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寄了半個月還未送達,發往日本的信件卻寄往了馬來西亞,好不容易收到貨又發現物品損壞或被拆封……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的興起,快遞行業也駛入了「快車道」。但與此同時,不少快遞公司為了搶佔市場,一味以低價攬客,卻忽視了內部管理與人員培訓,導致消費者的投訴量節節攀升。
一份來自上海市消保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315共接到各類快遞服務投訴5760件,佔消費投訴總量的4%,消費者的不滿主要針對經營者遞送物件延遲、物件遺失或損壞等問題。未來,如何更好地規範快遞市場,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值得政府部門和快遞企業深思。
韻達:寄件半月未收到
3月2日,施女士委託韻達快遞,從楊浦區的公司寄了一份文件給徐匯區的客戶,「按理說,市內快遞,最晚第二天也就到了。」可一個星期過去,客戶仍未收到文件。施女士隨即上網查詢,發現快遞在3月3日送到韻達上海分撥中心後,就沒了動靜。
施女士立刻致電韻達客服,工作人員答應儘快派人發件。可又等了三四天,快遞還是沒送到,施女士去電催促,對方又解釋說,最近快遞爆倉,春節前的積壓件還沒全部處理完,她的快遞可能還要再等幾天。「寄份同城快遞,半個月了都送不到,早知如此,還不如我自己去送呢!」施女士說,她寄的這份文件十分重要,為了不耽誤工作,昨天,她親自前往韻達龍錦分公司,取回快遞送至客戶手中。「現在春節都過去快一個月了,韻達的發件效率還這麼慢,真是愧對消費者的信任!」施女士很惱火。
DHL:文件寄錯目的地
賈小姐是虹口區一家外企的員工,3月11日,她接到任務,需要將兩份重要文件分別寄往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客戶。她隨即致電全球著名郵遞物流公司DHL,很快,一名快遞員便上門取件,然而,對方並未攜帶快遞信封,而是讓賈小姐直接填寫快遞單。「他說信封忘記帶了,回去會幫我封裝好。」於是賈小姐填好快遞單,就把兩份文件交給了快遞員,離開時,她再三叮囑對方一定不要把文件弄混。
第二天,馬來西亞的客戶打來電話,稱快遞已經收到,可日本方面卻遲遲沒有動靜,3月13日下午,對方甚至來電催問快遞下落。「按理說,這份快遞應該隔天就能到。」賈小姐感覺不妙,馬上致電DHL客服詢問,工作人表示快遞並沒丟,而是因為航班延誤,沒有及時發送出去。賈小姐信以為真,於是讓日本客戶再等兩天,可直到昨天中午,快遞依然不見蹤影。「我們寄送的文件裡有船舶註冊證,日本那邊急等著用,快遞延遲這麼久,給我們雙方都造成損失了!」賈小姐很焦慮。
正當她急得團團轉時,馬來西亞的客戶突然來電告知,收到的快遞中多出了幾份文件和證書。賈小姐立刻讓對方拍照回傳,結果令她大吃一驚:原來快遞公司把兩份文件都寄往了馬來西亞。記者昨天致電DHL,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對此事展開調查,如果屬實,會給賈小姐一個說法。
中通:快遞風衣現破洞
3月15日,錢先生通過中通快遞,從杭州快遞了8件衣服到上海。可當他打開包裹時,其中兩件風衣上竟然都出現破洞。「一件風衣上2個洞,另一件風衣上4個洞,看樣子是被利器割破的。」錢先生稱,當時他想當場拆封驗貨,但快遞員稱,因為沒有籤收,所以不能驗貨。而等錢先生籤收後,快遞員稱因為已籤收,所以「出了問題說不清楚」。事後,錢先生多次聯繫中通快遞,但問題卻沒有解決。「兩件風衣總價五六百元,實在鬱悶。」錢先生說,這些破洞最大的直徑有幾釐米,很難修補好。
記者致電中通快遞,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根據行業標準規定和公司內部流程,給客戶一個處理結果,他們與客戶在進一步溝通中。
歐唯特:客戶包裹被私拆
近日,夏女士通過歐唯特物流公司,快遞一份個人資料到公司,但她籤收後,竟然發現這封快遞已被快遞人員私自拆開了。「這太過分了,快遞員有啥權力拆我的快遞呢?」夏女士怒不可遏,她說,快遞裡有她姓名、身份證號、手機、地址等個人信息,這些都是她的隱私。
記者看到拆開的口子有十多釐米。夏女士說,當時她籤收時還未發現問題,等快遞員走後,才發現快遞竟被事先拆開過。
記者致電歐唯特物流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快遞人員一時疏忽,違反了操作流程。接到夏女士投訴後,他們也很重視,一是對快遞人員嚴格批評教育,二是扣發了他部分獎金。快遞公司表示,今後一定加強內部管理,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寄貴重品最好選擇保價
快遞到了,消費者要先驗貨,被快遞員拒絕:「你還沒籤字,貨物不是你的,有何權利拆封?」而消費者一旦籤了字,貨物再出問題,快遞公司則不負責:「你明明已籤字確認收貨,出了問題不歸我們管。」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兩難」問題呢?
上海市消保委法務部主任汪鶇表示,消費者可採取「兩步收貨法」。第一步,先籤字,但在籤字後要加上一句,貨物未驗收。第二步,再拆封驗收貨物,如有問題,就可向快遞公司反映。對於消費者反映最集中的快遞物品遺失、損壞,汪主任表示,大多數快遞公司都提供保價服務,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市民在寄快遞時,往往不會注意快遞單上提示的保價內容,而快遞員也是拿了單子就走,很少有時間向消費者說明賠償標準、保價與不保價的區別。他建議消費者,如果寄送貴重物品,最好選擇支付保價費,並詳細填寫快遞單,一旦日後快遞遺失或損壞,消費者也能獲得相應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