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脹氣是常見的困擾新媽媽們的難題,所謂的脹氣,顧名思義就是有氣體留在了寶寶的消化系統中,可能是因為餵奶的過程中或之後寶寶不斷扭動身體,再加上有時哭鬧,吞咽進去的,脹氣會引起寶寶不適或腹痛,並且讓寶寶覺得吃飽了,進而影響寶寶的進食,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嘔吐。
胃腸脹氣:人工餵養的寶寶更常見
脹氣在人工餵養的寶寶中更常見,因為寶寶在吸吮奶嘴的時候,嘴巴與奶嘴之間的空隙比吸吮乳頭時要大,容易把空氣同時吞咽進去;而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是很常見,因為寶寶自己可以控制吸吮的速度。但是發生脹氣,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緊張,常在打嗝或是放屁後可以緩解。
3招緩解寶寶胃腸脹氣
生活中,家長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來幫助寶寶預防或治療脹氣。當寶寶打嗝時,手邊準備一塊口水巾或是手絹,因為寶寶可能會有少量的溢奶;如果寶寶不打嗝,意味著可能並沒有發生胃腸脹氣,但如果寶寶仍然表現出不適的感覺,可以等待幾分鐘觀察一下,再試試看。
當然,當寶寶有胃腸脹氣的時候,也可以嘗試下面這些方法來幫助寶寶緩解不適:
1、餵奶時保持直立或立體位
如果寶寶是人工餵養,給寶寶餵奶時,應該儘可能的讓寶寶接近直立體位,把奶瓶傾斜,使得奶液填滿整個奶嘴,以防止寶寶把空氣吞咽下去。當然也可以嘗試不同流速的奶嘴。
2、拍背打嗝
給寶寶拍嗝可以採取多種姿勢和位置: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用你的手支撐著他的下頜;讓寶寶以直立的體位依靠在你的肩膀上;或者讓寶寶躺在你的腿上,然後輕拍寶寶的背部使空氣排出。
3、按摩寶寶肚子
讓寶寶仰面躺著,家長搓熱手心,在寶寶的肚臍周圍以畫圈的方式,順時針方向輕輕地按摩,這樣很容易幫助寶寶排出氣體。
4、撫觸被動操
也可以嘗試幫助寶寶做「蹬車」運動這樣的被動操,或者彎曲寶寶的膝蓋,把寶寶的雙腿推到胸部,然後再伸展,並且多次重複,都可以幫助寶寶增加腸胃蠕動,趕出氣體,緩解不適。
脹氣是病嗎?需要治療嗎?
很多新手媽媽看到寶寶發生胃腸脹氣也很緊張,甚至會帶去醫院看醫生。那脹氣算是病嗎?至於脹氣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療,原則上要以寶寶的臨床症狀為判斷標準。如果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力良好、排氣正常、體重正常增加,那麼這一類的腹脹大多屬於功能性腹脹,無須特別治療,可以嘗試上面三個方法幫助寶寶緩解。
如果寶寶是生病的狀態,如發生了呼吸道感染、腸炎或便秘,這些情況下也容易導致胃腸蠕動和消化吸收功能變差,進而產生脹氣,甚至影響食慾。當然,若有這些症狀出現,那麼就不要自己在家裡幫助寶寶按摩拍嗝了,要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加以治療,否則可能會延誤治療,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