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件送錯包裹被拆 12315去年接快遞服務投訴5760件

2020-12-19 東方網

  快遞寄了半個月還未送達,發往日本的信件卻寄往了馬來西亞,好不容易收到貨又發現物品損壞或被拆封……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的興起,快遞行業也駛入了「快車道」。但與此同時,不少快遞公司為了搶佔市場,一味以低價攬客,卻忽視了內部管理與人員培訓,導致消費者的投訴量節節攀升。

  一份來自上海市消保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315共接到各類快遞服務投訴5760件,佔消費投訴總量的4%,消費者的不滿主要針對經營者遞送物件延遲、物件遺失或損壞等問題。未來,如何更好地規範快遞市場,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值得政府部門和快遞企業深思。

  韻達:寄件半月未收到

  3月2日,施女士委託韻達快遞,從楊浦區的公司寄了一份文件給徐匯區的客戶,「按理說,市內快遞,最晚第二天也就到了。」可一個星期過去,客戶仍未收到文件。施女士隨即上網查詢,發現快遞在3月3日送到韻達上海分撥中心後,就沒了動靜。

  施女士立刻致電韻達客服,工作人員答應儘快派人發件。可又等了三四天,快遞還是沒送到,施女士去電催促,對方又解釋說,最近快遞爆倉,春節前的積壓件還沒全部處理完,她的快遞可能還要再等幾天。「寄份同城快遞,半個月了都送不到,早知如此,還不如我自己去送呢!」施女士說,她寄的這份文件十分重要,為了不耽誤工作,昨天,她親自前往韻達龍錦分公司,取回快遞送至客戶手中。「現在春節都過去快一個月了,韻達的發件效率還這麼慢,真是愧對消費者的信任!」施女士很惱火。

  DHL:文件寄錯目的地

  賈小姐是虹口區一家外企的員工,3月11日,她接到任務,需要將兩份重要文件分別寄往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客戶。她隨即致電全球著名郵遞物流公司DHL,很快,一名快遞員便上門取件,然而,對方並未攜帶快遞信封,而是讓賈小姐直接填寫快遞單。「他說信封忘記帶了,回去會幫我封裝好。」於是賈小姐填好快遞單,就把兩份文件交給了快遞員,離開時,她再三叮囑對方一定不要把文件弄混。

  第二天,馬來西亞的客戶打來電話,稱快遞已經收到,可日本方面卻遲遲沒有動靜,3月13日下午,對方甚至來電催問快遞下落。「按理說,這份快遞應該隔天就能到。」賈小姐感覺不妙,馬上致電DHL客服詢問,工作人表示快遞並沒丟,而是因為航班延誤,沒有及時發送出去。賈小姐信以為真,於是讓日本客戶再等兩天,可直到昨天中午,快遞依然不見蹤影。「我們寄送的文件裡有船舶註冊證,日本那邊急等著用,快遞延遲這麼久,給我們雙方都造成損失了!」賈小姐很焦慮。

  正當她急得團團轉時,馬來西亞的客戶突然來電告知,收到的快遞中多出了幾份文件和證書。賈小姐立刻讓對方拍照回傳,結果令她大吃一驚:原來快遞公司把兩份文件都寄往了馬來西亞。記者昨天致電DHL,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對此事展開調查,如果屬實,會給賈小姐一個說法。

  中通:快遞風衣現破洞

  3月15日,錢先生通過中通快遞,從杭州快遞了8件衣服到上海。可當他打開包裹時,其中兩件風衣上竟然都出現破洞。「一件風衣上2個洞,另一件風衣上4個洞,看樣子是被利器割破的。」錢先生稱,當時他想當場拆封驗貨,但快遞員稱,因為沒有籤收,所以不能驗貨。而等錢先生籤收後,快遞員稱因為已籤收,所以「出了問題說不清楚」。事後,錢先生多次聯繫中通快遞,但問題卻沒有解決。「兩件風衣總價五六百元,實在鬱悶。」錢先生說,這些破洞最大的直徑有幾釐米,很難修補好。

