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足的歷史是何時開始的?為什麼古代文人偏愛小腳?網友:好醜

2020-12-24 品味五味雜談

目前學界普遍的認知是,在唐末之前,既沒有描述纏足的文獻資料,也沒有相關的考古發現,真正有據可考的纏足歷史源自於宋代。所以那些講到隋朝的故事的,大多是民間傳說,真實性並不可靠。

美國學者高彥頤通過研究證明,六朝時代和唐代的詩文中,有大量的關於羅襪、鞋帶的描寫,這是詩人們對理想女性的描繪。但是,中國雖然有漫長的男權社會歷史,但男性審美還不足以讓如此大量的女性自殘。所以,不要以為我們的祖先變態到喜歡殘疾了的雙腳,這完全是誤解。目前的研究表明,纏足的出現,與社會經濟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

女子裹小腳的起源據說是這樣的:南唐李後主(公元937——978)因為喜歡宮嬪睿娘的小腳狀態,就讓她纏足做新月狀,並因此成為皇宮裡最受寵的一個女人。於是皇宮裡開始流行纏足。由於皇帝的表率作用,小腳成為時尚,繼而官場與民間也相繼流行。古代文人就很喜歡小腳,因為古代小腳為美,小腳是一般用布圍繞著腳用力的擠壓一開始會很痛,慢慢地就成為習慣了,腳越小的人在古代就是越美的人!一般腳小的人生命力的很強!

在女子年齡尚小時,將其前腳掌翻過來,用布纏裹住,直至女子裹腳成型。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當下揭開門帘進房,只見王太太坐在床沿上裹腳。」嚴復《原強》:「嗟夫!此真非以裹腳為美之智之所與也!」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麼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參見「纏足」。

中國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現象:娼妓、太監、女子纏足。而女子纏足則是中國古代所特有的現象,甚至成為古代女子審美的重要標準,三寸金蓮也成為女子最隱私的部位,絕不可讓陌生男子看見。

聽我奶奶講了一個關於纏足的傳說,是古代一個富貴人家娶媳婦,一隻野雞精偷偷鑽進轎子,冒充了新娘,等抬到夫家,讓新娘下轎,可野雞精道行不夠,一雙雞爪子還是原形,野雞精靈機一動,拿布把雞爪子纏了起來,走下轎子,一步三搖,一雙小腳迷倒了眾人,從此,女人們紛紛效仿,都以腳小為美,哪個女人如果撲扇著兩大腳丫子,走路帶風,那是嫁不出去的

清朝中後期的太平天國,首先開始推行反纏足,但最後未能成功。到了清朝末期,纏足被當時的知識分子們,視為中國社會落後的象徵之一,並認為纏足造成中國婦女的柔弱,進而影響到整個民族及國家的力量,因此開始推行反纏足運動,成立許多天足會。

