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是一種成就法:普眼長者燃香供養得見一切佛,滿一切願

2020-12-12 大白牛車文化傳媒

一縷薰香遍法界

談到燒香供佛,由於太普遍太常見了,很多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其實燃香供養三寶,是一個殊勝的成就法,顯密中皆有闡揚,遺憾的是現今很多都失傳了。具體的修持,不是隨意用各種香供佛,在經典中很有講究:以N種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放置一起,燃燒供養本尊護法。

詳情可參考《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等經典,有多種香王的配製方法。《陀羅尼集經》云:「先燒安息香、薰陸香,未燒香前誦心中心咒,印印香爐。咒七遍竟,手執香爐而作是言:我某甲供養十方一切佛,一切般若波羅蜜,一切觀世音菩薩,一切諸菩薩,一切金剛藏菩薩,天龍八部護塔護法諸善神等。證我比丘某甲,作佛頂三昧陀羅尼功德,如意成就請求加護。作是語已,則奉請釋迦佛頂像,正當道場中心懸著,則燒八種香供養。」

又云:「善男子!手執香爐燒香供養,為其七世一切父母、現存父母,著一丸香;普為六道一切四生著一丸香;又為一切病苦眾生著一丸香;復為一切十方施主著一丸香;又為自身著一丸香。著香已竟,印其香爐,咒七遍已,名捧香爐:至心供養釋迦文佛並佛眷屬,供養觀世音菩薩並其眷屬,供養金剛藏菩薩並其眷屬。即普運心,周遍十方一切淨土,六道四生,一切地獄,一切病苦諸眾生處,香雲遍滿十方法界。」

通過燒各種香,結合手印、咒語、觀想等三密加持,達到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下施六道有情的目的,以此可以疾速淨除業障,積累福德資糧。現在的煙供法,則是將香粉和三白三甜等粉末結合在一起,一起上供下施,也是非常善巧的做法。

按照傳承來說,針對天人、藥叉、龍族等,需要加入的材料不一樣;不同的族群,他們的飲食受用喜好不盡相同。或者從緣起力來說,修懷愛、增益、息災等事業法,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材料,以發揮不同的緣起力量。針對於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的火供法門,以薰香、煙供粉來供施,非常方便。

在《華嚴經》中,講到五十三位大善知識之一的普眼長者,從文殊菩薩處學習了殊妙醫方和諸香要法。關於醫方,以前的文章已有論述,現在講講長者如何修諸香要法。據八十卷《華嚴經》載:

1、和合諸香

「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一切諸香要法。所謂:無等香、辛頭波羅香、無勝香、覺悟香、阿盧那跋底香、堅黑栴檀香、烏洛迦栴檀香、沉水香、不動諸根香,如是等香,悉知調理和合之法。」

普眼長者擅長將各種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組合配製,再行供養。如何掌握,當然需要傳承,密續中有傳承,長者傳承自文殊菩薩。只是現在罕有這樣修持的人了,也是非常可惜。我們推出的不空罥索神通力香王,也希望能令更多人受此法門之利益。

2、殊勝功德

「又,善男子,我持此香以為供養,普見諸佛,所願皆滿。所謂:救護一切眾生願、嚴淨一切佛剎願、供養一切如來願。」普眼長者通過這種配比製作出妙香,供養十方諸佛,以此修持力,他得以見到十方諸佛,滿足一切所願。長者的心願,以三個大願來概括:救護眾生,莊嚴淨土,供養諸佛。其成就次第為:燒香供養——普見諸佛——滿足一切所願。很明顯,長者通過燃香而成就了殊勝的悉地。救護眾生,是利他之行。延伸來說,若我們掌握了這個燒香普供養的法門,在親友、有緣人遇到災厄、病苦時,也可以利益到他們,這是一個救人的妙法!從根本來說,通過燒香可以滿足一切所願,不論財富、婚姻、長壽乃至悉地,皆能成就。

