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遭群嘲:怎樣的父母,才能養出有主見的孩子?

2020-08-30 功夫媽咪幫

文丨功夫媽咪

01

最近,高考獲得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 鍾芳容,因為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上了熱搜。對於她選擇這種冷門專業,很多網友都覺得她「不懂事」。

「到就業的時候就哭了,分分鐘教你做人。」

「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專業呢?」

「這種家庭應該選畢業後可以賺更多的錢的專業,比如北大經管。」

……

面對網友的爭議,鍾芳容的爸爸回應稱女兒對金錢看得比較淡,而且從小就一直很有主見。鍾芳容則直接表示自己選擇考古專業是因為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

態度不卑不亢,且十分地堅定。這樣一位有主見的學霸背後,有著一直支持著她的父母。

「我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正是爸爸的這一句話,讓鍾芳容在眾多網友的爭議當中,仍然能夠堅定自己的選擇。

挪威小說家西格麗德·溫塞特曾說,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奇蹟。

一個有著自己獨立主見的孩子,才能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反之則有可能迷失人生的方向。

02 沒有主見的孩子,掌控不了人生

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曾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一個沒有主見的孩子,是沒有辦法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的。

在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中,一位25歲的研究生寫了一封信,信中他控訴著媽媽事無巨細的掌控。

「讀研了,還被要求每天11點前回家。」

「長這麼大還沒有自己買過衣服,都是媽媽買的。」

「出去和朋友吃飯,媽媽只給了50塊錢。」

「因為沒有多餘的開銷,至今都還沒有女朋友。」

……

最後,他表達了自己想要獨立的迫切想法,但又擔心這會讓媽媽傷心。

這種矛盾心理的背後,是一顆沒有主見、沒有獨立判斷的內心。從小被媽媽掌控、安排的他,早已成為媽媽的「提線木偶」。

沒有主見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呢?

還記得「上海48歲海歸啃老82歲尿毒症母親7年」的新聞嗎?

82歲的丁阿婆因此將兒子告上法庭,但兒子卻埋怨母親:

「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麼都給我弄現成的,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我們在指責兒子的啃老的同時也要意識到,他如今無法獨立和有主見地生活跟母親包辦行為有很大關係。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無法獨立做出選擇,從而把人生搞得一團糟。

沒有主見的孩子,註定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更難以體會到幸福感。

03 有主見的孩子,更能迸發出力量

最近,「華為天才少年」衝上了熱搜。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生張霽以「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年薪201萬入職華為,引來無數網友的羨慕。

然而,這位「天才」並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天才。高中時期張霽的成績並不好,經過復讀之後才勉強考入了三本院校武昌理工學院。

但是他卻從一個三本院校的本科生,逆襲成為了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生,並最終入選了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

張霽的逆襲,跟他父母從小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張霽的媽媽是幼兒園老師,爸爸是中學老師。從張霽懂事開始,父母就非常尊重他的選擇,「無論什麼事,做還是不做,爸爸媽媽都不會給我做決定。」

在張霽做出選擇之前,他們還會幫助他分析這個決策好的地方在哪裡,會有哪些不利的影響。在父母的影響之下,張霽逐漸形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了一個有主見的人。

也正因如此,張霽在大學時期就非常堅定地要考研,並制定了詳實的4年計劃,最終考研成功,並在研究生畢業之後進入了華中科技大學讀博。

一個有主見的人,必然會堅定自己的想法,從而迸發出力量,無視道路的險阻,刻苦鑽研直至成功。

04 有主見的孩子背後,都有懂得放手的父母

無論是「留守女孩」鍾芳容還是「天才少年」張霽,這些有主見的孩子背後,都有懂得放手的父母。

《無條件養育》中有這樣一句話:孩子學會做正確決定的方式就是通過做決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想要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父母就要學會放手,把做決定的權利還給孩子,讓他自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承擔。

(1)允許孩子犯錯

《偷影子的人》中,主人公的好朋友呂克從小就夢想著當醫生,但身為麵包師的父親卻一心想要讓兒子子承父業。

一天晚上,在主人公的極力勸說下,父親終於願意讓呂克去學醫,並叮囑他:「你要是發現你當醫生跟當麵包師傅一樣蹩腳,那就回家來,這一次,我會好好把手藝傳給你。」

如願進入醫學院學習的呂克,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學習之後卻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更喜歡當一個麵包師,於是他終止了學業,又回到父親身邊學做麵包。