不過有很多網友看過纏足的樣子後分分表示好醜。

相關焦點

  • 古代女性纏足是個「歷史之謎」,何時產生,何以流傳千年?
    從古至今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女性對於美的追求似乎永遠都沒有改變過,然而在中國發展的歷程中卻也應生了一種變態的審美觀——纏足。自此小腳一裹幾千年,在這一段悲傷的歷史中,不知承載了多少中國女性的血與淚。纏足的起源:關於纏足這一陋習的起源,歷代學者的看法都不盡相同。有人說是起源於隋朝,有人說是唐朝,亦有人說是五代,更有甚者稱夏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小腳的女人,可謂是眾說紛紜,各不相同。
  • 古代女子為何痴迷於纏足?清代一文人說出真實原因!
    這麼病態的纏足,為什麼要叫它「三寸金蓮」?把女人的腳硬生生的掰成這樣,她們的父母就不心疼嗎?古人的想法,還真是難以捉摸。事實上,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時代特徵,在封建禮教盛行的時代,存在著這樣的陋習也是很正常的,這不僅僅跟當時人們的愚昧思想有關,還與當時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脫不了干係。那麼,古代女子痴迷於纏足,真的是因為地位低下,以及嚴苛的封建禮教造成的嗎?
  • 中國古代女性為什麼要纏足?
    纏足,又稱裹腳、裹小腳。纏足是中國一種傳統風俗習慣,到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就廣為流傳。在長輩或母親的嚴酷迫下,古代的女子自五六歲時就開始纏足。纏足時候,是用長布條將拇趾以外的四個腳趾連同腳掌折斷彎向腳心,使足骨變形,形成「筍」形的尖小的「三寸金蓮」,行路時也只能以足跟勉強行走,忍受這一生的摧殘真是一件十分痛苦而殘忍的事情。為什麼古代女子要接受這樣的摧殘呢?
  • 古代女人為什麼纏足?背後原因令人震撼
    如果問古代女人為什麼要裹腳,大部分人會認為肯定是為了美啊!但真的只是這樣嗎? 在宋朝,中國真正風行婦女裹腳,當時大多數婦女紛紛用人為的方法改變自己腳的形狀,使之成為三寸金蓮。 當時,大多數的母親都會為自己的女兒從小就裹腳,因為兒童時期的腳掌柔韌度較好,比起成年時期更容易掌握。
  • 古代為什麼要裹腳,意義在哪呢?
    古代為什麼那麼流行裹腳呢?在纏足之後,腳步的形狀成為畸形,當腳接觸地面時,全身的重量集中於踵部。可以這樣說,纏足後的女子是用踵部來行走的,每走一步,就會牽動腰髖部,日子一久,婦女的腰髖部發達,骨盆改變,對婦女的生育有影響。
  • 為何古代女孩子需要「纏足」呢?
    纏足,甚至達到3寸標準(俗稱三寸金蓮)是中國古代女性修飾的一種方式。 其實這個和裹腳有著相同的原因,都是為了取悅古代男人。
  • 中國古代為什麼會出現纏足?
    纏足的陋習始於北宋末期,興起於南宋。雖然有人傳言裹足緣起於紂王、隋煬帝等,但基本上屬於牽強附會,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考古發掘,都證明了宋朝之前,我國女子沒有纏足習俗。纏足的興起大概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是審美方面,宋代以後,無論男女,皆認為足小為美。例如「三寸金蓮」便是形容女人腳美的名詞。相對的,三寸到四寸被稱作「銀蓮」,四寸以上直接劃歸作「鐵蓮」,可見對小腳的推崇。
  • 古代女子如何纏足?纏足是為了什麼?
    纏足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女生從小就用白色的布包裹住自己的腳,纏足這種陋習,是從北宋開始的興起於南宋,歷史上還出現過三寸金蓮的說法。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思想的無知封建社會給女人帶來的痛苦,可見女人的地位並不高,一直到清朝才知道纏足的真正原因。
  • 從三寸金蓮到高跟鞋,知道纏足的原因後,會發現人們審美並沒有變
    人說,小腳裡頭,藏著一部中國歷史,中間換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號,小腳一直裹,上起太后妃子,下至漁女村姑,文的李清照,武的梁紅玉,纏足是古代對女人最漫長的」刑罰「,所謂的品頭論足就是最好的說明了,頭就是指女人的頭飾,而足說的就是女人的三寸金蓮。
  • 揭秘古代裹腳的女人 三寸金蓮如煙盒般大小
    由於小腳「香豔欲絕」。纏足時代,女子從四五歲起便開始裹腳,一直到成年之後骨骼定型方可解去布帶。也有終身纏裹,至老不除的。女孩兒從三四歲開始纏足,一般三四年就可「定型」。  清末山西大同還舉辦「亮腳會」。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婦女都坐在家門口,伸出小腳來供過往行人觀賞品評。腳最小、繡鞋最精緻的女性得到的好評最多,也最能博得男性的歡心。
  • 纏足:纏足的興起是男女雙方共同推動的結果
    看待女子為柔弱、嬌小的普遍願望,可能與纏足在宋代的普遍化有關。如今,社會上都認為纏足是最明顯的歷史罪惡,對於我們來說,它不只是壓迫婦女、也是中國壓迫自我的象徵。纏足的群體逐漸擴大,這與宋代文人的審美有關,他們認為纏足代表精緻的美。宋朝的詩人曾經寫詩用用來表達手掌握住纏足時感覺的驚豔,並且把小腳形容為一彎新月。在陳亮看來,纏足是女子為了顯得美麗願意付出的代價,但是只有從小開始,才可以有效。最初纏足並沒有後來我們看到的那樣誇張,它只是比正常女子的腳的尺寸小一點。