3、觀修要訣

「又,善男子,燃此香時,一一香中出無量香,遍至十方一切法界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或為香宮,或為香殿,如是香欄檻、香垣牆、香卻敵、香戶牖、香重閣、香半月、香蓋、香幢、香幡、香帳、香羅網、香形像、香莊嚴具、香光明、香雲雨,處處充滿以為莊嚴。」對於我們而言,可以視為燒香時一種觀想,觀想從香中幻化出無量的妙香、宮殿、妙衣、花、燈等,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以此速集廣大的資糧。

4、解脫之門

「善男子,我唯知此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如大藥王,若見、若聞、若憶念、若同住、若隨行往、若稱名號,皆獲利益,無空過者。若有眾生暫得值遇,必令消滅一切煩惱,入於佛法,離諸苦蘊,永息一切生死怖畏,到無所畏一切智處,摧壞一切老死大山,安住平等寂滅之樂。」普眼長者掌握了香供的法門,獲得無盡的功德利益,就像諸大菩薩一樣,令廣大的眾生離苦得樂,消除一切煩惱,乃至解脫生老病死苦,獲得究竟的解脫。

如此看來,如何調製各種妙香,用於修持,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以前我發布過的不空罥索香王觀修法,也希望諸位師兄善修之。現在市場上的各種煙供粉,也是各類香和食物、緣起物的結合,但是可能良莠不齊,故若未有確切清淨如法的來源,也只能將就。因為不同的對境,對材料的配比有要求;不同的配比,緣起力不同;粉末必須清淨,特別忌諱有晦氣,因為可能對鬼神有損害。

