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讀了萬卷書,沒錢去行萬裡路?要抓住這些有意義的賺錢機會

2020-12-15 名師苑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相信這句話你已經耳熟能詳,至少之前它曾經出現在你的作文裡,那你是否知道它的下半句。此語出自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全句為「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汙,自然丘壑內營」所以無論是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都是為了脫去胸中塵汙,並將理論聯繫實際。此刻看到文章的你或許是博覽群書的學霸,也或許是在學習路上掉隊的學渣。

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都可以在行萬裡路的過程中感悟與提升,相比於萬卷書裡的黃金屋,萬裡路上的風土人情,一草一木更能讓你珍惜韶華,不負青春!然而很多學生黨就會抱怨,誰不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囊中羞澀啊,其實對大學生來說,完全是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去實現的,你可以試試下面這幾種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你朝心中嚮往已久的地方邁開第一步!

一. 理性消費,不要頭腦一熱大手大腳

在大學就需要養成一個合理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上了大學之後,很多家長都會在開學時或者每個月給孩子生活費,如果不想超支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開銷,其實現在的孩子大多是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再加上每個月家長給的生活費,家庭條件好一點父母可能會給2000到3000元,一般的家庭也會給到1500元左右。但是你會發現每個同學對這筆錢的運用都不一樣。咱們按照每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來算。

(1)夥食費:如果你一頓飯10元錢,這對許多女生來說足夠了,男生的話算12元,這樣的話女生一天30元,一個月900元,男生一天36元,一個月1080元。

2)生活用品:洗衣粉,洗頭膏,牙膏,紙巾,護膚品等,女生在護膚品這方面可能花費多一點,畢竟都想做精緻的豬豬女孩,按照女生一個月200元,男生一個月100元。

3)人情往來:儘管還是在學校,但還是避免不了同學聚會,朋友生日之類的,初入大學,除了學習,社交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就避免不了有一部分開銷在裡面,如果你想在這方面省錢,就儘量不參加一些沒有意義的聚會,多去參加一些能夠讓你學習知識,或者那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聚會。一個月算200元。如果你真的想從生活費裡省錢。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嘍,所以零食這一項就逼自己省去吧!一個月下來,女生可以從生活費裡省200元,男生可以省120元,這些錢購買一張車票了!

二. 找個合適的兼職,自己創造財富

巴菲特說過一句很毒的話,「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沒有精力去培養一個掙錢的腦子」所以我們要避免擁有隻會省錢的腦子,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萬一你需要什麼巨大的開支,省錢的計劃就會涼涼,所以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才是明智之舉,畢竟大學期間有很多的時間去做一份兼職,做一份兼職的好處不僅可以掙錢,還可以鍛鍊自己,也防止在閒暇的時間沉迷於遊戲等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個有意義小兼職。

(1)首選家教。特別是畢業後想從事教育工作的,完全可以當做是提前實習,而且當家教的酬勞是按小時算的,工資也很可觀,如果想做可以去嘗試下哦。

(2)發宣傳單。一到節假日, 各大商家都在做宣傳打折活動。這塊需求量特別大,工作簡單,沒什麼要求。好處呢就是可以很好地鍛鍊自己與人溝通的勇氣,但是會比較辛苦一點,不怕吃苦的同學可以考慮了。

(3)做圖書管理員。這個工作大部分是要通過申請的,因為這個工作是在校內,工作比較輕鬆,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給自己充電,這樣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你眼前有這個機會一定要珍惜。

其實可以掙錢的方法很多,在這裡小編先簡單介紹自己認為最實用的,想到自己上大學那會,就是靠這些竅門掙到了一部分錢,並且買到了詩和遠方的車票,而且在大學裡多次榮獲自強之星稱號,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意識讓我在人生道路上學會自力更生,腳踏實地,願同行的你可以早日背上行囊,踏上遠方徵途,在萬裡路上肆意成長!

