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問過我孩子在英國上學感覺如何,也有考慮把孩子送來。我自己感覺還是摸著石頭走了不少彎路的,寫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至少不要被留學中介輕易忽悠吧。PS:我們只談英國私立學校。
在選學校之前,家長要判斷兩件事:
1. 我最終希望孩子進入怎樣的大學?全球前20的大學?前50?還是無所謂?
2. 我的孩子目前的學習意願和習慣怎麼樣,成績怎麼樣?
我們先假設孩子目標是進入全球前50的大學,目前學習意願和習慣中等,成績中等。目前我認識的華人小朋友,基本上都是衝著牛劍去的,學習方面也都還可以,所以就拿這個類型來舉例吧。
我們從大學倒推一下,牛劍的學生主要來自哪些學校?主要是英國排名前100的中學。按什麼排名呢?A-level成績。關於A-level,就是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每年英國會根據學校A-level的A*和A的比例來進行排名,雖然有部分學校拒絕向媒體提供成績數據,但是大體上還是可以有數的,且大多學校會在自己的官網或者宣傳冊公布每年的成績,甚至具體到所有畢業生升入的大學和專業,只要有心,數據是不難找到的。根據我完全不透徹的研究,英國中學成績大體如下:
女校 > 男女混校 > 男校
頂級私校 ≥ 文法學校 > 普通私校
所謂的頂級私校,是我自己說說的。多年以來一直考試成績排名在前50,且英國人都知道這是好學校,且寄宿生費用一年超過3萬鎊,三項都符合的學校,我就當是頂級了。
關心英國時事的親們可能看到前一陣新聞,說新任首相Theresa May決定增加建設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但是目前來說,中國小學生轉學到英國,要通過11+考試考進文法學校,成功概率是很低的。原因一是英語水平差距太大,一兩年內難以達到錄取標準,原因二是文法學校數量少成績好,因此一些提供寄宿的文法學校會有很遠地方的孩子來報考,競爭異常激烈,有的達到20-30個孩子中錄取一個的程度。文法學校的教學方式基本上跟國內重點中學差不多,刷題刷題刷題,我實在覺得沒有多大必要費心費力把孩子送到英國刷題。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講講文法學校。
還是先講私立學校吧。嗯,要進前50的大學,那麼倒推一步是進入頂級私校,倒推兩步呢?進什麼小學呢?
首先,你們要是相信媒體說的英國小孩上學都是沒有學費只有無盡的快樂,沒有作業也不需要補課,那說的是公立小學,就是C & E,Church of England Primary School,上這類學校的孩子,是不會去考頂級私校的,甚至很多孩子高中畢業就不考大學了。這類小學對大部分孩子來說,是的確很快樂的,然而等到家長你想起來要考好的大學的時候,你家孩子已經騎馬都追不上了,如果此時你堅定地要去考,那麼孩子家長都要辛苦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如果你給孩子設定的目標是進很厲害的大學很厲害的專業,就別想著到人家國家蹭福利這種事了。
其次,有一種小學,叫做Linked school(或許還有別的什麼叫法?),我們可以稱之為對口小學。很多頂級中學,有自己的小學,或者對口小學。進這些小學的孩子,有相當大一部分,未來的目標就是考入對口中學,而實際上每年的畢業生中會有超過30%甚至更高比例的孩子進入了對口中學。所以,家長可以查一查你屬意的中學是不是有對口小學,然後直接送進去,考中的概率會多少高一點。
再其次,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小學的校長與頂級私校的關係比較好。英國校長的推薦信對孩子是很重要的,有時即使孩子成績差一點點,校長願意打幾個電話,可能都是管用的。如果你孩子所在的小學,歷史上沒有孩子考入你想去的中學,校長簡直不認識目標中學的校長或者招生負責人,那麼,你的孩子最好各方面都比其他考生優秀很大很大一截。
最後,如果有辦法查一下這家小學歷史上畢業生去向,那肯定是非常有用的。假如畢業生去的大多數是本地周圍普通私校,那麼你家這個立志進頂級私校的孩子,多少有點異類了啦。人是需要在一個志向接近的圈子裡互相激勵著成長的,不是嗎?
