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刑法修正案:侵犯商業秘密、智慧財產權將如何定罪?

2021-01-12 第一財經

一則關乎我國商業環境的重大立法事項終於應聲落地。

12月26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下稱《刑法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刑法修正案》共四十八條,其中,涉及各市場主體商業環境部分的調整,主要包括了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認定,智慧財產權裁量力度的提升、範圍拓寬等。

侵犯商業秘密論「情節」處

一方面,針對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司法保障將更加注重其情節而不只看結果。

《刑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條提到,「將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修改為: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這與刑法原條文的不同是,將「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修改為「情節嚴重的」,將「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修改為「情節特別嚴重的」。

「我此前的提案建議應在《刑法修正案》中將侵犯商業秘密罪由『結果犯(實害犯)』修改為『情節犯』予以規制,這在《刑法修正案》中得到了採納。」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魏青松律師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也就是說,商業秘密的刑事保護維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即:以情節處斷,而非以數額定罪。

記者注意到,此前,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均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入罪起點是必須要給權利人造成50萬元或以上的財產損失。

「現行的法律規定可能無法契合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迫切需要。」魏青松表示,「近年來,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以及非法披露、使用和擴散商業秘密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即使沒有造成損失,這也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巨大的威脅。」

其實,商業秘密的關鍵性質在於其秘密性、公眾領域的不可知性,一旦被不當或違法披露,對企業、甚至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將造成不可控的傷害。

魏青松認為,「《刑法修正案》對於這一方面的調整不僅從立法設計上可以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進一步提高侵權違法成本,而且能夠強化全社會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共識。」

另外,在《刑法修正案》中,侵犯商業秘密犯罪行為類型增加。比如,《刑法修正案》規定,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違反保密義務明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此次修改的條文在中美經貿協議談判的文本中有所依據,特別是對電子侵入、賄賂的新規定,則擴大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行為類型。」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協力律師事務所遊閩健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保護更多無形資產

記者也注意到,此次《刑法修正案》在智慧財產權的司法保障上力度空前。

比如,《刑法修正案》中提到的「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複製品罪」等6個犯罪的刑罰均有適當提高。

「這表示,智慧財產權類犯罪有期徒刑起步,最高刑提至10年。」遊閩健解讀稱, 「刑法第33條規定的刑罰種類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刑法修正案》在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所有罪名中,除假冒專利罪外,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均由有期徒刑作為量刑起點。」

記者發現,在具體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行為中,相同的的犯罪情節,原來可能量刑在3年以下或3至7年,《刑法修正案》則將刑期延長至5年以下或3至10年。「整體而言,法律將從嚴從重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行為。」 遊閩健說。

另外,該《刑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條還提到,將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修改為:「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上述「假冒註冊商標罪」新增了「服務」商標一項。

「此前法律中的商標指的多為『有形』商品,而此次《刑法修正案》將無形化的服務增加進來,是更重視服務品牌的法律保護。」上海恆在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趙軼嘉向記者表示。

趙軼嘉認為,「當下,無論是遊戲、文娛領域,還是工業、製造業的升級,知識密集型的企業總能獲得更多關注。因此,上述關於商業秘密、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條文調整,是回應社會經濟轉型需求的關鍵一步。」