  記者致電中通快遞,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根據行業標準規定和公司內部流程,給客戶一個處理結果,他們與客戶在進一步溝通中。

  歐唯特:客戶包裹被私拆

  近日,夏女士通過歐唯特物流公司,快遞一份個人資料到公司,但她籤收後,竟然發現這封快遞已被快遞人員私自拆開了。「這太過分了,快遞員有啥權力拆我的快遞呢?」夏女士怒不可遏,她說,快遞裡有她姓名、身份證號、手機、地址等個人信息,這些都是她的隱私。

  記者看到拆開的口子有十多釐米。夏女士說,當時她籤收時還未發現問題,等快遞員走後,才發現快遞竟被事先拆開過。

  記者致電歐唯特物流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快遞人員一時疏忽,違反了操作流程。接到夏女士投訴後,他們也很重視,一是對快遞人員嚴格批評教育,二是扣發了他部分獎金。快遞公司表示,今後一定加強內部管理,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寄貴重品最好選擇保價

  快遞到了,消費者要先驗貨,被快遞員拒絕:「你還沒籤字,貨物不是你的,有何權利拆封?」而消費者一旦籤了字,貨物再出問題,快遞公司則不負責:「你明明已籤字確認收貨,出了問題不歸我們管。」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兩難」問題呢?

  上海市消保委法務部主任汪鶇表示,消費者可採取「兩步收貨法」。第一步,先籤字,但在籤字後要加上一句,貨物未驗收。第二步,再拆封驗收貨物,如有問題,就可向快遞公司反映。對於消費者反映最集中的快遞物品遺失、損壞,汪主任表示,大多數快遞公司都提供保價服務,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市民在寄快遞時,往往不會注意快遞單上提示的保價內容,而快遞員也是拿了單子就走,很少有時間向消費者說明賠償標準、保價與不保價的區別。他建議消費者,如果寄送貴重物品,最好選擇支付保價費,並詳細填寫快遞單,一旦日後快遞遺失或損壞,消費者也能獲得相應賠償。

