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腳步漸進,擔心養老金不夠用?國家有三招!

2020-12-11 迅視財經

在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的時候,關於養老金是不是不夠用的問題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

眾所周知,我們早在2000年的時候,老齡人口佔比就超過10%,步入了老齡化社會,那麼經過20年,養老壓力有了哪些變化?關於養老金又有什麼變化呢?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2019年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為11%,在世界排名第十。但根據聯合國預測,2030年左右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在全球老齡人口的佔比將超過25%。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比例的34.9%,屆時我國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位老年人,換句話說我們養老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壓力承接在哪裡?除了個人的養老壓力外,就是我們的養老金了。

我們此前提到過,我們國家的「退休浪潮」將在2023年左右到來,屆時,對養老金的衝擊是巨大的。所以延遲退休的根本目的是未來給我們的養老金「減負」。

目前,養老金還是背負著巨大的壓力的。據財政部,2020年中央調劑基金預算安排共計7398.23億元,較2019年的執行數增加1095.23億元。另外,在養老局面上,我們存在著明顯的「南北差異」。背後的原因是人口流動的不均衡以及國企分布的不均勻,我們不展開講,但這是養老金的一大問題所在——存在運行壓力。從繳撥差額也就是中央調劑金上繳與下撥差額來看,廣東、北京、福建、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7省市預計淨貢獻共計1766.96億元。廣東一省的淨貢獻佔比1/3,與北京兩地合計淨貢獻佔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還多,成為養老金中央調劑的最大「糧倉」。

而遼寧、黑龍江、湖北、吉林、內蒙古、四川等22個地方則成為「淨受益」地區。其中,東北三省和湖北是最大受益者。遼寧省淨收益555.58億元,黑龍江淨收益485.56億元,吉林淨收益145.19億元。東北三省的淨受益達到1186億元,佔總受益省份金額的6成多。那麼,養老金是不是真的不夠了?

延遲退休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給養老金「減負」以及養老金長期規劃的「未雨綢繆」,為的是實現養老金的「長期可持續性」。我們要知道,除了在給養老金減負外,改革也在進行時。2017年,頒布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2018年國資劃轉社保開始了試點。按照既定時間表,今年底基本完成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的劃轉工作。什麼是國資劃轉社保?我們簡單點理解就是將國有資產補充進社保基金的運行,緩解社保資金壓力還有就是提高我們的養老金盈餘,這能起多大作用呢?如果按照2017年國有資產10%的規模測算,補充社保的幅度可以達8.7萬億。根據2018年的財務快報,劃轉部分增值到817億。

另外,在2020年底,我們還會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統籌。2018年7月,我國建立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為我們的「南北差異」巨大的養老金運行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最後,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設也被大力扶持。在數位化經濟發展的當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而推動養老金商業保險為這些自由職業者提供一些保障。這樣能推動我們國家養老金三大支柱的平衡。