相關焦點

  • 以刑事實務解讀刑法修正案(十一)
    辯護人以中國石油為服務商標不屬於刑法中商標犯罪的對象作為辯護理由。(3)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作出重大修正其一、刪除原條文中的「造成嚴重後果」的規定。新修正案的修正,將商業秘密罪將由結果犯轉為情節犯,即以行為情節嚴重入罪,不再以給權利人造成損失50萬元以上或違法所得50萬元數額來起檔定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對應的做出把原來的「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改為「情節嚴重」。
  • 劉憲權:《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解讀與反思
    在本次修正案頒布前,我國《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罪這一法定犯的罪狀表述完全援引1993年《反不正當競爭法》。在前置法已經進行了大規模修改的前提下,刑法理應對此給予一定回應。有據於此,本次修正案吸收並借鑑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上述修法舉措,對第218條侵犯商業秘密罪進行了同步修訂。
  • 專家學者一起談!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
    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規定,有高空拋擲物品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在高空拋擲物品刑事案件的司法認定中,如何區分高空拋擲物品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將是最為重要也是最為複雜的問題。筆者認為,正確區分兩罪的關鍵,除了正確把握公共安全的含義,還要對高空拋擲物品行為的公共安全危險進行定量分析。
  • 賀志軍:侵犯商業秘密罪「重大損失」之辯護及釋法完善 | 經濟刑法
    內容摘要:2020年6月,全國人大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擬就我國《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罪取消「重大損失」要素,修改為情節犯。這一修法動議可能是履行2020年1月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規定的商業秘密刑法保護義務的應對表現。
  • 【學習園地】專家學者一起談!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
    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規定,有高空拋擲物品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在高空拋擲物品刑事案件的司法認定中,如何區分高空拋擲物品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將是最為重要也是最為複雜的問題。筆者認為,正確區分兩罪的關鍵,除了正確把握公共安全的含義,還要對高空拋擲物品行為的公共安全危險進行定量分析。
  • 刑法修正案(十一)通過,一批熱點問題得到明確回應(附修正案全文)
    12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改主要圍繞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安全生產、金融市場秩序、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公共衛生安全等領域的刑法治理和保護。刑法修正案(十一)獲通過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主任王愛立針對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侵犯商業秘密的商業秘密認定及刑法懲罰
    想要了解更多商業秘密案例及判決書,請搜索:長昊律師 【摘要】侵犯商業秘密罪是對商業秘密保護的刑法體現,其中「商業秘密」屬性除了傳統意義上秘密性、價值性、保密性外,還應當加入「合法性」,將某些企業持有的非法性經營機密排除出商業秘密保護範圍
  • 刑法修正案(十一)今天通過,一批熱點問題得到明確回應
    12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改主要圍繞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安全生產、金融市場秩序、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公共衛生安全等領域的刑法治理和保護。刑法修正案(十一)獲通過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主任王愛立針對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刑法修正案通過 涉及這些智慧財產權條款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修正涉及智慧財產權犯罪條款8條,內容如下: 修改詳情 將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修改為:「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
  • 侵犯商業秘密罪「重大損失」之辯護及釋法完善
    IPCOO商業秘密保護律師內容摘要:2020年6月,全國人大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擬就我國《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罪取消「重大損失」要素,修改為情節犯。2020年6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草案)》)並公布徵求意見,該修正案草案擬將我國《刑法》第219條從結果犯修改為情節犯並提高最高法定刑。《協議》籤訂後不到半年即提出此種修正,不能排除立法機關認為取消「重大損失」要素是《協議》商業秘密刑法保護義務的要求的可能性。
  • 侵犯商業秘密罪降低入罪標準!
    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或者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造成特別嚴重後果」。《解釋》共十二條,主要規定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根據不同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規定不同的損失計算方式,以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二是進一步明確假冒註冊商標罪「相同商標」、侵犯著作權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侵犯商業秘密罪「不正當手段」等的具體認定,以統一司法實踐認識;三是明確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刑罰適用及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把握等問題,規定從重處罰
  • 侵犯智慧財產權 侵犯商業秘密 最新司法解釋出爐
    近日,多個關於侵犯智慧財產權與侵犯商業秘密的司法解釋相繼出臺,對於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意義重大。一起了解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於9月12日施行。(以下簡稱《商業秘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於9月12日施行。
  • 跳槽員工洩露商業秘密怎麼辦,員工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那麼,對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定罪量刑呢?筆者認為,應當把握兩個要點。
  • 涉企刑事司法與營商環境優化研討會觀點實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
    03 當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認定標準,有什麼新的規定? 司法實踐中,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非常多,但在裁判文書網上查到近年來以商業秘密罪定罪處罰的案例只有100多件,理論和刑法規範供給無法滿足司法實踐需求。《刑法》作為最後保障手段,應當尊重部門法確立的規範秩序,最近公布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中,對《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罪也進行了較大幅度修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2020-04-2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逐條解讀 | 兩高最新發布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解讀】該條係為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第1.8條中「中國的刑事程序和處罰應至少將出於非法目的,通過盜竊、欺詐、實體或者電子入侵的形式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以及未經授權或不當使用計算機系統的行為列為禁止行為」而進行的明確規定。
  • 刑法修正案(十一):文中11種行為,一不小心將負刑事責任!
    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其中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來看梳理→1、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
  • 盜取商業機密如何定罪量刑
    那麼,盜取商業機密如何定罪量刑的呢?那麼,針對這個的問題,歐陽顯南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  一、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認定  (一)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證據認定問題  (1)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侵犯商業秘密的舉證難。
  • 商業秘密保護專家孫佳恩解讀企業商業秘密保護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密集地在2020年9月10日、12日、17日發布涉及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司法解釋,發布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20〕7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20〕10號)、《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修改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決定
  • 孫佳恩專家為遼寧省律師培訓辦理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程序與實務
    ,今年1月15日,中美貿易協定籤署,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密集出臺商業秘密保護的司法解釋,《刑法》侵犯商業秘密罪條款修改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商業秘密保護規定》均在徵求意見中,由此可見,我國商業秘密保護已經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