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07:3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9577
自2017年在溫州開業以來,「無料書鋪」致力於打造自己的書店品牌,先後在本地開設Reface店、五馬街店、浙南雲谷店(雲上書局)、夢多多店(童言無際)、田中央等五家直營門店,在杭州、成都等地皆有門店,成為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複合書店品牌,獲得浙江省首屆「最美書店」稱號,成為首個登上文化與旅遊部文化精品產業項目的文化空間品牌。
創始人張瀟是瑞安人,他說:「在全民閱讀成為更多民眾追求的生活風尚背景下,無料書鋪致力於『書讓生活更有趣』。」
「無料」,一個有料的文化空間。
「我想開一間書店,影響一群人」
幾年前的張瀟在很多人眼裡是個「幸福的人」。獲得法國馬賽高等商學院碩士後,供職於滙豐銀行(法國)。回國後,年紀輕輕,就成為農行分行中層幹部。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生活。然而,2015年,張瀟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解的舉動——從體制內辭職去追夢。
「曾經,鋪天蓋地的報導都在告訴那些懷揣夢想的孩子:只要站在風口,豬都可以飛起來。幾年後,那些飛起來的豬大多摔死了,還留在空中的,要麼本來就不是豬,要麼至少長了翅膀。所以,當我2017年結束第一個項目,開了一間書店時,很多人沒法理解,包括我的父母和曾經的投資人。」張瀟說。
媽媽一直嘆氣:好好的銀行不幹,現在都只能開一間小書店了。
曾經的投資人問:你是不是準備開始養老了?
一些老大哥說:我去你店裡看過,我不知道你怎麼賺錢,我覺得你還是得找一些能賺錢的事情去做。
反對的聲音充斥在耳。書店不賺錢,這似乎已經是一個大眾認知了。但是,張瀟的心裡卻響著另一種聲音: 「我想開一間書店,影響一群人。」
2016年,張瀟做「民間」項目的時候,接觸過很多手藝人,裡面有很多故事讓他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位百歲老人「劉老」,張瀟去採訪的時候,他住在養老院裡,精通十種書法。他當時跟張瀟說:「年輕人,文化這碗飯不好吃,很多苦難的……我年齡這麼大,其實早就可以死去了,但是我還想給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
簡單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張瀟。「為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這個命題引發了張瀟對自己人生的重新思考。與其說,「開一間書店,影響一群人」這個夢想的激發是源於「劉老」這句話,不如說,這個夢想在很早之前就根植於張瀟心底,或許是在法國讀書的時候,或許是青春年少之時,或許更早……
不久後,一個名叫「無料」的書店出現在這座城市。「無料」,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抱著無限遐想。張瀟這樣解釋——首先,「無料」在古唐文裡被譯為「免費」,希望來「無料書鋪」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免費且自由的借閱書籍,參與免費的沙龍等文化活動;其次,「無料」二字,諧音「無聊」,希望更多人能在無聊的時候來到無料書鋪充實自己;第三,「無料」也是一種自我調侃,希望更多有料的人來到無料書鋪一起把空間變得更有料。
店裡定期舉行一些時尚展示活動。
「我們書店的核心概念是『生活感』」
好名字,高顏值,是許多人對無料書鋪的第一印象。
為了讓書店別具一格,無料書鋪在空間設計上做足了功夫。處處用心,處處精心。張瀟介紹,在設計書店裡的手工作坊時,就有意將其做成了玻璃房,是希望玻璃房內做手作的讀者本身就成為一道風景線,成為書店的代言人。同樣用心設計的還有書店內的小劇場,無料書鋪的劇場設計不僅沒有追求寬敞,反而刻意讓空間顯得「滿」。
作為線上APP的線下落地點,無料書鋪在最初經營時就有別於傳統書店,打開了一道全新的大門。
除了零售書籍之外,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是無料書鋪特色。寫武俠小說的武術世家傳人,講房地產庭院設計的建築師,手工藝師傅等經常聚集在這裡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沙龍。張瀟介紹說:「我們沙龍的主題更偏向生活。我們會選擇有乾貨的專業人士做主講人,找一個新奇的切入點,用一種有意思的方式講給讀者聽。每次聽完,讀者會有一些小收穫,如果讀者還有興趣想再深入了解,就可以買點書籍看。
書店開業短短一年多就組織了200多場沙龍,各行各業的人前來分享知識。常常在沙龍結束後,一群人圍著沙龍的講者討論某一個觀點、某一本書。在那一個個人類智慧和生活閃耀的時刻,張瀟內心總是有滿滿的感動。
「有料」「生活感」,這些看來比較抽象的詞,在無料書鋪卻演繹得十分自然。有的和弓箭館做結合,涉及君子六藝、漢服等文化元素;有的和中醫做結合,主打輕養生概念;還有一家田園書店,有田有民宿還有親子活動……「只要是和生活相關的點,都可以嘗試和書店結合,為人們提供一個美好的生活氛圍和空間載體。」張瀟說,實體書店必須轉型求變,進行供給側改革。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給人們逛書店提供一個理由,一個買書以外的理由。
守著書鋪,張瀟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找到許多「理由」。去年底,有一個美團外賣小哥來店裡還書。起初,張瀟以為他是幫哪個客人跑腿過來還書的,結果發現他自己就是書鋪的年費會員,堅持每半個月讀兩本書。常常趁著送外賣路過,進來還書再借書。一直以為自己所服務的客戶是那些所謂的「中產階級」「文青」「小資青年」的張瀟忽然間覺得,或許,書鋪就是這個小哥紛繁蕪雜的生活中的精神棲息處。
共鳴、共情,不需要理由。
無料書鋪的休閒閱讀區。 本欄攝影 趙用
「跨界是書店零售的最後一步」
目前,書鋪的核心團隊由法國馬賽高商、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的博士、碩士人才組成,是一支年輕同時又極富創造力的精英團隊。書鋪的盈利主要靠零售、快閃和廣告三部分。零售除常規的書、飲品、文創產品外,還有其他一些臨時產品,如在動畫電影《白蛇緣起》上映時,無料書鋪和華納聯動,售賣電影首映式的票;以及與《海賊王》中國巡展方進行票務合作等。
快閃更多體現了無料書鋪強大的策展能力。無料書鋪和沃爾沃、大疆、蔚來汽車等公司的合作都屬於這一類,無料書鋪通過幫助企業策展賺取策劃費、場地費或進行聯合銷售。張瀟告訴記者,今年3月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把無料書鋪作為拍攝地之一,也是因為無料書鋪可以快速完成節目的策展要求。
廣告是無料書鋪盈利的另一重要渠道。比如在免費的沙龍活動前播放廣告,又比如在書店的吧檯等位置放置第三方的廣告等。
在今年3月舉行的2019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溫州市文化產業項目投融資活動中,溫州無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社群數據文化商業平臺,引起不少投資機構的關注。「無料文化」正謀劃以全國「書籍」為數據原點,打造二線以下城市精準文化商業平臺,涵蓋城市文化創意、生活美學的多元文化空間。
如今,「無料書鋪」是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複合書店品牌,獲得了浙江省首屆「最美書店」稱號,成為首個登上文化與旅遊部文化精品產業項目的文化空間品牌……
「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中,應該有書店的存在,它是一種自然。」在張瀟心中,書籍浩如煙海,總有一些有趣的字句能夠讓人會心一笑。更由於書的多種多樣,能夠通過書將各種生活方式、文化創意連接在一起,帶入人們的生活。即使過去所有的書店店主都是用自己的虧本延續了這個行業,他也願意成為這意義非凡的行業中的一員。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曉露 通訊員 星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