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謂迷茫就是懶!」老師長期實踐的50條建議

2020-09-05 聚能教育集團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環境,為什麼成績差距這麼大?我們常聽到父母這樣抱怨,像是一道無解的難題,除了將原因歸為天賦,無可奈何。

固然每個人資質不同,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我們應該堅信,只要努力,成績一定可以提高。這是我們的信念,也是教育的信念。

以下是一位老師總結的《寫給學生的50條建議》,也許它們看似簡短普通,但每一條都是老師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建議家長們給孩子列印出來貼在床頭,時時警醒!

1. 考個好大學,是目前你人生最大的捷徑,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投入,是你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機會。

2. 只要努力,成績就一定能提高。但很多學生的努力都是假裝在努力。

3. 學習最重要的是效率。沒有效率的學習都是在浪費時間。

4. 有效的學習計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之一,但做計劃而不執行就是在浪費時間。

5. 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其實就是合理規劃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等於多出別人兩倍的人生。

6. 學習時間長不等於用功。

你必須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中單獨學習,調動大量的身體和精神資源,全力投入。特別專注地幹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7. 學習切忌懶散懈怠,一散一懈則容易敷衍應付,全無收穫,不過自欺欺人。

8. 認真做每一件事,寫每一個字,做每一道題,分析每一份試卷,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

9. 其實學習上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是因為懶。

有的人懶得動手,有的人懶得動腦,更多的人精神渙散,隨波逐流。

10. 不要試圖讓自己顯得很忙碌,製造勤奮的假象,而逃避真正的思考。

11. 只有經過深入思考的投入,才是高質量的投入。

12. 學習靠的不是喊口號,不是打雞血,而是一點一滴、持續不懈的努力。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

13. 聽懂不意味著會做,會做不意味著能做對,能做對不意味著能在規定時間內做完。

只是能聽懂離取得好成績還非常遙遠。學習是漫長而且需要強加訓練的過程。

14. 會做而沒有做對,可能還是理解不透徹。

15. 多嘗試給別人講題,能講清楚題,才意味著真正弄懂了。

16. 考試是最好的反饋。熟悉並不等於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辦法是考試和測驗。

沒有經過測驗,你的知識只是幻覺。珍惜每一次考試的機會。

17. 學習不存在捷徑,不要神話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不過是指好的學習習慣。

18. 每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每天堅持的小習慣,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堅持背單詞。

19. 重視錯題本或者筆記本,發揮它們作用,形成自己做筆記的方法。關於學習的所有奧秘都蘊藏在筆記本裡。

20. 做題前,先想清楚做題的目的是什麼,做題最怕盲目。

21. 做題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做完題後一定要總結。

22. 學習上遇到的問題,要馬上解決。

23. 學習的過程永遠比學習的結果更重要。最終你收穫的不僅是漂亮的成績單,更是強大的學習能力。

24. 學習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25. 如果想好好學習,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開始吧。

26. 不要太在意名次,格局要大,眼光放長遠。

27. 堅持自己的選擇,保持自己的判斷力,不要隨波逐流。

28. 任何時候都是學習的好時候。

29. 遠離手機,高中生幾乎沒有任何理由需要它。

30. 不要熬夜

31. 適當運動

32. 多問老師

33. 每天抽出5分鐘時間整理一下書桌。

34. 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工整。

35. 出來混,遲早要還。你今天偷的懶,以後都會加倍償還。

36. 永遠不要說你已經夠努力了,因為你總可以更努力一點。

37. 學習是高中階段最重要的事,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多抬頭看看身邊的風景。

38. 有時間的話,多讀點書。讀書的意義不只是豐富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自我認知,形成自我意識,讓自己更清醒、更獨立,更堅定。

39. 多和父母交流。上了大學,可能以後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40. 人際關係沒那麼重要,不必費心經營,從而耗費自己大量的精力。

41. 不要自我感動自我憐憫,委屈糾結沉陷於自己的小情緒中。

42.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43. 年輕時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小事情。不要被無端小事影響情緒,放輕鬆,天塌不下來。

44.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45. 擺在面前有兩條路,輕鬆的和艱難的,要去走艱難的路。要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46. 人總是在痛苦中成長。

47. 年輕時吃的苦不是苦。

48. 高中不是你要逃離的地方,讀書不是最難的事,不要總憧憬高考之後,此刻就是你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珍惜它,讓自己快樂一點。

