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確提出,十不得!

2020-12-17 澎湃新聞

教育部明確提出,十不得!

2020-12-15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意見》明確提出了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

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

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防止高額獎勵論文。

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

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

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不得多頭評價、重複評價,嚴格控制涉及論文的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

不得盲目採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不過度依賴以論文發表情況為主要衡量指標的排行性評價。

《意見》強調,要優化評價方式,堅持分類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探索多元評價、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完善同行評價;要加強學風建設,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堅持學術不端「零容忍」、加強學術期刊建設和管理;要健全長效機制,落實高校在學術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權,激發學術創新創造活力,正確理解破除「唯論文」不是不要論文,正確看待SSCI、CSSCI等相關引文索引的作用與功能。

《意見》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針對10個「不得」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學風教育和警示活動,重點自查自糾是否存在評價指標單一、評價使用功利、高額獎勵論文、抄襲代寫論文、非法買賣論文、學風建設虛化、學術權力異化等突出問題。

教育部將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高校經驗做法,同時對落實不力、問題嚴重的單位,視情採取約談、通報批評、公開曝光、責令整改等方式予以嚴肅處理。

關注央視網

©央視網

原標題:《教育部明確提出,十不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十不得!教育部出招整治「唯論文」亂象-新聞中心-北方網
    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教育部介紹,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簡單以發表論文期刊級別、數量、引用率、影響因子、轉載情況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重數量輕質量,忽視學術著作、決策諮詢報告、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等其他標誌性成果質量、貢獻和影響等。
  • 教育部明確表態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近日,教育部在答覆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 教育部規範高校命名工作!對其地域、行業、英文提出明確規範
    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再次明確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 關於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再次明確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 教育部再次明確: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 教育部明確了!
    教育部發文明確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教育部門和相關高校印發提醒函,要求進一步做好高校校園管理工作。要動態調整校園管控措施。要求各地和高校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學進度安排,合理確定學生、教職員工放假時間並做好宣傳,針對留校、外出師生明確疫情防控具體要求和進出校門管理要求,切實做好假期期間校園疫情防控工作。
  • 十不得!教育部出招整治「唯論文」亂象
    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教育部介紹,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簡單以發表論文期刊級別、數量、引用率、影響因子、轉載情況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重數量輕質量,忽視學術著作、決策諮詢報告、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等其他標誌性成果質量、貢獻和影響等。
  • 教育部明確:博導不是職稱和榮譽稱號
    9月2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對《關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的提案》 的答覆。,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三大基本素質要求,明確了研究生導師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範、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七個方面的立德樹人職責,並提出健全研究生導師評價激勵機制、表彰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等。
  • 就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等問題,教育部再次予以明確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在這份答覆開篇,教育部就明確: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教育部歷來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後出臺多個管理文件,規範導師指導行為,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對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教育部列舉了四個方面的已開展工作。
  • 防止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教育部再次明確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 教育部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崗位,不是職稱或榮譽稱號
    9月2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對《關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的提案》 的答覆。答覆函指出,教育部提出下一步將開展3個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培養單位嚴格導師選聘標準」、「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切實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等。
  • 教育部明確了
    2月4日,教育部官網公布1月7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教育部明確了!
    【公眾號】微信名稱:九江發布 微信ID:jjfb2014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總則明確,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國家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學前兒童明確,國家保障學前兒童的受教育權。學前兒童章節明確,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
  • 教育部明確:這種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在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上,教育部12月10日有了最新回應。「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當天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俞偉躍說,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教育部明確提出命題要求,今年高考試卷會怎麼變?考生如何應對?
    文|冷絲欄目|高考複習針對2019年高考各項工作,教育部發出《教育部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並且對命題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減少死記硬背的命題,突出考查學生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實。
  • 教育部發文明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指出,《準則》明確提出導師要堅持嚴謹治學,支持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加強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
  • 教育部明確: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2.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文件強化了研究生導師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三大基本素質要求,明確了研究生導師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範、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七個方面的立德樹人職責,並提出健全研究生導師評價激勵機制
  • 教育部明確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範圍
    從教育部了解到,為完善教師資格準入辦法,吸引優秀人才到中小學任教,教育部日前印發《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實施方案》,對免試認定範圍、師範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等作出明確規定。
  • 教育部明確表態!
    教育部明確表態!這幾年,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目前,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偉躍指出,下一步,將主要採取三個方面的舉措,來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第一、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