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蘭天
「『平涼紅牛』是我們國家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地方類型,肉質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們爭取儘早培育出一個新的品種,以支撐平涼肉牛的優質高效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李俊雅在11月20日舉辦的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專家現場品鑑暨第二屆平涼紅牛節高層論壇上如是說。
11月20日至21日,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專家現場品鑑暨第二屆平涼紅牛節在平涼舉辦,國內行業產業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平涼紅牛未來發展之路。平涼紅牛是在平涼特定的飼養傳統、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下,以平涼當地黃牛為基礎,先後引進南德溫、紅安格斯等品種,經過長期選育形成的肉牛新類群。「平涼紅牛」是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和香港高檔活牛配額及活牛出口的「通行證」,每年直接或間接出口牛肉系列食品1000多噸。
同時,作為平涼市強市富民的主導產業,2019年底,全市牛飼養量達到74.02萬頭、出欄量31.84萬頭,累計建成規模養牛場426個;扶持養牛大戶1.6萬戶,發展養牛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8.4萬貧困戶發展養牛產業。
平涼涇川鼎康牛業有限公司內的一處現代化牛棚
在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員許尚忠看來,平涼紅牛的產肉性能高,肉質好,要發展壯大應加強選育提高生產性能,建立核心育種群,進行品種和良種登記,開展性能測定等。
「源頭性種質與創新決定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許尚忠說,「要在平涼紅牛的特色上多下功夫,優質才能優價,就像茅臺酒一樣,提起茅臺鎮就想到茅臺酒,提起平涼市就能想到平涼紅牛。」
此外,許尚忠認為,平涼紅牛需要進一步明確市場定位,既要「瞄準」高端市場,也要在市場容量、品質優勢等方面做深入研判,穩步健康發展。
窯洞養牛,變廢為寶
「平涼的牛肉為啥好,吃起來為啥香,這其實是有技術理論支撐的。」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宋煥祿告訴記者,由於不同種質的牛肉分子基礎不同,例如含硫雜環化合物會給人這種「香」的體驗,這就需要經過儀器分析,從而取得詳實的數據,作為選種育種的依據,同時,也可由此開展原產地溯源,積極維護平涼紅牛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價值,為未來的產業發展鋪好路,打好基礎。
借腦引智,共謀發展。省政協副主席、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說,借力本次節會,平涼將著眼把「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和國內第一肉牛品牌的目標定位,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畜牧基地、中國農科院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供港肉牛養殖及出口創匯基地、省農科院平涼紅牛良種中心,力爭到2025年,全市牛存欄量達到100萬頭、出欄量50萬頭,全力打造產值過百億元的平涼紅牛產業集群。
平涼紅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