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得意門生中有好幾位牛人。雖然他們事業做得大,常要日理萬機什麼的,不過也還能保持著比較緊密的聯繫。國慶期間,有一位門生就帶著家人到我家聊了一會兒。
他們家的小帥哥跟我關係特別好,大有超過我和他老爸多年戰鬥友誼的勢頭。小傢伙今年到上海最好的私立學校讀初一,對於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他有相當深刻的感受。也是那天我們聊的主要話題。他答應把他的感覺寫成文字給我,所以這個話題留待以後再說。
小夥子老爸以前是我的班長,學習成績就不用說了,長得還特別帥,體育也特別好,絕對屬於那種別人家的孩子。當年金華一中要挖他去,他奶奶不同意:不要說金華,就是金山也不去。他爸爸當年是蘭溪特別重要的一位領導,也不知是怎麼想的,竟然讓他分到我這個由於教得不好原地踏步的班主任班裡。
高中畢業後,天高海闊,鳶飛魚躍,現在他已經是中國頂尖的人工智慧公司科大訊飛的副總裁了。而我偏居一隅,以鑽研點作文自得其樂。所以就直截了當問了他一個問題:從理論上說,人工智慧以後能不能批改高考作文?
如果他回答,理論上來說肯定可能,目前我們也已經開始這方面的研究開發,就已經非常符合我的心理預期了。沒想到他的回答是:當然可以,目前我們已經有這樣的軟體系統,並且已經在一些地區的大考改卷時使用,目前當然還不是主批,還只是一種對照輔助手段,如果老師們改出的分數與人工智慧相差較大,就要進行覆核,而大數據分析證明,該軟體系統整體批改質量已經超過人工批改。
在高度震撼的同時,我又問了一個小問題,那需要把試卷重新打字錄入嗎?他說不用,跟現在批改一樣,掃描到電腦裡即可。我說孩子們的字千變萬化,怎麼認得過來。他說我們的語音翻譯轉換系統連每個人的各種方言都能識別,這個更不是問題。他說不僅如此,他們還開發了一套教學管理系統,能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布置作業,配套課程,將會極大地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很多人可能對第二個問題更感興趣,我只對第一個問題情有獨鍾。如何提高改卷的公平性,這是隋朝科舉制度出現以來就必須面對的問題。唐朝的時候,紀律是比較寬鬆的,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大腕們看,一旦獲得他們推薦,事情可能就成了。後來越來越嚴格,不僅有嚴格的迴避制度,而且所有的試卷都要請專業人士重新抄過。饒是如此,還是無法避免其中的貓匿,甚至出現了因此而流血的悲劇。
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的改卷有兩種,一是高考,二是公考。兩者的重視程度、生活待遇和報酬方面似乎有比較大的差別,但有一點是相似的,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要兼顧效率,每人每天批改量一般不能少於600篇。所以一份試卷對很多改卷高手只是滑鼠一拉到底的一個動作。高考改卷還有一個問題是保險分多拉不開檔次,參加公考改卷的都是領導,在這一方面,顯然要殺伐果斷得多,拿到及格分就算不錯了。還有一個書法的問題,由於自己的字特別爛,特別反感主要靠書法顏值定成敗,而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書法是重要,可如果真要選拔人才,書法真沒那麼重要。
而一旦人工智慧來批改試卷,這個千古難題就迎刃而解了。畢竟它沒有感情,沒有偏見,也不會疲勞和玩忽職守,只會忠實地執行指令。以前的中國社會反應很慢,從理論、技術到實踐、普及要猴年馬月,而現在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本身就是如此糾結的問題,而現在有了這麼好的工具,再加上人工智慧本身強大的學習更新能力,相信較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推廣。只讓人工智慧改,可能還有個科學倫理的問題,讓其作為輔助對照則完全沒有壓力,到時慢慢讓它主批,讓手工退居其次相信也不會有太大壓力。
只是這樣一來,高考作文抱團取暖、矇混過關的可能性是基本沒有了,必須要儘早練起真本事,真正把這道高達60分的題目答好。
高考作文滿打滿算也就60,而人生的大題則是分值無限。至於寫好考場小文章與人生大文章的關係,容小夥子的感受發我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