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這句俗語講什麼?說透了人情冷暖

2020-12-16 百家號

「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這句俗語講什麼?說透了人情冷暖

殺熟,是現在很多商家或個人的營銷方式,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微商了吧。這些人,靠著一點微薄的關係,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就開始推銷她的東西,號稱可以給你最好的效果和最便宜的價格,當你拿到東西的時候,可能東西的質量也不是他們說的那麼好。

遇到這種事情,如果商品有問題,購買的人一般也不會去找賣家了,因為雖然不是很好的關係,但是我們之間可能還是通過別人認識的,直接這樣找回去,不太給面子,所以也只能自己吃虧,下次不再買就好了。其實這種情況,在微商沒有出現的時候就出現了,這讓人想起有一句俗語叫「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那這句俗語具體講什麼?看完你就會明白,這句話說透了世間的人情冷暖!

其實很多做微商的朋友都是在賺熟人的錢,要知道朋友圈裡基本都是認識的朋友,即使不是見過面的朋友,也可能是經過別人介紹認識的朋友,所以聊過幾次也就算熟了。這些人都會厚著臉皮,以為和別人的關係還不錯,就反覆的宣傳,讓很多人看他們賣的產品,即使這些產品有問題,就算你發現了,也會礙於情面,最後不了了之。

對於這種情況呢,建議大家還是講點原則,去找他要個說法,畢竟是他先來騙你的,那麼你對於他而言,就不是什麼朋友,只是一個他的購買者和受騙者,如果你不去戳破他的騙局,那麼可能還會有你的朋友被騙,這樣一來也是不好的。退一步說,這個人他只是想賺點小錢,而且賣出去的東西不會危害到人的健康,那我們還能忍受,拿錢買教訓就行了。但是如果他售賣的東西已經對人的身體和心靈健康造成危害,那麼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這樣的事情如果任由他去做,那麼不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嗎?這種賺錢的方法也不可能是長久的。

可是,作為生意人,顯然熟人的錢更好賺,如果不賺熟人的錢,要怎麼辦呢?這句俗語裡,還有半句說的「吃生人的飯」,就是告訴生意人應該拓展自己的生意面。我們買東西不應該考慮是熟人還是生人,生人對於做生意的人意義應該更加重要,因為熟人畢竟是少數,只想把東西賣給自己身邊的人,怎麼可能做大呢?所以說,如果做生意的人,只把生意圈做到自己的朋友圈,那麼估計是很難做大做好的,想做大生意,賺更多的錢,就要吃陌生人的飯,就是讓自己的商品或服務,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這也是大品牌營銷的宣傳路徑。

可能有人常看見一些場景:一個商店裡,來了熟人他們就打招呼,聊天很熱情,而來了一個陌生人,就搭理也不搭理,這樣陌生人也只能是陌生人,或者他們會成為別人店裡的熟人,這樣的做生意方式,對大部分行業來說是失敗的銷售模式。做成功的銷售,就是要把陌生人變成熟人,這樣才能繼續做大自己,依靠更多的生人來擴大,只靠那些熟人,怎麼可能創出大天地?

所以大家在買一件商品的時候,朋友的推薦必不可少,但是也不能礙於情面,不去別的地方再看一看,很多時候都有殺熟的人存在,他們知道你不會再去別的地方打聽,所以把價格抬高,還說自己給的是質量最好的。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呢?對於以上這句俗語,各位小夥伴還有何高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和小編交流!