至於學校硬體設施,教師水平之類的,我自己是覺得屬於錦上添花,但是並不會對孩子的成績有什麼直接的促進。推薦閱讀:英國小學擇校全知道。
如果小學選得得當,選中學就不會有太多糾結的。然而,我知道親們家裡那些等著被送出國的孩子們,絕大部分都要在中學出發。所以,還是可以多囉嗦一下的。
除了學校成績排名,我認為,有幾個問題是要優先考慮的,排名不分先後哈。
關於學校性別,我知道有些家長是很介意的,尤其如果孩子單獨在外國讀書,不少家長傾向於選擇單性別學校,理由不言而喻。但是孩子們自己則更希望就讀混校,我在拜訪一所混校時為我導遊的男生就是因為想在有女生的學校上學而放棄了哈羅的Offer。在這一點上,我自己是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當然混校由於女生在各方面對男生的碾壓,相對考入的難度更大,就讀期間成為TOP的概率也更小,這些也是要和孩子溝通清楚的。
英國歷史上,最初的學校全部只招收男孩,女孩都是在家裡由家庭教師教育的(對啦,就是簡愛的工作)。近一二百年逐漸開始出現女校,在相當長的歲月中,男女一直是分開在不同學校。很多私立學校是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招收女生。按學校招生方面的介紹,單性別學校可以開展更多符合性別的運動和活動,混校因為師資等限制,為男女學生設置的運動項目和各類活動,一般來說不如單性別學校的豐富。當然,同一地區的男校女校也會聯合起來搞Party,排戲劇什麼的,甚至共享校車,不會完全被隔絕。推薦閱讀:英國私立學校,男校、女校還是混校?
女校情況我不清楚,男校中所有學生必須住校的現在已經比較少了,且強制執行Full Boarding,就是整個學期不離校的,也好像基本沒有了。當然少數學生因家庭特殊情況需要整個學期住校的,學校依然可以很好地落實全寄宿機制。部分學校三周可以回家一次,有的每周可以回家,也有一些是兩者兼有。寄宿方面越嚴格,學校越傾向於傳統。更多的學校是同時招收寄宿生和走讀生,部分學校還提供多達20條路線的校車服務,輻射到方圓1-1.5小時車程的地區。
關於是否寄宿的選擇,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在校3到5年的整體狀態。然而每個孩子都太不一樣了,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充分研究學校,並與孩子做了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再做決定,是很有必要的,沒有辦法絕對地說寄宿好還是走讀好。我聽說過兩兄弟在同一所學校寄宿,一個過得很開心另一個很痛苦,也聽說過走讀的孩子始終與同校的寄宿生格格不入,還聽說過不少孩子周一陷入嚴重的Homesick狀態。推薦閱讀:如何選擇英國寄宿制私立學校?
我們在國內聽說得最多的英國學校,就是伊頓公學、哈羅公學這些了。相信不少親們也多少有點想把孩子送入這類學校。但是,這些聲名卓著的學校只是英國眾多優秀中學的其中一類,還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學校,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孩子風格的學校,還是有一點必要的哈。
所謂的風格,也是我自己亂講講,研究了不少學校的歷屆名人和近年畢業生去向之後,我感覺大致可以分出幾類:
政經類,學生從政或者擔任大型企業高管,以伊頓哈羅為典型
文藝類,學生從事演藝、文學、音樂、時尚行業的
理科類,學生從事科技、金融行業
綜合類,各行各業都有
鑑於我家孩子特點過於鮮明,我研究的學校類型還是比較單一的。但是我們非常認真地考慮過做雞頭還是鳳尾的問題,最後做出一個比較雷的決定:做雞胸!至於為什麼要做雞胸,那就以後再談吧。
英倫雲小學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核心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也為孩子提供全人素質培養課程,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更為孩子提供英語語言訓練、入學測試、申請和註冊、預約面試、參觀學校、辦理寄宿監護服務、體檢、籤證申請等一系列服務。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的教育,或者進行國際教育過渡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