  • 《水滸傳》中,潘金蓮、李師師、扈三娘等人會不會纏足?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審美不同,古代人以小腳為美,腳越小越好看,於是有了"三寸金蓮"一說,小姑娘從六七歲就開始纏足,母親用布將腳緊緊纏繞,使腳趾等部位出現嚴重的畸形,一直到女性成年骨骼定型後才將布解開。潘金蓮,一聽這名字就很有意思,"金蓮"就是極品小腳的意思,古代纏足,三寸為金蓮,四寸為銀蓮,大於四寸為鐵蓮,"三寸金蓮"不僅要求腳要足夠小,還要足弓夠彎,單從名字來看,潘金蓮的父母肯定將女兒纏足了。再從原文描寫來看,"西門慶連忙蹲身下去拾,只見那婦人尖尖的一雙小腳兒,正蹺在箸邊",由此可見,潘金蓮肯定追趕時尚纏了足。
  • 古代女子纏足竟然是因為這個
    纏足是古代的一大「時尚」,不管是達官貴人家的夫人小姐還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兒,都以有雙「三寸金蓮」的小腳為傲。文人墨客對纏足也很是推崇,「纖妙說應難,需從掌上看」、「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便是蘇軾、辛棄疾這等文豪也忍不住歌詠纏足產生的纖婉「美」。
  • 女人為什麼纏足?這個原因很羞澀!
    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時間最長、迫害人數最多的「刑罰」要算是給婦女纏足了。上世紀80年代,作家馮驥才的一篇名叫《三寸金蓮》的文章發表之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小腳一雙,眼淚一缸,道盡了金蓮們一生的酸楚。今天的人們或許也已很難理解,這雙被賦予漂亮名字的小腳,曾經是女性美的象徵,而且還存在了近千年。為什麼會有纏足這件事情?據說,女性那個腳特別小的時候,她走路的時候,她的大腿部的尤其胯這兒的肌肉,就必須得特別緊。所以她走路就是腿上頭就繃得特別緊,屁股就是翹起來的。顯得特別性感,特別招男人的喜歡,讓男人有性衝動。
  • ...為何古代酸腐文人對三寸金蓮如此鍾愛?朱元璋又是為何把他放置...
    纏小腳最早開始於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時期,李後主的一個窅娘別出心裁,用帛將腳纏成新月形狀在金蓮花上跳舞取悅皇帝。後來這個做法流傳到民間,纏小腳之風漸漸普及到了百姓人家。但也有人認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戰國時期,纏小腳就已出現了,或許更早還可追索到商代。總之,纏小腳這一封建社會的惡俗具有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殘害了數不清的中國婦女。
  • 「纏足」竟有此功效,中國第一個纏足的女人是她?原因讓人費解
    中國古代有一種習俗就是纏足。說到纏足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不知道,纏足就是女性把腳用布巾裹起來,慢慢的讓腳變小,最終變成三寸金蓮,當時的人們認為腳越小越好看,如果女子沒有裹腳,那麼,長大後是沒有人要的。其實,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那麼,纏足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中國史上第一個纏足的女人是誰呢?早在盛唐之世,人們對婦女的「弓鞋」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中國古代纏足竟然這麼變態,你見過纏足的人嗎?
    70後80後,如果出身農村,應該是見過纏足的;90後00後,見過纏足的就不多了。作為古代的陋習,纏足是指用布將女性的雙腳緊緊纏裹,使其畸形變小,以為美觀。古代女性一般從四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後,骨骼定型,方能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足者。
  • 裹腳纏足,三寸儘量,三寸金蓮真實照舊時的中國陋習
    古代女子自幼兒時期開始以布緊纏雙足,漸漸使足骨變形足形尖小,行路以足跟為主支撐,勉強行走,這就是纏裹腳。據說,纏了腳的女人是良家婦女,不但小腳看上去很美,而且不愁嫁個好婆家。根本不用下地幹活,呆在家裡繡花做家務,可以安享幸福。我說什麼也不信。  我們家世代貧農,也以農為生。父親排行十一,只有一個纏裹腳的姑姑,他是排行中的老大。
  • 令人憎惡的纏足究竟是什麼?纏足者圖什麼?背後隱藏哪些玄機?
    裹腳,又稱纏足。古有諺語:裹小腳一雙,流眼淚一缸。從這句中能深刻體會到纏足的疼痛過程。 裹腳的起源有很多的說法,有的人說起源於夏禹,有的人說起源於隋朝,有的人說起源五代十國,有的人說起源於宋朝。這些的說法在歷史上都得到了驗證,但大多學者認為還是偏向於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