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在網上爭議很大,我也正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評價之前,大家先看看以下3點分析,看完之後你的觀點會不會有改變呢?
1、 這些高材生入職的「街道辦」,可不是普通的街道辦。
✔ 哈佛博士所在的深圳南山區,高科技公司林立,2018年被川普制裁的中興,2019年被美國封鎖的華為和大疆,總部都曾坐落於這裡。
✔ 多位清北高材生服務的杭州市餘杭區,正是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轄區內有數十家上市公司。
2、 這些高材生選擇「街道辦」的邏輯是什麼?
✔ 待遇。無論是南山區還是餘杭區,都能開出足夠吸引高級人才的待遇(據報導有近40萬年薪及其他一系列福利),加上體制內的穩定性,不失為一個好的就業選擇。
✔ 轉行。科研是一種職業,街道辦基層工作是另一種職業,雖然不被理解,但人家只是「轉行」而已。至於為什麼轉行?也許是致力科研工作的初心有變,也許是科研工作遇到瓶頸的一種退出行為。
3、高材生來街道辦是在「大材小用」嗎?
✔ 大材?我們對「大材」的判斷是基於我們對清北、哈佛名校的膜拜,對博士學位的高看,那麼「大材」理應被「大用」的地方是什麼?他們為什麼沒有去「大用」的地方?
✔ 小用?我們認為街道辦是「小用」,是因為傳統認知裡街道辦崗位技術含量較低。那適合街道辦「小用」應該是怎樣的「小材」?
最後想問問各位家長,如果你的孩子以後上了名校讀研讀博,TA選擇「街道辦」的工作,你的態度會是Yes 還是No, 或是其他想法,在留言區和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