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畢節故事 | 酸菜,酸菜!

2021-02-17 雲上畢節

少年時,最喜歡隨父母到黔西白泥田的外婆家去玩。除了外婆家房後翠綠的竹林,屋前青碧的田野,山下清澈的水庫;夕陽下的小村莊裡東一間西一間的泥木瓦房,槐花樹上叫喳喳的麻雀斑鳩,寨子裡花屁腦咕的小夥伴,隔壁張伯伯家爐火通紅的鐵匠鋪外,那鄉村田野、崇山峻岭的自然風光,都能讓我們放風箏、捉蜻蜓、捕青蛙、撈泥鰍、瘋玩嬉鬧度過美好時光。

但最難忘的還是外婆扎制的那一大土罈子的酸菜。特別是在驕陽的夏日,玩累後用荊豆酸菜湯泡上一碗包穀飯,拈上一筷子黴豆腐肉,端起土陶大海碗幾口吃下,那爽口、那清涼、那暢快,一想起口水就流下來。

外婆身材高大,每天清晨起床後,就到地裡把當天吃的菜採摘回來,有時在溝邊採到青翠的野生水芹菜後,就在院壩裡和母親一起去掉枯黃的菜葉、洗乾淨,在泥巴火上用砂鍋煮到清脆,撈到簸箕裡濾去水分、放進土陶罈子,再用麵粉攪麵湯倒進罈子,加上一大碗老酸湯。第二天就可以拿出來和小豆湯一起煮開便可食用。

打小的時候,母親就傳承了外婆製作酸菜的手法,五十多年從不在外買酸菜吃,她總是說:「自己扎的酸菜乾淨、衛生、好吃」。現在已年近八十的母親仍然堅持自己扎酸菜,不在外面買。

我們總認為是母親憐惜錢不願花費,今年春節,母親在大家吃得油膩膩、喝得醉昏昏時,端上一大缽荊豆酸菜,大家不再拈雞鴨魚肉,爭先恐後舀上,再挑上用豆豉粑、糊辣椒、小蒜葉、木姜花拌的蘸水,邊吃邊贊「老媽整的這酸湯太安逸得很」。

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母親語調悲傷地說:「扎酸菜,我家媽娘扎的芹菜酸好吃,青菜還是你家爸爸扎得脆生,又洗得乾淨」。那一瞬間,我仿佛明白,為什麼至今為止的幾十年,母親仍然堅持自己扎酸菜而不在外買的原因,她心裡始終裝著外婆,忘不掉我逝世八年的父親。

其實,酸菜的歷史和淵源我也沒有深入考究過,但由於地理、氣候、區域文化的發展,每個地方形成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菜餚。酸菜在貴州,乃至中華大地可能都有,只是做法、吃法,所用的材抖不同而已。

還有的地方,甚至連酸菜都沒有吃過,認為酸菜就是鹽酸菜,或許,一提到畢節的酸菜,就以為是黔東南的凱裡酸,有的則認為酸菜是發酵後不能吃的餿菜。

一九八五年,還在畢節城關工商所工作的我,被地區局選派到國家工商總局青島幹部培訓學校,作為中專師資力量培訓三個月的期間,我們貴州的幾個學員,跑到青島街上一飯館去吃飯時,向老闆點了海鮮燒雞,最後還點了道酸菜。

因普通話說得不標準,老闆過來指著所點的酸菜問了半天,把大家問得雲裡霧裡的。不一會,老闆端了一大缽酸菜上來,裡面用海藻絲、白菜、細蝦米煮上,一嘗酸溜溜的全是醋味,老闆操著一口山東話說:「咱這酸菜是最正宗的啊!」,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一九九四年,地區局領導趙局長帶著我,去廣西北海參加國家工商總局召開的政治思想工作研討會,去的途中經過廣西南丹,當時流行一句話,叫「天下工商是一家,走到哪家吃哪家」。

南丹工商局十分熱情好客,招待我們在特色餐館吃地方特色,野豬、野兔、竹鼠、蛇等野味,席間不知是誰咕嚕一句,「要是有酸菜吃就舒服了」。這句話被對方領導聽到後,馬上叫來負責接待的同志,耳語幾句後,不到十分鐘,服務員端上一白瓷缽,用普通話報菜:「這是我們這裡的酸筍湯,特別好吃,醒酒最好!」熱情的領導幫我們一人盛了一碗,還說,「喝下這碗湯,還可再幹三杯酒」。

