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父親,一定會把曾國藩的這3條人生經驗告訴孩子

2020-08-21 認知升級愛好者

作者 | 認知升級愛好者

歡迎關注我,成為一個讓自己喜歡的人。




曾國藩--圖源網絡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他是晚清重臣,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同時也是清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理學家、書法家和文學家。

曾國藩被後人稱為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先行者,修身齊家治國第一完人,同時也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穩的楷模,更是使用人才、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國藩通過科舉考試進入翰林院,僅僅7年時間就成為了朝廷的二品大員,並且頗得道光皇帝的賞識;他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和他的做人哲學、處世智慧密不可分。

長兄如父,曾國藩作為家族中的老大,在取得一番成就的同時,經常通過書信的形式,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及寶貴經驗傳遞給自己的弟弟,幫助他們少走彎路,更好、更快地成長。

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作為父親,都由衷地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健全的人格、超凡的智慧、遊刃有餘的處事能力。

那麼,作為一個優秀的、合格的父親,就應該把曾國藩這樣成功者的人生經驗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了解成功的真諦,少走彎路,更好地成長。

01

少發牢騷,心平氣和

圖源網絡

曾國藩的二弟曾國華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卻在最近的科舉考試中名落孫山,受到了很大打擊。

面對科舉落榜的現實,曾國華並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尋失敗的原因,而是怨天尤人,牢騷不斷。

於是曾國藩在書信中告訴二弟:「無緣無故的埋怨上天,上天是一定不答應的,無緣無故的埋怨其他人,則其他人一定是不服氣的。」

同時,曾國藩告訴二弟:面對失敗,發牢騷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心情變差,甚至變得抑鬱,嚴重的還會侵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經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林黛玉,就是因為心中鬱積了傷心事,導致心情抑鬱,身體出現嚴重問題,在十七歲時就淚盡而逝。

南宋詞人辛棄疾曾寫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如果一個人不能正視人生挫折,不能採取合適的辦法解決問題,面對眾多的打擊,就很容易釀成慘劇。

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學大二學生小陽(化名)考試時被發現作弊,試卷被監考老師沒收,由於壓力過大,這名學生在考場中哭泣近20分鐘,更令人痛心和意外的是,小陽走出考場不久後就墜樓身亡。

這裡不去評判事情的對錯,但顯而易見的是小陽並沒有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而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永遠的逃避問題。

面對人生挫折,曾國藩會如何處理呢?

首先,曾國藩會勇敢面對挫折,然後心平氣和的接受它。

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就不會亂了方寸,這讓人能夠冷靜的思考問題,快速找到問題癥結,從而解決問題,戰勝挫折和困難。

宋代文學家範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使我們無法完全做到範仲淹所說的狀態,但仍要努力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因為只有外界影響對我們越來越小,我們才距離成功越來越近。

面對逆境和挫折,父親需要教導孩子去心平氣和的接受它們的存在,少發牢騷,不要逃避,選擇正面應對、集中精力戰勝它們,才是正確的做法。

02

庸人因惰敗,需勤來補拙

圖源網絡

古往今來的普通人,大多因為懶惰導致失敗。作為普通人,需通過日復一日的付出和努力,以勤補拙,才能脫穎而出,實現人生理想。

曾國藩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因此他在學業、官場、帶兵等領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正如曾國藩所說:「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

曾國藩通過自己的勤奮、恆心和堅持,成為晚清名臣,擁有了讓後人敬仰的成就。

其實不僅是曾國藩,那些獲得成功青睞的人,每一個都與勤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李若彤是一名香港演員,曾因飾演《神鵰俠侶》的小龍女、《天龍八部》的王語嫣而家喻戶曉,她是很多人心中永遠的女神,也是金庸武俠劇中最美女主角之一。

前段時間,李若彤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自己的六塊腹肌照片,並配文:「不管多少歲的你和多少歲的我,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到的。

看過李若彤的照片,我不禁感嘆歲月對於她的無奈,已經50多歲的她仍然是那麼美麗,身材如同少女一般。

李若彤--圖源網絡

這樣的狀態,完全依賴於李若彤對於自己的嚴格要求,她用勤奮和努力,戰勝了歲月的侵蝕,不僅讓自己活得的更開心,也延續了自己的演員生涯。

業精於勤荒於嬉,成功與勤奮就像孿生兄弟一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沒有勤奮,那麼成功很難達成。

不過大多數人明知沒有超越常人的智商,卻依然不想努力付出,沉湎於懶惰帶來的短暫快樂,這樣的人必然會度過庸碌的一生。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意志力相對薄弱,更容易被懶惰驅使著享受短暫的快樂。

作為父親,向孩子灌輸勤奮的理念至關重要,否則,被懶惰控制的孩子,很大可能將會一事無成。

03

才人因傲敗,需謙虛謹慎

圖源網絡

相比於普通人來說,那些少數受到上天眷顧的、才華橫溢的人更容易成功,但這些人通常恃才傲物、眼高於頂,而導致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驕傲。

