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2020-04-2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假冒註冊商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五條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四、假冒專利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 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五、侵犯著作權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條 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製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複製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六、銷售侵權複製品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複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七、侵犯商業秘密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來源:平安驛站

往期精彩回顧

原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刑法修正案:侵犯商業秘密、智慧財產權將如何定罪?
    記者注意到,此前,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均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入罪起點是必須要給權利人造成50萬元或以上的財產損失。「現行的法律規定可能無法契合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迫切需要。」
  • 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降至30萬元
    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司法解釋降低了侵犯商業秘密的入罪標準,擴充入罪情形,將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因侵犯商業秘密導致權利人破產、倒閉等情形納入入罪門檻,並將入罪數額從「五十萬元以上」調整至「三十萬元以上」。
  • 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降至30萬元
    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司法解釋降低了侵犯商業秘密的入罪標準,擴充入罪情形,將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因侵犯商業秘密導致權利人破產、倒閉等情形納入入罪門檻,並將入罪數額從「五十萬元以上」調整至「三十萬元以上」。
  • 侵犯智慧財產權入罪門檻降至30萬!最高法權威發布
    司法解釋的頒布實施,對於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統一法律適用標準,規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辦理,營造良好創新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解釋》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明確,主要體現在:一是根據司法實踐需要降低了入罪標準。
  • 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降至30萬,14日起施行
    文章來源:雲葫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而為更好的規範市場營商秩序,這一方面的法律也在不斷進行完善。司法解釋降低了侵犯商業秘密的入罪標準,擴充入罪情形,將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因侵犯商業秘密導致權利人破產、倒閉等情形納入入罪門檻,並將入罪數額從「五十萬以上」調整至「三十萬元以上」。
  • 侵犯著作權罪與銷售侵權複製品罪的區別
    審理法院: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案例來源:《2016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1.侵犯著作權罪與銷售侵權複製品罪在構成要件上的區別銷售侵權複製品罪與侵犯著作權罪存在許多相似之處。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進一步規定,實施《刑法》第217條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犯罪,又銷售該侵權複製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217條的規定,以侵犯著作權罪定罪處罰。實施《刑法》第217條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權複製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併罰。
  • 智慧財產權入罪門檻降至30萬,什麼行為是侵犯智慧財產權?
    《解釋》將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因侵犯商業秘密導致權利人破產、倒閉等情形納入入罪門檻,入罪數額調整至「三十萬元以上」。《解釋》主要規定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根據不同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規定不同的損失計算方法,以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二是進一步明確假冒註冊商標罪「相同商標」、侵犯著作權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侵犯商業秘密罪「不正當手段」等的具體認定,以統一司法實踐認識;三是明確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刑法適用及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把握等問題
  • 賀志軍:侵犯商業秘密罪「重大損失」之辯護及釋法完善 | 經濟刑法
    內容摘要:2020年6月,全國人大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擬就我國《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罪取消「重大損失」要素,修改為情節犯。這一修法動議可能是履行2020年1月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規定的商業秘密刑法保護義務的應對表現。
  • 侵犯商業秘密罪降低入罪標準!
    (三)(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1次會議、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八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為依法懲治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現就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 幫客戶解答分析侵犯著作權罪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七節 侵犯智慧財產權罪第二百一十七條【侵犯著作權罪】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
  • 注意:銷售盜版書籍的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罪,而非銷售侵權複製品罪
    這一規定明確了侵犯著作權罪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司法認定標準,有利於司法實踐中更加合法、高效地認定侵犯著作權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這一要件,為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的保護力度,依法懲處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侵權盜版等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活動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 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數額降至30萬!
    擴充入罪情形,將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因侵犯商業秘密導致權利人破產、倒閉等情形納入入罪門檻;根據司法實踐的具體情況及徵求意見期間多方意見,將入罪數額調整至「三十萬元以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智慧財產權犯罪新類型案件不斷湧現,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特別是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爭議問題較多,亟需出臺相關司法解釋予以明確和規範。
  • 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進一步降低!來看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今天起施行。如何進一步加大對商業秘密的刑事保護?如何規範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辦理,營造良好創新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
  • (最新)兩高: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2020.9.14施行)
    若干問題的解釋(三)(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1次會議、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八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為依法懲治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 「侵犯著作權罪」的刑與罰
    「侵犯著作權罪」的刑與罰 張祖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籤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一、侵犯著作權罪,在《刑法》中是如何規定的?
  • 最高檢: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數額降至30萬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1次會議、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八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 保護智慧財產權|判決一起非法印刷出版物300多萬本侵犯著作權案
    保護智慧財產權|判決一起非法印刷出版物300多萬本侵犯著作權案 2020-12-09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罪名釋義—侵犯著作權罪
    > 一、刑法條款第二百一十七條 【侵犯著作權罪】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四、適用的規範性文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6號)(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侵犯商業秘密的商業秘密認定及刑法懲罰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入罪標準「重大損失」包含商業秘密自身價值損失,合乎司法解釋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觀責任要件只能是故意,《刑法》219 條第二款關於「應知」的規定並非屬於過失犯罪的「應當預見」,而應當理解為「推定明知」。
  • 逐條解讀 | 兩高最新發布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繼2004年12月8日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4年12月22日起實施)、2007年4月5日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7年4月5日起實施)後,終於時隔十三年,發布了第三個與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相關的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