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想傳達什麼?你真的讀懂了嗎?

2020-12-25 範凱強

我們倆吵架時,仍然是不著一絲,我的小和尚依然直挺挺,在月光下披了一身塑料,倒是閃閃發光。

這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寫王二和陳清揚進行「敦敦偉大友誼」之事的一個場景的描寫。在這本書中,幾乎可以說是到處充斥著類似的場景描寫。

不過,也正是這些大膽露骨的場景描寫,也使得《黃金時代》在完稿之後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

畢竟,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種明顯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書,是很難有什麼市場的,頂多只能在地攤坊間流傳,最後《黃金時代》只能輾轉到中國的香港地區進行出版。

但是,即使在香港,這本書也沒有以《黃金時代》的名字命名,反而是換了一個更加迎合大眾口味的名字《王二風流史》。

通過書名,我們就能感受到,這本書並不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好書」,如果非要附庸風雅地進行歸類的話,那也只能和《金瓶梅》一樣,歸類為情色文學。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這樣理解這本書,那就真的是誤會王小波了。

其實,王小波的「時代」系列總共有3部,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

如果想要真的讀懂王小波為什麼會以這樣的形式來創作《黃金時代》,還是要結合這「時代三部曲」來進行理解。

就時代背景來說,這三部作品分別以現在、過去和將來為時代烘託,而這部被王小波最為看重的,投入精力最多的「寵兒」寫的正是「現在」的事。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未來的事情過於遙遠,只能靠想像;以前事情也不知真假,只能靠感覺。但是,當下的事情卻是能夠真真實實觸摸到、感受到的。

而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來說,在那個年代,最能讓人感覺到自己還活著的事情,無非也就是「食色性也」;但是「性」則是大多數人內心會想卻又不會以公共話題進行表達的事情。

自然,這樣的一個題材對於像王小波這樣有著自己鮮明性格的作家來說,就成了必然選項。這樣的題材風格,哪怕是放到當下這個時代,那也絕對是有可能成為一個大IP的,只是,如果這樣的內容脫離了那個時代,便也真的就是「小黃書」了。

不過,在王小波筆下,那個時代不像莫言筆下那麼辛苦,也不像路遙筆下那麼艱難,反而是處處透露著一種因為自己不隨大流而表現出來的隨性和灑脫。

在《黃金時代》中,王二似乎就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在王二的邏輯下就是:要想不被別人在背後說三道四,那就成為他們口中那樣的人就好了;他們說你生活不檢點,那你就不要刻意去向他們證明你生活檢點,你就不檢點給他們看就好了。

陳揚清也正是在王二的這種忽悠下跟王二之間產生了「敦敦偉大的友誼」。這種滑稽和戲謔的手段,即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其實也算是蠻超前的。

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活在別人的評價之中的,別人說我穿這件衣服好看,那我就經常穿;說我穿這件衣服難看,可能我就再也不會穿;

但是,當我們過於去在意別人的評價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會給自己穿上各種偽裝,那個真實的自己反而是越來越模糊,直到自己慢慢忘了自己真實的樣子,誰又知道那張笑臉下的真實心情呢?

因此,對於王二和陳清揚來說,他們脫去的不僅僅是衣服,而是別人的世俗評價,這也是作為一個人天性的一種釋放。

在我看來《黃金時代》的主角並不是王二,而是陳揚清,因為王二本身就是一個小混混,也不會去在意別人的評價,但是,陳揚清卻是在王二的「敦敦教誨」之下完成了蛻變,這種蛻變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尤為珍貴的事情。

