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家提醒:千萬勿信所謂「內部題」「必考題」

2020-12-15 新華教育

  張敏強。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高考進入最後倒計時,衝刺階段如何提分?高考改革後,大學、中學、師生等應如何應對?27日,華南師範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做客廣東職工大講堂第二十四場,講解「高考改革應對策略與高三衝刺應對措施」。

  張敏強提醒,衝刺階段切勿盲目相信網上所謂的「內部題」「必考題」,應以「溫故」為主,不建議再做過多新題目。他提醒家長,考慮志願填報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要尊重孩子的抉擇,「找到合適的專業,比純粹挑學校還要重要。」

  ●南方日報記者 畢嘉琪 黃應來 實習生 黃靜儀 通訊員 姚文軍

  談改革 用全國卷對錄取沒有影響

  高考既是學生的人生大考,也是對社會管理的大考驗。張敏強透露,今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約970萬人,「粗略估算,考生的父母、祖輩近7000萬人,加上超過100萬的監考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與高考相關的人數接近一億人。」由此,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學性歷來受到高度關注。

  張敏強梳理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高考改革的歷程。他提煉了2014年國家發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的多項重大變化:一是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二是西部高校為中西部學子留專門名額,部屬高校嚴控屬地招生比例;三是高考加分項目「瘦身」;四是重點高校定向招收貧困生;五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年兩考,覆蓋所有科目避免偏科。

  而從今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已逐步嚴控規模,並安排在高考後進行;中學也將逐步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供高校錄取參考。

  著眼廣東,今年高考也有一項重大變化——回歸全國卷。「我認為,今年使用全國卷對廣東來說是好的。國家命題,出卷老師和考試大綱是長期穩定的,全國的師資條件及水平,對比省級有優勢;而省級自主命題,受人員及其他條件的影響,科目之間難度起伏比較大,」張敏強說。

  有不少學生家長擔心,相比廣東卷,今年的全國卷會難度增加,甚至會影響錄取。張敏強回應稱,國家命題與省命題對錄取沒有影響,而高考實際上是「常模參照考試」,錄取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進行。「中國的高考是按省定名額、劃分數線的,所以,無論是國考、省考,錄取總額是不變的,錄取關注的是排名的位置。」

  談影響 「3+3」組合將影響專業錄取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廣東的考試招生制度單項改革從2016年陸續展開,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2021年高考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那麼,未來廣東的高考將如何實施?

  「我省高考將統一實行『3+3』的考試模式。」張敏強解析,未來廣東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設置考試科目,實行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和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試方式,即「大3+小3」。

  其中,外語、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一年兩考」;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而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高考方式的改革無疑給中學、大學的教學管理乃至每個家庭的抉擇帶來不小的挑戰。張敏強指出,在「大3+小3」的新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學生選擇3科,所以共有20種組合。學生和老師會出現「走班」或者「走教」的情況。「這就要求,中學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大學專業的錄取科目合理設置課程;大學作為考生的接收單位,也需要根據考生報考情況設置不同的錄取分數線以及調整專業設置。」

  此外,由於選什麼樣的科目組合將影響學生高考報考的專業,因此要求中學老師不僅要教學育人,專業出色,還得肩負學生職業生涯的指導工作,要根據學生興趣、能力特點指導選科、報考志願。

  「家長也必須對孩子的興趣、特點要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他建議在場的家長們,高考結束後,要主動與孩子深入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興趣、職業規劃後再填報志願。

  談應考 家長勿輪流過問孩子

  距離高考不足10天,張敏強認為,此時探究學習方法、學習新知識已不現實,也難以在短時間有明顯成效,關鍵是要做好考前心理調適以及掌握應考技巧。張敏強不建議考生做新的題目,而是要把之前做過的題目鞏固記憶。他提醒考生,千萬勿信所謂的「命題老師押題」等虛假信息,「命題人員的身份是絕密的,即便是命題老師也不會知道試卷上最終使用了哪一道題目。」

  在應考時,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暫時存放,保證會做的題要能夠拿滿分。「理科遇到不會的題目不要慌,你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因為高考是選拔性考試,一部分題目有一定的難度,極少可能得滿分。」作為心理學專家,張敏強透露,心理學實驗證明,在考試高強度的關注力下,第一眼看到會做的題目大多是對的。由此他建議考生,假如對所做的題目正確與否有懷疑,可先標個符號,不要當時糾纏對與不對,這樣會影響下面做題的判斷,正確的做法是完成全卷之後有時間再檢查。

  不過對於文科則有不同的應試技巧。張敏強分析,文科評卷的評分標準主要是閱觀點,因此他教給考生幾個「搶分」竅門:要把觀點一個個寫出來,並且要分行寫突出觀點,方便閱卷老師看到。而對於壓軸大題作文,統計表明高考作文平均分約42分(總分60分)。「題目一定要符合要求並切題,800個字無論如何一定要寫夠,這樣就起碼能拿到一半分以上。」

