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纏足竟然是因為這個

2020-12-24 琳哥兒講歷史

纏足是古代的一大「時尚」,不管是達官貴人家的夫人小姐還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兒,都以有雙「三寸金蓮」的小腳為傲。文人墨客對纏足也很是推崇,「纖妙說應難,需從掌上看」、「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便是蘇軾、辛棄疾這等文豪也忍不住歌詠纏足產生的纖婉「美」。

原以為纏足是男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變態審美、女子為了討男子的喜好才盛行的,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女子最初開始纏足並不是討好男子滿足他們的癖好,正好相反,女子最開始纏足是為了一個引起一個男人的厭惡。

而這個男人便是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是我國封建統治者中一個最荒淫的皇帝。據說他乘船出遊時不喜用划槳搖櫓的船夫,而是要選一百個長得漂亮的年輕姑娘,穿上漂亮的衣服,為他拉縴。

有一次他東遊江都,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月娘的姐姐就是去年被抓去後,不從大罵楊廣昏君而被楊廣割去舌頭活活疼死的。她的母親為此痛哭了三天三夜,結恨成疾,最後不愈而死。想到楊廣這個昏君不知逼死了多少同她姐姐跟母親一樣的人,月娘就恨不得抽乾他的血。

月娘想趁此機會接近楊廣,為姐姐母親報仇。於是她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制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儘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

在一眾穿紅著綠的美女子,楊廣一眼便注意到了一身素服的月娘。又見她一雙小腳,體態輕盈,聽身邊的隨從說此女還能步步生蓮,隋煬帝頓時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月娘羞澀的看了一眼四周,遲遲不願解開鞋子,隋煬帝以為她見人多害羞,為不嚇著美人,便令眾人退下。