相關焦點

  • 看破不說破,俗語「賺熟人錢,吃生人飯」,什麼叫生人飯
    看破不說破,俗語「賺熟人錢, 吃生人飯」,什麼叫生人飯可以說我們踏入社會,就會遇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我們可能會在他們那裡學習到很多優秀的品質,但是也有可能看到不好的地方,而這往往會促使我們漸漸的成長,在我們中國流傳著很多俗語,而有很多俗語往往和我們為人處世上相呼應
  • 老話「賺熟人錢,吃生人飯」什麼意思,看後真長見識!
    作為商人,他們精明得很,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只要發現有利可圖,就抓住機會。所以人們流傳一句俗語:「賺熟人錢,吃生人飯」。從字面上講就是,做生意善於賺身邊熟人的錢,但是卻靠陌生人來吃飯。這句話讓很多人困惑,賺熟人的錢很好理解,但是為什麼又要靠陌生人吃飯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兩句話的含義。
  • 俗語「賺熟人錢、吃生人飯」,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不妨看看
    但是現實情況並不是都那麼美好,有些人想找熟人買東西,是因為信任,自己拿到了靠譜的東西,朋友也可以賺錢,可有時候卻是"賺熟人錢、吃生人飯",如果被朋友坑了,自己其實是很心寒的。這句話的上半句"賺熟人錢",其意思就是在去朋友開的店裡買東西時,一般來說因為情分都會給一些優惠的,哪怕是陌生顧客也是可以砍價的,但是有些人就仗著你和他是熟人,一分錢都不會降低,還告訴你這已經是最低價了。
  • 俗語:「人餓吃蔥燒心」,下半句透露人情冷暖,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人餓吃蔥燒心」,下半句透露人情冷暖,可惜十人九不知!文/文飛俗語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流傳至今最接地氣的文化,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總結,隨後才有了這些蘊含生活智慧的俗語,再被後人們一句句流傳下來。
  • 「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中國漢字有著自己的韻味,每一筆每一划都彰顯了濃濃的中國韻味。說到中國韻味,最濃的要屬中國早期的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等。這些俗語不僅可以用來調侃他人,議論事情,也傳達出為人處世,學習交友,心態健康等做人道理。這些老話拿到現在來說,也很有道理在其中。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他的字面意思大概是優秀的男人不應該只想著靠父母留下的東西生活,只想著得到什麼,不自己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真正擁有他。
  • 俗語「窮不吃3飯,富不沾3物」,什麼意思?教人立身處世!
    特別是俗語,從俗語中我們能清晰的知道老祖宗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生活經驗等。比如說前段時間,回到農村老家就聽到長輩們說了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窮不吃3飯,富不近3人」,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俗語是教人立身處世的道理。首先咱們先來說說窮不吃飯,說的是哪3飯。一,不吃白飯,老話常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 做生意,悟透猶太人的這一定律,善於賺有錢人的錢,就不愁沒錢賺
    創業、做生意,悟透猶太人的這一定律,善於賺有錢人的錢,就不愁沒錢賺。這一定律就是「78:22法則」,它被猶太人稱為「宇宙法則」。
  • 農村俗語:人餓吃蔥燒心,下一句很多人不知道,卻是說盡人情冷暖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4句農村俗語,這些俗語都講的是人情冷暖,相信對大家平時處事有很大的幫助。 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
  • 農村俗語「三錢不借,三禮不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以前老百姓看錢的重要性和城市不同,因為農村相對來說賺少,也沒有單位上那些好的福利,賺的每一分血汗錢都是為了老有所依,在農村有些事情農村人不得不花,就好比說隨份子,這種禮尚往來的錢等於交換,在農村老人經常說「三錢不借,三禮不隨」,也不是說老百姓不懂世俗而是要根據一些情況來看這錢該不該出
  •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中華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利用了自身的經歷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它們一經誕出便受到了世人的矚目,歷千年而不衰,各領風騷數百年,特別是誕生於農村的俗語,更是深受廣大勞動者的喜愛,一句句堪稱經典至極,像什麼「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 俗語:「忙有三不幫,飯有三不吃,錢有三不花」,到底在說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活的時間越長,經歷過越多的事情,就會發現,原來老一輩人說的話是真的很有道理,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真的只有在吃過虧之後才能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俗話、俗語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但是卻很少真的拿它當作一回事兒,只有在人生路上跌了跟頭時才悔不當初。所以說有些老話、有些俗語該聽還是要聽的,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壞處,就比如說這句:「忙有三不幫,飯有三不吃,錢有三不花」,這麼多不能做的事情,到底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 俗語說:「窮莫信4事,富不交2人」,什麼意思?中年人值得看看!
    俗語說:「窮莫信4事,富不交2人」,什麼意思?中年人值得看看!社會瞬息萬變,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經歷起起伏伏。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你在富有的時間,走錯了道路或因思想的偏差,使生活變得拮据。
  • 農村俗語:「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愛說:「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這句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呢?「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雖然是一句俗語,可是仔細分析一下還是有道理的。因為農村老人經歷過的事多,其生活經驗自然也是非常豐富,所以來說這農村老人還是有很大智慧的。
  • 古人云:「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講透人性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民間俗語,往往簡單又不失內涵,這正是我們民族文化優秀的證明。這些俗語往往裡面表達出一些很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麼一句俗語。古人經常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下半句更是經典,講透了人性。其實關於大部分的俗語,我們基本上只知道其中的半句俗語而已。
  • 在農村,熟人見面常說5句「場面話」,哪一句話你當過真?
    不過這幾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後,這些場景幾乎見不到了,大家紛紛湧入城市打工,只有到莊稼收穫時,才請假回來忙上幾天。當然見面還是十分熱情,總要詢問對方的工作,生活等等。畢竟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而且這也算是一種風俗,一種禮節,習慣。不過有些話卻是「場面話」,何為場面話?說白了就是出於禮貌性初衷的問候,那麼,在農村,熟人見面常說5句「場面話」,哪一句話你當過真?
  • 在農村,這句俗語「四十不比三,五十別親三」說的是什麼呢?
    導語:在農村,這句俗語「四十不比三,五十別親三」是什麼意思呢?裡面又有什麼道理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生活在農村的大家有聽過多少的俗語呢?很多人在自己家的爺爺奶奶的嘴裡是否都有聽過這樣那樣的俗話呢?這些話或許是老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或許是他們對某些生活現象的描述。
  •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農村生活過的人們應該都有從農村的老人口裡耳濡目染的聽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一般來說也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特別好理解。其實俗語都是農村老人們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不乏蘊含著一些大道理。那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其中幾句特別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告訴我們一個家庭應該怎麼樣更好的進行維護和經營。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有道理嗎?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男耕女織。
  • 農村俗語「井深槐樹粗,街寬人情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說「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只點頭」,這就是老於世故,明哲保身的含義!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大多富有哲理,需要人仔細揣摩,比如說「備席容易請客難」,操辦酒席無非是花錢多少的事,但是要想請到貴客可就難了!
  • 俗語:有錢兄弟親,下句是經典,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的形成和發展記錄了不同地區文化群體的理念,人情世故和各個地方的環境特色等等,並且用口耳相傳的形式一代一代流傳到現在,散發出燦爛的金光。有些俗語大家若是可以細細品味,便能發現它其中的人生道理,令人驚嘆。比如筆者接下來要給大家講的這句俗語,說的是「有錢兄弟親,沒錢算老幾」。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在說什麼嗎?
  • 農村俗語:「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現代的年輕人應該多看看
    其實在這古代的諺語裡也會經常出現有關於這心理問題方面的諺語。尤其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一句更是極具智慧的一句話。大家看了,可以告訴身邊的年輕人,相信年輕人那麼聰明,一聽就明白小編說的是什麼意思?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這句話裡其實不僅僅包含了咱們古人關於這心情的調節,其實也包含了咱們古人身上的一種氣節。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