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復讀將迎來哪些「超級紅利」?
北京青年報 2020年08月28日
晨霧 / 轉帖
復讀學生在課堂記錄筆記
精華學校花園橋校區
師生課堂互動
悠悠(化名)是北京市海澱區某示範高中的高三畢業生,今年高考考分615分,與心目中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失之交臂,毅然選擇復讀。
隨著高校錄取通知書相繼發放,不少考得高分但錄取結果並不滿意的學生開始盤算,復讀之路是否具有「可行性」?自己是否適合復讀?2021年高考復讀究竟有哪些利好趨勢?
2021高考人數較少
復讀翻盤機會加大
今年,是北京新高考元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考生在高三下半學期基本以「線上」學習為主,但並非所有學生都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和狀態。
「受網課影響而在高考中未發揮出真正實力的考生選擇復讀較多。」精華學校全日制校長趙宏凱直言,這波考生對新高考已有經驗,對新模式不會感到陌生。同時,2021年是高考人數較少的一年,部分今年成績欠佳的考生通過復讀翻盤的機會更大,可以再次爭取被理想院校錄取的機會。
到底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復讀?東城區的一名示範高中校長直言,學生須多做一些「自問自答」。一般來看,學生選擇復讀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成績和錄取學校沒有達到預期。然而,「沒考好」的原因因人而異,需要認真分析;錄取學校不滿意,需要認真思考是因為成績所限還是填報失誤。每個學生從學習能力到心智模式都不盡相同,如果想復讀,就要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有的學生雖然認真努力,但收效不大,這類學生並不會通過增加學習時間而取得更好成績。」
而對於認為自己「平時沒有努力,痛定思痛一定能考好」的學生,這位校長認為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學生,沒有從自身找問題,會把考不好的原因歸結到受環境影響,這樣即便再復讀,也不會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有的學生,能認識到導致失利的原因,還能對復讀後將要面對的困難有所認知,並結合自身情況預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解決。這類學生就屬於比較有潛力但沒有被激發的學生,一旦下定決心,可以選擇復讀。
高分復讀比例上漲
國際生源回流高考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學校原本的教育教學秩序,學生只能居家學習。對高三考生來說,經歷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
北京市規模最大的高考復讀學校——精華學校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報名復讀總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其中,600分以上的高分復讀生,較去年同期上漲約30%。
如今,上大學不是件難事,但上名大學也並非易事。高考生首選的137所「雙一流」高校,僅佔全國高校總數5%。所以,高分復讀成為近年出現的一種新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受國外疫情蔓延影響,海外留學生復讀回流參加高考、國際學校高中生轉為參加國內高考,也成為很多家長與考生的選擇。自今年3月至8月,精華學校已接到數百個留學生及國際學校學生諮詢「回流」高考的電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則認為,家長和考生應當理性認識「成才」與「名校」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在是否決定復讀的事情上,家長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替孩子選擇。
即便考試失利,也請考生不要灰心。在一位北京知名校長看來,「摔跟頭、撿明白」不是壞事。重要的是通過高考失利這件事為自己做一次「復盤」,能夠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為未來做好規劃,做了決定就勇往直前去實現。
「現在挺多高精尖企業錄用員工時看重第一學歷,有的985、211高校在考研錄取時也會看重本科院校。」趙宏凱感慨地說,因為高考比考研競爭更激烈,能去985、211高校的考生其學習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均可見一斑,這也是用人單位和研究生院校在錄用人才時考慮的因素。
精準復讀事半功倍
分層教學有的放矢
復讀,意味著為高考花費雙倍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因此,精準選擇復讀學校對每個復讀家庭來說,事關重大。而唯一衡量復讀學校質量標準並讓百姓口口相傳的,就是赤裸裸的高考成績。
據了解,精華學校針對北京市高考排名前10000名且分數在590分以上的復讀考生,特意研發了「精粹班」,重點培養並衝擊985高校。
「精華學校辦學四十餘年,積累了處理不同學生類型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問題的豐厚經驗,而今年學校復讀生的高考成績十分理想,在家長、學生滿意度調查中獲得較高評價。所以,學校已成為不少決定復讀的高分考生的首選目標。」趙宏凱表示,這類學生基礎好,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認知需求很高。據介紹,精華學校今年高考多名學生取得690分以上的高分。
為了提升教研水平,精華學校專門設立教育研究考試院,針對性地研究高考政策、命題走向及對學生進行志願填報指導。同時,還有獨創「完善人格,提升成績」教學理念加持,並把完善人格放在教育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精華學校針對不同層次的復讀考生進行分層教學,每個班配備專職班主任,及時發現學生心理變化,學生管理工作可謂細節落到極致。比如,為學生制定「登頂計劃」制定學習目標,出版《精華周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考意願,邀請通過復讀圓夢清北的「高分」學長回精華學校做考前演講……
同時,為解決部分考生存在的自控力弱、主動性不足、學習基礎差、存在偏科等高考失利的原因,精華學校特別推出每班15人的復讀小班,嚴格管理,精細指導,通過學情分析科學定位弱科弱項。教師提出針對性提升建議,高精準分層教學,同時結合「明」師串講、考前叮嚀、晚間答疑、單科補弱等措施,為學生提供更長的教學時間、更細緻的教學落實、更有針對性的提升效果。
一名海澱區示範高中校校長坦言,只有把學生的思想捋順了,再結合合理的人生規劃與學業指導,當學生有了清晰的目標認識後,便會主動學習並實現學習效率。
文/曹陽 趙穎彥
圖片來源/網絡
信息來源:2020-08-28 北京青年報
http://epaper.ynet.com/html/2020-08/29/node_1342.htm
【聲明】本文為轉發分享,已經註明來源。不代表本平臺贊成或反對原作者的觀點,文責和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