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滙豐推大灣區獎學金 總額達800萬港元
原標題:滙豐推大灣區獎學金,總額達800萬港元 12月14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
滙豐推出800萬港元大灣區獎學金 資助香港本科生在大灣區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滙豐推出800萬港元大灣區獎學金!資助香港本科生在大灣區發展滙豐12月14日宣布推出「滙豐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獎學金」,鼓勵香港本地大學的本科生探索日後在大灣區的發展,未來三年,滙豐將資助最多100名學生,獎學金總額達800萬港元。
-
滙豐:把握大灣區金融開放新動能
繼央行等四部門在兩會前發布26條支持大灣區建設的金融措之後,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近日宣布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以下簡稱「跨境理財通」)。 金融開放措施的密集出臺無疑將為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報告即將發布,前言摘要先睹為快
編者語: 為持續跟蹤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發展進展,由巴曙松教授擔任課題主持人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報告》研究項目,並由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作為學術支持單位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直到2017年,他在電視上看到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新聞——《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籤署。「那之前,我不知道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有報導提到港珠澳大橋,還說以後香港要通高鐵,『1小時生活圈』這個概念『嚇』到我。」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出爐,月薪最低1萬8,香港特區政府出1萬
1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有哪些 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是誰
政策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已上升到國家級戰略的層面,同時也是國內最具潛力的灣區城市群。那麼,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早在上世紀末,就出現了「灣區經濟」的概念。一般指的是圍繞沿海口岸分布的眾多海港和城鎮所構成的港口群和城鎮群,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被稱為「灣區經濟」。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在即,區域GDP首超10萬億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大灣區的經濟和人口都保持較快增長。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11城GDP之和已經達到了10.22萬億元,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GDP首次突破10萬億大關,折合美元達15145億美元,仍略低於全球第11大經濟體韓國。
-
2019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無人機科創嘉年華總決賽在香港舉行
2019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無人機科創嘉年華總決賽在香港舉行 原標題: 2019年7月5日至7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無人機科創嘉年華總決賽在香港隆重舉行。
-
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也宜遊
利好大灣區旅遊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首次亮相,在2017年7月1日。當天,國家發改委會同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籤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拉開大幕。推進大灣區旅遊發展,依託大灣區特色優勢及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構建文化歷史、休閒度假、養生保健、郵輪遊艇等多元旅遊產品體系,豐富粵港澳旅遊精品路線,開發高鐵「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規劃綱要》的提出可謂振奮人心,其對於旅遊的意義首先在於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聚集區。」
-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表現活躍 港口貿易股掀起漲停潮
格隆匯2月19日丨2月18日晚間,千呼萬喚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終於正式出爐了。 規劃綱要提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並且, 將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
-
深圳、廣州、香港,誰才是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第一城」?
2016年,騰訊為香港本地用戶推出了「微信香港錢包」。去年9月,在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支持下,「微信香港錢包」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的香港電子錢包,助力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在公共運輸領域,騰訊微信推出的乘車碼小程序,目前包括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江門、肇慶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以及全國110多座城市都已上線。今後,香港用戶也能用微信實現刷碼過閘坐地鐵。
-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原系主任雷鼎鳴: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原系主任雷鼎鳴。 人民網廣州11月12日電(吳亞雄)11月11日,由人民網主辦,人民網廣東頻道承辦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辦。在論壇的主旨發言環節,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原系主任雷鼎鳴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建設發展中的創新探索,對全國、全世界來說,也同樣具備先行示範的意義。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現場發言實錄整理,有刪節。 我的母校,在暑假時候,都會安排幾百名學生到粵港澳大灣區學習交流。因為這裡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之一,所以學校希望學生都能夠到此研究。
-
張建宗: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青年事業發展提供更多路向
中新社香港12月15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5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為香港青年人的事業發展提供更多路向。張建宗當天主持以網上形式進行的第二屆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作出上述表示。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 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
、廳長陳旭東,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澳門特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出席會議。,並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同時,粵港澳三地圍繞律師、仲裁、公證、調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意見,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將為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推進大灣區法律服務建設、優化大灣區營商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
中山奮力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本身就是一項重大創新;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關鍵也在於創新。」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旭東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山正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做好「東承」文章,強化「西接」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承載力,按照省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奮力將中山建成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支撐點、沿海經濟帶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揭曉 區域主題蘊含機遇
2月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例行見記者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在日內公布。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聯同廣東省及澳門政府,於2月21日在香港舉行有關規劃綱要的宣講會,共同探討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在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列為今年首個重點工作。
-
粵港澳協作 助推大灣區郵輪遊
新華社香港3月27日電題:粵港澳協作 助推大灣區郵輪遊新華社記者 朱宇軒「粵港澳大灣區齊聚香港、廣州和深圳三大郵輪母港,區內經濟水平高、旅遊資源豐富,一年四季不封航,我們非常看好大灣區郵輪旅遊的前景,也希望更多大灣區遊客了解
-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立法之探討
日前,「區域協同立法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討會」在深圳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來自內地、香港、澳門相關智庫、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討會並就區域協同立法相關展開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