有人說呂克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還不如一開始就聽父親的話安心做一個麵包師。但是,正是因為自己經歷了錯誤的選擇,呂克才更加明白自己想到的究竟是什麼。

蘇聯作家盧納察爾斯基曾說:「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錯誤並不可怕,我們完全可以借著錯誤,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事物,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要允許孩子犯錯,孩子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2)允許孩子說不

為了省心,父母都喜歡聽話的孩子,但是太過聽話的孩子往往也容易盲從,沒有自己的判斷力。

在《媽媽是超人》中,董潔的兒子頂頂就是一個很聽話且不懂拒絕的孩子。

當喜歡的東西被吃完了,他也不哭不鬧,只是自己回房間默默流淚;

為了讓媽媽開心,喜歡小白狗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一隻金毛……

雖然聽話會得到父母的肯定,但是孩子的內心卻並不一定快樂。

聽話不是好孩子必備的品質,當父母不再用聽話去控制孩子,允許孩子說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和主張,孩子才能發展出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斷力。

(3)學做「甩手掌柜」,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

父母的不願意放手,不僅會造成孩子沒有主見,也會讓孩子在成人初期表現出各種消極現象。

紀錄片《零零後》中有一個錫坤的孩子,從他上幼兒園開始,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他而不惜辭職,甚至和丈夫分居。

錫坤媽媽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錫坤參加夏令營,她把孩子的衣服都安排妥當;當錫坤不想表演魔術,她會幫孩子解圍;為了讓孩子能交上朋友,她甚至在家裡舉辦活動……

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造成的後果是錫坤對媽媽產生了嚴重的依賴,遇到困難就想著「媽媽會幫忙」

這樣長大的孩子,獨立生活都可能有問題,又怎麼會有主見呢?

其實,在孩子兩三歲開始有自我意識之後,父母就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就像陸毅的女兒貝兒。4歲的時候貝兒就對自己穿的衣服有了想法,媽媽鮑蕾也很尊重她的意見,逛街的時候會讓她自己選擇衣服。

作為父母,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可以學著做個「甩手掌柜」,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

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孩子才能找到信任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也才能逐漸成為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的人。

當然,不要忘了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功夫媽咪說:

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有自己主見的孩子,才能有足夠堅強的信念,才會堅定自己的目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才能夠創出更出彩的人生。

所以為了養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請父母學會放開雙手,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

