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國的中考、高考延期至六月底七月上旬進行,炎炎夏日如何讓考生們吃好、吃開心,成為眾多考生家長關心的話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萬燕萍,她為公眾提供了一份夏日考生專用食譜。
萬燕萍介紹,考生的身體健康和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夏季高溫為微生物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增加了食品腐敗變質的概率。她建議,考生這段時間減少外出就餐或外賣頻率,家庭製作飲食也必須保證食材新鮮,現做現吃,不吃隔夜菜。此外,全家圍坐在一起吃飯更能享受家庭溫馨的氛圍,緩解考生和家長的緊張情緒。
此外,考生家長要合理安排考生一日三餐,謹記要與學生日常飲食習慣保持一致,不搞特殊化,考前避免大換食譜,特別是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經常吃的食物,以免引起考生消化道不耐受、胃腸不適等反應。
不少家長存在考前飲食誤區,他們認為吃得越多或大魚大肉才能保證充足營養。但實際上,萬燕萍說,考生腦力活動強度大,消化道處於應激狀態,此時更應強調各類營養素全面均衡、易消化吸收,須保證充足的B族、C族維生素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萬燕平拿出一組乾貨數據。比如,保證考生每天喝含鈣及維生素D豐富的牛奶或酸奶300~400ml;保證考生每天食用一定量且富含優質蛋白質、鈣及脂溶性維生素的葷菜200~250克及一個雞蛋;保證考生每天食用富含B族、C族維生素和纖維素的蔬果和主食,蔬菜500克,水果200~300克,主食250~350克;保證考生每天1200~1600ml白開水或礦泉水的攝入,如出汗多,特別是炎熱天氣,應增加飲水量;正餐間點心以水果、酸奶、紅薯或玉米等為主,每周可用3~5次堅果類食品(10克/次)。
針對那些嘴饞的考生,萬燕平建議,少量多次、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用飲料替代水。尤其是夏季天氣炎熱,她特別提醒考生切莫貪圖涼爽常喝冷飲,飲用過多易造成腹瀉、傷脾胃,「可以選擇一些清熱解暑的飲料如綠豆百合湯、陳皮檸檬水、甘蔗馬蹄水等。」
萬燕平說,儘管複習迎考任務繁重,在備考期間,考生仍應該每天保持30分鐘左右的身體活動,如散步、跑步、騎車等。「不少考生為了抓緊最後的學習機會,常常熬夜複習,如果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會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她建議考生應合理安排時間定點準時就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