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灣歌場人山人海。 楊語博 攝
群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天籟歌聲。 楊語博 攝
苗族歌?表演。 楊語博 攝
四十八寨趕歌場已唱響百年。楊語博 攝
本次歌場共有百餘個節目。 楊語博 攝
對山歌。 楊語博 攝
不少攝影愛好者被吸引而來。 楊語博 攝
紅網時刻8月28日訊(靖州分站記者 楊語博) 8月24日,農曆七月十四,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縣大堡子鎮巖灣村,一年一度的「四十八寨趕歌場」如期而至,來自湘黔邊界48寨的數千名苗侗同胞身著盛裝,齊聚巖灣歌場,以歌會友,以歌傳情,唱響「百年巖灣歌場」。
歌會對曲目和調式沒有限定,形式自由,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流傳久遠的故事歌,有歌頌英雄人物的敘事歌,有表達青年男女聰明才智彼此傾訴愛慕之情的情歌,有歌頌新時代各民族團結奮鬥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讚歌。
「四十八寨趕歌場」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趕歌場起源于靖州境內,因湘黔毗鄰的靖州、會同、錦屏和天柱共四十八寨而得名。千百年來、歌場不斷增多,清代達到鼎盛,最終形成以靖州巖灣為中心的四十八寨趕歌場風俗體系,傳承發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