相關焦點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遭群嘲: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逐夢的資格嗎?
    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2020屆高考落幕之後,湧現出了很多感人的高分學霸。一位湖南的留守女孩考了676的高分,成為了眾人的楷模。但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遭群嘲,理想和現實哪個重要引發熱議。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獨立有主見的孩子,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近日,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的高分獲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轟動了全村,卻又因為選擇了北大考古系再次引發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對此表現出了不理解與嘲諷。「家庭條件不好,為什麼不考熱門專業?」聰明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
  • 「北大考古女孩」爭議背後: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學霸究竟有多難?
    文丨張楠 編丨Travis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成績一出,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然而,隨著女孩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選擇被報導,沒想到引發了一場全民大討論。
  • 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母親說女兒的孩子不會再成留守兒童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契珩 ,回憶高考查分那天,「還在睡午覺,不急,該出的分總會出」。她談到父母時哽咽了,她說,和父母一年才能見一次,盼到了甚至不好意思叫他們,但「他們會鼓勵我學習,也很尊重我報北大考古」。
  • 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專業,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前段時間,小玥發現,有一位湖南的留守女孩「鍾同學」走紅網絡。她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文科676分、全省排名第四。她幾乎可以選擇中國最好大學的最好專業,但最後,她卻堅定理想。報考了北京大學的「冷門」專業——考古。
  • 湖南留守女孩676分全省第四,報北大考古系遭群嘲,是她不懂事嗎
    湖南耒陽的小姑娘鍾芳榮這幾天火爆網絡,原因是她沒有像其他狀元一樣,選擇名校的熱門專業,反其道而行,選擇了北大考古系。鍾芳榮成績如此優秀,自然成了清北招生辦爭奪的對象,而且兩所學校都開出非常好的條件,能夠選擇的專業是非常的多。經濟、管理這些熱門專業隨便選。可是她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北大考古系這一冷門專業,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的啟示
    來源:廊坊雲報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從就業和「錢途」的角度,為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感到惋惜和憂慮;也有不少人因其執著於夢想為其點讚。說起高考志願填報,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難免頭疼。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有主見的孩子未來不會差!|親子教育
    很多學校也都開始著手準備迎新,因為今年考高出圈的人確實有點多,受到質疑的人也有很多,堅持自己的人也有很多。還記得前段時間刷屏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嗎?這位女生以文科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接二連三的被推上熱搜。
  • 留守女孩堅持夢想報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窮娃該談夢想嗎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議論,甚至還有人嘲笑這女孩傻,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不過,女孩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夢想罷了。故而,有人又說,在現實的驅使下,窮孩子追求夢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更有人表示:窮孩子沒資格談夢想。
  • 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專業,女孩爸爸:孩子有主見,抗挫力才強
    676分、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新聞一直備受關注。她一直都很有主見。這次高考填志願,家人也都尊重她。鍾芳蓉自己也表示將來還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但我最看好「有主見」這一點。現在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逼著、被老師壓著學習,很少有主見的。不少孩子都感到是在為父母學習,對學習沒興趣,更沒什麼鬥志,一遇到困難或挫折就放棄了,一蹶不振了。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專業遭網友質疑,考古=沒「錢」途?
    前兩天有個很暖心的新聞傳出湖南耒陽有位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以676的好成績獲湖南省第四名校長攜50多位老師連夜趕了30多裡山路,就是為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她,村民們也紛紛放鞭炮為其慶祝。鍾芳蓉家住在一個小山村,她的父母和村裡大多數人一樣,為了生計常年在外打工,她一歲開始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6歲開始住校學習,一直到高考結束,這期間父母只來回看過幾次鍾芳蓉,父母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不能,只有努力工作賺錢才能讓鍾芳蓉更安心的學習。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1◁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卻遭到群嘲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頻頻上熱搜後,網友關注的重點從傲人成績變成了「留守」和「北大考古系」。許多網友覺得,喜歡歷史可以,但不要作為擇業方向。
  • 留守女孩堅定報北大考古,被考古圈團寵,是傳承,是希望
    她留守兒童的身份,父母不在身邊,六年級開始寄宿生活,但她獨立自覺自主自律,憑藉努力成就了夢想。努力創造奇蹟,此為其二。她選報了北大考古冷門專業。按照常理,很多人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考慮興趣愛好,專業的前景和往後就業形勢等多方面的因素。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留守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一年才能見一次
    8月31日據@央視新聞,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契珩 ,回憶高考查分那天,「還在睡午覺,不急,該出的分總會出」。她說,和父母一年才能見一次,盼到了甚至不好意思叫他們,但「他們會鼓勵我學習,也很尊重我報北大考古」。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沒「錢途」?未必吧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也驚動了整個考古圈。鍾芳蓉今年考出676分好成績,填報了北大考古專業。對於這一選擇,部分網友覺得可惜,認為「這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也有網友擔心女孩家庭收入,認為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了,還不選個熱門的,為什麼選考古這樣一個沒「錢」途的專業?高考填報志願,原本是考生的個人選擇;能夠進入北大,原本是眾多考生的夢想。
  • 留守女孩考取676分,卻報北大考古系:誰說窮人孩子就不能談夢想
    伴隨著各地考生的學習成績逐漸放榜,廣大父母們逐漸成為了一眾「學霸」的「七大姑八大姨」,幫著孩子排名、幫著孩子報志願、幫著孩子規劃前途和人生,而在這些事件中,最讓廣大父母們熱議的就是留守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這件事了。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該不該惋惜?
    可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奮鬥經歷,而是她以「留守兒童」的身份,考上北大,並選擇了「不掙錢的」考古專業。難道家庭不富裕的「留守孩子」,就應該為了「錢途」而放棄自己熱愛的專業嗎?如果有人想學考古,至少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沒有比北大更好的選擇了。鍾同學在採訪中也回應道:「我個人特別喜歡(考古專業),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 留守女孩676分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又有誰知道,下一個火的會是什麼,又有哪個行業會被淘汰。01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卻遭到群嘲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 高考後,一群人對高分學子冷嘲熱諷,有主見的人,不應該被群嘲
    有錢人家的孩子,高考完了,能得到父母的獎勵,沒錢人家的孩子,只能自己去掙學費。 成績好的人,連搬磚都比你多賺50塊。 好多網友在下面評論:為什麼不當家教?或者是替別人補課,還有人讓他去培訓班。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能考上清華的人,會想不到這些嗎,肯定是綜合考慮之後的結果。
  • 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留守孩子不容易,由於父母長期沒有和子女在一起,相當多的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兒童一般由爺爺、奶奶等老人照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一般不好,而近日,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因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受到關注,成為留守孩子的特例。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