相關焦點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近幾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以說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著名作家王蒙也多次以此為主題演講。在諸多觀點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似乎更受追捧,有人甚至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特別是2014年3月美國當時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北京大學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主題演講,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讓這一觀點甚囂塵上。
  • 怎麼過暑假更有意義?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怎麼過暑假更有意義?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2018-07-11 16:51:02來源:新民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讀萬卷書。學校學習雖然主要就是念書,但一個學期下來念的就是那幾本書,知識面非常狹窄。讀萬卷書能拓寬視野,對素質培養大有脾益。今天,雖然有電視,有網路,書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載體。
  • 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原標題: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澎湃新聞報導,日前被伊拉克警方誤作極端分子逮捕的北大學生劉偉(化名)將很快釋放。據悉,劉偉此行只是進行考古旅遊。劉偉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他本人非但與極端組織毫無關係,這趟前往伊拉克旅遊,恰是擔心當地文物遺址遭受破壞。
  • 活100歲,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三立」觀念,我認為今天也不過時,依然成立,只是我覺得更適合於對孩子或年輕人的教育,從小要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對廣大芸芸眾生或者成年人,我想,首先是守住「德」的底線,然後才是追求「功」和「言」。古人是一直信守「人天各半」的,「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盡人事」的一半,其他一切隨緣。我認為在當下的社會裡,最應該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原本的意思和現代人的理解出入比較大,「讀萬卷書」原意是:讀書是為了進京趕考,以實現金榜題名的人生理想;「行萬裡路」原意是:步入仕途,以實現忠君報主的人生理想。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關於教育的另一種理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十個字,是兩個意思,是從一到二的過程。沒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會變成盲走和忙走,甚至是茫走。父母親總喜歡帶孩子去旅行,作為某個假期的家庭活動或者是對孩子的獎勵。「你中考門門滿分,我們就去倫敦」。「如果你在全校是前十名,我們就去紐西蘭。」有個問題是,孩子還小,他也許這一生就這樣一次機會去倫敦,除開看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你還會帶他去哪些地方旅遊?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今天我要明確的告訴你們,我認為你們是非常棒的父母。升到初中時,我才發現我和別人的不一樣。生育課時,我能想起上海自然博物館,歷史課時,浮現在我眼前的是秦兵馬俑,地理上的吐魯番盆地,帕米爾高原我都去過。課本劇的插圖和一些知識點,都是我親眼見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
    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首先,我們來弄清楚這句話的含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古代的萬卷指的是皇上出的考試卷。考生們為了金榜題名,進京趕考。這句話放到現在,寓意就是:同學們要努力讀書,增長自己的學識和本領,理論結合實際,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學以致用,不做書呆子。
  • 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原標題: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如今的假期,帶孩子旅遊仿佛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作業,國內、國外,草原、海邊,朋友圈裡到處曬著帶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和體會。有位朋友家長跟我抱怨:「一年10天假,5天給了孩子暑假,5天給了孩子寒假,沒有一天是給我自己的假。」
  • 董卿: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有網友說:每次聽董卿說話,都覺得自己該讀書了。董卿在評委席上,參與了這場大賽的精神輸送,她的點評總是在延伸深度時,給予選手和節目觀眾啟發。還有一期節目,有道題目是「作為主持人,更需要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世上唯有兩樣東西永遠不可奪走,一是藏在心裡的夢想,二是讀進腦子裡的書。從現在起,每天堅持讀半個小時以上的書吧,最好做到口到、眼到、心到。相信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好好讀書,可以說是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最大的期望。那麼書裡有什麼值得我們去讀的呢?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錢泳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不可偏廢」,這是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同等重要。"讀萬卷書"好比踩著前人的肩膀,透過知識之窗看到了金山銀礦,但是要想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銀礦,那必須再"行萬裡路"才行呀!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你覺得對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是對的,讀書是讀人生百態,風土人情,行萬裡路可以解除更多鮮活的圖像,有利於記憶。所以對比而言,讀到一定數量的書以後,就要去實踐了。但是「行萬裡路」真的解決一切了嗎?老子曾經說過「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老子的話提示我們在我們不斷參悟人生的時候,總是把複雜的問題減少,變成一個簡單的問題。
  • 讀萬卷書就是為了要行萬裡路
    我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裡,越普通越貧窮就越想要改變命運,而且這種想法是很強烈的,想改變命運的方式無非就是要多讀書獲取更多的知識,如果沒有知識怎麼努力都是沒有用的,我們村裡田少人多全家人能夠吃飽肚子就算富裕了。貧窮給人每天帶來的都是恐懼和不安,能活著就是天大的幸運了。
  •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明代畫家董其昌在《畫旨》這本書裡,提了一個觀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後人在這句話上,依據自己的理解又添了幾句上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 你讀「萬卷書」,中科宏浩帶你行「萬裡路」
    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一種人生追求。這樣的文字排序仿佛先要讀萬卷書才能行萬裡路,但是這兩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有人說讀萬卷書勝過行萬裡路,也有人說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無論是哪一者更勝一籌,就現實而言「讀萬卷書」遠比「行萬裡路」更容易的多,很多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行路」是在實踐中學習。
  •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這對於已經讀破萬卷書,學富五車卻極少出門的學者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句話有失偏頗,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正在求學的莘莘學子來說,應該是讀萬卷書比走萬裡路更重要,側重點要放在讀萬卷書上。如果我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那麼,路就在我們腳下。 「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是人生缺一不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大學生應該「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古代人,當代人也很難抉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代大學生到底應該去開闊視野,還是專心學習考證呢?開闊視野相信很多人都支持開闊視野,認為多去外面走走積攢閱歷總是好的,但我這裡的開闊視野可不是單純的出去外面旅旅遊,看看山水,遊覽旅遊勝地這麼簡單。如果只是遊玩的話,我覺得娛樂的成分比學習的成分更大,不必自欺欺人。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這是我今年最有感觸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前一半很熟悉,後一半不是看今年的主持人大賽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了。也是看主持大賽感觸頗大多的一句話,選手姚軼賓和王嘉寧的比賽很精彩,但是最後評委董卿的話才是亮點,我反反覆覆看了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