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駐蕭山記者 方亮)日前,杭州空港經濟區通報了紅山農場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管理職責調整的情況。對紅山農場的經濟社會事業和黨的建設工作的統籌指導,由南陽街道調整為杭州空港經濟區,具體日常管理事務仍由紅山農場負責和承擔。
紅山農場,曾是蕭山人的驕傲,與萬向、航民並稱為蕭山的「三面紅旗」。今年,紅山農場將迎來它的建場50周年。紅山農場黨委書記、場長沈光夫說,「50年前,當時的蕭山縣委、縣政府決定,紅山由鹽場改為農場,開啟了紅山的質變。50年後的今天,蕭山區委、區政府將紅山納入杭州空港平臺,再一次開啟紅山的創強通道。」
今年一季度,紅山農場規上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幅50%以上,一掃前兩年的低迷,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以逸暻化纖為例,自其母公司恆逸集團收購殭屍企業紅劍集團及其子公司所有的工業用房、機器設備後,它全面改造原有生產線,從入駐到正式投產僅僅用了18天時間。今年一季度,企業產值實現了倍增。今年,逸暻還計劃在現有改造基礎上,再新增6條傳統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預估今年產能將達到75.7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5.87億元。
逸暻化纖可以說是蕭山化解企業「兩鏈風險」、加快「殭屍企業」處置過程中的一大成功案例,同時也傳遞著一個實實在在的信號,像紅山這樣一個擁有18萬平方米存量廠房的傳統工業區,想要做透「存量經濟」,擁抱「數字經濟」是一條可以走得通的發展之路。
此前,杭州空港經濟區召開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會,24個重大項目設計總投資460億元,包括13個已開工項目和11個下半年將開工項目。其中的「11個項目」中,就涉及紅山農場兩個「存量經濟」項目。
由金首水泥地塊組成的約2平方公裡的區塊,被定位為杭州紅山生物產業園,是蕭山「4286」產業載體中6個產業社區之一。預計今年7月將正式開建。目前,園區已引入健新原力全產業鏈生物醫藥基地項目、穀神新能源等項目。另一個預計在今年二季度開建的「存量經濟」項目,是吉華創新產業園,將依託10萬平方米的老廠房,改造成杭州版的「梧桐島」,建設環臨空經濟圈新興產業的孵化基地。
杭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諸捍良介紹說:「輝煌時期的紅山農場,它的工業總產值要佔到蕭山的八分之一。隨著傳統產業滑坡,紅山開始缺少發展的增長點。」不過,隨著紅山進入「空港平臺」,它的區位優勢開始凸顯。按照蕭山機場「東貨西客」的產業規劃,紅山未來將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臨空服務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