大家都在擔憂養老金可能不夠,其實,2005年至今,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實現16連漲,其中,2008-2015年間漲幅均維持在10%左右。未來,養老金還會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而繼續上漲,大家不用過分憂慮,而對於延遲退休是社會趨勢,你準備好了麼?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腳步漸近,擔心養老金不夠用?國家有三招!
    在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的時候,關於養老金是不是不夠用的問題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 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比例的34.9%,屆時我國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位老年人,換句話說我們養老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壓力承接在哪裡?除了個人的養老壓力外,就是我們的養老金了。
  • 延遲退休只能是漸進的、自願的、彈性的
    來源:一財網延遲退休只能是漸進的,還可能是自願的、彈性的,並輔之以若干激勵措施,與我國目前實行的強制退休制度將有根本區別。 古人云:「生老病死,時至則行。」但國家出於特定的需要卻可以藉助法律、政策調節國民的生育率和退休年齡。近年來,我國除了推行計劃生育改革,還在不斷探討和完善延遲退休方案。長期以來,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工人年滿五十周歲,女幹部(管理人員)年滿五十五周歲。機關、事業單位另有特別規定,比如一定級別的女幹部可以在六十周歲退休。
  • 漸進 公平 彈性——「延遲退休」的中國算式
    「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提法尚屬首次,是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嘗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但鑑於中國國情,延遲退休要兼顧漸進、公平和彈性,為了可持續性,不一定一步到位。」記者採訪調查發現,此番關於延遲退休的爭論焦點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影響年輕人就業,二是養老雙軌體制的差異,三是高低收入群體延遲退休的差異。
  • 延遲退休沒來,養老金先「大改」?新建議被提出,三地已率先實行
    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了2.5億,而養老金的領取人數早已超過了1.8億。而且30年後,60歲以上的人口將增加到近5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壓力日漸增加。為了減輕養老金的發放壓力,不少專家學者都提出了延遲退休的建議,經濟學家黃奇帆就表示,婦女如果延遲退休10年,每1年可以增加1萬億的養老金。
  • 延遲退休4大焦點:男女延遲到同齡?養老金不夠了?時間表怎麼出
    是因為我國養老基金池不夠用了嗎?針對這幾個大家所關心的焦點問題,下面由社保之聲為您深度解析:焦點一、延遲退休是必要的嗎?這種情況下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對他們原本困頓的生活,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這個時候如果能有養老金的收入,不但可以滿足基本生活,而且還避免了沒錢繳納社保費的尷尬!小結:從這個方面來說,延遲退休真的是只利好某一部分人!
  • 延遲退休有進展了!國家為什麼要這麼做?兩個原因
    最近有一個話題一直比較火,那就是延遲退休這件事。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就已經開始在研究延遲退休這一事,然而這幾年來一直沒什麼進展,每一次有消息傳出都會引起極大的輿論,然而今年,延遲退休終於確定要來了。就在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未來將開始實施漸進式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這一次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實施」二字說明了這次國家是動真格的了,現在開始延遲退休將不再只僅僅是之前的意見討論,而是要將延遲退休的計劃轉變為行動,由此可見,這一次延遲退休是真的要來了。那麼國家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 光明時評:漸進有序地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作者:陳朋  近年來,延遲退休一直是深受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延遲退休什麼時候開始 哪年出生不用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年齡是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那麼,延遲退休什麼時候開始,哪年出生不用延遲退休呢?延遲退休什麼時候開始?延延遲退休什麼時候開始呢?
  • 延遲退休漸進實施,網友建議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
    「現在最有價值的討論是如何實施,而不是要不要實施」根據目前我國的退休制度,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方可退休。之所以要推行延遲退休,根源在於我國日益加劇的老齡化狀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 延遲退休面面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申了上述政策。  如上所述,延遲退休只能是漸進的,還可能是自願的、彈性的,並輔之以若干激勵措施,與我國目前實行的強制退休制度將有根本區別。比如,每三年將退休年齡提高一歲(也可能男女有別,以縮短現行男女職工退休年齡差距)。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有延遲退休嗎?延遲退休2022年實行嗎?
    11月3日,新華社正式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份《建議》中有兩大亮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第一個是規劃《建議》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寫入了遠景規劃目標中,《建議》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
  • 董克用談延遲退休:給老百姓選擇權 微觀政策應該有彈性
    如果說一個國家設計的養老金制度是完全積累型的,比如智利、新加坡等,都是個人年輕時候存的錢,個人在退休後花,這樣一來,退休年齡定在何時就不太重要了,因為這種模式並不涉及代際之間的負擔問題。   實際上,國家也不希望採取這種方法,今年,我國即便在很困難的情況下,依然給退休人員整體漲了5%的退休金,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 2020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2020延遲退休年齡表一覽
    退休老人  延遲退休,重點是為了解決當下的老齡化問題,不過這個方案註定只能漸進推行,近期,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最新通知引起了密切關注,大家都非常好奇自己會在哪一年退休,自己又被延遲到哪一年退休。
  • 2020年兩會關於延遲退休 為什麼一定要延遲退休?
    在前不久剛剛落幕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養老問題不出意外的再度成為了代表們討論焦點和政府關注的重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強調要「大力推進社會體制改革,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同時,報告還提到要「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 延遲退休年齡新消息:延遲退休年齡2023年實施三個群體注意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18 :2023年實施三個群體要注意 「總的來講,是要延遲退休的。」 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大家關心的話題一一呈現,而在3月12日,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小組會議上,人社部副部長湯濤在回應委員呼聲時表示,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 延遲退休∣80後、90後打工人,晚幾年退休
    兩個字的變化,意味著延遲退休距離正式推出開始進入倒計時!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一是要補養老金窟窿。根據社科院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在2035年耗盡累計結餘。
  • 延遲退休,歐洲的多樣探索退休政策 退休制度 法定退休年齡 養老金...
    由於老齡化加劇和經濟危機的影響,原本的養老金體系難以為繼,大多數歐洲國家在破解這一難題時選擇了「延遲退休」。養老金體系難以為繼45歲的蘇迪亞·庫赫特是比利時一名普通教師,照理說,他應該在65歲時退休,領取退休金,找個陽光燦爛的南歐小鎮安享晚年。
  • 國家延遲退休最新政策規定 延遲退休2019公布方案
    任何人沒有固定的生活保障 ,收入有一天每一天的時候,都會強烈反對延遲退休。眼看著退休年齡接近,可以領取養老金放鬆了,一下子又被延遲退休,任誰都不會同意。  所以說,讓大家支持延遲退休政策:一是要讓大家都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來源,二是大家的身體條件能夠勝任並喜歡工作,三是退休後的工資收入要比在職收入低。要想同時達到這三個條件非常難。
  • 人大教授董克用談延遲退休:給老百姓選擇權 微觀政策應該有彈性
    董克用: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在兩種情況下會討論延遲退休問題,一種情況是社會缺乏勞動力;第二種情況也就是我國目前的問題所在,即與養老金相關的延遲退休的問題。如果說一個國家設計的養老金制度是完全積累型的,比如智利、新加坡等,都是個人年輕時候存的錢,個人在退休後花,這樣一來,退休年齡定在何時就不太重要了,因為這種模式並不涉及代際之間的負擔問題。
  • 實施延遲退休後,你的養老金能增加多少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距離11月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已1月有餘,絲毫沒有減弱人們對養老金問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