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新鎮小茂 | 文
01
口碑差異
圍繞《原神》的爭議自其公布起就不曾平息,玩家們分成兩派彼此對立,爭吵不休。可不管你站哪一派,願不願意承認,《原神》都確實是火了,而且火的很徹底。
七麥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原神》在10月21日力壓《天刀》和《王者榮耀》登頂蘋果中國區暢銷榜,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同一時刻,《原神》還佔據了包括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八個國家的暢銷榜首,頗有秦始皇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勢。
如此驚豔的成績離不開鋪天蓋地的宣發和新角色可莉的上線。玩家們揮手投入大筆財產,只為抽到這個人均喜愛的白髮+蘿莉的5星角色。米哈遊也趁熱打鐵,在角色上線當天包下了國內遊戲門戶幾乎所有廣告位,搞得網站首頁處處紅紅火火,仿佛集體過起了大年。
我 們 過 年 啦 !
一款產品的成功不能只憑展示,也得有本事。《原神》上線初期,迫於輿論上的某些壓力,國內媒體大多沒有對遊戲進行較為深入的評測。於是玩家們滿懷期待,翹首以待老外們無情的吐槽紛至沓來。
結果讓人跌破眼鏡,Gameinformer9.25分、IGN9分、Fami通35分,就連一向專業嚴苛的GameSpot也給出了7分的不錯評價。
中國遊戲發售/上線後獲得國外權威媒體如此廣泛好評也許還是首次,引得我國駐義大利大使館都直呼內行,發布了一則有關《原神》的官方推特,並特意引用了IGN此前為《原神》給的9分。
真·國產之光
9分是什麼概念?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挑選了ign此前的幾篇評測來做參考。
可能是這個數字給國內玩家的震撼實在太強,現在每當ign發布一則新評測,評論區下面都是清一色的「辣雞,不如原神」。更有好事者批量生產梗圖,用戲虐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
核心玩家的態度可見一斑
雖然我們可以說核心玩家本就不是《原神》的潛在用戶,他們多數只會對遊戲淺嘗輒止幾小時就徹底離開。可作為國內相對權威的手遊討論社區,TapTap上的玩家評分可不會說謊,超過13萬人給出的4.8/10的分數實在算不上好看。
從《原神》在TapTap首頁摘取熱評,大多是遊戲時長數十甚至上百小時的玩家針對抽卡、優化和地圖太肝等問題的吐槽,反而是夾雜在多數吐槽裡的五星好評顯得有些扎眼。
這位自稱「小氪」了16K的玩家留下的評論,大體可以概括一下TapTap裡的整體觀點。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媒體評分有時不能代表玩家意見,類似《最後生還者2》的事件在過去不止發生過一次,《原神》或許正是下一次......嗎?
得出這個結論需要滿足前提條件。首先手遊評分牽扯到的因素極為複雜,有時不能客觀反映遊戲的受認可度與歡迎度,否則TapTap評分比《原神》還低的《王者榮耀》(4.7)不會真的成為國民級手遊。
其次,《原神》在海外的玩家評分並不算低,且營收佔比高達6成,不存在小圈子裡「圈地自萌」的情況。
比如在Google Play上,有超過60萬人為《原神》打出了4.6/5的高分,下載次數超過1000萬次。
Google下的高贊熱評裡,輕度玩家和《塞爾達》粉絲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優化問題上。
哪怕是向來充滿戾氣、門檻極低的metacritic玩家評分,《原神》居然也拿到了6.9的「還行」分數。
附贈同期發售的《FIFA 21》做對比
既捨得掏錢,又願意給分,也許老外們真的對《原神》愛得深沉,可這讓bb姬不禁有些好奇,同樣內容的氪金遊戲,為何國外玩家表現出了格外的寬容?是他們有錢氪的起,還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抱著這種想法,我略微「評測」了幾篇外媒評測與訪談,嘗試尋訪些許蹤跡。
02
國外媒體怎麼看?
用一個點總結,我們眼中《原神》免費+氪金這種商業模式上的缺點,反倒是外媒將其視為佳作的重要原因。
外媒在評測不同類型遊戲時會有不同標準。在他們看來,《原神》的比較對象並不是《博德之門3》這樣的單機大作,而是同類型的免費抽卡加二次元手遊。在這一框架內《原神》幾乎做到了降維打擊。幾乎所有評測都給予遊戲畫面好評,比如ign就開門見山地指出,《原神》確實在刻意模仿《荒野之息》,但這種二次元風格的開放世界手遊卻是前所未有的。
打個比方,要是哪天某位老哥做了一款在開放世界裡到處找i社老婆的遊戲,即使設計邏輯平平無奇,身為lsp的你可能也忍不住想給個高分。
站在沒有體驗過主機開放世界遊戲的輕度玩家的視角觀察,《原神》設計上的種種弊端並不會被明顯感知。反而是一個廣義上廣闊、美麗且免費的開放世界遊戲突然拍在他們手機屏幕上,拓寬了不少輕度玩家的審美視角。
接下來談談缺點,所有評測都或多或少提及了體力系統和抽卡爆率,可他們在這點上似乎比我們更能「忍耐」。
給出7分的GameSpot認為,遊戲裡「令人垂涎欲滴」的五星角色爆率僅為0.6%,簡直太過離譜。但《原神》依然努力規避了許多「Pay to win」的問題,零氪玩家也能靠技術和肝來完成所有任務。
給出9分的ign甚至不斷強調遊戲後期逼氪程度直線上升,可作為一名免費玩家卻依然對此沒有怨言。
歸根結底,「免費玩」這一點在老外眼裡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加分。
03
國外玩家怎麼想?
