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興國」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在2020年全民脫貧年到來之際,溫飽問題永遠是民眾首要關心的問題,而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做了「科教興國」的實事,這種「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也要幹」的精神與現代社會「觀念」卻格格不入。
「才剛摘的貧困縣的帽子,就敢舉債辦學校,是一種歪曲的政績觀。」網友大多認為學校跑偏了。
陝西鎮安的這所豪華中學由原本兩所中學合併,計劃容納6000餘學生。仿唐式風格建築,園林式規劃布局,山水相間,錯落有致。438套教師公寓家電一應俱全,可直接拎包入住。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的學校餐廳,紅木鋪地、座椅扎花、餐具考究還帶多個包間,將「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按照鎮安縣委的一位幹部的話說叫「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但是,廣大網友並不買帳,豪華學校被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還有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國家連續幾年教育投資佔GDP超4%,去年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高中階段教育7730億元比去年增長7.53%,高等教育經費13464億元,比去年增長11.99%。連年增長的教育經費在分配機制上也逃不掉「二八定律」,如果人分三六九等,中學也分省、市、縣重點的區別,分撥經費各有側重不同。中學與高校在經費配比上也並無差別,高等學校中211,985佔用95%的經費,中學學校的教育經費大多被重點中學佔用了。
鎮安二中和鎮安中學兩所省重點中學就是這所豪華中學的前身了,鎮安縣不惜花重金建豪華校區是真的有實力嗎?
剛擺脫深度貧困縣帽子的鎮安縣去年地方財政收入僅1.78億元,2018年GDP111.2億元商洛七縣中排名第三,陝西77縣中排名第34位。正是這1.78億元的地方財政收入和建校用的7.1億元經費形成鮮明的對比,意味著每年還款5000多萬,持續12年,這種舉債辦學確實有點「任重道遠」的意思。
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用來還學校貸款,看上去確實太過瘋狂,畢竟這點財政收入用到的地方還有很多,然而,事實真的就如表面這樣子了嗎?鎮安縣除了財政收入1.78億元之外,還有省財政補助,2020年總財力預計29.37億元,且2019年的教育支出達到了5.7億,比2018年增長11.5%,在2020年度的教育支出預算中還是增長7.4%,年復一年的增大教育投入力度,顯然,鎮安縣對待教育的態度可以說是非常「豪」。
「新學校的教室和住宿更好,但回家不便,有學生回家要坐10多公裡的車。而且消費更高,以前一天吃飯20元,現在得30元。」 這是一位學生對新校區的看法。
要讓大家來選擇是新校區好還是老校區好,估計想都不用想,大多會選擇新校區。按這學生所說的回家一趟10多公裡,這個能叫不方便嗎?我相信在座各位讀高中的時候,回家一趟20公裡的大有人在,50公裡的也有不少吧。
「科教興國」大戰略實施以來,國家財政越來越側重教育投入,GDP在增長,經費比例也在提高,年復一年,不只是一個鎮安縣在「跟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補足教育短板,加強投入力度,鎮安中學也只不過是「海嘯」到來之前一朵小浪花,這朵小浪花下鎮安縣的師生們已經優先享受到了「豪校」帶來的好處。如果你是中學生,縣裡要給你們建一所這樣「豪」的中學,你同意還是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