吳月娘見船臺上只有她跟楊廣兩人,這才慢慢地解開裹腳布,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眼看要落入敵手,縱身跳進濤濤的江河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隋煬帝經歷此事後,見到裹腳的女子便害怕,於是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美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民間女子為了不被選上,於是紛紛效仿月娘將腳裹起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它能流傳下來便足以證明古代女子寧願自殘雙腳也不願被隋煬帝選中的決心,可見當隋煬帝楊廣是如何的殘暴、當時女子的命運是多麼的悲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纏足竟然這麼變態,你見過纏足的人嗎?
    70後80後,如果出身農村,應該是見過纏足的;90後00後,見過纏足的就不多了。作為古代的陋習,纏足是指用布將女性的雙腳緊緊纏裹,使其畸形變小,以為美觀。古代女性一般從四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後,骨骼定型,方能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足者。
  • 古代女子為何痴迷於纏足?清代一文人說出真實原因!
    這麼病態的纏足,為什麼要叫它「三寸金蓮」?把女人的腳硬生生的掰成這樣,她們的父母就不心疼嗎?古人的想法,還真是難以捉摸。事實上,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時代特徵,在封建禮教盛行的時代,存在著這樣的陋習也是很正常的,這不僅僅跟當時人們的愚昧思想有關,還與當時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脫不了干係。那麼,古代女子痴迷於纏足,真的是因為地位低下,以及嚴苛的封建禮教造成的嗎?
  • 中國古代女性為什麼要纏足?
    纏足,又稱裹腳、裹小腳。纏足是中國一種傳統風俗習慣,到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就廣為流傳。在長輩或母親的嚴酷迫下,古代的女子自五六歲時就開始纏足。古代女子纏足有以下三個重要原因:其一,是帝王的意志作為前導,促進了纏足之風開始;其二,是因為古代獨特的審美觀念,進一步推廣纏足而使之流行;其三,是因為與性道德有關,從而鞏固纏足的徹底實行。從纏足的起源來看,纏足最先源於以纖巧的足部和舒緩的步態為高貴的理念。在古代的宮廷裡 面,無時無處不有歡歌曼舞的表演。
  • 中國古代女人為什麼要纏足?真相其實很簡單
    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大多數優秀的文化都是值得學習和傳承的,但是在這其中卻有一些醜陋的習慣。這些惡習,給大多數古代女人帶來了身心上的傷害,比如說纏腳就是其中一種對女人傷害很大的惡習。可能很多人只是聽說過纏腳,但是,並不清楚古代女人為什麼纏足。那麼在古代,為什么女人會纏足呢?
  • 古代不是所有女子都纏足,比如馬皇后,準西之人
    因為馬秀英父親無意中跟人結仇了,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只能逃亡到這個朋友這裡停留,但是又害怕因為自己的緣故連累自己的兄弟一起受難,於是就把女兒託付給了郭子興,自己走了,而馬秀英的母親早早就死了,互相依靠的父女倆就此分離了。
  • 古代女人為什麼纏足?背後原因令人震撼
    如果問古代女人為什麼要裹腳,大部分人會認為肯定是為了美啊!但真的只是這樣嗎? 在宋朝,中國真正風行婦女裹腳,當時大多數婦女紛紛用人為的方法改變自己腳的形狀,使之成為三寸金蓮。 當時,大多數的母親都會為自己的女兒從小就裹腳,因為兒童時期的腳掌柔韌度較好,比起成年時期更容易掌握。
  • 為何古代女孩子需要「纏足」呢?
    纏足,甚至達到3寸標準(俗稱三寸金蓮)是中國古代女性修飾的一種方式。 纏足的過程極端疼痛,並會導致終生殘疾。裹足的習俗主要限於漢族婦女。 在宋朝,中國真正風行婦女裹腳,當時大多數婦女紛紛用人為的方法改變自己腳的形狀,使之成為三寸金蓮。 當時,大多數的母親都會為自己的女兒從小就裹腳,因為兒童時期的腳掌柔韌度較好,比起成年時期更容易掌握裹成的形狀。
  • 中國古代為什麼會出現纏足?
    纏足的陋習始於北宋末期,興起於南宋。雖然有人傳言裹足緣起於紂王、隋煬帝等,但基本上屬於牽強附會,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考古發掘,都證明了宋朝之前,我國女子沒有纏足習俗。纏足的興起大概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是審美方面,宋代以後,無論男女,皆認為足小為美。例如「三寸金蓮」便是形容女人腳美的名詞。相對的,三寸到四寸被稱作「銀蓮」,四寸以上直接劃歸作「鐵蓮」,可見對小腳的推崇。
  • 古代的公主和格格裹腳纏足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裹腳也叫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據史家考證,中國纏足之俗,約始於五代末年「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李後主時代。
  • 纏足的歷史是何時開始的?為什麼古代文人偏愛小腳?網友:好醜
    目前的研究表明,纏足的出現,與社會經濟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女子裹小腳的起源據說是這樣的:南唐李後主(公元937——978)因為喜歡宮嬪睿娘的小腳狀態,就讓她纏足做新月狀,並因此成為皇宮裡最受寵的一個女人。於是皇宮裡開始流行纏足。由於皇帝的表率作用,小腳成為時尚,繼而官場與民間也相繼流行。