如果你此刻同樣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那麼我也建議你讀一下這部《黃金時代》。

正如書中說的那樣:「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無所謂去哪,無所謂見誰。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喜歡讀紙質書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所以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我想這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對於「時代三部曲」其他兩部——《青銅時代》和《白銀時代》,王小波都不怎麼看好。用他的話來講:這兩本書如果要讀9遍,那麼《黃金時代》就必須讀10遍!難道《黃金時代》真的有這麼大的魅力嗎?不好說,但我想這應該是見仁見智吧。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提到王小波,我們很自然就會想到他的《黃金時代》:「那一年我21歲,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然而正是這樣敢想,又敢說的王小波,在創作了數篇小說後,不幸在45歲因心臟病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歡愉的殼裡,包裹著人性的本真
    在《黃金時代》中,王小波如此寫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無奈之下,《黃金時代》只好在香港出版。然而香港出版社為了市場,《黃金時代》竟被定義為情色小說,並被命名為《王二風流史》,收入「風月系列」……聽聞此事後,王小波雖然拿了稿酬,但也十分不開心。要知道,《黃金時代》可是王小波心目中最佳的作品。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聽起來有些調侃的意味,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中得知,王小波外形條件確實很差,厚嘴唇皮膚黝黑,滿臉褶子蒜頭。大家請不要嘲笑,因為王小波先天身體就有缺陷,心臟瓣膜閉鎖還缺鈣,這意味著他將無法和正常孩子一樣劇烈運動,只要過度勞累嘴唇就會發紫。「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黃金時代》講的是破鞋的故事,有個北京醫科大學畢業的女醫生,長得好看,丈夫還坐牢了,下鄉插隊,人人都喊她破鞋!她認識了王二,跟王二理論自己不是破鞋,諷刺的是,王二教她偷漢子,這樣就真的變成了破鞋,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於是兩個人在破帳篷裡,在野草地裡一次次搞破鞋!
  • 《黃金時代》中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才發現人性到底有多「賤」
    在《黃金時代》中有著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後才會明白,所謂的人性到底有多「賤」。《黃金時代》中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才發現人性到底有多「賤」1、越是無可懷疑的事就越值得懷疑。那一瞬間她終於明白了世界上有些什麼,下一瞬間她就下定了決心,走上前來,接受摧殘,心裡快樂異常。4、人活在世上 就是為了忍受摧殘 一直到死 想明了這一點 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第一次讀的時候不堪入目,不敢讓父母看到
    從來沒有哪個作家如同王小波一樣,生前飽受爭議;逝世多年後,突然大火。也從來沒有哪部作品如同他的《黃金時代》一樣,被討論了這麼久。我在讀書的時代就讀過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當時我還小,這本書也解禁有些年了。我從書店借出來,辦了個讀書卡,可以借書的。
  • 王小波黃金時代:陳清揚在交代材料中所寫的「罪孽」究竟是什麼?
    然而,最近無意中看到了作家王小波的一部《黃金時代》,卻刷新了我的認知與見解。在《黃金時代》中,作家王小波硬是將避諱的「性」寫到了極高的高度,讓人不禁心頭一震。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早期雲南西部某農場,男主名叫王二,二十一歲,被安排到雲南「插隊」。而女主名叫陳清揚,二十六歲,在王二插隊的地方做醫生。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的時代,壓抑的人性,肆意張狂的靈魂
    每個作家都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王小波把他的這顆心寫在了他的作品裡。王小波二十歲的那一天,正是他的《黃金時代》。你以為他說的是經歷,但他說的是自己。熟悉王小波的讀者,在看到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裡陳衝扮演的那位林大夫時,也許會心裡一動,感到似曾相識。
  • 王小波:為什麼就從黃金時代到了黑鐵時代?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年夏天,王二來到了極為荒蕪的雲南南部的農村,這裡只有甘蔗、橡膠和水稻,以及旱季裡永不停歇的熱風。在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非常苦悶。同時他又是個21歲年輕的男子,對於未來有夢想,對現實有強大的欲望。後來他遇到了26歲的寡婦陳清揚。
  • 世界在下沉,越發讓人懷念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第二次見面,是在虎坊橋光明日報社李銀河的辦公室,王小波去給李銀河還書,書名是《普隆恰託夫經理的故事》。沒想到王小波把書弄丟了,等見到李銀河,只能尷尬地承認書丟了。李銀河一聽,在心裡默默的嘀咕:「這人不僅醜,腦袋也不靈光。」後來他們開始聊天,聊著聊著,王小波愣頭青似的問了李銀河一句:「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剛和初戀情人分手不久,聽了這話瞬間就有點不高興。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帥氣的王小波,哪裡醜了?沒說幾句話,王小波突然問她: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說:沒有。王小波:你看我怎麼樣?李銀河很驚訝——這個人怎麼這樣直接!王小波28歲的時候決定與李銀河結婚,但是李銀河卻猶豫了:王小波長的太醜,下不去口!
  • 《陳清揚:情人》前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好在哪裡?(上)
    你撥動起一個齒輪,它就開始自動運轉起來,直到最後它自己走完全程。那麼話又說回來,這種多維重構後的作品就一定比按照時空邏輯順序展開的作品更好、更優秀、更震撼人心嗎?答案當然是未必。比如近些年來國內一些電影導演也嘗試拍攝一些非線性敘事的電影作品,但最終的結果是拍成了混亂敘事。
  • 《黃金時代》尺度大堪稱「小黃書」,王小波:沒有性的人生不完全
    王二打完針後,幾乎沒有和陳清揚多說些什麼,便逕自離開。後來陳清揚竟然下山去找他,想讓他幫她證明自己不是「破鞋」。陳清揚之所以偏偏會去找王二幫忙,她有自己的理由:事實上,很多去找她看病的人都沒有病,是故意來看「破鞋」的。而王二是唯一一個真正來看病的病人。
  • 王小波專題王小波寫的是色情小說嗎?
    王小波寫的是色情小說嗎?(節選自《王小波傳》,點擊「閱讀原文」可在線購買此書,全網首發。
  • 從《黃金時代》與《情人》的相似點看:王小波為何會推崇杜拉斯?
    今天想為大家分析一下我很喜歡的兩位名家的代表作——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與杜拉斯的《情人》。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可以說是必然有聯繫,因為王小波一直對杜拉斯的小說推崇備至。也難怪王小波發出這樣的感慨:「憑良心說,除了杜拉斯的《情人》之外,近十幾年沒讀過什麼令人滿意的小說。」讀《情人》的時候,如在讀少女的囈語,其實卻是老嫗的回望。我一直覺得,杜拉斯想做的,是用這一生,過完其他人幾輩子才會體會到的豐厚。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這就是王小波的成功。其實,《黃金時代》之所以這麼出名,靠的就是大膽直白的性描寫,這在當時真是非常非常少見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寫的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不過關於本書,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王小波逝世後,有人專門跑到王小波曾經下鄉的農場,我們就打聽有沒有小波在小說裡寫的14隊、15隊什麼的,結果還真有。但當問是不是有一個漂亮的女隊醫的時候,他們說隊醫倒是有一個,不過是個男的。
  • 又到了紀念王小波的日子,你,想讀一讀他嗎?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