  張敏強不忘囑咐家長,要創造寬鬆、良好的環境,讓考生輕鬆上陣。「一定要讓孩子休息好,補品不要吃太多,家裡其他的人,不要每個人都過問。」他還提醒,所有的高考用具,要備份一套。

  ■嘉賓名片

  張敏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師範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曾獲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指導教師,南粵優秀教師等榮譽。

  總策劃:黃業斌 莫高義 陳宗文 張東明

  總指揮:王更輝 郭澤宇

  總統籌:宋善斌 張東升 鄧紅輝 古文清

  執 行:謝思佳 姚文軍 黃應來 洪曉玲 胡展鳴 張 迪

相關焦點

  • 高考閱卷時|那些年所謂的高考「內幕」,勿信!
    在此整理高考閱卷、改(查)分、作文等相關「內幕」,提醒大家擦亮眼睛,勿信謠言!閱卷一般實行「一人評一題」制度,保障評卷質量。對於語文和英語的作文,更是採取不同教師的「雙評」制度,「雙評」超過一定誤差,則提交第三位教師進行「三評」,確保評卷準確有效。
  • 教育、網信、公安再發提醒:這些錄取謠言千萬別信!
    高考前,教育、網信、公安三部門梳理匯總了歷年來「冷飯熱炒」的涉及考試階段的謠言。在高考成績公布查詢之際,三部門再次發布高考關於錄取的謠言和防範提醒。教育部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已經多年,招生政策、錄取結果都在陽光下主動接受監督,不要聽信走所謂「內部渠道」的捷徑,所有招生信息查詢和錄取均不向考生和家長收取任何費用。三部門送給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句話:莫信謠傳謠,只要通過省級招辦和招生高校指定渠道查詢核驗,「李鬼」必會露馬腳。
  • 2020年高考,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如花錢可買「高考真題」「絕密答案」,花錢能改高考成績等等,大家千萬要識別這些謠言,勿信謠勿傳謠,為高考加油!  案例:2018年高考前夕,呼和浩特市警方破獲一起販賣所謂「高考試題」案件。據悉,有人以「某某考神」「某某教育」為QQ名,建立了「2018高考內部押題」等大量QQ群組,大肆宣傳以每套300元的價格出售高考原題,並保證「每科一半真題」「6月6號上午6點拿到高考真題,下午5點準時發出」。在掌握確鑿證據後,辦案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戴某某抓獲。經過審訊,犯罪嫌疑人戴某某對其詐騙行為供認不諱。
  • 識別這些謠言,勿傳勿信,也是為高考加油!
    又是一年高考季,每年這高考前夕,常常會有屢被證明為謠言的高考舊消息再次「冒頭」,伺機傳播,給緊張有序的高考氛圍添堵添亂這時候,廣大考生、家長們可要擦亮眼睛,識別這些謠言,勿傳勿信,也是為高考加油!戳這裡,看高考闢謠信息合集視頻,願學子們高考順利!
  • 高中三角函數專題:總結出題規律+腦圖+必考題+強化練習題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33天!】在高中階段,三角函數是高考數學核心考點之一。作為標準的幾何知識點,三角函數在高考試題中始終保持"一大一小"甚至是"一大兩小"的模式,一直都是高考中出現頻率極高的考點,甚至可以說是必考點。
  • 2010年河南中高考「必考點」
    「聽說連續出版了7年,這次是50位中高考命題研究專家、名校老師集體編寫,這些專家太權威了。」「去年這套資料跟很多高考題特別相似,有些題竟然一模一樣。」引起部分家長恐慌。這究竟是一套什麼資料?竟然如此神奇!為此,筆者走訪了家長、書店、編者及有關專家,尋求幕後真相。
  • 六年級數學:必考的200道必考題應用題,每一題都很經典,可列印
    六年級數學:必考的200道必考題應用題,每一題都很經典,可列印為什麼同樣是一個老師上課,成績卻會有天差地別?而所謂合適的教學方法,其真正的含義就是適合教師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某一種學習方法對於某一個班級適合而對於另一個班級就未必適合,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儘可能地適合大多數的學生,而對於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境或者是專門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應於他們的教學方法。
  • 「作弊筆」號稱能騙過監測 專家提醒千萬莫信
    專家提醒:監測很嚴格,千萬莫相信  「竟然有人向我女兒叫賣作弊筆!說什麼絕對不會被發現,太邪乎了!」高考即將來臨,記者卻接到一位家長反映稱,有人公開向學生兜售作弊器和考卷答案,一支筆1800元,一份答案3000元。記者在網上一查,竟然也發現了很多叫賣作弊設備和高考試卷的行為,其中不乏自稱「絕不會被監測到的高科技作弊工具。」
  • 電影《流浪地球》入文綜考題 高考英語作文要寫一封志願者申請信...
    信息時報記者陳文杰攝□本欄統籌信息時報記者孫小鵬本欄撰文信息時報記者孫小鵬龐澤欣歐嘉福趙瑞瑩蔡曉素蔣毅槿佘鑠嘉焦何結見習記者晏文龍昨日早上,高考綜合科目考完後,考生們驚呼:「電影《流浪地球》成考題啦!」讓人不禁感慨「電影的影響範圍在擴大」。另外,在英語科目考試中,「李華」這個名字毫無懸念再次與考生相遇。
  • 高考結束,這些內容千萬別信!
    後經警方偵破,嫌疑人張某交代,其在網上以「黑客」身份發布信息,號稱可以修改高考、大學考試成績,並向受害人索要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服務費」,這幾年年年都有人上當。提醒: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網絡帖子純屬騙局。所謂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數在技術上也行不通。
