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一停說要生還是,就感覺特別的害怕,覺得順產實在是太疼了,自己沒有辦法忍受開宮口的過程。
但是又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寶寶,兩相比較之下,就覺得剖腹產可能更適合自己,既不用受分娩之痛,而且打了麻藥之後自己也就睡過去了,等再醒來孩子也生了。
這種沒有順產疼的錯誤觀念,讓很多孕婦都產生了可以避開順產的想法,紛紛提前和丈夫、父母交代好,分娩選擇剖腹產。
李女士在懷孕第九個月的時候,還在糾結於到底是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當地比較有名的婦產醫院醫生告訴她,由於胎兒所在子宮的位置偏右,最好還是選擇剖腹產,但是她又想堅持堅持。
到了預產期間,又因為之前身體的一些原因,後來一直被安排在醫院住著,怕哪一天突然生了,在家不好照顧還要受罪,這邊的病房住的都是待產的孕婦,要麼就是快要生了,要麼就是已經生完在病床上休息。
住在醫院的這段時間,經常可以看見那些撐著肚子在爬樓梯的準媽媽,也能看到正處於宮縮躺在床上死去活來的,還有選擇順產開宮口十幾個小時還不能分娩的孕婦,那些剛剛經歷分娩之痛的媽媽有的還要照顧寶寶。
每次看到這次,她就忍不住感慨,順產這麼難受自己能堅持住嗎?因為身體原因所以一直都在打點滴,基本上從早上到下午沒聽過,維持一天不動實在是太難受了。
生產那天的早上,突然就開始出現宮縮,一陣一陣的疼痛著,堅持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就覺得自己受不住了,而且有了之前哪些同病房產婦的經歷,她果斷決定還是選擇剖腹產,而且時間也短。
做完手術以後,也記不清自己是什麼時候醒來的,反正就是躺在床上,爸爸媽媽和丈夫就座在旁邊看她,期間有護士將寶寶帶過了看了幾眼,她是完全動都動不了,因為一翻身傷口就是撕裂的疼,隨著麻醉的藥效過去,疼痛感更加重了。
那一刻真的是哭得不行,她覺得為什麼自己這麼慘,剖腹產一點也不是想像中的樣子,無論幹什麼都特別不方便,只能在床上干著急,旁邊經歷十幾個小時開宮口的孕媽已經生完孩子下床了,我還在躺著。
差不多過了一個周以後,傷口的疼痛感小了一點,也在慢慢癒合中了,她才能慢慢從床上移動,前期的傷口護理和後期的恢復時間真是漫長又難熬。
一、剖腹產
剖腹產是孕婦分娩方式的一種,是採用醫學手段將胎兒取出,與順產的自然分娩相對。
剖腹產是醫生用手術工具將孕婦的腹部切開,然後再將子宮切開,把胎兒從產婦的子宮中取出,再進行縫合手術。因為剖腹產恢復時間長,對孕婦第二次懷孕的分娩產生不利影響,很多醫生都不會主動建議選擇這種分娩方式。
二、剖腹產之後,孕婦的恢復。
1、剖腹傷口疼痛
剖腹產過後,傷口的麻醉效果會很快過去,刀口的疼痛也是孕婦難以忍受的,尤其是最開始的一個星期,幹什麼事情都非常困難。
由於剖腹的傷口比較大,切口的層次也比較多,基本上是一個星期以後可以下床,一個月以後傷口才能恢復得差不多,期間慢慢恢復,還要經歷拆線、去除皮膚夾等過程。
2、躺著的姿勢
剖腹產以後,孕婦的時間只能在病床上度過,所以一定要注意躺著的姿勢,不可以平躺,只能保持側臥躺著,身體需要與床成側角。
在恢復期間,孕婦的一切活動都要靠醫護人員和親人的幫助下進行,比如說翻身、下床活動等。
3、飲食
在剖腹產的恢復期間,最開始只能通過營養液來維持身體所需,在排完氣以後,才可以進食吃東西,但是每次都不能吃的過飽,不然會讓自己的腹部變脹,影響子宮部位的恢復。
4、注意清潔
剖腹產的術後傷口恢復,是非常麻煩的,除了要經歷傷口癒合、拆線的過程,還要時刻保持傷口部位的清潔和衛生。
剛剛做完手術的孕婦,通常情況下身體都比較虛弱,身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如果沒有將傷口清潔好,很容易造成感染,家中孕婦的負擔。
無論是最後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都不能理所當然的自己覺得什麼合適,而是應該聽取醫生的建議。
最後,祝每一位媽媽都可以順利地生下健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