49. 相信自己,任何時候。

50. 2019已經過去3個多月了,你應該有一點改變了。

51. 如果對於自己沒有辦法,那對於一切事情也就沒有辦法。


本文來源初中生學習平臺

相關焦點

  • 你所謂的迷茫,說到底,就是懶!(優質好文)
    這可以理解成為矯情,也可以深層次的理解成所謂的迷茫。記住,無論是青春還是年華,一旦和迷茫扯上關係,接下來,坐以待斃,甘心平庸,就會成為主旋律,如病毒一樣侵襲每個人。學校畢業後,步入社會,走入職場,順理成章。有一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講述著自己的困惑,對未來的迷茫。
  • 你所謂的迷茫,就是懶惰
    這可以理解成為矯情,也可以深層次的理解成所謂的迷茫。那就是:別扯迷茫別扯壓力,你就是懶,說到底。「不喜歡」,不過就是你不努力的藉口,「迷茫」就是你逃避的理由。你一直在迷茫,其實就是在懶,不想通過努力給自己增值,卻迷茫那不可知的未來,你輸的不是客觀因素,而是你自己。
  • 你並不迷茫,你只是太懶了
    電影《聞香識女人》裡有一句臺詞:「當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總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沒有例外的話,我就知道。但我從不走,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太苦了。」以前,我總以為自己活得很迷茫,運氣也不太好,不管做什麼,都註定不會成功。
  • 一中老師的50條建議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環境,為什麼成績差距這麼大?4、有效的學習計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之一,但做計劃而不執行就是在浪費時間。5、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其實就是合理規劃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等於多出別人兩倍的人生。6、學習時間長不等於用功。你必須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中單獨學習,調動大量的身體和精神資源,全力投入。
  • 孩子學英語這事,沒有笨孩子只有懶(sha)家長!
    我培訓的對象是老師;我也教課,很多學生都是我長期教學實踐的開心小白鼠~~~~~從入行到現在,我培訓過的中教和外教小几百;我教過的孩子大幾百;看過的孩子學習狀態大幾千;聊過的父母最多 - - - 上萬+!
  • 清華老師直言: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懶,孩子往往越有出息!有道理
    前段時間 ,一位清華的老師針對他收集來的班上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對班裡的家長們提了一個醒:「想要培養一個學習自覺自律、生活獨立自強的孩子,其實家長不妨……」班級裡許多家長聽取了這位老師的建議,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大學開學遙遙無期,天天「宅在家」,很「迷茫」怎麼辦?
    其實,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字。可能我說出來,大家都會覺得臉紅,那就是「懶」。其實,你們都知道這個原因,只不過自己從來不承認罷了!為改變現狀做了什麼?你們仔細想想,你為了改變現狀做過什麼?哪怕是主動去找點事做,哪怕是找找實習、見見世面、學習英語、逛逛招聘網站、掌握一項與專業相關的技能等等。
  • 懶媽培養的小學生,語文成績優異,原來就是讓孩子抄寫詞典
    確實不能,家長都懶惰,面對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不願意配合,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都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是無法培養出成績優異的學生。尤其是語文學習,家長做不到配合,聽寫、督促背課文、輔導寫作文、主抓基礎知識點的複習,就別要求孩子的成績。不過也有家長故意裝懶,在針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輔導上,還真摸索出一套「懶辦法」。
  • ...迴避與人交流,甚至「拒絕上學」 孩子不想學習真的是「懶」 嗎?
    武漢晚報訊(記者毛茵)「孩子不愛學習,我想盡了辦法卻沒有效果。」這是不少家長的煩心事。在長江健康傳媒上周的《心晴》欄目線上互動中,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湖北東方明見諮詢公司程寅老師告訴家長們,「拒絕上學」的核心問題不一定是孩子懶,不求上進,也不一定是孩子不想學習,而可能是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升級造成的。