天!只喝了一口的我,差點就現場吐出來。因這酸筍是用魚內臟和扎過發酵的竹筍燴制而成的湯,魚腥味太濃厚,我們真的一想起就想吐。

第二天到南寧,幸好吃的是白菜湯,否則連飯都不想吃了。這酸菜,真的不是我們畢節家鄉那清爽的酸菜。

吃酸菜,最暖意的是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我們地區局市場科李茂柏科長,帶著我到納雍姑開檢查文明集貿市場創建工作。回來時天氣寒冷,下起了毛毛雨,冷嗖嗖的風吹著,我們乘坐的羅馬車車況不好,路也顛簸,一路走走停停。

到維新時天已漸黑,維新工商所的張所長,硬是要留住我們在他家吃完飯再走。圍座鐵爐火旁,張所長抬上一大鍋酸菜,裡面是用羊湯和酸菜熬製的火鍋,裡面放著鹽須、魚香菜、羊肉雜碎、豆腐、香菌、大蒜,還有切得薄薄的羊肉片,一大盤白花花的羊腸羊肚,大蔥、洋芋片,全倒進鍋裡煮得熱氣騰騰,大家邊吃邊說話。

酸菜剛好濾去羊腥味,再喝上點苞谷酒,蘸上糊辣椒水,吃得滿頭是汗,羊肉酸湯火鍋第一次吃到,太爽了。夜晚十一點回到家後,身上還是暖暖的。

酸菜,除了貴州人,其他外省的人,有些還是不知道這道土菜的。一九九九年,我陪妻子在北京阜外醫做換心臟二尖瓣膜手術,在經歷生死後,妻子回到病房,除了吃一些雞魚肉,仍然沒有什麼胃口。

躺在病床上的妻子說:「要是能吃上家鄉的酸菜豆湯,太舒服了」聽她這麼一說,我給畢節的二哥打了電話,家人立馬乘機專程飛到北京,帶來了酸菜荊豆湯、還有拌好的折耳根、臘肉香腸。大姐抵京的那天晚上,是妻子吃得最香的一頓飯,除了看見大姐的親情以外,主要是有了酸菜豆湯,思念家鄉的情懷得到釋放。

可惜好景不長,本想在次日請幫忙入院的水利部徐老師和李大姐吃酸菜臘肉的。誰知,第二天早上醫生查房,醫生護士來了好幾個,其中有一位護士嗅覺太敏感了,聞到從病房冰箱裡散發出的酸菜味,查完房後,護士小姐把我叫到護士室,劈頭批評一通。

她用北京話說:「真是弄不懂你們家怎麼一回事,我們醫院的病號夥食營養搭配得這麼好,你們還要從那麼遠的老家帶來這些食物,酸酸的、怪怪的,什麼臘肉一大股黴味,還有那草根根是什麼藥,腥味刺鼻」。我聽後一再向她解釋,這是老家的酸菜、臘肉、折耳根。

她聽後,一臉嚴肅地對我說:「你愛人動的是大手術,術後飲食有嚴格的要求,這些東西不能吃,否則出問題,責任是你們的,趕快扔掉。明天查房如果還在,你們就出院去吃吧!」無論我怎麼解釋,卻怎麼說也說不清。

只能滿懷惆悵地走出醫院,徘徊在阜城門大街上,最後,只能按護士的要求,把大姐從畢節老家帶來的酸菜、臘肉、香腸、折耳根全部倒掉。

當天晚上請徐老師他們吃飯時,我講到這事,兩位北京的朋友都講:「聽說過,沒吃過,到畢節一定要品嘗!現在聽醫生的,不要就不要了。」這是吃了幾十年酸菜的我,遇到最沮喪的事了。沒有嘗過酸菜的人,怎麼會理解其中的美妙滋味呢?如同生活中,沒有經歷艱難困苦,又怎麼會悟出其中道理。

實際上在畢節,酸菜本就是一道很平常的家常菜,在生活艱難的歲月,收入低的人家,都會紮上一大罈子酸菜用來生活。我成家後的那幾年工資低,孩子兩三歲時,也學會了扎酸菜、煮荊豆湯,每天以酸菜為主,買點豬肉、豆腐乾一炒,就這樣吃了很長一段時間,度過了我生活中最為窮困的日子。

