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藍,白雲成片,三名全副武裝的特警握著鋼索身姿舒展,像鷹隼一樣從天而降……」
8年前,在公安部組織的「公安特警大比武」中,三名重慶特警的身姿被鏡頭記錄,形成一張極具衝擊的照片,成為重慶特警精神的寫照之一。
2019年9月24日,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這張經典的照片在觀展者中引發共鳴,也讓我們對照片背後的故事提起了興趣。
8年時光如梭,照片中三位主角中已有兩人離開了特警作戰單位的一線,9月28日,其中兩位主角在特警總隊訓練場上聚首,重溫了他們的「攀登故事」。
「零角度」
一張照片,為何能震撼人心?「因為真實!」這個問題,照片的作者、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民警楊燦這樣回答。
8年前,楊燦還是市公安局政治處的一名宣傳幹事。當年,公安部組織公安特警大比武,在全國劃分了7個特警合作區進行比武,優勝者將有資格參加全國特警「紅藍對抗練兵大比武」。而重慶,是西南片區的主場。作為宣傳幹事,楊燦的任務是紀錄下「大比武」中的畫面。
一次演練中,楊燦被特警總隊「攀登組」的三名隊員所吸引。8月的重慶,高溫酷暑讓人難以忍耐。但面前的三人,卻一次又一次的穿上堪比棉衣的作戰服裝,從近30米的高空速降,甚至手套都因為繩索摩擦產生高溫而破損、融化,固定鋼索的「8字環」更是被磨得滾燙,難以觸碰。
楊燦決定用鏡頭,把這些場景記錄下來。
但是,廣角、長焦鏡頭輪番上陣,他依然沒有找到滿意的角度,拍出滿意的照片。「我想,找個『零角度』,從下往上拍試一試。」於是,楊燦貼著牆根,鏡頭朝上,在三人跳下的一瞬間按下了快門。記錄下這個經典的畫面。
隨後,這張照片因為真實、震撼,曾多次參展,甚至獲獎。但作為拍攝者,楊燦卻有些遺憾:「我甚至沒同他們講幾句話,也不知道他們是誰。」
攀登者
下午,在特警總隊的訓練場上,兩位沒有穿作訓服的警員綁上安全繩,從樓頂一躍而下,同時著地。兩人相視一笑,其中一人有些自嘲地說:「還是沒有以前快了。」
說話的民警叫做王代鑫,與他一起完成索降的是他的老搭檔張友兵。他們與另一位民警秦超群,便是老照片中的三位主角。
王代鑫、張友兵和秦超群是同一天進入特警隊的,被分到同一個支隊的攀登組。
王代鑫說,他對加入警隊的印象是:要想當一名特警,真的不容易。他回憶說,2005年年初,為提高公安機關反恐、防暴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公安部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組建公安特警隊。同年11月7日,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正式組建成立。
王代鑫曾在成都軍區某特種部隊服役。進入特警隊後,王代鑫與張友兵、秦超群等隊友進入了「攀登組」,主要負責高空索降,出其不意地救人與制服犯罪嫌疑人。
「照片上是訓練的場景,但實戰中,我們絕不含糊!」王代鑫說,他們三人都曾參加過多次實戰,有過通過索降成功控制嫌疑人的案例。
王代鑫回憶,2012年在市公安局禁毒總隊要求特警配合抓捕犯罪嫌疑人。凌晨4點左右,他們達到嫌疑人的居所。偵查員通過偵查判定,從正門強攻容易引起嫌疑人警覺,同時發現嫌疑人居住的5樓窗戶並未關死。
所以,現場指揮決定採用索降突襲的方案。王代鑫與另一名隊員迅速從7樓索降,同時從廚房和臥室進入,控制住兩名犯罪嫌疑人,在突擊隊員的幫助下,成功將所有嫌疑人緝拿歸案。
「最近將上映一部電影叫《攀登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也是攀登者。」王代鑫說。
新徵程
後來,三個人分別進入了特警總隊中不同的支隊。之後,張友兵和秦超群離開了特警總隊,分別調到交巡警總隊車管所和江北區公安分局。王代鑫則被臨時借調到軌道公安分局。離開直面犯罪分子的作戰一線,他們的工作與職責,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看著熟悉的物件,兩人不禁聊起以往的故事
「其實就是從面對犯罪嫌疑人,到面對群眾。」在車管所任職的張友兵說。沒了驚心動魄,多了家長裡短。但無論幹什麼,只要保留從警的初心,都能發光、出彩。
這一次,兩人並未料到自己多年前的照片,能參加慶祝新中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對於老戰友在訓練場上聚首,他們更感懷的是激情燃燒的回憶和一起重上訓練場的喜悅。
從作訓的高牆上下來,張友兵已是滿頭大汗,他招呼王代鑫:「兄弟,哪天帶著孩子一起,找地方聚一聚。」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 重慶晚報慢新聞 記者 彭光瑞/文 李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