  • 2020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考題語文學科解析
    形式換難度——敲定高考考察題型,部分試題難度下降解讀專家:北京高考語文研究與輔導專家、精華學校高考語文主講老師、學科帶頭人 王丹寧今天上午舉行的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考試到底釋放了哪些新高考語文學科命題新趨勢?
  • 黑客改分、內部招生……高考騙局,還有人在信?
    ——內部有關係,花錢就能錄  不法分子盜取考生信息後,利用考生和家長低分高錄的僥倖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簡訊,或者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係」的幌子以花錢錄取為由實施詐騙。  【提醒】以往「內部招生」「特殊指標」「補錄」等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志願錄取結束後。
  • 剛剛,2020年高考命題專家,首個考題重點預測來襲
    2020年的高考越來越近了,5月初高考的題型、試卷結構、考點分布、以及難易程度基本上已確定下來了,剩下的時間就是在審校階段(審稿就是看題目有沒有邏輯性錯誤,看答案有沒有問題,特別選擇題儘量不要像以往高考一樣單選出現多個對的答案等)。特別要注意的是:1、定稿後的熱點將不會出現在考題中,請考生們多注意,不要太追求熱點,這就是為什麼高考不考當前發生的熱點素材。
  • 新高考首張數學模擬卷出爐:新增4道多選題!選考題刪除
    作為第二批啟動新高考省份,山東、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將於2020年實施新高考。11月30日下午,山東省組織全省統一的高考模擬考試中數學已經考完了,這份試卷對2020年高考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數學卷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說回本次數學試卷,三大改動值得注意!(1)選擇題出現多選題(2)填空題繼續考查一題兩空(3)解答題刪除選考題,增加必考題。
  • 國科大、南大、南信大……這些高校綜合評價錄取都考了啥?
    千萬不要擔心回答「看書」或是「補眠」會讓人覺得平庸。中國科學院大學分管招生和本科生培養的副校長楊國強介紹,這道題考察的是學生的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言之有理」是關鍵。
  • 高中數學62個重要「函數圖像」,高考壓軸必考題
    高中數學62個重要「函數圖像」,高考壓軸必考題高中數學,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很難、拉分很大的一科,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幾十分就沒了,要想考高分,除了基礎知識外,還需要針對性的攻克壓軸題,這也是大多數同學錯得很多,拉分很大的部分。高中數學錯得最多的就是函數部分,各種函數圖像和解析式都很容易記錯。
  • 高中數學62個重要「函數圖像」,高考壓軸必考題
    高中數學62個重要「函數圖像」,高考壓軸必考題高中數學,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很難、拉分很大的一科,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幾十分就沒了,要想考高分,除了基礎知識外,還需要針對性的攻克壓軸題,這也是大多數同學錯得很多,拉分很大的部分。
  • 所謂「專家」,哪來的權利讓高考英語「倒加分」?
    考生質疑一時間,部分考生或家長紛紛質疑、奔走相告,「高考不公平」、「英語成績有貓膩」成為熱點話題在各大網絡平臺「炸鍋」。針對社會輿論的關注和考生、家長的質疑,浙江省考試院於2018年11月27日發布了一則《關於英語科目考試成績的說明》回應質疑,稱浙江省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安排2次考試,考生可報考2次,選用其中較高1次的成績。在2018年11月剛結束的英語科目考試中,根據答卷試評情況,發現部分試題與去年同期相比難度較大。
  • 備戰高考| 化學怎麼提分?海師附中資深教師支招
    潘小妹介紹,根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今年我省高考化學科目具體題型和分值如下:  一、單項選擇,6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二、不定項選擇題,6道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三、非選擇題,共64分,前5題為必考題,44分;後面兩題為二選一的選考題,考生選擇其一作答即可,共20分,其中包括一道選擇題6分。
  • 專家分析各地高考最難作文排名 北京考題居中上
    不算出人意料比較難於創新本市作文比湖南的簡單比廣東的「撓頭」多位一線專家分析--  各地高考作文比難度北京居中上  今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其中,最受關注的高考作文首次直擊了當前的重大話題。  新幹線學校語文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認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體現了今後的一個命題趨勢,就是關注生活中的熱點話題。  專家組認為,今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難度不一,湖南最難,廣東最簡單,並評出難和易的排名。  專家評判,本市作文命題的難度大體位於中上遊(約6至10名)--不算出人意料,但比較難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