扎酸菜本不複雜,最為簡單方便。一是,一般選材以老青菜為主,現在種類多,可用白紅蘿蔔秧、小油菜、野水芹菜;二是,扎酸菜要開水焯熟,不能太熟透,要保留脆性;三是,要用簸箕將水濾幹,裝入土罈子,再加麵湯、酸水淹住菜;四是,扎的時候不要切。吃的時候再切,保持脆性不易碎;五是,存放的地方要避光,以免太陽照射易餿。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酸菜的吃法越來越多,僅素湯就有熟荊豆小豆湯、酸菜洋芋湯、酸菜豆芋湯、酸菜碗豆湯等;葷菜類有酸菜圓子湯、酸菜豬肚腸子、酸菜羊肉、酸菜老豬腳、酸菜魚、酸菜臘豬腳等火鍋。還可酸菜乾炒牛肉沫、酸菜乾煸四季豆、酸菜炒豆米、酸菜炒風肉、炒折耳根、罈子肉等,酸菜正以多樣化的烹飪方式,走進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的舌尖。

特別是遠在異鄉的畢節人,想起家鄉時,那濃鬱的鄉愁漫開時,除了故鄉那青翠的靈峰寺山峰、清澈的倒天河水、碧波蕩漾的碧陽湖、山綠林深的陽山、銀花四濺的響水轟雷、鳥鳴蟬叫的文筆山以外,最牽動舌尖的,還是那切的寬葉煮上紅荊豆的酸菜湯,那土碗裡裝著黃燦燦的包穀飯和那拌著糊辣椒、小蒜葉、豆豉粑的海椒水。「想起來那酸菜,口水就流下來了!」這是我遠在深圳的侄子,在昨晚通話時講的,那聲音顫抖著鄉愁的味道!想起遠方的他們,望著深邃的夜空,我仿佛看見一雙,被思鄉的淚水溼潤的,在遠方向著家鄉張望的眼!