驕傲的人太過自信,他們喜歡處處彰顯自我的優越感,顯示出自己的高人一等,這樣的狀態是非常不受人歡迎的,因而驕傲的人常常是形單影隻的。

驕傲的人習慣不分場合指責別人,也許他們說的都是事實,但那些被指責的人也會非常難堪和羞愧,自然就會怨恨在心。

驕則滿,滿則傾矣。

一個有才華的人,本來是更容易獲得成就的,但如果驕傲自滿、目空一切,必然會引發很多人的怨恨和不滿,最終失去人心,眾叛親離。

如果一個人失去了他人的支持,在如今依靠團隊取勝的時代,哪怕才華高於所有人,最終也難逃失敗的結局。

要想獲得成功,才華橫溢的人應該如何去做呢?

曾國藩認為:「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

只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戒驕戒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才能讓自己的才華獲得充分發揮,也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既然要避免驕傲,我們就要了解哪些是驕傲的行為,曾國藩在教育弟弟的時候寫到:

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皆驕也。

這句話是說:不論用嘴說、用筆寫,只要是厭惡他人的習慣,譏笑他人的缺點,議論他人的長短,揭發他人的過錯,都屬於驕傲的表現。

如此看來,驕傲的含義非常廣泛,我們要避免這些驕傲的行為,保持謙謹的態度,為成功奠定必要的基礎。

對於孩子來說,萬萬不能沾染上驕傲的習氣,驕傲的態度足以摧毀他們的未來人生。

作為一個優秀的父親,必須讓孩子明白驕傲的危害,並經常向孩子灌輸謙虛做人的理念,讓孩子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