只討論媒體評分可能也會以偏概全,我更想了解國外玩家對《原神》的真實看法,因此,混進一個以外國人為主的遊戲討論群似乎是個好主意。
這並不算什麼難事。Discord是一款支持語音和文字群聊的國外軟體,月活高達一億五千萬,是老外聚眾討論遊戲的不二首選。
《原神》是Discord裡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遊戲,成員和日常在線人數都超過了《我的世界》。
幾天前,我潛進了這個《原神》討論組,和幾位資深二次元玩家聊了聊。
DarkTenshiDT(簡稱DT)是一位在Discord原神討論版裡相當活躍的玩家,同時身兼暴躁老哥和資深二次元兩個身份。平日裡他活躍在gacha-hell(抽卡地獄,指非酋俱樂部)頻道,發布各類意義不明的暴言暴語。
「Motherfxxk,這遊戲抽卡概率實在低得離譜。」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DT在《原神》討論版裡憤然咆哮。
也許只是因為在人群裡多看了一眼,我正好瞅見了這位老哥在群裡的暴言,心想著或許可以當反面素材,看看老外們是怎麼噴這個遊戲的。
我主動找到DT並向他說明來意。DT剛開始面對我時顯得含蓄謹慎,和公開群裡展露的形象截然不同。
花費些許口舌之後,DT終於打開話匣。他表示自己熱衷於二次元抽卡遊戲,諸如《Love Live!》、《BanG Dream!》等作都是自己的主菜,但除此之外,《尼爾機械紀元》、《最終幻想》等RPG也在他的遊戲名單之列。
「如果可以的話,我願稱它為「二次元荒野之息」。當我問起《原神》哪裡吸引他時DT回答道。
我繼續追問:「也許你不太了解,在中國《原神》被認為過多借鑑《荒野之息》而飽受批評。」
「我不怪他們這麼認為。西方玩家也普遍同意這一點,但即使主要玩法類似,但二者內在本質其實有所區別,比如抽卡系統,比如基於元素的戰鬥等,所以我還是能體驗到一些不同的魅力。」
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更重要的是,多年以來,遊戲被不斷複製,並從彼此身上獲得靈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moba、fps和rpg這些類型固定的遊戲。」
隨後他跟我談起了自己在公群裡吐槽的氪金系統,他的看法似乎和GameSpot完全一致。DT認為,雖然5星爆率低的離譜,但角色的設計讓你不需要花錢也能完成任務,這和其他抽卡遊戲不太一樣。
最後,DT為《原神》給出7.5分,並表示如果米哈遊能繼續改進,他願意給遊戲8分甚至9分。
DT的觀點在Discord《原神》討論版中較為主流,我採訪的幾名玩家裡給遊戲7-8分的佔據多數,所有人都給予畫面高度評價,並對廣義上的抄襲和氪金爆率問題表現出了更多寬容。
Gagi專精多人遊戲,他熟悉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大逃殺和moba類遊戲。他感覺《原神》和《塞爾達》相似之處只有耐力和烹飪系統。如果非要對比畫面,萬代南夢宮的《傳說》系列可能是更好的對象。
「個人感覺《原神》比《塞爾達》看起來更好」(危險)
Xindel則是位幾乎擅長市面所有主流遊戲類型的核心玩家,在他看來,《原神》的抽卡確實比競爭對手要貴一些,但像這樣的遊戲能夠這麼做。雖然可以稱得上賭博,但這點爆率還是能防止玩家憤怒地離開遊戲。
「你需要做的是玩《荒野之息1》並等待續作,在此之前,不妨玩玩《原神》直到它停服。」
總結以上觀點後,我認為《原神》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爭議,在於它罕見地把全世界核心向、粉絲向和輕度玩家都拉進了同一個舞臺,讓不同觀點碰撞形成了一場激烈混戰。
核心玩家習慣於拿《原神》對比買斷制3A大作,發現二者其實截然不同,產生與預期不符的割裂感從而導致退坑。
而輕度玩家的市場則由用戶需求影響。在國內,多數玩家將免費視為理所當然,把更多關注放在了遊戲內的氪金元素裡。反倒是習慣了買斷制遊戲的國外玩家覺得《原神》無比新鮮,即使中途磕磕絆絆也很難產生怨言。
社區熱度第一,登頂八國暢銷榜,《原神》確實已經在海外站穩了腳跟,創造了國產遊戲前所未有的出海成績。無論爭議還會持續多久,這款遊戲都用自己的方式收穫了更多視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