相關焦點

  • 老壇酸菜牛肉麵,只有酸菜沒有面,那麼這個酸菜怎麼製作吶
    最近想出一個泡菜合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感興趣,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泡菜中的老大哥:老壇酸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菜跟老壇酸菜是密切相關的,比如我們的酸菜魚、酸菜豆花、酸菜牛肉麵等等。我們在外面買的老壇酸菜,裡面基本都含有防腐劑和色素,這兩樣東西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想要吃酸菜,最好還是自己做。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老壇酸菜的有關知識和製作吧。大家好,我是愛美食愛生活,吃吃喝喝最快樂的上官小食堂。
  • 東北酸菜進烤箱,四川酸菜配雞肉,看看酸菜新吃法!
    原來是南北酸菜的對決~來自東北的廚房達人海洋,用東北酸菜做酸菜五花肉卷;來自四川的特級廚師萬學武用四川酸菜做金湯酸香雞。兩種酸菜齊聚廚房,哪種更美味? 有人擔心吃這麼多酸菜,會不會亞硝酸鹽過高?別擔心~先來看看兩種酸菜不同的醃製手法。 四川酸菜先過開水,再醃製,還有兩種酸菜對醃製時間的絕對控制,充分的降低了亞硝酸鹽的含量。
  • 農村傳統的酸菜醃製手藝,酸菜爽脆,味道純正,愛吃酸菜的學起來
    當然冬藏也不單指一般的儲藏方式,像冬季的醃製酸菜、鹹菜,曬臘肉等等都是一種冬藏的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農村傳統的酸菜醃製方法,保證醃製出來的酸菜味道純正,別具風味。 酸菜醃製在一些地方也叫積酸菜,特別是靠北方一點的地方,對醃製酸菜更是有一套。好的酸菜不僅酸味剛剛好,而且酸菜的口感還爽脆可口,一嚼下去還「咔擦」響的那種。
  • 翠花上酸菜,正經的東北硬菜其實是酸菜
    東北大酸菜是極具個性的食材,大油大肉造得火熱,但跟蔬菜同類卻一點也談不來。有一首歌說"翠花上酸菜",我們東北在冬天一道大菜就是酸菜,瀋陽有句歇後語叫「土豆燉酸菜——挺硬」,最能體現酸菜的個性,土豆這樣百搭的食材,遇到酸菜也不好使,今天遼瀋美食小編給大家拜扯一些東北酸菜的吃法。
  • 酸菜只能配魚?酸菜的花樣吃法,教你做最鮮爽的酸菜
    說起酸菜,大部分人可能馬上就會想到酸菜魚,而且除了在酸菜魚裡吃過酸菜,似乎沒有在別的地方吃過酸菜,其實酸菜不僅能做魚,還能做許多美味開胃的美食,酸菜有許多種做法,可以炒,可以煮,還可以燉,每種方法都能做出酸菜的不一樣的味道。
  • 翠花,上酸菜,這裡的酸菜就是指酸菜燉白肉血腸
    白肉酸菜血腸是滿族傳統食品,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又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後,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其全稱應該是「酸菜燉白肉血腸」。東北地區有一首著名的網絡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最後一句說:「翠花,上酸菜!」
  • 冬季無酸菜不科學(含酸菜菜品做法)
    酸菜在我們的飲食中可以是開胃小菜、下飯菜,也可以作為調味料來製作菜餚,可分為東北酸菜、四川酸菜、貴州酸菜、雲南富源酸菜等,
  • 東北酸菜燉粉條的做法,東北酸菜和南方酸菜你更喜歡哪一個?
    東北酸菜味道酸鮮。小時候家吃的最多的菜就是它,但是怎麼吃都不會厭煩,而且每次都能多吃一碗米飯。可以說它伴隨我長大。地方不同飲食也不一樣,但很多南方人吃表示不習慣。東北的酸菜和南方的酸菜有所不同,東北的酸菜是用白菜做的,而南方的酸菜是用雪裡蕻和芥菜等製作出來的。南方人習慣用小罈子醃菜。而北方都是用大缸來醃。東北人最喜歡吃的就是酸菜白肉燴血腸。這道菜雖然是大眾菜,但選料上也很講究。
  • 酸菜白肉鍋(臺灣飯桌)
    臺中一家知名餐廳的酸菜白肉鍋。   (取自餐廳網站)   在臺灣時,有人要請我吃「臺灣美食酸菜白肉鍋」時,我的確有點不明白「酸菜」和「臺灣」的關係,吃過問過之後才感悟「民以食為天」的老話,「食」不僅是天大的事,也深藏著天下的故事。
  • 酸菜炒肥腸
    有一回分菜的大叔一見他來打飯就大聲喊「肥腸來了「,剛好酸菜排在後面,順口就接到,還有酸菜呢。從那以後同學們就叫他倆為「肥腸」和「酸菜」了。  高考後,酸菜和肥腸兩人都沒考上大學,畢業後也都呆在家,沒有出去打工。  在全民都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的年代,酸菜和肥腸都沒有去打工是有原因的。肥腸的父親在他高三時在一個建築工地打工時摔了,半身不遂。
