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無恙 圖/金酒軒
2020年5月31日,「錦江二小師生聯誼會」在四川金盆地集團舉行。
參加聯誼會的有原錦江二小健在的歷任校長,退休教師,初中79級1班、2班學生,以及部分校友。
從江蘇、從西藏、從重慶、從昆明、從西昌,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風塵僕僕地趕回崇州,為的是和老師、同學們相聚在一起重溫光陰的故事。
上午9時41分,主持人宣布「錦江二小師生聯誼會」正式開始。
師生聯誼會為什麼要選在9時41分開始?「九」,不僅代表著我們在這個飄著崇陽酒香特定含義的環境,更代表著我們從原錦江二小分別的太久太久。時光如水,歲月如歌。如果從1979年5月22日拍攝的那張畢業照算起,就整整41年了。
41年的牽掛,41的等待。41年了,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您們還好嗎!
孫志良,崇州錦江人,原錦江二小初79級1班學生。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崇州以外發展,現在是一家傳媒公司老總。這次為了參加師生聯誼會,幾天前千裡迢迢,乘飛機從江蘇常州趕回崇州。
他說:今年春節期間,同學尹君無意間給我發了一張拍攝於1979年5月22日的畢業照。四十多年後的今天,飄泊在他鄉,看到這張泛黃的老照片,和藹可親老師的身影,那一個個充滿朝氣熟悉的同學仿佛就在我的身邊。
他感到格外的親切。老照片勾起了他濃濃的思鄉之情。他開始懷念錦江二小,思念錦江二小的老師和同學們。他說,遠離家鄉,家鄉的概念在我的心中越來越重。相逢相知即是緣份,錦江二小一別已是四十多年。那段時間,我的心飛回崇州,飛到了錦江二小。
春節後,他先後找到尹君和餘剛同學,期望他們為錦江二小的老師和同學們辦一場師生聯誼會。
他動情地說:「請你們滿足我這個離家很多年,一個遊子的心願吧!」
兩個多月前,孫志良、餘剛和尹君三人商議後,決定擇日為錦江二小的師生們辦一場有意義的師生聯誼會。為此,以他們三人為主,成立了師生聯誼會籌備小組。
現場大屏幕上,那張泛黃的老照片出現在大家的眼前。看,那個是徐校長,那個是祝校長,那個是楊老師,那個是羅老師……再看,呦喂,那個是餘同學,那個是吳同學,那個是黃同學……
嘰嘰喳喳興奮的聲音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1979年。一曲歡快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把師生們帶回到改革開放初期的錦江二小。
錦江二小,座落在錦江公社十大隊。創辦於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創辦時叫倒廟保國民學校,1940年被批准為白馬鄉第二小學校。1961年,白馬鄉改名錦江鄉,改名為錦江二小。1969年,錦江二小辦初中班,成為一所戴帽子初中學校。學生來自白馬、餘塘、挖斷、棋盤等村。1979年,在校學生是歷史上人數最多的時期。
隨著時代變化,不再辦初中,只有小學,改稱餘塘小學。再經過撤校並校,目前,餘塘小學已經不存在了。
四十年前,改革開放的號角開始吹響。那時,他們衣著單一樸素。他們的目光專注,炯炯有神。他們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離開校園後,他們這批人走進社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他們在不同的行業辛勤創業,奮力拼搏。有的成為企業家,有的成為人民教師,有的穿上軍裝保家衛國……更多的或經商,或務工、務農。
改革開放初期,社會處於轉型期,各種新生事物開始出現。他們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摸爬滾打,自由搏擊。有的人經商,有的人辦企業。有的奮力拼搏,走向成功;有的因為社會變化太快,沒有及時調整好,或多或少有些遺憾。
更多的人默默無聞地努力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他們都努力過,拼搏過。
錦江,聞名全國的建材之鄉。在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就像錦江出產的磚和瓦,每個人真正做到了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今天,他們這批人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他們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既是經歷者,又是參與者。他們為社會的進步,為家庭的幸福力所能及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四十年間,有的同學不忘恩師曾經對自己的教育,每年都要把不同階段教過自己的老師請來坐一坐,敘一敘。有的同學不忘同學友誼,前行的路上相互幫助,共同努力,走向成功。
在現場
同學們畢恭畢敬地站在老師們的面前,握著老師的手,親切地向老師道一聲——老師好!