相關焦點

  • 海南省郵政局:快遞糾紛可撥12315投訴
    「消費者在快遞方面發生糾紛時,可以向當地郵政管理部門或工商部門進行投訴。」10月29日下午,海南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吳鐵硯做客南海網,就快遞市場的現狀與社會各界展開交流,並對網友的提問一一進行了解答。    近年來,海南省快遞業務收入一直以超過25%的速度在增長。目前,海南快遞市場進行運營和服務的快遞企業有80家左右。
  • 中通快遞默認「快遞易」代收 12315:不送貨上門可投訴
      半島網12月14日消息 「雙十一」之後,快遞公司迎來送件高峰,不少快遞員為了省時方便,常常會將快遞放在物業或者是小區內的「快遞易」裡,這讓快遞員們方便了不少,但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不小的麻煩。
  • 「送錯」華為包裹,聯邦快遞87億沒了
    原標題:史上最貴快件?「送錯」華為包裹,聯邦快遞87億沒了6月1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最近,美國聯邦快遞發生未按名址投遞華為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
  • 快遞員私拆包裹,企業也該「吾日三省」
    包裹的負面新聞一直不斷,有人們對快遞員暴力裝卸的嗤之以鼻、也有對投遞點因粗心導致包裹丟失而產生的維權……此次快遞員私拆包裹發朋友圈炫耀,並騷擾客戶索要紅包,無疑再一次刷新了快遞行業的「醜聞」等級。面對客戶的投訴,順豐方面也算反應較快,向客戶二度致歉,並表示依法嚴查、絕不姑息。
  • 滬快遞投訴上半年達到3660件 同比增長超三成
    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市已經擁有20家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總部和2346家許可、備案的快遞企業。去年,上海的快遞企業的業務總量累計完成約26億件,同比增長52.4%;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09.5億元,同比增長55.9%,上海人均寄送快件108件。
  • 長春韻達快遞員誤送快件引發一系列誤會和矛盾
    長春市民黃先生是韻達快遞快遞員,最近他遇到一個鬧心的事,因為他將一個快遞誤送錯快遞點,收件者取件時發生了一系列誤會與矛盾,導致他被投訴同時還要賠償收件人327元,這到底是咋回事?
  • 廣州郵政包裹總放快遞櫃,次次打電話投訴,也不濟於事
    據了解,廣州郵政包裹總放快遞櫃,次次打電話投訴,也不濟於事。七老八十了還買什麼快遞,最好別買省得掙你幾毛錢你心裡不平衡。廣州郵政為什麼就沒有批評?據透露,是郵政也是,總是不經過我的同意直接放快遞櫃我地址不認識,打電話快遞員死都不接,每次回來一個件我都要打投訴電話,但也不濟於事,沒用……所以我現在凡是知道是郵政快遞我幾乎拒絕該店交易。同遭遇,郵政快遞分點就在我樓下,我們住的電梯樓就不送,直接扔快遞櫃。以後也取消用郵政快遞的店家交易。
  • 備註送件上門仍投快遞櫃,記者體驗多家快遞企業投遞服務
    其中,未經客戶允許就將快件放入快遞櫃或自提點是市民詬病最多的一點。近日,我蘇特稿記者實際體驗多家快遞公司終端服務,結果讓人遺憾,大多數快遞公司均在未通知客戶的情況下,私自將快件寄存。在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都向記者表示,這幾年,想見到送件快遞員是越來越難,甚至連他們的電話也接不到了。「我們那邊的快遞員,默認把快遞直接放到超市,因為這樣對他們來說比較省力,不需要送上樓。」來自南京多個小區的消費者都向記者吐槽,「這個一直是這樣的,從來都不通知,就直接放到快遞櫃或者驛站。
  • 中通快遞員被投訴私拆包裹網曬照片 致物品丟失
    14日,他通過中通快遞寄出一款全新超人玩偶、一張全球限量版海報及限量認證書。當天,趙先生發現收件快遞員在朋友圈曬出多張疑似其玩偶的照片。16日,快件寄達後海報及海報認證書丟失,損失過萬元。中通方面稱,目前仍在對此事調查核實。
  • 「誤送」華為重要包裹?外交部:請解釋!聯邦快遞日本公司最新回應…
    本月19日和20日,聯邦快遞(FedEx)日本公司將華為從東京寄出的兩件包裹轉運至聯邦快遞美國總部所在的田納西州孟菲斯市。5月29日,央視財經記者電話採訪了聯邦快遞日本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不過在對方的答覆中,聽到最多的詞卻是「無法回答」。
  • 聯邦快遞撒謊了!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進境快件 調查在繼續
