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師生家長快收好這套「健康秘籍」!

2020-12-19 騰訊網

日前,#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應該說,我們今年冬季面臨著一次大考。

冬季來臨,常見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加劇了疫情防控的複雜性。個人如何做好日常防護措施?在這裡為師生和家長朋友們冬季防護準備了一套獨門「武林秘籍」,這個冬天您可離不了它。

第一招 易筋經——強筋健體 泰然處之

人們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經常鍛鍊,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好的筋骨,才能打敗病毒!鍾南山院士的這組健身照一度走紅網絡,引無數網友瘋狂點讚。

出生於1936年10月的鐘南山,不老秘訣就是持之以恆的鍛鍊。

「鍛鍊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鍾南山每周最少鍛鍊三次,每次一個小時以上,這已成為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您看,強身健體、鍛鍊筋骨可是大有好處,適量運動不僅可以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增強骨骼肌肉的運動能力,更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方法。

第二招 金剛罩——口罩戴在身 利己也利人

練完了「易筋經」,再跟您說說「金剛罩」,這個「罩」是「口罩」。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不少人也放鬆警惕,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但是近期天津出現的這個病例就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天津瞰海軒小區接連出現8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經過調查發現,小區首個感染者曾乘坐電梯時未佩戴口罩,並在電梯中咳嗽、打噴嚏,汙染了電梯環境,最終導致病毒在小區內傳播。

圖片來源 | 央視新聞

學校是人員聚集場所,避免不了近距離接觸。遇疫情如遇強敵,以口罩保身,方可積聚內力,抵抗病毒,這幾點佩戴口罩的常識要告訴孩子。

口罩如何佩戴?

基本原則是科學合理佩戴,規範使用,有效防護。具體如下:

在校園、操場等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如教室、圖書館等地就需要佩戴口罩。

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如果感冒了,就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

注意啦: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使用後的口罩處理原則是什麼?

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不能隨便亂扔。

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

學生佩戴口罩的標準與注意事項有哪些?

學生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家長應隨時關注孩子口罩佩戴情況,如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小學生因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第三招 凌波微步——足下要留意 距離要安全

接下來,要提醒的是,現在還在上課期間,學生在校,儘量避免扎堆聊天;就餐時可錯峰就餐,選擇間距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儘量使用掃碼點單或手機支付等方式,避免擁擠;人多需等候時,遵守秩序依次排隊,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隨身攜帶消毒溼巾紙巾,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等。

家長接送學生,儘可能選擇步行、私家車等交通工具,最好錯峰出行。遵守學校或公共場所防疫規定,自覺出示健康碼,配合做好體溫監測;如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儘量避免外出,杜絕帶病送孩子上學。

如必須乘坐公交、出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戴手套、口罩,保護好孩子,儘量避免觸摸公共扶手、座椅等,避免與較多人群接觸,保持安全距離,進退自如。

第四招 五羅輕煙掌——好好洗手 病毒細菌都沒有

這個就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確實最實用的一道秘籍!洗手神功!

病毒會通過鼻、口、眼、手等途徑傳播開來。如果你的手碰到了被病毒沾染的物件,然後又很不小心地碰到了自己的口、鼻、眼睛等, 可能會造成病毒的接觸感染。

不少人都預備了口罩,但是,戴口罩只能遮住鼻子和嘴,卻遮不住眼睛。冬季為新冠病毒依託冷鏈物流進行傳播提供了更適宜的環境,因此專家建議,要較全面預防病毒,一定要勤洗手。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也說,要用肥皂和水、含酒精的洗手液等洗手至少20秒。

你會洗手嗎?洗手的方法不正確,等於沒洗過。

1 洗手掌

2 洗背側指縫

3 洗掌側指縫

4 洗指背

5 洗拇指

6 洗指尖

7 洗手腕、手臂

防控新冠病毒,唯有洗手可以巧妙輕鬆地抵抗之。學會洗手,常常洗手,你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嘍!

第五招 憑虛臨風——常開窗多通風 空氣清新好輕鬆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通風,可以極大降低呼吸飛沫在空氣中的懸浮時間。研究人員表示,在公共運輸工具等通風不良的空間中,小呼吸飛沫的持續存在可能會導致新冠病毒的傳播,而改善公共空間的通風條件,則可以稀釋並清除潛在的傳染性氣溶膠。

這下明白了開窗通風的重要了吧!不管在家裡還是學校,都要切實堅持做好居室和教室的通風。勤打掃、勤開窗,勤通風換氣,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每天開窗通風2到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保持良好的衛生和通風環境。

這份武林秘籍你喜歡嗎?

趕緊收藏,練起來吧!