  • 你所謂的孩子快樂就好,難道不是因為又懶又窮
    ,督促著丈夫尋找和打點關係;孩子剛滿6個月就送去了早教,不到一歲就開始到處打聽好的鋼琴老師,舞蹈老師;買了很多育兒書,不但自己看,還理出框架和筆記,讓丈夫也學習;常常找老公探討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去哪所學校,怎麼才能去;培養什麼特長,找什麼價位的老師……剛開始老公還勉強應承著,後來就越來越不耐煩。
  • 「懶」老師教出了勤學生
    臨時通知某某老師代替其他老師直接進入某個課堂,像學生們自己的老師一樣,當場上課。其他來聽課的老師和家長坐在教室後面,烏壓壓的一片,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認認真真的聽著課,汲取經驗。這種聽課方式很考驗老師們的控場能力,也非常考驗老師們知識的儲備量。平常,只要沒什麼課,老師們都在自覺的看書,學習,交流,努力充實自己,儘可能跟上教學的節奏,時代的步伐。
  • 看職業規劃師給大一新生的5條建議
    誠然,高考前,老師和家長都會說「考上大學你就輕鬆了」,但事實上大學四年是進入職場前非常重要的準備階段,很多人畢業後對職業發展充滿迷茫或是工作幾年都還沒找到方向,其實都是在大學階段,沒有做好學業和職業規劃。那麼大學生活怎麼過才不算浪費呢?看職業規劃師給大一新生的5條建議吧。
  • 「如何處理與孩子老師的關係」:給家長的3條建議
    這條筆記就說第一個要點,是對待孩子的教育,要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理念:不必對老師有太多的評判標準,對待老師的評價標準只需要一條即可:這事兒他會,我不會,因此他是我老師,足矣。但老師這個職業,長期在象牙塔裡與學生相對,脫離社會現實,長期處於支配者的地位,於是自然而然形成一個思維定式,就是覺得自己的說教一定是對的,一定是真理,假如不按他說的那一套來,國將不國了,孩子的未來肯定廢了。
  • 孩子,你不是笨,是懶
    班主任說,他在男孩子裡算好的,做事認真負責,交給他的任務,都能很好地完成,讓他辦事很放心,就是學習上再靈活一點就好了。我聽出了最後一句的潛臺詞,其實以前老師也提過,說他腦瓜子不夠靈光,說白了就是不夠聰明。
  • 為什麼孩子厭學但喜歡課外書?一個媽媽給老師的建議
    如何讓孩子既愛課內知識,又愛課外閱讀,寫給廣大老師的建議:我的女兒,從幼兒園到現在小學畢業,她在快樂的成長著,我感覺很放心,很幸運,因為她遇到了三位優秀的老師,數學朱老師,語文張老師,班主任陳老師,孩子告訴我好多次她愛她的老師。
  • 家長別再說:「我的孩子不笨,就是懶」,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一生
    作為高中班主任,在辦公室與家長聊天,聽到的頻率很高的一句話就是:「我家這孩子也不笨,就是懶,還麻煩老師多盯著一點」有的時候,與親戚互相關心彼此的孩子,常常聽到安慰的話語:「你家這孩子也不笨,沒考好就是因為有點懶,多盯盯就好了"更有甚者,有時候問某個小孩考試為什麼沒考好,孩子會說:「其實我也都會,但是就是沒好好學。」
  • 只有做好「懶」媽媽,才能培養勤快的孩子
    比如當我們在面對以下幾種情況時學會「偷偷懶」,對培養孩子而言會更有益。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喜歡將室內的東西搞亂,但他們總知道自己需要的東西在哪。那麼這種亂其實在孩子眼中是有他們自己的秩序的,如果你好心將孩子的房間收拾乾淨,反而他們就會陷入東西不知道放哪兒的迷茫。
  • 你會說話為什麼就是不會寫作?其實就是懶!
    但是很多的孩子很會說話,但是他們一到考場上就不會寫作文了,這到底是為什麼?甚至是說許多的大人,在賺錢的路上走上了寫文章來養活自己的這條路上,依舊是覺得難上加難呢?我覺得第一個原因是為懶。很多人懶得打字,所以難以堅持下來,每天無法正常的更新內容!何況這是一個流量的社會!
  • 回顧我的幼教工作經歷——原來不是孩子懶,是老師和家長嘴懶!
    ​ 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天氣越來越熱了,我感覺上班都沒有力氣了,可是我班的孩子仍然充滿活力。下午起床就開始滿屋子亂串,玩教具遍地都是,見此情境我很無奈,為了控制這種混亂,我給他們下了命令去拿小抹布擦教具,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 致諮詢師:一次性心理諮詢的12條建議
    文| 張秀麗心理諮詢本著收費的原則,把很多想要求助的人擋在門外,也把很多想要長期諮詢的人擋在門外。1972年,A.Lazare等發現,50%的求助者諮詢一次後,就再也不來了。作為諮詢師,有必要把每一次諮詢當成最後一次,SST(Single-Session Therapy)「一次性心理諮詢」便誕生了。1981年,B. M. Bloom就給出的有關於SST的12條經驗,在此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