    另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調查期間,還發現聯邦快遞其他違法違規線索。國家有關部門將秉持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繼續依法深入開展調查工作。華為發言人喬·凱利(Joe Kelly)對路透社表示:「通過聯邦快遞發送的重要商業文件沒有送達目的地,而是被轉移,或者被要求轉運到在美國的聯邦快遞。最近的這些經歷破壞了我們之間的信任。」報導還稱,聯邦快遞發言人莫裡·多納休回應稱,這些包裹是被「誤送」,並稱沒有任何第三方要求他們轉運這些包裹。
  • 收寄包裹高效便捷,今年快遞已超700億件
    700億件!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700億件快遞背後,是火爆的線上消費,是蘊含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數據顯示,今年「雙11」購物節,各大電商平臺活躍著近500萬商家、25萬個品牌,服務了數億消費者。
  • 快遞種種問題遭市民吐槽 郵政管理局表示如不滿意可投訴
    [太氣憤]  快遞員私自拆件扔掉,理由竟是「以為是空包裹」  陳先生家住文屏山莊,因為沒有電梯,這兩天為了收快件可把他累壞了。他的家在9樓,接到快遞員的電話就要跑一趟,一天得跑四五趟。  前天中午,陳先生去樓下的快遞點取件,大大小小的包裹堆成山,翻了半天他才找到自己的快件。
  • 申通快遞:不付取件費就不送快件上門
    有關專家表示,一些快遞公司針對江西省南昌市前湖、瑤湖等高校園區的客戶加收每件1元取件費的做法,違反了合同約定,收件人可以拒付  品牌觀察網訊:日前,不斷有大學生向本報江西記者站反映,一些快遞公司在為江西省南昌市前湖、瑤湖等高校園區送遞快件時,強制向大學生收取每件1元錢的取件費。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10月起,快遞員不得私自將包裹放快遞櫃!這些快件還可當場拒籤……
    但《管理辦法》提出,智能快件箱具備投遞快件功能的,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為收件人驗收、拒收快件提供技術條件。《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中也明確,快件延誤、損毀、內件短少的,收件人可以當場拒絕籤收,並按照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的提示將快件退回智能快件箱。
  • 申通快遞:寄件不稱重 態度很惡劣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和風靡,人們日常與快遞的接觸越來越多。部分民營快遞企業迎來了發展契機的同時,也暴露了快遞服務中的一些問題。據統計,2010年市消委共受理貨物託運投訴320件,佔投訴總量的15%,比去年同期增長7%,增幅速度位居第一。貨物託運投訴由此成為新的熱點。
  • 追問|快遞小哥都去送外賣了 你的快遞怎麼辦?
    △北京市花園橋附近一家倉庫地面上散亂堆放著快遞包裹  在圓通快遞的官方微博下,也有上千條網友留言抱怨圓通的服務問題,有網友表示「我打電話給派件的人,派件的人說不做了我件呢?客服不理,這要報警嗎?」還有的說「我的兩個包裹等了10天。」  記者探訪:多家網點均出現經營異常  昨天,有媒體記者來到圓通海澱花園橋分站,見現場大門緊閉已經停止營業。幾名前圓通快遞員介紹,該分站所有快件已被轉移到另一分站的倉庫內,由其他分站接收進行派送。
  • 快件半月未到 德州申通快遞"失聯"引發客戶不滿
    >(記者 董天力 見習記者 李冉)「我的快件已經到德州十多天了還沒有消息,打申通快遞的投訴電話一直打不通。」近日,市民李女士向大眾網德州頻道反映,她有兩個快遞郵件分別是10月18日和10月25日到達德州,但是直到10月31日仍然沒有快遞員上門送件,這可急壞了李女士。  大眾網記者採訪發現,除了李女士之外,近期還有多位市民的申通快件到達德州後「失聯」,記者嘗試撥打德州申通快遞的客服電話也一直處於無人接聽或者電話繁忙的狀態。「我快件裡的東西很重要,迫於無奈,我只能去申通快遞的倉庫自己取件。」
  • 快遞員希望客戶諒解 錯發的快件能還給我嗎
    如果不能要回這份快件,攬件的快遞員就要自己掏錢賠償賣家。周先生急了,於是向本報求助。記者江雨豐【快遞員】因為疏忽不該送的貨送出去了,希望客戶能退回周先生是韻達公司的快遞員,他說,廈門的客戶譚先生於9月26日籤收了韻達快遞員送出的這份快件。
  • 「當街私拆顧客快遞」引爭議,當事快遞員回應
    自己的快遞被快遞員無情地私拆你又作何感想?這些快遞應該不是他們自己的以前也沒發現過「應該都是別人的,有一些看都不看就丟進去了,但肯定不能這樣……」問題來了這兩位快遞員為何要當街拆扔這麼多包裹?隨後記者也找到了當時在場拆快遞的其中一名快遞員這位快遞員說他們拆的是歷史遺留包裹是客戶刷單、無人領取的快件「很多都是空袋子,還有一些是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