相關焦點

  • 滿一切願的兩個佛號咒語和供養佛塔滿願咒
    今天分享兩個滿一切願望的佛號和咒語。任何佛都圓滿具足一切功德,而在誓願和與眾生的因緣上,存在著差異。斯哇哈此陀羅尼多有功能,以陀羅尼咒花二十一遍,如所備具向如來塔中散之,彼人所有心願皆得滿足,復盡一切業障。
  • 《不空摩尼供養咒》消業滿願、功德無量,圓滿六度波羅蜜
    【不空摩尼供養咒】/海濤法師開示《不空摩尼供養咒》又稱《不空寶珠供雲咒》唵 阿姆嘎 波匝瑪那 班美班匝 達塔嘎答 波羅各帝 三曼達 札薩熱 吽4.得滿願、祛病,恢復清淨戒,圓滿六度波羅蜜。5.常持此咒,得成為三世佛陀之心子,得授記,觀音菩薩歡喜現身摸頂。6.臨終見諸佛現身,得到「善男子!善來極樂剎」的安慰,於一切善逝前獲得不退轉無上菩提授記。蓮花化生,並能回憶宿世。
  • 燒香拜佛,供養佛,應當注意些什麼?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 一分供養,一分功德!佛前供養,這四種殊勝,一定要注意
    對境殊勝若欲行供養之事,首要便是須於上師三寶等殊勝對境前行供養之事。《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 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可見,若對境殊勝,哪怕心散亂、供物普通,也可獲得殊勝功德。在供養的時候,我們應該供養真正的福田。在一切福田當中,以佛陀最為殊勝。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慧律法師)
    慧律法師說:想要往生淨土的同學一定要拜八十八佛!從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滿王佛,這五十三尊佛號,出在《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經云:「若人聞此五十三佛功德名號,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若能稱誦,世世見佛;若復有人,恭敬禮拜五十三佛,彼之所有五逆十惡、四重八棄,種種重罪,一齊消滅。過去千佛,現在千佛,未來千佛,皆因稱誦,恭敬禮拜五十三佛,而早成佛。」
  • 佛前上香一般上幾根香?燒香有什麼含義?
    佛前上香一般上幾根香?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執著所蒙蔽了。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有的香光顯露出來。同時,也是對佛菩薩表示一種敬意。因此香只要點一炷(支)到三炷,燭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點得越多,燭點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錯會了點香燭的意義。
  •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
  • 普賢菩薩講述,一切世界海的十種莊嚴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我們拜佛,不是拜銅像、木佛、石佛、泥佛;不是拜這些有形相的佛。所拜的是真佛,是我們心中無形相的佛。這有形有相,是表法,用來表示這種境界而莊嚴它,但不宜執著。最究竟的還是求自心佛。 所謂或以一切莊嚴具中,出上妙雲莊嚴。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或以說一切眾生業報莊嚴。或以示現一切菩薩願海莊嚴。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莊嚴。
  •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有什麼深刻含義?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為,也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 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 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是一種因果關係。
  • 燒香十疑:新年去寺院燒香許願的要點一定要掌握
    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3  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 燒香拜佛,記住這幾點,功德無量!
    但是,如果缺乏對佛門基本義理的了解,燒香拜佛多半會演變成帶有「迷信」色彩的形式主義。很多不學佛的人,甚至肆意指責禮佛者迷信,在沒有弄清事實真相之前,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本身不也是一種迷信嗎?本文中我們就一起理清下面這些禮佛的誤區,燒香拜佛時,注意以下幾點,功德無量。
  • 佛教: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以及怎樣才是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估計有很多的眾生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以幫助更多的眾生、善信培植福田、以滿所願,以祈共沾法益。一、燒香拜佛的意義是什麼?從佛教的角度而言,寺院就是佛、法、僧聚集的地方,也是佛教徒培福、明慧、開悟、修行的場所。
  • 《法華經》隨喜者得佛授記
    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
  • 中國人為什麼燒香?
    三是普及性,幾乎做什麼都要燒香:對祖宗要燒,對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燒,對動物要燒,對山川樹木石頭要燒;在廟裡燒,在廁所也燒;過節要燒,平常也要燒;作為一種生活情調要燒,所謂對月焚香,對花焚香,對美人焚香,雅而韻,妙不可言;作為一種門第身份,所謂沉水燻陸,宴客鬥香,以顯豪奢;虔敬時要燒,有焚香彈琴,有焚香讀書;肅殺時也要燒,闢邪祛妖,去穢除腥;有事要燒,無事也要燒
  • 去寺院燒香禮佛,會得到加持嗎?明白了這些道理,答案不言而喻
    燒香是敬佛禮佛的一種儀式,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大日經疏》曰:「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風順風自然遍布。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燒,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燻一切,故曰燒香。」一般來說,燒香時燒一支或三支都可以。關鍵是要虔誠,並儘可能準備質量上乘的香,而不在於多燒。佛經上,經常以香比喻五分真香,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意思是告訴我們,以五分真香的功德,供養十方諸佛。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燒香燒的再多,如果心不存良善,一切功夫都是徒勞。還有一類人,燒香帶有邪念和玄幻之說,大把大把燒香,想要根據香的走勢判斷吉兇,這種思想是要嚴重杜絕的,是愚痴,是對佛法的曲解。甚至民間更有什麼所謂燒富貴香、平安香、發財香、消災香等等帶有錯誤導向的說法,都是錯誤的知見。做人,只要行的正、做的端,帶有一顆善良慈悲的心,不用燒香求佛,也是離佛菩薩最近的人。
  • 供養、灑掃佛舍利塔之果報與繞塔念誦滿願、親見觀音之咒語
    以下內容典故均出現義淨三藏譯的律部經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佛告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彼善現王者。即我身是。我於昔時。將以傘蓋供養緣覺窣堵波塔。由此福業。我昔已獲二千五百轉輪王位。復由彼業。今證無上正覺。】
  • 燒香、點燈、持齋的真實含義,你知道嗎?
    一般信眾到寺廟,都會到請香處取三支香供養佛菩薩。有的人還會點燈、吃齋、繞塔,你知道這其中都有什麼含義嗎? 2 燒香是燃無為正法香 燒香,指的也不是世間的有相之香,而是無為的正法之香。
  • 供養藥師佛,讓生下來的小孩聰明少病(忠明法師藥師法門開示9)
    藥師咒,給他喝藥師咒加持過的水,這樣就能病苦消除,所求願滿。「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就入「除滅一切眾生苦惱」定,「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大陀羅尼」意思就是總持,能持一切善,能遮一切惡。什麼意思?
  • 佛前上香燒幾支香,才是最好的?
    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執著所蒙蔽了。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有的香光顯露出來。同時,也是對佛菩薩表示一種敬意。 因此香只要點一炷(支)到三炷,燭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點得越多,燭點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錯會了點香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