可能通過手為媒介進入到孩子的眼睛中,很容易會造成寶寶結膜炎。如果寶寶的眼睛分泌物被家裡人給接觸到,那也可能會被傳染哦。
  • 人的手上約有40萬個細菌
    【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鄭慶鳴)10月16日,深圳市羅湖區疾控中心在羅湖區金翠園幼兒園舉辦了「世界洗手日」暨健康生活方式月宣傳活動,並在現場宣布「羅湖區手衛生健康促進項目」將進駐翠竹、黃貝、東曉、清水河等4個街道所有幼兒園,至此,開展四年的這個項目覆蓋了羅湖轄區所有幼兒園,並列為羅湖區未來三年針對轄區少年兒童開展十三個健康促進重點項目之一
  • 洗手是減少手部細菌、病毒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洗手是減少手部細菌、病毒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建議去醫院、商城等公共場所後,以及使用電腦、滑鼠後也要洗手哦!小萱請來我山專家,教大家如何正確地洗手。那就跟著圖文再學一遍吧。 第一步:洗手掌
  • 親子溝通的5個正確姿勢
    親子溝通是家長們一直很關心的話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有益的親子關係是每個家長都想達成的目標。今天來聊聊親子溝通的5個正確姿勢。尋找孩子喜歡的方法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都不相同,因此即使學習的主題相同,也應該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 哪些時候需要洗手 正確洗手的步驟
    正確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②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 醫生教你「七步洗手法」 科學消滅手上細菌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10月15日訊(記者 匡春林 實習生 文芳)洗手用洗手液或滅菌香皂就可以洗掉細菌?洗手用水衝衝就可以了?今日是第7個全球洗手日。長沙市第四醫院院感科醫生昨日提示,使用洗手液消滅手上的細菌,最好選擇帶「衛消證字」的洗手液;科學的洗手不僅僅是水衝一衝,最好能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雙手。   選洗手液滅菌也有秘訣  「勤洗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紅眼病、腮腺炎、腸道傳染病等多種傳染病最簡單、有效的手段。」
  • 正確的洗手姿勢:花多長時間洗手最合適?
    洗手一直是抵禦細菌和病毒的重要防禦手段,細菌和病毒可以通過我們接觸的東西傳播給我們。現在,在當前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定期洗手變得更加重要。正確洗手可以通過觸摸被汙染的表面然後觸摸面部來保護您免於將病毒引入呼吸道。知道什麼時候洗手以及洗多長時間會影響自己和家人患病的頻率,尤其是在新的冠狀病毒活躍期間。什麼時候該洗手?
  • 為什麼醫生摸完病人後都要洗手?是嫌病人「髒」還是…
    生病的時候上醫院,沒生病的時琢磨著接種各種疫苗,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來抵禦疾病的入侵。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可是前面還有半句叫「菌從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生存著大量的各式各樣的致病菌,什麼病毒、細菌、真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等。這些致病菌進入人體治病,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我們手的接觸來完成的。
  • 正確洗手,可以洗去手上80%的細菌
    我們時常都說「病從口入」,其實很大部分細菌是由手帶到我們體內的,由此可見,手是否乾淨、衛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對於「洗手」這件再平常不過的事,記者對部分市民進行調查發現,能曉得正確洗手方法的市民不多。那麼,洗手到底有多重要?不正確洗手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如何洗手才正確呢?孩子比成年人會洗手「您覺得自己會洗手嗎?平時都怎麼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