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瀾滄縣富邦鄉以「推動文明實踐,聚力扶貧攻堅」為著力點,將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探索開展脫貧攻堅系列實踐活動,狠抓扶志扶智扶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踐行新思想、打造新陣地、實現新作為,使文明實踐這個「大舞臺」成為脫貧攻堅的「助推器」,成為密切幹群關係的「潤滑劑」和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連心橋」,實現了文明實踐與脫貧攻堅的「雙豐收」。
扶志扶出「精氣神」。
「治貧」必先「治愚」,「扶貧」必先「扶志」。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富邦鄉新積極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通過「火塘夜校」、「美麗鄉村·女子學堂」等活動,以通俗易懂方式講解脫貧攻堅政策,用家鄉話面對面宣傳新思想,宣講好政策,倡導文明新風。
截止目前,我鄉開展「火塘夜校」8期4000餘人參加,開展「美麗鄉村 女子學堂」8期1000餘人參加。同時,為破解群眾人居環境衛生差、感恩意識欠缺、內生動力不足、政策不熟悉等難題和結症,聚力提升群眾內生動力,富邦鄉通過制定「陽光超市」積分管理辦法,每個月由脫貧發展委員會組成的測評小組進行入戶評分,村「兩委」對評分情況進行審核並公示,群眾憑身份證到陽光超市裡通過積分領取需要的物資。通過積分兌換,破除群眾「等、靠、要」惰性思想。
截止目前,富邦鄉已覆蓋全鄉8個村118個村民小組農戶。隨著「陽光超市」積分兌換活動的深入開展,村裡吵架的少了,鄰裡和睦的多了;無理取鬧的少了,做好事、參加公益活動多了;環境髒亂差的少了,衛生整潔舒心的多了;閒逛打牌的少了,勤勞致富的多了。「等、靠、要」得來的關愛慰問正被冷落,「勤、勞、賺」獲得尊嚴報酬正在興起。村民的精氣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明村風正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扶智扶出「金飯碗」。
幫扶永遠是暫時的,擺脫貧困需要智慧,必須通過「今天」的幫扶來增強「明天」自我發展的本領,給貧困戶「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富邦鄉通過抓實深度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提升貧困群眾綜合素質,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就業能力,切實增強貧困村群眾的發展意識、進取意識及脫貧致富能力。
在抓培訓的同時,富邦鄉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由鄉團委牽頭組建志願服務隊,開展結對幫扶,從手把手教會整理家務,到實用技術培訓,讓貧困群眾掌握最新實用技術,全面解決生產生活問題,著力提升群眾致富增收技能。截止目前,富邦鄉開展深度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提升專題培訓班1期,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3000人次,貧困群眾由「不願學」向「願意學」轉變,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促使貧困群眾看到希望、學到技能、找準出路、煥發活力。
扶德扶出「好日子」。
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更重要的是讓貧困群眾引導農村群眾向上向善。富邦鄉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陣地,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新時代新風行動,著力破除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不良風氣。
在富邦微信公眾號設置環境衛生整治「紅黑榜」,傳播文明理念、破除陳規陋習、涵育文明鄉風。截止目前,在鄉微信公眾號設置環境衛生整治「紅黑榜」4期,通過每周將推送環境衛生整治「紅榜」村民小組及需要加大整改的「黑榜」村民小組,進一步壓實鄉、村、組、農戶、駐村扶貧工作隊的脫貧攻堅責任,以群眾主體、教育引導、移風易俗、健全機構、常態管理的方式提升富邦鄉人居環境工作。
圖/文 李 斯