相關焦點

  • 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上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7。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希望春節不會有影響各個專家都在反覆叮囑,冬季將會迎來第二波疫情,各方面做好準備其實現在各個部門都比較有經驗,反倒是我們自己,別輕視,戴好口罩,勤洗手怎麼到年底了病例都來了,感覺回到了年初的那種緊張感嚴防境外
  • 吳尊友:低溫下,新冠病毒能存活幾周到幾個月,消毒效果明顯...
    進入12月以來,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呈陽性,這讓很多人關心:病毒在低溫狀態下能存活多久?如何更嚴地把好進口冷鏈關口?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對此進行了分析。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一般來說,只要在零下,比如-1℃到-10℃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一類的病毒,能夠存活幾周到幾個月不等。隨著冬季的到來,溫度的降低,一方面境外病人數量增加以後,對於物品的汙染增大了,汙染物品的比例增加;另一方面,汙染的病毒存活的時間會延長。
  • 吳尊友:低溫環境下新冠病毒能存活幾周到幾個月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冷凍環境的存活時間取決於汙染量多少和溫度高低。一般來說,在零下1-10攝氏度情況下,新冠病毒這一類病毒能夠存活幾周到幾個月不等。隨著冬季到來,溫度降低,境外病人數量增加,汙染物品比例在增加,病毒存活時間在延長,所以在國內檢測中發現陽性比例在增多。
  • 美國批准唾液檢測新冠病毒,方法可靠嗎?王貴強、吳尊友說「不一定!」
    目前,新冠肺炎的實驗室檢測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病原學檢測,即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另一個是血清學檢測,即新冠病毒特異性IgM抗體檢測。而唾液檢測的原理和鼻咽拭子相同,都是基於實時螢光PCR技術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教授表示,「與拭子檢測結果100%吻合不代表能將早期感染全部檢查出來。」呼吸道傳染病的病毒在體內的分布是不同的,疾病早期,鼻咽部的病毒含量較多;隨著疾病進展,下呼吸道的病毒量增加。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復陽原因是什麼?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新冠疫情再傳壞消息,英國病毒變異,鍾南山吳尊友又做最新研判
    變異病毒強傳染性在11月,倫敦約有1/4的確診病例感染了這一毒株,而到12月中旬,感染病例已經佔了約2/3。英國政府此前對外公布新毒株的傳染力高70%,這一表態是根據疫情增速數據計算得出的,對此新的解讀是「無法準確給出該突變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病毒的傳播力以及致病性」,但傳播能力得到強化已經得到了確定。
  • 吳尊友這樣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屬於高發季節。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另一方面,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增加。對於我國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是否出現了新的傳播方式?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國務院最新發布會,信息量很大!吳尊友重點...
    如果消費者不小心買到了汙染的食品會不會感染?吳尊友表示,這種風險也是很低的。只要人們保持手衛生,堅持生熟分開,造成感染的風險就會非常小。 為何入境人員結束隔離後會復陽?
  • 吳尊友說該這樣處理進口物品...
    吳尊友說該這樣處理進口物品......針對這些情況,11月初,我市再次組織執法人員對貴陽市場、貴興市場、高新區、平陽倉儲冷庫、金昌開元等地凍品進行全面排查冷凍冷藏肉品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
  • 這類地方冬季再發疫情概率大!吳尊友:元旦春節要重點防控
    對此,吳尊友表示,這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他認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①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②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在增加。
  • 上海浦東機場又一例新確診!吳尊友:我們今年冬季面臨一次大考!美國...
    會上,上海市疾控中心通報稱:11月9日,上海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共排查並管理密切接觸者28人、密接的密接190人、一般接觸者51名,篩查病例相關人員9617人,上述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共採集工作地、居住地等環境樣本1428份,經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
    (抗擊新冠肺炎)境外輸入因何復陽?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境外輸入因何復陽?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說。接種新冠疫苗後,防護措施會否調整?對於接受新冠疫苗接種後,人們的防護措施會有哪些改變,還需不需要戴口罩?吳尊友當日強調,「不能把寶全都押在疫苗上」。
  • 中疾控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普通人不用著急打新冠疫苗
    據國內媒體報導,10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東南科技論壇上做
  • 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
    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 吳尊友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應該說,我們今年冬季面臨著一次大考。
  • 吳尊友判斷:這類地方冬季再發...
    對此,吳尊友表示,這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他認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①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②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在增加。
  • 吳尊友:我國多起零星病例病毒來源基本已查清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評價疫苗最關鍵的兩個質量指標,一般來說疫苗的安全性指的是接種疫苗以後,我們的受種對象是否會發生不良反應,以及是否會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果不會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 吳尊友回應
    ■ 吳尊友提醒曾發生疫情地冬季再發概率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一般來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會大。但這並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 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傳染嗎?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
  • 吳尊友提到這一點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元旦、春節的到來,我國就出現大量的人員流動。只要流動的人中沒有感染新冠的人,就不會帶來大規模的感染擴散。這就需要重點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檢測發現,對高風險人群的定期核酸檢測,及時發現有可能感染但沒有出現症狀的人,這是控制新冠病毒冬季出現流行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