  • 古代女子如何纏足?纏足是為了什麼?
    纏足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女生從小就用白色的布包裹住自己的腳,纏足這種陋習,是從北宋開始的興起於南宋,歷史上還出現過三寸金蓮的說法。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思想的無知封建社會給女人帶來的痛苦,可見女人的地位並不高,一直到清朝才知道纏足的真正原因。
  • 古代女子為何要纏足?有一個重要原因,讓人實在無法接受
    那時候宣傳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是不被鼓勵識字的。而其中時間最為持久,迫害人數最多的大概就要數「裹小腳」了,這種纏足的習慣是在隋朝的時候發生的,後來在宋朝時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們用人為的辦法想要讓自己的腳變成所謂的「三寸金蓮」。這是當時的人們認為的最漂亮的腳,那麼人們裹腳僅僅為了好看嗎?
  • 古代女人的纏足,現代女人的減肥,難道這就是美?
    古代的人們總會有許許多多莫名其妙的審美觀,在這些莫名其妙的審美觀中最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纏足,說實話,對於纏足的美根本無法欣賞不來,就像是我根本欣賞不來現代女性的那種骨感美,骨瘦如柴,纏足,這真的就是美嗎?
  • 滿清的噩夢:清朝嘉慶年間一次清宮選秀,竟發現19名纏足女孩
    纏足是古代一種陋習,始於北宋,從明朝開始盛行。到了清朝,纏足習俗已經蔓延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女子,儘管滿清政府三申五令禁止婦女纏足,但是收效甚微。更為嚴重的是,之前沒有纏足習俗的滿洲女子,也開始效仿。這種情況引起了滿清統治者的嚴重擔憂,歷代帝皇都嚴防死守,禁止旗人女子纏足:誰學漢人纏足,必重治其罪,並罪及父母。清宮歷來有選秀的傳統,每三年舉行一次,目的是為皇帝選皇后和妃嬪,順便為親王、王子們指婚。為了保持滿清純正的血統,清宮選秀女子的範圍僅僅局限於八旗所屬的滿洲、蒙古、漢軍各級官員之女,基本條件是年齡13歲至17歲之間的健康女孩。
  • 「纏足」竟有此功效,中國第一個纏足的女人是她?原因讓人費解
    中國古代有一種習俗就是纏足。說到纏足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不知道,纏足就是女性把腳用布巾裹起來,慢慢的讓腳變小,最終變成三寸金蓮,當時的人們認為腳越小越好看,如果女子沒有裹腳,那麼,長大後是沒有人要的。其實,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那麼,纏足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中國史上第一個纏足的女人是誰呢?早在盛唐之世,人們對婦女的「弓鞋」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明朝男子纏足為哪般,穿紅妝扮寡婦,造孽10年,182個女子遭了殃
    古時女子纏足是普遍現象,但你知道嗎,男子也有纏足的。男子為什麼纏足,也受封建禮教影響嗎?當然不是。男子纏足的目的各不同,嚮往女性之美也好,取悅於別人也好,都是自己的事。但有人居然以纏足為手段,為非作歹。明朝就有一個男子纏足,秀金蓮扮寡婦,讓182個女子遭了殃。我們先來看男子纏足的幾種情況,都是出於什麼目的?
  • 古代女子十幾歲就婚配,平均壽齡四十歲左右竟然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可是古代的女孩子在這個時候還沒有來月經,連身體都沒有發育成熟,為什麼就要早早的嫁人呢?其實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古代的人們壽命都不高,因為那個時候的醫療技術有限,科技也不發達,有的時候就連普通的發燒感冒都治不好,所以壽命很短,所以他們才會選擇早早的就結婚,畢竟古代有一成語:成家立業。這一說法,先成家後立業,所以說娶媳婦兒是要早早就進行的事,成了家才會專心去立業,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所有還有童養媳這一情況,這就是一種重男輕女的表現。
  • 纏足:纏足的興起是男女雙方共同推動的結果
    纏足的群體逐漸擴大,這與宋代文人的審美有關,他們認為纏足代表精緻的美。宋朝的詩人曾經寫詩用用來表達手掌握住纏足時感覺的驚豔,並且把小腳形容為一彎新月。在陳亮看來,纏足是女子為了顯得美麗願意付出的代價,但是只有從小開始,才可以有效。最初纏足並沒有後來我們看到的那樣誇張,它只是比正常女子的腳的尺寸小一點。
  • 女人為什麼纏足?這個原因很羞澀!
    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時間最長、迫害人數最多的「刑罰」要算是給婦女纏足了。上世紀80年代,作家馮驥才的一篇名叫《三寸金蓮》的文章發表之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小腳一雙,眼淚一缸,道盡了金蓮們一生的酸楚。為什麼會有纏足這件事情?據說,女性那個腳特別小的時候,她走路的時候,她的大腿部的尤其胯這兒的肌肉,就必須得特別緊。所以她走路就是腿上頭就繃得特別緊,屁股就是翹起來的。顯得特別性感,特別招男人的喜歡,讓男人有性衝動。在辜鴻銘的筆下曾這樣回答,中國女子的美完全在於纏足這一點。
  • 古代女性纏足是個「歷史之謎」,何時產生,何以流傳千年?
    但根據考古學家探索發現,距今年代最早的纏足鞋出土於南宋時期,因而就目前來說纏足應起源於南宋時期。纏足的發展:宋代的纏足其實還是與後世的纏足有區別的。根據史料的記載,宋代的纏足只是把腳裹得細直而不弓彎,這種纏足的方式在當時被人們稱作為「快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