圖源網絡

今天是父親節,祝願所有的父親都身體健康,永遠快樂。同時,希望所有父親都能擁有優秀的孩子,所有孩子都有一個優秀的、超人版的父親。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曾國藩告訴你,這3個毛病得改
    但曾國藩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忠厚老實之人想要成功,這3個毛病得改!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忠厚老實的人往往「循規蹈矩」,很少做出格的事情,在很多時候,這樣的人都桃討人喜歡。但另一方面,他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社會,不知變通永遠都不會有大出息。
  • 曾國藩家訓: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一個家庭要想和諧興旺,離不開父親的格局,父親的格局關係著一個家庭的興衰命運。曾國藩曾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格是對一件事物的認識,局是指做事情的結果。心中有格局,便有了預判未來方向的本領。就像是大海上的一艘航船,格局決定這條船的方向和終點。
  • 曾國藩:一個家庭能否興旺發達,全看這3點,不然一敗塗地
    一個家庭是否能興旺發達不僅要看父母的能力,還要看這家的孩子是否成器。因為父母再厲害再有能力,也會有老的一天,如果自己的孩子只懂得吃喝玩樂沒有一點上進心,那麼即便家財萬貫也會被揮霍一空。家也就慢慢敗落了。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就格外重視對自己後代的教導。他的家教非常的成功,子孫八代沒有一個敗家子。而且在各行各業還人才輩出。打破了「富不過三代」這句魔咒。
  • 《曾國藩家訓》:牢記這兩點,孩子就會有出息,家長必看
    同時,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告訴我們,家庭雖是工作、勞動後放鬆休息的居所,雖然具有一定的私密化,又無人監督,但是只要有孩子在,只要有家人在,就萬不可恣意行事,毫無節操和規矩,做事說話也應勤懇、嚴謹,給小輩以典範。  有些父母見識淺薄,自身缺乏道德修養,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自身的問題,導致孩子深受其害,也會變得缺乏教養。
  • 曾國藩:不想養逆子,就讓孩子多吃這3種苦,越吃越有福氣
    一個孩子能否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一定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和影響。縱觀古今,但凡成大事者,一定都是擁有良好的家風,他們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教育。中國的歷史名人,在現在也備受推崇的人物,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曾國藩認為:慣子如殺子,如果不想養逆子,就讓孩子才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吃這3種苦,將來才能成大器。
  • 曾國藩忠告:人生唯有這2件事靠得住,早知道,人生少走彎路
    為什麼曾國藩的一生,在經歷多個磨難之後,會被稱「半個聖人」是因為他曾經在家家書中提到過的這兩點:人生唯有這2件事靠得住,早知道,人生少走彎路。1. 一勤天下無難事曾國藩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字為人生第一要義」人生在世,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以「勤」字為根本,萬事「勤」為先,再難的問題、再難的事情都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和方法。
  • 父親是山,母親是海,家庭風氣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一個人的格局,不只影響了自己人生的高度,還決定了子女的未來。《三字經》上講:子不教,父之過。父親是家中的一座山,山因形走勢,因勢走形。一切形皆由山所定。而父親的眼界和格局,就是這座山的風骨,子女之勢,皆從風骨而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獨特屬性。
  • 曾國藩講透人生的4句告誡,讀後醍醐灌頂
    都說富不過3代,曾國藩又是如何讓曾家近200年,人才輩出的呢?這樣一個牛逼的人物,我們若能學到半點智慧,後面的人生之路都會好走很多。今天這篇文章,阿胖分享給你曾國藩的4句告誡,講透了人生,讀後醍醐灌頂,無論你是自己看,還是分享給孩子,都會受益匪淺!
  • 曾國藩的家訓放到現在也受用:想讓孩子有出息,這3種苦不能錯過
    講的是: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學習,也是培養品性的地方,因此,孩子是否優秀,跟父母是分不開的。曾國藩正是把「勤」這個字看的十分重,所以他在立「家訓」的時候也是圍繞著「勤」而建立的,從小讓孩子克服3種苦,這樣才能讓孩子未來成才,因此曾國藩的家訓放到現在也是非常受用的。
  • 35歲,人生一道坎,能力不再重要!曾國藩六條箴言,助你大器晚成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是:花未全開,全月未滿,便是人生最好時!進退有度,見好就收,為人生大智慧!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這是高明的用人之道,35歲之後,無論是能力、精力,還是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都不如年輕人!有人說:35歲的老人,經驗比年輕人多啊!在日新月異今天,迷信經驗對中年人來說,就是固步自封,自我設限!
  • 曾國藩的兒子為什麼能夠成才?
    好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也是操碎了心。曾國藩家的兒子每天都要做四件事情,看書,朗讀,寫文章,練字。這四件事是每天都要做的,也不像現在的孩子還有星期天,寒暑假,他家孩子也沒有叛逆,曾國藩的家教是非常嚴格的,他家的孩子身上從來沒有嬌驕之氣,這是做為父母,我們要學習的一個宗旨,不能嬌慣孩子要有鮮明的態度,明確告訴孩子,他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是固定不變的,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 曾國藩給女人的24個人生大智慧,30歲後一定要逼自己讀懂
    他不要孩子做大官,只要他們做品性好的君子。所以家書中寫道: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赴約。此君子也。 他說早起最能暴露一個人的心性,是成事之本。所以要求孩子若不能盡行,但能行一早字。
  • 曾國藩: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在《養育女孩》中寫道:「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教育與她如今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把你教給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後代。」無論男孩、女孩,父母都希望給予他們最好的未來。
  • 12歲前,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四個人生道理,會讓他受益匪淺
    孩子們甚至會變得叛逆,習慣性反抗父母,這時候家長應該做的不是一味斥責孩子,而是把孩子視作成人,與他們平等交流。與此同時,家長要提前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孩子分享,避免他們走彎路。這句話告訴人們,不要把失敗視作洪水猛獸。現在很多孩子都渴望勝利,一旦失敗就會很沮喪難過,覺得丟人,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 成功孩子80%源於父親教育,尤其這3種爸爸,培養的孩子更優秀
    ,父親和母親的教導都同等重要,媽媽的教育會讓孩子更懂得什麼是幸福,爸爸的教育,則讓孩子學會了承擔,明白了肩上的責任,角色不同,分擔的也不同,在教育過程中,爸爸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才能讓孩子更優秀。這3種爸爸培養的孩子更優秀1
  •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家都迷戀曾國藩?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
    有一份報告中指出,國內外一批高端人士,既包括知識分子,更包括企業家,都將曾國藩的思想智慧奉為圭臬。曾國藩身上到底有什麼特殊的魅力,能讓一眾企業家和創業者心悅誠服呢?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曾國藩的祖父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的父親是私塾老師,六歲的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在私塾讀書。曾國藩的天賦不太好,別人讀十遍就能背下來的內容,曾國藩要背五十遍。
  • 曾國藩家訓——吃過這「三種苦」,孩子未來會有大作為!
    曾經網絡上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初生的嬰兒之所以會哭泣,是在於他們知道,人生的苦難即將開始了。」這是一句聽上去特別消極的話,可我們卻不能否認它包含著一定程度對人生的理解。人生實苦,正如作家冰心所說:「人的本質是痛苦的」。對於孩子們也並不例外。
  • 晚清名臣曾國藩:人生兩大兇德,務必要戒掉!太多人敗在這2點上
    一個人如果缺乏自我認知,便會與世浮沉,無法進步。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短處和不足,才能變得從從容淡定。曾國藩曾在日記裡寫道:「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盛氣凌我。」心存高傲,必跋扈難容他人,久之也不會被他人所容。
  • 向曾國藩學習讀書的智慧,體會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
    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做人做事可以借鑑學習別人的經驗,古往今來總有一些高人,得到他的指點,你就會少碰壁,曾國藩就是這樣一位值得學習與借鑑的好榜樣。曾國藩是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修身齊家治國的千古完人,是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成功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