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餘漫。
有些人在考專升本之前,都會問一句:「專升本有用嗎?」
有用嗎?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人生是你的,你覺得有用,那就是有用;如果你覺得沒用,那就真的是沒用。
但如果你要問小葉的話,他說:「有用,不悔。」
小葉的成績算不是特別理想,高考失利,進入專科院校。
因為大學跟中學完全是兩個概念,沒有老師會再盯著你,也沒有同學天天抱著試題在刷,那種「自由」的氣息讓他玩瘋了。
直到他遇到一位正在努力專升本的學姐:「你在幹嘛?」
學姐頭也沒抬:「準備專升本。」
「那是什麼?」
那時的小葉,根本沒有專升本的概念。但是學姐告訴他,那是她選擇的路,因為她想證明自己——他們都說我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本科,我想告訴他們,我可以。
小葉剎那間就想到了自己,初三的時候,班主任把他叫過去:「小葉,你成績不好,大學有點難度,要不然你去技術學點託?」
高二的時候,丟了輔導書的學習委員,坦然地拿走了他的輔導書,因為:「反正你也看不懂,別浪費了。」
高三的時候,班主任批假讓他回家複習。
沒有人期待過他,連他自己也是。可是這一刻,坐在他面前的學姐卻說——我可以。
既然學姐可以,為什麼他不可以?
做了決定之後,小葉就開始打聽「專升本」的事情。
學校裡確實有免費的專升本輔導,但是小葉去過幾次,但是他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做到像學姐那樣「自覺」。他的室友,他曾經結交的那些朋友,隔三叉五的會跑來找他,不是出去玩,就是開黑玩遊戲。
不知不覺間,就浪費了一個月。
小葉猛然醒悟:這樣下去不行,他得另想辦法。
然後,他就暑假打工,再加上父母的補貼,湊了將近一萬塊錢,在外面報了一個輔導班。
他叫著牙想:我錢都交了,我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臉,浪費了吧?
從一開始,小葉就備受打擊,因為他發現自己的英語很差,500個單詞量,語法全部不懂——他算了算成績和分數錢,最終決定,咬牙也要弄下去。
其實杭州的專升本並不是很難,它跟其他省份需要考很多科目不太一樣,它分文理科,文科考的是大學語文、英語;理科考的是高等數學、英語。
小葉對自己信心不足,沒敢挑理科,選擇了文科,這樣他只需要花大力氣備戰英語就行了。
早上四點半起床,背單詞、刷英語,一直到吃早餐的時間,才去食堂。中午為了節約時間,常常是看哪個窗口人少,就選擇哪個窗口,能填飽肚子就行。
反正除了上課的時間,他不是正在背英語,就是在背英語的路上。
當然了,他也不可能一點也不湊語文,該整理的學習大綱、思維導圖,也還是會抽出一點時間整理一下,慢慢的往裡面填內容。
除了背,還要寫。好記心不如爛筆頭,該抄的英語作用,該寫的英語日記,該刷的席捲還是得刷。
因為學習的大方向都有輔導班的老師掌控,到是省了他不少力氣,只要跟著老師的步調走,完成他們的任務就行了。
那個時候,他真的很拼,感覺自己要是高中時代有這麼拼,說不定早就考上大學本科了,而不是現在才努力。
大概是曾經沒吃過的苦頭,都得補回來吧,白天黑夜的補,他補得額頭都長了痘痘。
在班上的同學一個個開始拾掇自己,男的帥、女的靚時,他反而成了班裡比較「老土」的一波。因為想要找一個安靜的學習場所,時常避開班裡的同學,還顯得有些不太合群。
但付出終究有回報,在他們即將踏出校門,拿著專科的畢業證走向社會時,小葉卻拿到了本科的錄取通知書。
「撲通——撲通——」他的心臟跳得很快,差點對電話叫起來。
掛了電話,他連忙打給了他爸:「爸,我考上了,我現在是本科生了!」
他愣了一下,雖然他看不到他爸的神情,但他聽得出來,電話那端的他爸哽咽了一下。
小葉的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原來,爸媽不是沒有期待過,只是為了不給他壓力,沒讓他知道而已。
長大,似乎是一瞬間的事情。
小葉不敢說一個「專升本」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是通過這次的事情,確實讓他成長了很多。他第一次知道,原來有的事情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從來沒有去嘗試過。
最後,寫給不管是正走在專升本上的你,還是那個不知道要選擇這條道路的你——
不管最終你選擇的是哪一條道路,請記住:人生有無限中可能,如果你不去做,你又如何知道它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