  • 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差不多?到底是誰在抄襲誰
    >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味道很像我覺得兩個味道差不多你們覺得味道上有區別嗎?需要看自己使用的鹽的牌子,每個牌子的鹽鹹度不一樣,要確保不要太鹹,只要酸菜有淡淡的鹹味即可。烹飪酸菜:1. 酸菜發酵2-3個星期後,取出需要的量,其餘的酸菜可以繼續保存在罈子裡,按原樣蓋好蓋子密封好;2.
  • 父親的酸菜汆白肉
    酸菜鍋裡除了酸菜還有湯和輔料,端上桌,熱氣騰騰,味道很是不錯。每每吃到東北酸菜,就會想到當年父親為家人做的酸菜汆白肉。這些年,走南闖北,吃過不少東北酸菜,但不論是什麼形式做出的東北酸菜,感覺都沒有父親做的酸菜汆白肉好吃。吃父親做的酸菜汆白肉已經是六七十年代的事兒了,但時至今日父親的酸菜汆白肉的做法仍然記得十分清楚。
  • 來學自製酸菜,四天就能吃上酸爽的酸菜,過年包餃子做酸菜餡的
    轉眼就快過年了,過年無論是包子、餃子,還是做酸菜魚、牛肉燉酸菜、羊肉燉酸菜,這些美味都萬萬少不了酸菜的。不過我現在從不在外面買酸菜,因為沒有自己做的酸菜地道好吃。糖糖是蘇北人,蘇北這邊做酸菜和東北的酸菜方法是不一樣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
  • 東北菜酸菜汆白肉
    今天我們來製作的是一道東北菜,這一道菜幾乎每一個東北人都會製作的,那這道菜是什麼呢,那就是酸菜汆白肉,做法簡單到哭啊,所以愛吃東北菜的小夥伴一定要學哦,首先,準備好所需要的食材,我們要用到的是粉絲,還有酸菜,還有上好的五花肉,海米還有鹽絕雞精和八角和花椒粉。
  • 【酸菜大全】好吃到你意想不到的酸菜菜譜大全!就在這裡啦!!!
    今天就讓李小編帶您領略,酸菜給您帶來的無窮魅力與美味!所有的下飯菜,一包酸菜通通幫你搞定~2、要在蛋餅表面剛凝固的時候鋪酸菜和香蔥,然後用鍋鏟稍稍按壓,這樣能夠讓酸菜夾在蛋餅裡,吃的時候不會掉出來。3、也可以把酸菜拌到蛋糊裡再煎,但口感是截然不同的。
  • 東北大酸菜炒粉條,酸菜別直接下鍋,多做1個步驟,酸菜入味不澀
    前陣子做了一罐東北酸菜,現在正好可以吃了,用酸菜炒粉條是很不錯的選擇,把大白菜醃製成酸菜,用來炒粉條更好吃,但是用大酸菜烹飪時,記得不要把它直接下鍋炒,多加1個比較重要的步驟,做好的酸菜會更加味好吃,而且還不會有澀味,冷天的時候做一壇大酸菜,想吃的時候隨手就可以炒,炒菜、燉菜都是很好的選擇
  • 如何簡單的製作酸菜?這樣做出來了酸菜好吃嗎?
    如何簡單的製作酸菜?這樣做出來了酸菜好吃嗎?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酸菜的簡易製作方法。因為我就是酸菜控,既喜歡吃酸菜,又喜歡親自醃製酸菜,家裡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派上用場。介紹第一種酸菜~泡菜1,先準備一個泡菜罈子,可以是玻璃罈子,也可以是陶瓷罈子,重點是罈子口要有續水的水封,蓋上蓋子後可以存水隔絕空氣。有利於有效菌~乳酸菌的發酵繁殖,我家用的就是陶瓷泡菜罈子,罈子裡的酸水已經用了五年以上。
  • 一缸酸菜 一副「銀手鐲」的尷尬故事
    看到這個畫面,確實有點感慨萬千,戴手銬的雙手出現在一缸酸菜前面,稍顯突兀。也正是因為這缸酸菜,讓女主獲得了一副「銀手鐲」。女主是東北人,在杭州做保潔工作。別人送她一個大缸,她嫌棄是空缸,於是就醃了一缸酸菜……卻驚動了警察。
  • 酸菜燉粉條酸菜豬蹄是家常菜,你以為這裡是東北?這裡是德國
    川菜代表有回鍋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粵菜有佛跳牆、龍虎鬥;而東北就有豬肉燉粉條,酸菜燉豬蹄,酸菜燉粉條等。可以說,東北酸菜非常有名。有韓國人稱他們的韓國泡菜才是最好吃的,很多中國人、日本人不服,韓國泡菜遠遠比不上中國東北泡菜。這個地方的人也吃酸菜燉粉條,酸菜燉豬蹄,卻不是中國,也不是韓國,而是遠隔萬裡之外的德國。
  • 酸菜牛肉的家常做法,半斤牛肉半斤酸菜,真開胃
    酸菜牛肉By 遼南蟹這個菜還是女兒點的,原本是要吃西紅柿燉牛腩的,肉買的不是很合適加之沒有西紅柿了,米媽準備去買西紅柿,女兒說:「媽媽,還是吃酸菜牛肉麵吧。」這娃兒,真的是啥都知道,這倒是提醒米媽了,前一段時間自己醃的酸菜還沒有開吃呢,那就吃酸菜牛肉麵吧。米媽最近胳膊老是痛,沒有自己動手做麵條,用的成品面,這裡面是次要的,酸菜牛肉是主角,碰巧我媽也過來了,吃完後問我怎麼做呢,這也是認可的一種行式,呵呵。這裡的酸菜用的是雪裡紅,米媽自己醃的,因為一直沒有開吃,也沒有拍成品圖,貼子還沒有發呢。隨後補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