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吃貨寶寶,相信很多家長們都是深有體會的,因為很多寶寶天生就是自帶吃貨屬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都能看到孩子不管是走到哪裡,手裡都不會少了吃的,甚至只要是有好吃的,原本在家裡搗亂、拆家無所不能的熊孩子瞬間就能秒變乖寶寶,美食的誘惑力對孩子來說顯然是無法抵抗的。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寶媽發的小寶寶為了美食而不懈努力的視頻火了,小寶寶那為了好吃的而拼盡全力的樣子也是萌翻了一眾網友們,不少網友都紛紛發表評論道:「小寶寶實在是太可愛了,為了好吃的這麼努力。」
從這位寶媽發出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寶寶的姐姐坐在家裡客廳上的沙發上邊看動畫片邊喝著手裡的牛奶,這位寶媽則是帶著小寶寶在地毯上玩耍,不過在玩耍的過程中,小寶寶可能是看到姐姐手裡的牛奶了,看姐姐喝的那麼香頓時覺得嘴饞了,於是便開始了他的奮鬥路程,想爬上沙發喝姐姐手中的牛奶。
但由於小寶寶的身高不夠,一時間還爬不上沙發,只能是不停地奮力往上爬,小腿還使勁地蹬著。就這麼努力地嘗試爬了一會兒,可不論怎麼爬卻總是差一腳,最後又掉下來。
不過可能是牛奶的誘惑實在太強了,雖然小寶寶嘗試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但依然不能動搖寶寶喝牛奶的決心。最終,小寶寶的小腿在沙發邊上一借力,終於把他笨笨的身體給抬到了沙發上,這下小寶寶可開心了,稍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狀態後就直奔姐姐手裡的牛奶去了,妥妥的吃貨寶寶一枚。
牛奶的營養價值相信廣大家長們也是有目共睹的,不過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我們一般是不推薦寶寶去喝純牛奶的,而且,在牛奶的選擇方面,其實也是有很多道道的。
一、為什麼不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喝純牛奶?
1、牛奶中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說營養都是十分豐富的。但是對於一周歲以內的寶寶來說,由於其消化系統還尚未成熟,難以消化和吸收,這時候喝牛奶的話反而容易引起腹瀉、便秘、過敏等問題,對於進行代謝的腎臟器官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負擔。
2、對於一周歲以內寶寶的來說,飲食種類相對較少,更需要全面的營養補充。牛奶在殺菌製作工藝的過程中可能流失了營養物質,比起母乳和配方奶,純牛奶暫時無法滿足寶寶全面的營養需求。
二、市面上的牛奶種類那麼多,怎麼選擇?
(一)建議選擇的奶
1、巴氏牛奶是純鮮牛奶,不含防腐劑,營養更全面,不過保質期一般不超過7天,需要冷藏保存,可以到超市的冷鮮櫃選購。
2、常溫奶
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純奶,沒有防腐劑,保質期通常為幾個月。
家長們如果覺得喝奶速度不快,擔心一次喝不完的,可以選擇這種牛奶,比較便捷、儲存方便。
3、調製奶
通常是以牛、羊奶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的營養添加劑,或者為了口感好而添加香精、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比如市面上的各種兒童牛奶、早餐奶等。
這種奶只能當作備選項,能喝巴氏奶和常溫奶的情況下一般不推薦選擇。
但如果在孩子不願意喝巴氏奶或常溫奶的情況下,那偶爾給孩子喝一點也行,畢竟其主要的成分是奶,只是口味一般都比較香甜,蛋白質含量往往都在2.3g/100g以上(巴氏牛乳和滅菌牛乳蛋白質≥2.9g/100g)。
4、酸奶
我國膳食指南建議1歲以後再添加酸奶,因為鮮奶、酸奶、奶酪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要遠高於母乳和奶粉,容易增加嬰兒的腎臟負擔。
酸奶的品種很多,家長們在購買時要注意最好選擇沒有蜂蜜、原味、無糖全脂的,簡單來說就是配料表上字越少的越好。不建議購買常溫酸奶,其含糖量偏高。
酸奶菌種一般常見的有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比較好的會添加乳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
(二)不推薦購買的乳飲料
這種主要是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加入水及適量的輔料經過配置或發酵而製成的乳(奶)飲料/飲品。市面上常見的有配製型含乳飲料、發酵型含乳飲料和乳酸菌飲料。
這一類乳飲料都不建議家長們給孩子飲用,因為這實際上是飲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奶,而且廠家為了讓孩子喜歡喝,一般都會添加比較多的食品添加劑。而蛋白質的含量最低僅為0.7g/100g,也就是說沒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