再送上最美的祝福,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老師們互致問候。
現在的社會太好了,我們都要好好地活著。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想不到,我這個八十多歲的人還能戴上紅領巾,成為老兒童。感嘆時光倒流,讓我回到幾十年前。祝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節日快樂!
老師指著他說,當年你調皮搗蛋,生怕你到了社會,走上邪路。
他向著老師「嘿嘿嘿」地笑了笑。
老師拉著她的手,輕聲地說,那年你剛畢業就到錦江二小當民師,如果,如果再堅持幾年,你肯定會轉為公辦教師。
「老師,我現在還是過得很好。」
老師對同學們說,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看到同學們一個個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我們當老師的感到很高興,很欣慰。長江後浪推前浪。祝願同學們工作順利,事業蒸蒸日上,前程似錦。
在現場
他說,在錦江二小的七年,校園生活豐富多彩,有趣的遊戲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是神聖偉大的職業。您們不僅教會了我們書本上的知識,而且用樸實的話語教會我們怎樣做人。
沒有您們的辛勤培育,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我們這代人是中國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代,我們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們是了不起的一代人,在偉大的時代,我們能吃苦,也捨得幹,靠自己的拼搏成就了我們的今天。同時,我們至今還在為社會,為家庭無私地繼續奉獻著一切。
她對老師說,當年是您說服了我的父母,讓我沒有離開校園,離開老師和同學們。
他曾經是軍人,耿直、率真。但回憶起從前,泣不成聲。他哽噎著,斷斷續續地講起他在錦江二小的故事。千言萬語,沒有錦江二小老師的關心和幫助,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永遠忘不掉那天中午飢腸轆轆的我,徐校長給我做的那碗雞蛋面。
他們齊聲說:老師,我們都記得您當年對我們的嚴格要求,我們永遠都忘不了您們。
在現場
他講道:錦江二小是個特殊符號。是歷史符號,也是文化符號。我人生中的第一張獎狀是因為撿牛糞而獲得的,這就是我的牛糞人生。感謝錦江二小。
面對泛黃的老照片,他一一指出照片中每一個老師和同學的名字。
他拍打著他的肩膀,說,當年你喜歡的她,今天她來了嗎。
暗戀,不犯法,只怪你當年膽子小。當年,你不敢向她表白。今天,你敢嗎?
「重重」的一拳作為回敬,止住了他還想繼續說的話。
她說,自前年出車禍後,失去了記憶。今天,來到現場,我重新開始有了記憶,讓我想起了從前……
他們堅定地說,如果誰有困難,前行的路上有我們。
也是在現場
老師和同學們都戴上鮮豔的紅領巾,背上軍綠色印有「錦江二小」的書包。同學們手拉著手,載歌載舞地齊聲唱起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歌聲,掌聲,歡笑聲,感人的場景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每個人都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激動的熱淚。
餘文奇同學激動說,我在錦江二小讀了七年書,一直沒有戴過紅領巾。感謝老師和同學們今天給我戴上鮮豔的紅領巾。
今天,在這個特別的場合,他們一起回憶起在錦江二小讀書時的點點滴滴,回憶起錦江二小留給他們美好的童年、少年時代。他們的心真正回到了天真無邪快樂的年代。
他們感謝錦江二小的培育,感恩老師的教育,感謝同學們的一路陪伴。
在這裡,他們深情地喊出,「四十年來,我很想念老師,想念同學」。
餘剛同學說:今天,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在一起回憶錦江二小。錦江二小是我夢想起航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上有生我養我的父母,有孜孜不倦教我的老師,有陪著我一起成長的同學。在這裡,度過了我的童年、少年時代,有很多值得懷戀和感恩的地方。
當年,在我貧窮的家庭遭受到重大災難的時候,是徐校長帶領著老師和同學們,一毛錢、五毛錢,一點點地湊起來,給了我溫暖,給了我力量,讓我堅強地站起來。在疫情特殊時期,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只要對國家,對社會有利的事,我們堅決去做。
釀真酒,做真人。用良心、匠心、誠心和愛心釀好每一滴酒。相信美好,遇見美好,祝福最好的自己。感恩偉大的時代,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們一起再努力。
泛黃的老照片,記錄的是一個時代。歲月的滄桑,洗盡我們青春年華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們心中那份深深的同學情誼。青春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友誼是珍藏百年的美酒。
41年後的相聚,雖然時光短暫。但是,我們的師生之情永在,我們的同學情誼永存。
期待2029年的今天。讓我們一起打開今天種下的這壇老酒,共同舉杯,祝福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